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指的是(A)卫气(B)元气(C)宗气(D)营气2 气闭多由所导致。(A)浊邪外阻(B)气不内守(C)气的升举无力(D)气随血脱3 ( )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A)气脱(B)亡阴(C)亡阳(D)血脱4 下列哪项不是气逆的常见病因(A)情志所伤(B)饮食寒温不适(C)痰浊壅阻(D)浊邪外阻5 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B)气(C)血(D)津液6 下列哪项是影响血的运行的因素(A)气的推动、固摄、温煦、凉润作用(B)血液的质量(C)病邪的影响(D)以上均是7 下
2、列除哪项外均是津液的作用(A)津液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B)滋润濡养(C)津液亏少时,血中津液可从出于脉中补充津液(D)因津液可在脉管互相渗透,故津液可滑利血管,且津液可化血8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气和津液的关系(A)气能载津(B)气能生津(C)津能生气(D)气能摄津9 “治痰先治气 ”是的( )具体应用。(A)气能行津(B)气能生津(C)津能生气(D)气能摄津10 “气随津脱 ”的原理是(A)气能行津(B)气能生津(C)津能载气(D)气能摄津11 下列关于气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B)气滞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
3、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C)气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则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D)气滞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素问.生气通天论 说:“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2 气机失调可概括为虚实两个方面,属虚的有(A)气滞(B)气逆(C)气闭(D)气陷13 下列关于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B)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C)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D)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生成和运行、输布等代谢活动所起的推动和激发其
4、运动的作用14 生气之主为(A)肺(B)脾(C)肾(D)心15 “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是指气的作用。(A)气化(B)温煦(C)防御(D)固摄15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6 分肉之间,熏于肓膜的是17 哪种气与津液共注脉中,化成血液17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18 视听感觉、脉搏强弱与什么有关19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19 A脾B胃C肾D肝20 参与津液的输布,不参与津液排泄的是21 既参与津液的输布,又参与津液生成的21 A脾B胃C肾D肝22 共同参与津液输布、排泄和血的运行调控的是23 气能摄血主要与哪个脏腑有关24 血液运行必备的条件是(A)营气充沛(B)脏腑
5、的功能正常(C)血流充盈(D)脉道通畅25 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A)心的主血(B)脾的统血(C)肝的藏血(D)肝的疏泄26 与津液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脾(B)胃(C)小肠(D)大肠27 与津液的输布有密切关系的是(A)肺(B)脾(C)肾(D)肝28 与津液的排泄有密切关系的是(A)肺(B)脾(C)肾(D)膀胱29 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哪三脏作用最为重要(A)肘(B)脾(C)肾(D)肝30 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A)汗(B)呼气(C)尿(D)粪31 津主要分布于(A)血脉(B)肌肉(C)皮肤(D)孔窍32 液主要灌注于(A)骨节(B)脏腑(C)脑髓(D)肌肤33 津液的功能是(A)润泽肌
6、肤(B)滑利关节(C)充养脑髓(D)充养血脉34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气化(D)固摄作用35 血的营养滋润的作用体现在(A)面色红润(B)肌肉丰满壮实,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C)皮肤润泽(D)毛发乌黑光泽36 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依赖于(A)天癸促发(B)肾气封藏(C)肝气疏泄(D)脾气运化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卫气为水谷之气中的彪悍滑利部分,分布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
7、或因气郁之极,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闭厥,突然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等等,其病机都属于气的外出受阻而致气闭。【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而外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血的功能包括濡养和化
8、神。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沿脉行全身各处。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血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包括:(1)气的推动、固摄、温煦、凉润作用。(2)脉道通畅无阻约束和引导血行。(3) 血液的质量无痰浊瘀阻则血行畅利。(4)病邪的影响防止寒、火热、痰浊等病邪的影响。【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津液的作用包括:(1)滋润濡养:津的滋润作用明显,液的
9、濡养作用明显。(2)充养血脉: 津液亏少时,血中津液可从出于脉中补充津液。 因津液可在脉管互相渗透,故津液可滑利血管,且津液可化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和津液的关系包括:(1)气能生津: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泌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气化后,津液方生成和正常输布。其中脾胃之气是关键。(2)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都需要气的运动来完成。“治痰先治气”是其具体应用。(3)气能摄津:气通过有节控制、维持体内津液量的恒定。例如,卫气对汗的固摄,肾气对尿液的储存。(4)津能载气:血脉之外,气必须依赖津液的载托。例如,中暑大汗后乏力是因“气随津脱”。(5)
10、津能生气:津液在输布中,因受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气,促进正常的生理活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为气逆。【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人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气机失调可概括为虚实两个方面: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可以概括为实;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可以概括为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
11、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怖为生气之主:肺主呼吸之气,吸人自然界清气,呼出浊气;肺将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生成宗气。【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12、B【试题解析】 卫气分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营气进入脉中,循行全身,内人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营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
13、衰有关。元气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脾、肺、肾、肝和三焦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和汗液,少数通过呼气和粪便来完成。此主要和肾、肺、脾生理功能有关。津液生成:胃、小肠、大肠、脾。脾、肺、肾、肝和三焦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脾、肺、肾、肝和三焦共同完成津液的输
14、布。血运正常相关脏腑功能心、肺、肝、脾、肾。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和汗液,少数通过呼气和粪便来完成。此主要和肾、肺、脾生理功能有关。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的统血作用。这可体现在使用补气药治疗大出血的临床运用中。【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血的运行相关因素:(1)气的推动、温煦、凉润和固涩主要。(2)脉道完好、无阻。(3)血质量清浊、粘稠。(4) 心主血脉,推动作用。(5)肺主治节,宣降功能。(6)肝主疏泄、藏血功能。(7) 脾主统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脾主统血,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
15、外的功能。肝主藏血,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津液生成相关因素:(1)胃主受纳腐熟、吸收部分精微。(2)小肠泌别清浊。(3)脾的转输。 (4)大肠主津。【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津液输布的相关因素:(1)脾上输于肺和灌四旁。(2)肺主宣发津液、肃降浊液、津液。(3)肾起主宰作用。(4)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5)三焦为通路。【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津液的排泄:(1)脾运化成粪便肺。(2)肺宣发至皮毛、在气的
16、蒸腾作用下成汗液而成;呼气的作用。(3)最重要的是肾,肾的蒸化产生尿液、对尿液有推动、固涩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下三脏作用最为重要:(1)脾上输于肺和灌四旁。(2)肺主宣发津液、肃降浊液、津液。(3) 肾起主宰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呕吐为津液的异常排泄途径。【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津和液异同:津与液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
17、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液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以水为主体,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含多种营养物质,有营养功能。津较清稀,含水量多,其滋润作用大于液;液较稠厚,营养丰富,其营养作用大于津。分布于体表的津液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
18、鼻等九窍滋润;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滑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进入血脉的津液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血液充足,环流不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为: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正邪交争,驱邪外出;自我修复,恢复健康。【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血液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乃水谷精微中之精纯部分所化生,津液可濡润全身,故血液的主要功能即是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行于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至五脏
19、六腑,外达皮肉筋脉,对全身各脏腑组织不断地发挥着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血的营养滋润作用可以从面色、两目、肌肉、皮肤、毛发、肢体运动等方面反映出来。若血液充足,营养滋润作用正常,则表现为面色红润,视物清晰,肌肉丰满壮实,肌肤、毛发光泽,筋骨强劲,感觉和运动灵活。“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血液亏虚,营养滋润功能减弱,除可引起脏腑组织功能减退外,还可出现面色萎黄,视物昏花,唇甲色淡,皮毛枯槁,肌肉消瘦,筋骨痿软,肢体麻木,运动不灵活等症。“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生殖之精,由先天之精在后天水谷之精的资助下化生。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时,若先天之精无缺陷,后夭之精能资养,肾中所藏之精充盛,肾气充沛,天癸则按时而至肾精在天癸的促发作用下,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还与肾气封藏、肝气疏泄以及脾气的运化作用密切相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