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87481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类试卷]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1 水的化学耗氧量代表(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D)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E)水体中氧化物的含量2 富营养化后期的水体中(A)水草生长旺盛(B)微量元素减少(C)溶解氧含量明显减少(D)营养元素含量增高(E)硝酸盐含量过高3 下列哪种物质是燃料充分燃烧的产物(A)CO(B) NO2(C)碳粒(D)醛类(E)多环芳烃4 具有蓄积性的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引起危害,称为(A)剂量-反应关系(B)时间 -反应关系(C)慢性毒作用关系(D)迟发性毒作用

2、关系(E)蓄积-反应关系5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A)风和湍流(B)气温(C)气压(D)气湿(E)城市热岛6 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E)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7 大气稳定度是指(A)大气水平运动的程度(B)大气垂直运动的程度(C)大气温度变化的程度(D)大气压的强度(E)大气变化的程度8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特点(A)流行性(B)多因素(C)弱效应(D)非特异性(E)潜隐期9 某湖水呈现绿色、红色或黄绿色,表明(A)水中藻类大量生长(

3、B)含低铁的污水排入湖内(C)含高铁的污水排入湖内(D)含氯化钠的污水排入湖内(E)含硫酸锰的污水排入湖内10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浓度随水体深度发生的变化11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水体的二次污染(A)空气污染物溶入水中(B)某河段在污染未自净时,再次受到污染(C)某河段同时受到两种污染物的污染(D)某河段同时受到两个污染源的污染(E)因搅动底泥,使沉淀的污染物又进入水层12 某地区人群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皮肤瘙痒、腹泻及恶心等消化道

4、症状,你认为可能与水源受到何种污染有关(A)砷(B)酚(C)苯(D)氰(E)甲基汞13 根据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特点,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人群调查时必须(A)选择早期敏感指标和足够大的样本量(B)选择特异性指标(C)进行队列研究(D)采用双盲法(E)完全随机抽样14 某工厂烟囱有效排出高度为 30m,风向为东风,地面污染的最大浓度大概在该工厂的(A)东 300600m 处(B)东 10002000m 处(C)西 300600m 处(D)西 10002000m 处(E)不一定15 选择大肠菌群为水污染的指示菌是因为(A)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B)大肠菌群数量多,生存时间比肠道病原

5、菌短(C)大肠菌群数量多,抵抗力比肠道病原菌弱(D)与肠道病原菌的数量相一致(E)数量少于肠道病原菌16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多因素(B)弱效应(C)特异性(D)非特异性(E)潜隐期17 下列哪种不属于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类型的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E)蓄积作用18 臭氧层破坏使人类接触过多缈线,导致(A)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肺癌的发病率增高(B)皮肤癌和肺癌发病率增高(C)白内障和心血管疾病系统发病率增高(D)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E)肺癌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19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

6、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地理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0 逆温是指(A)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B)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C)大气温度与高度无关(D)大气的水平温差增加(E)大气的水平温差减小21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A)慢性砷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以上都不是22 接触一定剂量环境污染物后,群体中表现某种生物学改变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称为(A)反应(B)效应(C)影响(D)作用(E)危害23 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A)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水肿的统称(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7、和肺水肿的统称(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尘肺的统称(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统称(E)以上都不是24 生物圈的构成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土壤圈(D)部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E)全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25 原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基本没有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B)天然形成,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C)天然形成,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的环境(D)天然形成,受到人为改造所形成的优美环境(E)天然形成,受到工业“三废“ 的污染的环境26 下列哪种物质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A)CO 2(B) NO2(C) SO2(D)水蒸汽(E)多环芳烃27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

8、上的(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圈(D)生物圈(E)以上都是28 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机体,对健康的影响可表现为(A)生长发育迟缓(B)生理生化功能变化(C)机体抵抗力下降(D)常见病发病率增高(E)以上都包括29 自净能力差的水体是(A)河水(B)湖水(C)水库水(D)井水(E)海水30 慢性吸入染毒试验的目的是(A)求 LD50(B)观察中毒症状(C)确定阈浓度和阈下浓度(D)研究有无蓄积作用(E)找出最敏感指标31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D)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

9、的指标32 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时,首先要考虑(A)老年人群(B)儿童人群(C)青壮年人群(D)高危险人群(E)低危险人群33 进行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研究时,推算某物质在水中对人体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一般按人体重多少,每日摄水量多少计算(A)60kg、2L(B) 70kg、2L(C) 60kg、3L(D)70kg、3L(E)50kg、3L34 水的硬度取决于(A)水中碳酸盐的含量(B)水中硫酸盐的含量(C)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水中钙镁盐的含量(E)水中氯化钙的含量35 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形成人群健康效应谱的图形是(A)少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多数人严重受害的金字塔形(B)体内负荷增加和死亡均为少数

10、,代偿型为多数的菱形(C)多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少数人代偿、死亡的菱形(D)多数人体内负荷增加,少数人死亡的金字塔形(E)少数人体内负荷增加,代偿,多数人死亡的菱形36 在脂肪中检出的环境污染物是(A)铅(B)砷(C)汞(D)镉(E)DDT37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由于(A)大气污染物在肺部蓄积的结果(B)大气污染物对肺部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C)水体污染物在肺部蓄积的结果(D)水体污染物对肺部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E)以上都不对38 土壤的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威胁,下列哪种疾病可以直接由土壤传播给人类(A)肠道传染病(B)寄生虫病(C)钩端螺旋体病(D)肉毒中毒症(E)军团菌病39

11、在进行地面水流行病学调查时,应调查下列哪一项(A)水中污染物含量、居民生物监测(B)水生生物和水中污染物含量、居民生物监测(C)水中及底质中污染物含量、居民生物监测(D)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污染物含量、居民生物监测(E)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污染物在的含量40 甲基汞在水中最易富集于(A)鱼贝类(B)藻类(C)虾蟹类(D)浮游植物(E)浮游动物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 7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E6 【正确答案】 E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12、】 E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E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E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D25 【正确答案】 A26 【正确答案】 E27 【正确答案】 E28 【正确答案】 E29 【正确答案】 D30 【正确答案】 C31 【正确答案】 C32 【正确答案】 D33 【正确答案】 C34 【正确答案】 D35 【正确答案】 D36 【正确答案】 E37 【正确答案】 B38 【正确答案】 D39 【正确答案】 D40 【正确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