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867015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 )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A)忧(B)思(C)悲(D)恐2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不足(B)正邪斗争(C)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阴阳失调3 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的特性(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4 下列哪项不是暑邪的致病特点(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C)暑多夹湿(D)暑热易生风动血5 七情首先影响(A)肝气(B)心神(C)脾气(D)肺津6

2、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7 心神耗伤,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8 “惊则气乱 ”,则(A)精神萎靡,气短乏力(B)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C)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D)心悸,惊恐不安9 惊惧过度,使肾气不固,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思则气结(D)恐则气下10 过度忧伤,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属于(A)怒则气上(B)惊则气乱(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1 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属于(A)喜则气缓(B)惊则气乱(C)悲

3、则气消(D)恐则气下12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A)张仲景(B)葛洪(C)巢元方(D)医和13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不内外因” 为(A)六淫(B)七情(C)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14 提出病因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的是(A)张仲景(B) 黄帝内经(C)巢元方(D)陈无择15 张仲景的发病途径分类法为(A)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B)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C) (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

4、情,(3)不内外因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D)以上均不是16 内经中阴阳分类法,生于阳(A)得之风雨寒暑(B)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C)得之七情(D)得之阴阳喜怒17 内经中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A)脏(B)腑(C)上(D)下17 A医和B葛洪C巢元方D陈无择18 提出“六气病源 ”说,谓 “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是19 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是19 A医和B葛洪C陈无择D张仲景20 提出“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的是21 提出“外所因为六淫,内所因为七情,不内外

5、因为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的是21 A热B寒C风D火22 头痛、项强、鼻塞、咽痒、咳嗽的病邪是23 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是邪23 A热B寒C风D燥24 能让人一身尽痛、关节疼痛剧烈的病邪是25 能让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的病邪是26 下列属于疫病发生的原因是(A)四时不正之气(B)情志因素(C)社会混乱(D)湿雾瘴气27 火与热的主要区别是(A)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B)火为内生,热为外受(C)火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热多泛及全身(D)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28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外感性(B)季节性(C)传

6、染性(D)相兼性29 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A)头痛汗出(B)皮肤瘙痒(C)身重而痛(D)肢体麻木30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风为百病之长(C)为阳邪,伤经耗气(D)为阳邪,易袭阳位31 下列属于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阴邪,易伤阳气(B)为阴邪,其性凝滞(C)为阴邪,其性收引(D)为阴邪,其性重浊32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湿性重浊(B)湿性凝滞(C)湿性黏滞(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33 火(热) 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为阳邪,其性燔灼趋(B)易扰心神(C)易伤津耗气(D)易生风动血致疮痈34 下列属于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

7、性升散(B)耗气伤津(C)为阳邪,善行而数变(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35 下列属于燥邪致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面色苍白(B)口鼻干涩(C)痰多不易咳出(D)痰中带血36 下列病因中,能致汗出的病邪为(A)风(B)寒(C)暑(D)燥37 下列属于属与热共见的表现为(A)耗气(B)热象(C)疮疡(D)伤津38 下列哪项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病情危重(B)季节性(C)传染性(D)相兼性39 下列哪些是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A)湿雾瘴气(B)食物污染(C)疫毒痢(D)社会动荡不安40 痰饮的,病理属性是(A)本虚标实(B)标实致虚(C)阳虚及阴(D)阳虚阴盛41 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有(A)呕吐清稀涎水

8、(B)胸膈胀闷,气喘息涌,不能平卧(C)胃中振水音(D)肠鸣漉漉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素问.举痛论原文。【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为寒邪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

9、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为火邪的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如下:(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使肝气横逆上冲头胀头痛、甚则呕血、昏厥。(2)喜则气缓过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3)悲则气消一一过度悲忧,损伤肺气精神萎靡,气短乏力。(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一一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5)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心悸,惊恐不安。(6

10、)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心神耗伤,脾气郁结脘腹胀满,纳呆便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1)外所因六淫。(2)内所因七情。(3)不内外因 劳倦、饮食劳倦、跌

11、仆金刃,虫兽所伤。【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内经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1)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2)生于阴 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部分类法:脏喜怒不节则伤脏;上风雨则伤上;下清湿则伤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记忆题。六气病源为病因理论的创始。也要记忆温病各大家的学术特点和成就。【知识

12、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记忆题。张机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陈无择的观点更符合现在的情况重视情绪、饮食致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体现为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常兼他邪合而伤人。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的特点。风邪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移不定且发病迅速,变幻无常。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可见汗出、

13、恶风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滓液,所以易导致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其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疫病发生的病因。疫病的产生有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气候因素久旱、酷热、洪涝、湿雾瘴气、地震等。二是环境因素水源、空气污染

14、,食物污染、饮食不当。三是预防措施不当对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与积极有效的治疗的患者,预防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不当。四是社会因素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工作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所以此题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火邪与热邪致病特点的不同。二者的相同点是:二者的本质都是阳邪,致病基本相同。但是区别是: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热属阳,其性弥漫,临床多全身弥漫发热征象;火属阴,其行结聚,临床多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并且临床上对二者的治法是不一样的。火翼宣散,热宜清之。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知

15、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一般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而传染性则是疠气的致病特点,故 ABD 正确。【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头痛汗出;风邪郁于肌肤,则皮肤瘙痒;风邪袭于肌腠,筋脉不利则肢体麻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0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阳邪,其性开泄。【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为阴

16、邪,其性重浊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凝滞是寒邪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火(热) 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阳邪,其性燔灼趋;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故 ABCD 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暑邪的致病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燥邪致病特

17、点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可见口鼻干燥,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风性开泄,易使腠理宣泄而开张,临床可见汗出、恶风等;寒邪袭表,阻遏卫阳,临床可见恶寒、无汗;暑性升散,易致;皮肤腠理开泄而汗出;燥性收敛,侵犯人体,伤津耗气,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官窍干燥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暑与火相类,其致病均为热象显著,耗气伤津,但暑易挟湿,而火易生风动血,发为肿疡。【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

18、3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疠气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外感性、季节性、相兼性则是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故 ABCD 均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痰饮的形成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肺、脾、肾、肝、三焦、膀胱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聚而生成水湿痰饮,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阴盛。【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饮证流动性大,可留积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痰饮(狭义)是指饮留肠胃以呕吐清稀涎水,脘痞腹胀,胃中振水音,肠鸣漉漉,大便泄泻等为主要症状。【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