[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59285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26(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 26(无答案)1 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是(A)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B)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 (C)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D)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 (E)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 2 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不断积聚、浓缩。这种现象称为(A)生物吸收(B)生物放大 (C)生物富集(D)生物转化 (E)生物代谢 3 环境的自净作用有三大作用方式,即(A)稀释作用,沉淀作用,扩散作用(B)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C)中和作用,氧化作用,分解作用(D)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无机化作用 (E)还原作用,络合作用,吸附作用 4 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A)吸收、转

2、运、转化、排泄(B)水解、氧化、还原、结合 (C)吸收、氧化、结合、排泄(D)吸收、结合、转化、转运 (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 5 污染物对机体的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对污染物的(A)摄入量(B)蓄积量 (C)吸收量(D)中毒量 (E)耐受量的倒数 6 空气中氧气在什么水平下对健康有害(A)20.95%(B) 14%15% (C) 12%(D)8% (E)过低或过高对健康都有害 7 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A)污染物排放量(B)有效排放高度 (C)接触点与污染源的距离(D)气象因素 (E)地形 8 当进行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时,调查对象在当地居住年限要求是(A)随机抽样,无须考

3、虑年限(B) 12 年以上 (C) 35 年以上(D)10 年以上 (E)15 年以上 9 在确定个别污染源对周围大气污染范围的边界时,以下有一个做法是错误的(A)把污染源下风侧同一轴线各点浓度进行统计 (B)找出各点的最高日平均浓度,并与相应标准作比较 (C)找出各点的最高一次浓度,并与相应标准作比较 (D)找出各点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并与相当标准作比较 (E)找出接近卫生标准的点 10 水俣病的致病因子进入人体的渠道是(A)饮用水(B)大气 (C)土壤(D)鱼 (E)稻米 11 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建在饮用水水源的(A)上游(B)下游 (C)对岸(D)上游对岸 (E)上风向 12 下列

4、含氯的化合物,有一个不是氯化消毒剂(A)液态氯(B)氯胺 (C)氯化钠(D)二氧化氯 (E)漂白粉和漂白粉精 13 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是(A)人粪、化肥、农药(B)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 (C)厌气杆菌、寄生虫、农药(D)厌气杆菌、寄生虫卵、放射性物质 (E)病原体、致癌物、致畸物 14 以下垃圾处理的方法中,目前我国不常用的方法是(A)好氧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 (C)卫生填埋法(D)海洋沉降法 (E)焚烧法 15 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卫生防护带内,应该设置(A)经常居住的房屋(B)绿化带 (C)学校(D)危险品地下仓库 (E)医院 16 居室容积的确定是根据(A)人的 CO2 呼出

5、量,室内通风换气次数等因素 (B)人的 CO2 呼出量,室内氧气消耗量等因素 (C)室内 CO2 上升量,室内氧气消耗量等因素 (D)人的氧气需要量,室内换气次数等因素 (E)室内外氧气含量之差 17 “有效温度 ”是由三项指标综合作用产生的温热感指标。该三项指标是(A)气温、气湿、气流(B)气流、气温、热辐射 (C)气温、气湿、气压(D)气温、气流、热辐射 (E)气湿、气压、热辐射 18 旅店的枕套、被套、床单等床上用品,要求(A)一客一换(B)一天一换 (C)两天一换(D)两客一换 (E)每周一换 19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不易被蛋白酶水解(B)生物活性丧失 (C)溶解度增加(D)

6、粘度下降 (E)容易扩散 20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A)含氮碱基(B)单核苷酸 (C)多核苷酸(D)核糖核苷 (E)脱氧核糖核苷 21 在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A)反应速度增加(B)反应速度降低 (C)反应速度不变(D)反应速度先增加后即降低 (E)反应速度先降低后即增加 22 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四氢叶酸(FH 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B)一碳单位参与核酸合成 (C)叶酸缺乏时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维生素 B12 含有金属元素 (E)维生素 B12 和一碳单位代谢无关 23 一分子乙酰 CoA 经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几分子 ATP(A)

7、6(B) 9 (C) 12(D)15 (E)24 24 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一个氮原子来自 NH3,另一个来自(A)谷氨酸(B)谷氨酰胺 (C)天冬氨酸(D)天冬酰胺 (E)氨基甲酰磷酸 25 有关 mRNA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蛋白质合成的模板(B)经过加工修饰后的 RNA (C) mRNA 上的密码子是不连续的(D)在 mRNA 的 5端有起始密码子 (E)在 mRNA 的 3端有终止密码子 26 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错误(A)和清蛋白结合(B)和葡萄糖醛酸结合 (C)极性强,便于随胆汁排出(D)分子小,可被肾小球滤过 (E)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呈紫红色 27 骨盐的主要成分

8、(A)有机钙(B)碳酸钙 (C)磷酸氢钙(D)羟磷灰石 (E)蛋白质结合钙 28 神经和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的产生是由于(A)Na +外流(B) Na+内流 (C) K+外流(D)K +内流 (E)Ca 2+内流 29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E)血液 30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B)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E)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31 心肌细胞中自动节律性最高的是(A)心室肌(B)心房肌 (C)窦房结(D)房室交界 (E)浦肯野纤维 32 生理情况下影

9、响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A)心率的变化(B)每搏输出量的变化 (C)外周阻力的变化(D)循环血量的变化 (E)大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 33 下列与呼吸有关的数值中哪一个是错的(A)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 1218 次/分 (B)正常成人男性的肺活量约为 3500ml (C)正常人时间肺活量的第 1 秒应为 60% (D)正常成人无效腔气量约为 150ml (E)正常成人安静时肺通气量为 68L 34 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A)食道(B)胃 (C)小肠(D)结肠 (E)小肠和结肠 35 对于尿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每昼夜排出尿量约 12L (B)每昼夜尿量长期超过 2.5L 为多尿 (

10、C)每昼夜尿量持续在 0.10.5L 间为少尿 (D)每昼夜尿量少于 0.1L 为无尿 (E)尿量与摄入水量无关 36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是由于(A)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B)醛固酮分泌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E)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37 分布于植物性神经节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是(A)M 受体(B) n1 受体 (C) N2 受体(D) 受体 (E) 受体 38 相关系数 r0 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 (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 x 增大,y 值有增大趋势 (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 y 值减小 (D)

11、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 y 值增大 (E)散点分布不规则 39 小概率事件 P 的取值一般认为是(A)P0.005(B) P0.001 (C) P0.05(D)P0 (E)|P|0.05 40 调查 1998 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 1998 年该地(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 (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 (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 (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41 关于抽样研究,描述不正确的是(A)获取样本时应遵循随机化原则 (B)实施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到 (C)研究者可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12、作为样本,以保证其典型性 (D)抽得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以便更好地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 (E)严格的随机抽样有助于减少样本的 42 统计学中,描述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指标的关系是(A)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 (B)概率取值不可能大于 1,而频率可以 (C)同一事件的频率和概率值必定相等 (D)有限次试验中,若某事件发生频率为 m/n,当 n 趋向无穷大时,m/n 的数值接近此事件的概率 (E)有限次试验,事件的概率大小可以上下波动,而发生频率值是唯一的 43 下列分析方法,适用于等级资料的是(A)U 检验(B) F 检验 (C)卡方检验(D)相关回归分析 (E)秩和检验 44 下列公式用以表

13、示均数抽样误差的是(A)(B) s (C) s2(D)(E)CV 45 同质且对称分布的计量资料,在表示其平均水平时宜采用(A)G(B) R (C) M(D)(E)46 加权法求算术均数的公式中,f 表示(A)各变量值的和 (B)将各变量求和,有 m 个相同数值 x 时可计算 xf,其中 f=m (C) xf 是直接法中x 的精确计算,同时还可以简化运算 (D)xf 可理解为 (x)f (E)x 1f1+x2f2+xufu,x 为各组段的组中值,f 表示各组频数 47 欲比较某地 12 月男婴与 78 岁男童的身高变异程度,宜采用的指标是(A)(B) s (C)(D)CV (E)S p 48

14、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标准差可以是负数(B)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 (C)标准差无单位(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 (E)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 49 对于对称分布资料,理论上算术均数和中位数的大小是(A)相等(B)算术均数大于中位数 (C)算术均数小于中位数(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E)两者之间无可比性 50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是(A)0,1(B) 1, 0 (C) 0, 0(D)1,1 (E)0, 值不确定 51 某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理论上在( - 1.96s, +1.96s)范围内的变量值个数占全部例数的(A)96%(B) 99% (C) 68.2%(D)

15、97.5% (E)95% 52 标准误越大,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E)变量值的离散程度越大 53 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 u 检验,|u|1.98,则统计结论是(A)P0.05(B) P0.0l (C) P0.05(D)P0.05 (E)无法判断 54 假设检验中,若 P0.0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接受无效假设,拒绝备择假设(B)差异无显著性 (C)备择假设的被接受的概率小于 0.05(D)观察值太少 (E)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属小概率事件 55 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 t 检验公式中,分母是(A)d(B)(

16、C) d(D)sd (E)n 56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 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 H0 (D)接受实际上错误的 H0 (E)拒绝 H0 时所犯的错误 57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所犯第二类错误最小的是(A)0.05(B) 0.01 (C) 0.10(D)0.20 (E)据此不能推断 58 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齐性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通常选择的统计方法是(A)u 检验(B) t 检验 (C)卡方检验(D)相关回归分析 (E)方差分析 59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其组内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N -1(B)

17、 k-1 (C) N-k(D)N -k-1 (E)N -k+1 60 关于构成比指标,描述正确的是(A)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 (B)其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 (C)以 m/n 表示构成比,可得出 m 与 n 的倍数关系或 m 是 n 的几分之几 (D)事物由 A-D 四部分构成,其中 B 的构成比数值最大,据此可得出结论 B 最容易发生 (E)各部分构成比之和可以不为 1 61 计算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分子是(A)某年平均人口数(B)某年内该病的新病例数 (C)年内该病的现患人数(D)在各大医院接受诊治的该病患者数总和 (E)可能感染此病的总人数 62 满足下列何种条件

18、,泊松分布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A)样本率 p 不接近于 0 或 1(B) n 足够大 (C) 20(D)方差等于均数 (E)总体均数不大 6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其校正条件是(A)总例数大于 40 (B)有实际数为 0 (C)有实际数小于 1 (D)有一个理论数小于 5 大于 1,且 n40 (E)两组例数相差较大 64 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当检验水平等于 0.05 时,其界值是65 样本相关系数 r 的取值范围是(A)r 可取任意实数(B) r0 (C) 0,1(D)-1,1 (E)(-1,1) 66 若 r0.3,经检验 P0.05,则(A)可认为两变量有相关(B)可认为两变量有直线关

19、系 (C)可认为两变量不存在相关(D)两变量相关关系密切 (E)可得出总体相关系数不为零的结论 67 适用于连续性资料,说明事物随时间变迁而动态变化的统计图是(A)直方图(B)圆图 (C)散点图(D)直条图 (E)线图 68 正氮平衡是指(A)摄入氮与排出氮相等(B)摄入氮小于排出氮 (C)摄入氮大于排出氮(D)蛋白质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状态 (E)蛋白质分解加速 69 必需氨基酸的准确解释是(A)人体必须的氨基酸(B)人体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C)由其它物质转变而来的氨基酸(D)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E)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氨基酸 70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表示(A)蛋白质被机体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20、(B)蛋白质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C)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率(D)摄入 1 克蛋白质增加体重的克数 (E)蛋白质在体内的吸收量 71 在神经细胞中含有较高的脂是(A)磷脂和糖脂(B)脂肪 (C)甘油三酯(D)胆固醇 (E)脂蛋白 72 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只有一种即(A)亚麻酸(B)花生四烯酸 (C) EPA(D)DHA (E)亚油酸 73 以下不属于多糖类的是(A)淀粉(B)糊精 (C)糖原(D)果胶 (E)蔗糖 74 直接提供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所需能量的是(A)氨基酸(B)葡萄糖 (C)脂肪酸(D)磷脂 (E)糖脂 75 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降低血中甘油三酯(B)吸收后提

21、供人体微量元素 (C)提供人体维生素(D)防止便秘,降低血胆固醇 (E)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76 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是(A)绿叶蔬菜(B)蛋类食品 (C)粮谷类食物(D)肉类 (E)奶及奶制品 77 婴儿开始补铁的时间应为出生后(A)2 个月(B) 4 个月以后 (C) 8 个月以后(D)10 个月初 (E)12 个月 78 -胡萝卜素 1g 相当于视黄醇的量(A)0.3g(B) 6g (C) 0.167mg(D)0.167g (E)0.167IU 79 营养学上热能单位 1 千卡为(A)4.814kJ(B) 0.418kJ (C) 0.814kJ(D)4.142MJ (E)4.184kJ 80

22、 牛奶蛋白质中含 85%的是(A)白蛋白(B)球蛋白 (C)酪蛋白(D)全蛋白 (E)凝乳蛋白 81 编制食谱时,应首先根据食用者的生理、劳动等情况,确定(A)每日热能、营养素的供给标准(B)各种食物应摄入的总量 (C)主、副食品供应量(D)每日每人主、副食供给量 (E)进餐人数 82 细菌总数是指多少食品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A)100 毫克或毫升(B) 1 克或毫升 (C) 10 克或毫升(D)100 克或毫升 (E)1000 克或毫升 83 黄曲霉毒素污染何种食物最为严重(A)大米和小麦(B)玉米和花生 (C)鱼肉类(D)果蔬菜 (E)调味品类 84 肉类被炭疽杆菌污染,必须在什么时间内

23、采取措施(A)6 小时以内(B) 8 小时以内 (C) 10 小时以内(D)12 小时以内 (E)14 小时以内 85 降低蒸馏酒中的杂醇油最常用的方法是(A)去除酒头酒尾(B)加热破坏 (C)沉淀(D)降低蒸馏温度 (E)紫外线分解 86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A)炭疽与布氏杆菌病(B)登革热与流行性出血热 (C)艾滋病与梅毒(D)霍乱与鼠疫 (E)肺结核病与麻风病 87 在北纬 45的海平面上,气温多高时的气压被定为是一个标准气压(A)0(B) 10 (C) 25(D)37 (E)40 88 制订大气卫生标准有四项原则,以下有一条除外(A)选择最敏感的指标 (B)最高容许浓度应低

24、于各种间接危害的阈浓度 (C)对人体健康不引起急慢性危害和间接危害 (D)以眼、口、上呼吸道不引起刺激 (E)居民区应在工业区的上风向 89 欲了解水质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可进行以下几方面调查研究,一般不包括(A)收集该地区历年的疾病资料,进行统计(B)进行体格检查 (C)采集有关生物材料进行监测(D)对可疑因子进行毒理学实验 (E)手术探查 90 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是井水,因此,井水消毒很重要,最简易的方法是直接加氯法,这就需要计算井水水量。圆井水量的计算公式是(A)水量(m 3)2 水面半径(m) 0.8水深(m) (B)水量 (m3)水面半径 (m) 20.8水深(m) (C)水量 (

25、m3) 水面直径(m)0.8水深(m) (D)水量(m 3)水面半径(m) 20.8水深(m) (E)水量(m 3)水面直径 (m) 20.8水深(m) 91 某些化妆品中有些成分经日光照后能转变成皮肤毒性物质。故此类化妆品用于皮肤外露部位后,一经日光照射,即能发生皮炎,这种皮炎称为(A)急性皮炎(B)粉刺样皮炎 (C)光毒性皮炎(D)色素性皮炎 (E)变态性皮炎 92 某男性,年龄 37 岁,建筑工人,长期使用各种振动工具搅拌水泥等工作。因手指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而就诊。此工人可能患何种疾病(A)局部振动病(B)末梢神经炎 (C)风湿性关节炎(D)周围神经炎 (E)骨关节病 93 某市为调查本月流感发病情况,选择 n 名居民为观察对象,观察期内新发病例数为 m,其中又有 q 人曾被感染过两次,则期间流感的发病率为(A)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15103-2-2007 en Plastics - Poly(phenylene ether) (PPE) 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 Part 2 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塑料 聚苯醚(PPE)模制和.pdf EN ISO 15103-2-2007 en Plastics - Poly(phenylene ether) (PPE) 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 Part 2 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塑料 聚苯醚(PPE)模制和.pdf
  • EN ISO 15106-1-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1 Humidity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1部分 湿度探测传感器法 ISO.pdf EN ISO 15106-1-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1 Humidity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1部分 湿度探测传感器法 ISO.pdf
  • EN ISO 15106-2-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2 Infrared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2部分 红外探测传感器法 ISO.pdf EN ISO 15106-2-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2 Infrared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2部分 红外探测传感器法 ISO.pdf
  • EN ISO 15106-3-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3 Electrolytic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3部分 电解探测传感器法.pdf EN ISO 15106-3-2005 en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3 Electrolytic detection sensor method《塑料 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传输率的测定 第3部分 电解探测传感器法.pdf
  • EN ISO 15110-2013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including acidic deposition《涂料和清漆 包含酸性沉降物的人工风化》.pdf EN ISO 15110-2013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including acidic deposition《涂料和清漆 包含酸性沉降物的人工风化》.pdf
  • EN ISO 15110-2017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including acidic deposition.pdf EN ISO 15110-2017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Artificial weathering including acidic deposition.pdf
  • EN ISO 15112-2014 en Natural gas - Energy determination《天然气 能量测定(ISO 15112 2011)》.pdf EN ISO 15112-2014 en Natural gas - Energy determination《天然气 能量测定(ISO 15112 2011)》.pdf
  • EN ISO 15118-1-2015 en Road vehicles - Vehicle to gri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Part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use-case definition《道路车辆 车辆电网通信接口 第1部分 一般信息和用例定义(ISO15118-1 2013)》.pdf EN ISO 15118-1-2015 en Road vehicles - Vehicle to gri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Part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use-case definition《道路车辆 车辆电网通信接口 第1部分 一般信息和用例定义(ISO15118-1 2013)》.pdf
  • EN ISO 15118-2-2016 en Road vehicles - Vehicle-to-Gri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Part 2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protocol requirements《道路车辆车辆到电网通信接口第2部分 网络和应用协议的要求(ISO 15118-2 2014).pdf EN ISO 15118-2-2016 en Road vehicles - Vehicle-to-Gri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Part 2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protocol requirements《道路车辆车辆到电网通信接口第2部分 网络和应用协议的要求(ISO 15118-2 2014).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