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审判概述)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B)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C)体现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D)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2 依据刑事诉讼的一般理论,下列哪种诉讼参与人属于刑事诉讼主要诉讼主体?( )(A)鉴定人(B)公诉人(C)反诉人(D)人民陪审员3
2、 我国 2012 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 187 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此条规定是下列哪一项原则的体现?( )(A)集中审理原则、直接言辞原则(B)直接言辞原则、审判公开原则(C)审判公开原则、集中审理原则(D)辩论原则、直接言辞原
3、则4 下列关于不公开审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院审理的张某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B)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C)不公开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也不得旁听(D)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也不公开5 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发现被告人还有盗窃的犯罪事实没有起诉。对此,该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方式?( )(A)直接就盗窃案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B)将盗窃案和故意伤害案一并审理,并作出判决(C)建议检察院补充起诉(D)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6 下列哪种情况中,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A)审查
4、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B)审查证据充分的(C)审查证据确实的(D)审查案件属于本院管辖的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庭审形式,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十七岁,不应当公开审理(B)王某在审理时十五岁,不应当公开审理(C)刘某犯罪时十六岁,不应当公开审理(D)李某被立案时十八岁,不应当公开审理8 桥西区法院在开庭审判许某交通肇事案的过程中,许某的辩护人请求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并请求重新勘验。依照法律规定,法庭正确的做法是:( )(A)应当决定延期审理(B)应当决定中止审理(C)可以决定延期审理(D)可以决定中止审理9 在某受贿案审判过程中,
5、被告人王某声称自己在侦查阶段遭到侦查人员的刑讯逼供,要求法院将刑讯逼供的供述予以排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的辩护律师李某申请排除刑讯所得的供述,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B)若法院决定对供述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检察院可以对供述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C)若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王某的供述的合法性的,检察院应当提请法院通知该案的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D)对于经过法庭审理,不能排除王某的供述是刑讯逼供而获得。对该供述可以排除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0 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价值的表述
6、正确的是:( )(A)刑事诉讼法是刑法的从法,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B)刑事诉讼法是独立的法律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C)刑事诉讼法价值包括刑事诉讼法的工具性价值和刑事诉讼法的自身价值(D)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是“公正优先,兼顾效率”11 下列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渊源的是:( )(A)宪法(B) 人民法院组织法(C) 看守所条例(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12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刑事诉讼法是刑事程序法。规定如何查明犯罪和惩罚犯罪;刑法是刑事实体法,规定犯罪与刑罚,解
7、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处以刑罚的实体性问题(B)刑事诉讼法的存在只是为了实现刑法实体法内容提供组织上和程序上的保障(C)刑事诉讼法不仅为了保障刑法的实施,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自身也蕴涵着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价值(D)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相辅相成,构成了刑事法的整体内容13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对象有:( )(A)小王把小偷扭送到派出所(B)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C)律师协会的工作和活动(D)小张向纪委举报局长贪污14 下列哪些要求属于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 )(A)控辩平等(B)裁判及时作出(C)裁判者中立(D)控审合一15 实体公正包括哪些内容?
8、( )(A)不枉不纵(B)裁判必须依法作出(C)裁判必须是终局的(D)裁判结果必须符合事实真相16 某抢夺案,在法院庭前准备中,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有:( )(A)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 10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B)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应当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C)人民法院开庭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 3 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D)庭前准备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17 下列审判组织的组成,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9、 )(A)某县换届选举,齐某不在选民名单上,其同学张某认为齐某符合选民条件应当有资格参加选举,遂向选举委员会申诉,申诉被驳回后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由审判员 3 人组成合议庭审理该案(B)某贷款纠纷案件,一审由审判员张某 1 人独任审理,二审由审判员王某和 2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经审理,合议庭认为一审判决错误,发回重审。原审法院决定由民事审判庭庭长孙某独任审理该案件(C)某抢劫案件,一审由审判员邱某、李某、陈某 3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没有提起上诉。1 年后,该法院审判委员会发现原判决存有重大疑点。对该案启动再审程序,为了迅速了解案情,决定由审判员邱某
10、和孙某、刘某组成合议庭审判(D)某租赁合同纠纷,由审判员谢某和人民陪审员严某、吴某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法院院长指定严某担任审判长18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的当事人主义体现在以下哪些法条的规定中?( )(A)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所有犯罪事实的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照片(B)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C)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D)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
11、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19 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集中审理原则的要求?( )(A)案件一旦开始审理即不得更换法官(B)法庭审理应不中断地进行(C)更换法官或者庭审中断时间较长的,应当重新进行审理(D)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20 下列陈述中,属于当事人主义诉讼特点的是:( )(A)实行不告不理(B)当事人在法庭上的地位和权利平等(C)控诉和审判职能不分(D)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的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辩审三方的关系(B)程序违法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济是程序正义的体现(C)程序正义要求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应当符合事实真相(D)程序正义要求诉
12、讼参与人能够充分地参与诉讼22 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 )(A)解决的实体问题不同(B)依据的实体法不同(C)诉讼结构不同(D)诉讼主体不同23 从刑事诉讼基本理念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及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首次规范了检察机关派员出席减刑、假释案件法庭的职责任务。体现了刑事诉讼法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指出了多种应当开庭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情况,这种以开庭审理取代书面审
13、核的规定体现了刑事诉讼中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发生冲突时的应有取舍(C)两项规定的有关内容旨在实现刑罚执行对于程序公正的追求,与实体公正没有关系(D)出台两项规定的目的是为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审理透明度,以达到切实防止司法腐败,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与提升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效能24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主动性(B)独立性(C)职权性(D)秘密性25 独任制一般不适用审判下列哪些案件?( )(A)自诉案件(B)危害国家安全案件(C)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D)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二审案件25 田某,男,21 周岁,因故意杀人被人民检察院起诉至某中级
14、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作出判决后,被告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了上诉。26 在本案中,被告人田某提出:自己犯罪属一时激愤,现在非常后悔,他相信自己能够有机会报答社会,不会被判处死刑,因此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希望人民法院不要公开审理此案,人民法院能否答应田某的请求?( )(A)应当答应(B)不能答应(C)可以答应(D)可以答应田某不公开审理,但必须公开宣判27 在本案中,中级人民法院在组成合议庭的时候,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可以有人民陪审员参加(B)不能有人民陪审员参加(C)合议庭人数只能是 3 人(D)合议庭人数可以是 3 人或者 7 人28 在本案中,高级人民法院在组成合议庭的时
15、候,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参加(B)不能由人民陪审员参加(C)合议庭人数只能是 3 人或者 5 人(D)合议庭人数可以是 3 人或者 7 人三、简析题29 英美法系国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主要实行“当事人主义” 。即刑事诉讼活动主要围绕控诉方的举证和被告方的反驳进行,法官(包括陪审团)处于居中公断地位的一种诉讼结构。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过程中主要实行“职权主义” ,即刑事诉讼活动以审判官为中心,强调法官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提倡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积极性的一种诉讼模式。而我国现在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控辩双方在刑事庭审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也相应削弱了法官对庭审过程的职权干预。庭
16、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当事人主义化 ”的趋势,同时也有职权主义的技术性因素,如法官主导庭审进程、不排除法官调查权。请围绕“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谈谈你的看法。答题要求:(1)在分析、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2)说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3)字数不少于 500 字。30 论审判公开原则。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审判概述)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事诉
17、讼法的根本任务中包含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理念。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核心是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但是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至上。并且尊重和保障人权没有体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也没有体现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故 D 项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主体、诉讼参与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公诉人和人民陪审员分别系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和依法参加法院审判活动的人员。不属于诉讼参与人,而鉴定人和反
18、诉人属于诉讼参与人。故 BD 可以排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包括三大类:一是国家专门机关。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二是诉讼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是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各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当事人是主要诉讼主体;其他诉讼参与人是一般诉讼主体。反诉人属于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的当事人,系主要诉讼主体。但是鉴定人属其他诉讼参与人,系一般诉讼主体,故 A 项也可排除。【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
19、概述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审判的基本原则。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中断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应当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指法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口头陈述,案件事实和证据必须由控辩双方当庭口头提出并以口头辩论和质证的方式进行调查。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是指法官必须与诉讼参与人直接接触,直接审查有关的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言词原则是指法庭审理必须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法官要以口头的形式进行讯问(询问)调查。除非法律特别规定,未经口头调查的证据,不得采纳为定案依据。贯彻直接
20、言词原则应注意下列问题:(1)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出庭。(2)开庭审理中,合议庭成员必须始终在庭,参加庭审的全过程。(3)所有证据包括法庭收集的证据都必须当庭出示、当庭质证。证人不出庭只能是例外。(4)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直接向证人、鉴定人发问。(5)保证控辩双方有充分的陈述和辩论的机会和时间。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审判公开,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
21、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通过案件所涉及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辩论所形成的“辩论材料”,应当是作为判断事实并最终作出判决的基础材料。任何事实和证据都必须经过当事人的辩论,才能成为定案的依据。综上所知,D 为当选项。【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公开审判的案件范围。刑事诉讼法第 183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所以 A 项认识错误,B 项认识正确。不公开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到场。所以 C 项错
22、误。无论是否公开审理,宣判一律公开进行。所以 D 项认识错误。本题较全面考查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规定。其中,A、D 项考查的是常规重点;B 项考查的是修改内容,原刑事诉讼法是“应当”,修改后改为“可以”;注意 C 项和新刑事诉讼法 第 274 条规定的区别。第 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公诉案件开庭审判的条件。根据刑诉解释第 243 条的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
23、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故 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庭前审查。根据刑诉法第 181 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刑事诉讼法第 274 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 18 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调查新证据、延期审理的问题。刑事诉讼法第 192 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
24、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第 198 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因此选 C 项。【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法第 54 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
25、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故 A 项正确,应选。第 57 条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B 选项检察院应当对供述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证明,而不是“可以”,故 B 选项错误。C 选项检察院是可以提请人民法院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而不是“应当
26、”,故 C 选项错误。第 58 条规定:“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定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刑事诉讼法的工具性价值,涉及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问题;二是指刑事诉讼法自身的价值,包括公正、效率、自由、秩序等,即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自身体现出来的不取决于实体法实施的作用。
27、刑事诉讼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刑事诉讼法价值目标的多样性,这就必然存在不同价值目标的冲突与选择。其中公正和效率的对立统一最为重要,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就是“公正优先。兼顾效率”。A 项否定了刑事诉讼法的自身价值,错误理解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故 A 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宪法、刑事诉讼法典、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的规定(如人民法院组织法);有关法律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
28、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有关行政法规和规定(如看守所条例)、有关国际条约。【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规定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刑法是刑事实体法,规定犯罪与刑罚;刑事诉讼法是刑事程序法,规定如何查明犯罪和惩罚犯罪。因此 A 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具有保障刑法正确适用的作用,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表现为,关于审判公开、辩护制度等规定,是民主、法治精神的体现。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就是在实现其自身蕴涵着的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价值。故 B 选项错误,CD 两选项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29、CD 三项。【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82 条明确规定了公民具有扭送权的四种情形。在这四种情形下,任何公民都可以将嫌疑人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律师协会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其工作和活动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纪委并不属于刑事诉讼主体,向其举报的行为也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公正。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应当符合六个方面的要求:(1)允许那些利益可
30、能受裁判结果影响的人有充分的机会参与案件的裁判过程。并有效地对裁判者的裁判结论施加积极的影响;(2)案件的裁判者应当在控辩双方之间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地位,不使任何一方对其公正性产生合理的怀疑;(3)控辩双方应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裁判过程,从而获得平等的影响案件裁判结论的机会;(4)裁判者的裁判结论应有充分的证据加以支持,并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裁判理由的说明;(5)裁判者的裁判应当及时地产生;(6)裁判者应对案件给出一个终局的裁判结论。题目中的 A、B、C 选项,分别为第(3)项、第(5)项和第(2)项。【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体公正。实体公正,
31、又称为“结果的公正”,有积极和消极两层含义之分。积极的实体公正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裁判是正确的;二是裁判是合法的;三是裁判应当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则与行使必要的自由裁量权下进行。消极的实体公正,即不枉不纵。【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1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庭前准备。刑事诉讼法第 182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 10 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以 A 项正确。该条第 2 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
32、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所以 B 项错误,把本项的“应当”改成“可以”才对。该条第 3 款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 3 曰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 3 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所以 C 选项错误,因为“公开”和“开庭”不是一回事,一审都应当开庭,但开庭审理的案件,不一定公开审理。该条第 4 款规定,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所以 D 选项错误,应该把“审判长 ”换成“审判人员”才对。【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
33、概述1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B 项错误,重审案件不适用独任审判制,且二审合议庭的组成成员不能有人民陪审员。C 项错误,审理再审案件,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原审审判员或人民陪审员不得参与再审案件的审理。D 项正确。法律规定,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还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 A 项,选民资格案件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既不能适用独任审判,也不得有人民陪审员参与组成合议庭。【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审判模式。现行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审判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是吸收了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对抗性
34、因素,并适当保留了职权主义的某些特征。我国刑事审判模式的当事人主义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官庭前审查由实质性审查改为程序性审查。A 项法条即体现了这一方面。(2)强化了控方的举证责任和辩方的辩护职能,弱化了法官的调查功能。B 项、D项法条即体现了这一方面。(3)扩大了辩护方的权利范围,强化了庭审的对抗性。C 项法条即体现了这一方面。【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审判的基本原则。选项 A、B 正确。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中断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应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选项 C 正确。法庭审理
35、应不中断地进行,法庭因故延期审理较长时间者,应重新进行以前的庭审。选项 D 错误。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是“审判公开原则”的体现,不是“集中审理原则”的体现。【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2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纠问式诉讼模式的特征。“控诉和审判职能不分”是纠问式诉讼模式的特征,C 项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纵向结构指的是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的流程。横向结构主要反应控辩审三方的关系。通常所说的刑事诉讼构造是指狭义上的刑事诉讼构造,即三方的关系
36、。因此 A 选项正确。B、D 选项是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正确。而 C 项属于实体公正的要求,而不属于程序公正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 ABD。【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的差别。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最明显、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这三种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律不同。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是犯罪和刑罚问题,核心是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所解决的问题则与此无关。刑事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国家刑事法律。而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则是规定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方面内
37、容的民事法律和调整行政关系的国家行政法律。所有诉讼的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即“原告一被告一法官”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关系,因此不选 C。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的诉讼主体虽有所区别。但这并不构成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差别,D 项不选。所以本题答案为AB。【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基本理念与原则。首先,刑事诉讼法第 8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种法律监督应当贯穿刑事诉讼过程始终,既包括了立案、审查起诉、庭审阶段的监督,也包括了执行阶段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第 11条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减刑
38、、假释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指派检察人员出席法庭,发表检察意见,并对法庭审理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这一规定体现了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执行阶段法律监督的职能。故选项 A 正确。其次,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是: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公正优先,兼顾效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 6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可以采取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的方式。但下列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开庭审理:(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2)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3)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4)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5)被报请减刑、假释
39、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6)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该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审理符合相应条件的减刑、假释案件时不仅是看书面材料即可,还要听取来自监狱、罪犯及同监区罪犯等多方面的意见。必要时还要传唤证人出庭作证。体现了刑事诉讼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发生一定冲突时,公正优先的制度取舍。再次,诉讼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刑事案件的实体公正,具体要求有:(1)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的认定,应当做到证据确实充分;(2)正确适用刑法,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
40、及其罪名;(3)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依法适度判定刑罚;(4)对于错误处理的案件,采取救济方法及时纠正、及时补偿。程序公正指诉讼程序方面体现的公正。可见,由于两项规定的有关内容直接关涉当事人是否能够依法获得刑罚执行的减少或不予执行,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等实体公正的应有内容。故选项 C 错误。最后,结合两项规定的有关内容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刑事诉讼法概述24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院刑事审判权的基本特征。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基本特征有:被动性、独立性、中立性、职仅性、程序性、亲历性、公开性以及终局性等。【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25 【正确答案】
41、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合议庭的组成。刑事诉讼法第 178 条第 1 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 3 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 3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 1 人独任审判。第 208 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2)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3)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第 209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1)被告人
42、是盲、聋、哑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2)有重大社会影响的;(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4)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第 183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可见法院审判以公开审理为原则,而本案不符合不公开审理的条件,故应该公开审理。【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27 【正确答案】 A
43、,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合议庭的组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78 条的相关规定可知: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 3 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 3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 1 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 3 人至 7 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 3 人至 7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 3 人至 5 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28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合议庭的组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78 条的规定,陪审员只能在一
44、审参加案件的审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或抗诉的案件,应该是由审判员 3 人至 5 人组成合议庭。【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三、简析题29 【正确答案】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兼顾的刑事诉讼法。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以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刑事诉讼程序中主要以“职权主义” 的诉讼模式为主。而随着我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意识的加深,“当事人主义” 的诉讼模式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这两种诉讼模式的兼容并包,是跟它们各自的优点分不开的。一方面,“职权主义 ”的优点在于:首先,它保证了法庭调查的权威性,因为法官处于利益冲突的诉讼双方之外,为正确裁判,法官主动调查,其调查最具
45、有权威性;其次,法官主动调查和核实证据,能节省时间,提高诉讼效益,有利于及时惩治犯罪;最后,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限制了个人权利,法官积极主动行使控诉职能,极大地发挥了法官的主动性、重要性以达到追究犯罪、控制犯罪的目的。但是“职权主义”的缺点在于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控、辩双方地位不平等。因此,在这种刑事诉讼结构下,侵犯人权、违背诉讼正当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当事人主义”的优点在于:首先,它有利于调动双方当事人举证、调查和核实证据的积极性;其次,控、辩双方对同一证据的论证和反驳有助于对证据进行全面深入考查;最后,保证了法官的中立性,法官只是居中公断,处于被动、中立的地位,强调了个
46、人权利和自由,对国家权力加以约束而避免了专制化。但是,“当事入主义” 的缺点在于诉讼的胜败受控、辩双方的经验和辩论技巧影响较大,容易拖延诉讼时间,特别是不利于打击犯罪,使法院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综观我国实际情况,“ 职权主义 ”更符合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即刑事诉讼的作用主要不是保护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而是惩罚犯罪、确认被告人的义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障人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刑事诉讼中推行“当事人主义” ,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所以,为了达到既惩罚犯罪又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单独采取某种诉讼模式,而是将两种诉讼模式融合,吸收彼此的优点。使“职权主义”和“当事人
47、主义”达到较完美的结合,完善刑事诉讼体制。【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30 【正确答案】 审判公开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 125 条和刑事诉讼法第 11条的规定。审判公开的含义,是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法院开庭审判案件,除休庭评议过程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均公开进行,不仅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还向其他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审判公开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只是对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少数案件,由于存在特殊情况,即由于关系到国家秘密和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公开审理,会损害国家利益,损害有关妇女和未成年人
48、的合法权益,并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副作用,所以才不允许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就是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不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不向社会公开,不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判决,在宣告时必须公开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83 条、第 274 条的规定,只有以下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 18 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采取可以使群众知道的适当方式、方法,向群众、社会公布将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及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49、,以便群众前来旁听。对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允许群众前来旁听,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在保证审判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为前来旁听者提供方便。审判公开是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将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因此,实行审判公开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带动合议、辩护、回避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使这些制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实行审判公开,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再次,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出现违法乱纪现象。最后,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扩大办案的效果和影响,教育犯罪分子认罪伏法。教育广大群众积极同犯罪作斗争,预防和减少犯罪。【知识模块】 刑事审判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