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87994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 26 及答案与解析0 A蛋白质B核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 对波长为 260nm 的紫外光有特殊吸收峰的是2 DNA 分子较 RNA 分子在化学结构上更为稳定的原因是(A)两者所含碱基不同(B)两者所含戊糖不同(C)两者所含核苷酸不同(D)两者核苷和磷酸之间的结合键不同3 核酸分子中对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起关键作用的结构是(A)核糖(B)磷酸基团(C)磷酸戊糖骨架(D)碱基序列4 下列关于 DNA 结构的不正确叙述是(A)碱基配对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B)鸟嘌呤和胞嘧啶形成 3 个氢键(C) DNA 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方向相反(D)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

2、间形成 3 个氢键5 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A)-螺旋(B) -折叠(C)超螺旋结构(D)双螺旋结构6 下列关于 RNA 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B) hnRNA 是 rnRNA 的前体(C) snoRNA 参与 hnRNA 的剪接、转运(D)m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7 关于 mRNA 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生物的 mRNA 分子中都含有稀有碱基(B)大多数真核生物 mRNA 的 5-末端是 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结构(C)所有生物 mRNA 的 3-末端都为多聚 A 尾(D)所有生物的 mRNA 链的长短相同8 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A)mRN

3、A(B) rRNA(C) tRNA(D)核仁 DNA9 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的原因是(A)嘌呤与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B)嘌呤与嘧啶中有氮原子(C)嘌呤与嘧啶中有硫原子(D)嘌呤与嘧啶连接了核糖10 不同的核酸分子其解链温度(Tm)不同,以下关于 Tm 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 中 G-C 对比例愈高,Tm 愈高(B) DNA 中 A-T 对比例愈高,Tm 愈高(C)核酸分子愈小,Tm 范围愈大(D)核酸愈纯,Tm 范围愈大11 下列关于 DNA 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加热后的 DNA 迅速冷却,有利于 DNA 复性(B) DNA 复性的最佳温度是 25(C)复性时 DNA 双链的互补碱基对

4、之间可形成氢键(D)复性时杂化双链只能在 DNA 与 DNA 之间形成12 若将一个完全被放射性标记的 DNA 分子放于无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复制三代后,所产生的全部 DNA 分子中,无放射性标记的 DNA 分子有几个(A)2 个(B) 1 个(C) 4 个(D)6 个13 关于原核生物 DNA 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包括 DNA-pol、(B) DNA-pol的活性高于 DNA-pol(C) DNA-pol在复制链的延长中起主要作用(D)三种 DNA-pol 都有 53 核酸外切酶活性14 下列哪项与原核生物 DNA 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有关(A)DNA-pol具有 35 外切酶活

5、性(B) DNA-pol具有 55外切酶活性(C) DNA-pol具有 35外切酶活性(D)DNA-pol具有 55 外切酶活性15 下列与 DNA 解链无关的酶或蛋白是(A)DNase(B)解螺旋酶(C) SSB(D)DnaC 蛋白16 真核细胞中主要的复制酶是(A)DNA-pol(B) DNA-pol(C) DNA-pol(D)DNA-pol17 合成 DNA 的原料是(A)dAMP ,dGMP ,dCMP,dTMP(B) dATP, dOTP,dCTP,dTTP(C) dADP, dGTP,dCTP,dUTP(D)dADP,dGDP ,dCDP,dFDP18 DNA 复制的半不连续性是指

6、(A)DNA 两条链的复制都是单复制子复制(B) DNA 复制时,随从链连续复制,领头链不连续复制(C) DNA 复制时,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D)DNA 的复制一条链是单复制子复制,另一条链是多复制子复制19 关于 DNA 复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 dNTP 为底物(B)两条链的复制方向都是 53(C)复制叉前进方向与领头链合成方向相同(D)解链方向与随从链合成方向相同20 DNA 复制起始时,引发体的组成不包括(A)DNA 聚合酶(B) DnaB(C) DnaC(D)复制起始区21 关于真核生物 DNA 复制与原核生物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引物长度较短(B)冈崎片段

7、长度较短(C)复制速度较慢(D)复制起始点只有一个22 关于端粒和端粒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端粒酶可看作是一种反转录酶(B)端粒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 DNA 复制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C)端粒酶兼有提供 DNA 模板和催化反转录的功能(D)肿瘤形成时,端粒可表现为缺失、融合或序列缩短23 在 DNA 生物合成中,具有催化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反应,RNA 水解及DNA 指导的 DNA 聚合反应三种功能的酶是(A)DNA 聚合酶(B) RNA 聚合酶(C)反转录酶(D)DNA 水解酶24 下列对反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 RNA 为模板合成双链 DNA(B)反转录的合成原

8、料为 4 种 dNTP(C)反转录与转录相似,均不需要引物(D)RNA-DNA 杂化双链为过程的中间产物25 镰状细胞贫血是异常血红蛋白基因纯合子的临床表现,已知血红蛋白 p 链有一个氨基酸改变了,最可能的突变机制是(A)单个碱基取代(B) 3 个碱基缺失(C) 2 个碱基插入(D)不分离26 DNA 损伤后切除修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修复机制中以切除修复最为重要(B)切除修复包括重组修复及 SOS 修复(C)切除修复包括糖基化酶起始作用的修复(D)切除修复中有以 UvrA、B、C 进行的修复27 着色性干皮病为人类遗传性皮肤病,该病引起皮肤受日照后的种种变化表现,该疾病的分子水平原因是(A

9、)DNA 胸嘧啶二聚体的切除修复机制的缺乏(B)迅速失水引起细胞膜通透缺陷(C)日照灭活温度敏感的转运酶(D)细胞不能合成胡萝卜素类物质27 A糖苷键B离子键C氢键D碱基堆积力28 维持 DNA 链结构纵向稳定性的是29 tRNA 的二级结构是29 ADnaABDnaBCDnaGDSSB30 原核生物复制中辨认起始点的蛋白质是31 原核生物复制中,起稳定已解开 DNA 单链作用的蛋白质是32 具有催化 RNA 引物生成作用的蛋白质是32 A错配B点突变C插入D重排33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 链上的突变为34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 链和 链上的突变为35 DNA

10、 连接酶可参与(A)DNA 复制(B) DNA 修复(C) RNA 的转录(D)DNA 重组36 DNA 复制过程中,参与冈崎片段之间连接的酶有(A)RNA 酶(B) DNA-pol(C) DnaA 蛋白(D)连接酶37 下列对真核、原核生物 DNA-pol 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有 DNA-pol、等 3 种,真核生物有 DNA-pol、 、 、等 4 种(B)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的是 DNA-pol和 DNA-pol(C)在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DNA-pol和 DNA-pol和 (D)只在没有其他 DNA-pol 时才发挥催化作用的是 DNA-pol和 DNA-

11、pol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 26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核酸(主要是 DNA)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即为变性。核酸(DNA)是线性高分子,分子不对称性极大,故黏度也极大,而变性后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甚至可以卷曲,则分子不对称性变小,因此黏度减小。蛋白质变性后其黏度是增大的。组成核酸的碱基(嘌呤、嘧啶) 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对波长 260hm 左右的紫外光都有较强的吸收。蛋白质因含色氨酸、酪氨酸等含杂环的氨基酸,它们的最大吸收峰在 280hm 波长附近。【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2

12、【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戊糖是核苷酸的重要组分。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 -D-2 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戊糖是 -D-1 核糖。DNA 分子较 RNA 分子在化学上更稳定的原因正是因为两者所含的戊糖不同。【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 DNA 的骨架,而核酸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依靠碱基排列顺序变化。【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 2 个氢键。【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螺旋和 -折叠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DNA 的一级结构是指碱基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 DNA

13、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指 DNA 的超螺旋结构。【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参与 hnRNA 剪接、转运的是 snRNA(核内小 RNA),不是snoRNA(核仁小 RNA)。【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部分真核生物 mRNA 的 5-末端为 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3-末端为多聚 A 尾。生物体内 mRNA 链的长度差别很大,mRNA 分子的长短决定了它翻译出的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不是所有 mR-NA 分子都含有稀有碱基,tRNA为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RNA。【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

14、于 tRNA 中,其量可高达 520。DNA 一般都不合稀有核苷酸。【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核苷酸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共轭双键,因此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 240290nm 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收,最大吸收值在 260nm 附近。【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Tm 值与 DNA 的碱基组成和变性条件有关。DNA 分子的 G-C 时含量越高,Tm 值越高,这是由于每一个 GC 碱基对有 3 个氢键,比只有 2 个氢键的A-T 碱基对更稳定。Tm 值还与 DNA 分子的长度有关,DNA 分子越长,Tm 值越大。此外如果 DNA

15、是均一的,则 Tm 值范围较小;如 DNA 是不均一的,Tm 值范围则较大。【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 DNA 的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双螺旋构象的现象称复性。只有在温度缓慢下降的条件下才可使其重新配对复性。若将加热后的 DNA 迅速冷却,几乎不能发生复性。一般认为复性的最佳条件是比Tm 低 25的温度。复性时,只要溶液中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就可在不同分子之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链可发生在 DNA 与 DNA 之间,也可发生在 RNA 与 RNA 或 DNA 与 RNA 之间。【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12 【正确答

16、案】 D【试题解析】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母代 DNA 分子经复制产生子代(第一代)DNA 分子 2 个,每分子中各含母代带放射性的 DNA 链一条。第一代 DNA 分子再经复制则产生 4 个第二代 DNA 分子,其中只有 2 个 DNA 分子中各带有母代 DNA分子的一条链,所以带放射性,而其余两个 DNA 分子不带放射性。第二代 DNA分子再经复制,产生 8 个第三代 DNA 分子,其中仍只有 2 分子 DNA 各携带母代DNA 的各一条链,所以带有放射性,而其他 6 个 DNA 分子则不带放射性。【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请注意“

17、53聚合活性”与“53外切酶活性”的区别!由于新链的合成方向都是 53,因此催化 DNA 复制的 3 种 DNA-pol 都具有 53延长脱氧核苷酸链的聚合活性。核酸外切酶活性是指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核苷酸的能力,三种 DNA-pol 都具有 35外切酶活性。【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 的合成方向都是 53,由于 DNA 聚合酶具有 35核酸外切酶活性,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修复和填补,故复制的错误率较低。【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se 即 DNA 酶,其属于核酸酶,功能

18、是催化 DNA 降解,所以在 DNA 解链过程中是不需要的。【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真核细胞中主要的复制酶是 DNA-pol,相当于原核细胞的 DNA-pol。DNA-pol 参与引发起始,DNA-pol 参与应急复制。DNA-pol 是线粒体内的复制酶。【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合成 DNA 的原料中的碱基只能是 A、T、G、C ,且必须含高能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DNA 双螺旋的两股单链走向相反,复制解链形成的复

19、制叉上的两股母链走向也相反,子链沿母链模板复制,只能从 53延伸。在同一复制叉上只有一个解链方向,故领头链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复制,随从链的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且为不连续复制,称为 DNA 复制的半不连续性。【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于 DNA 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复制叉前进的方向与领头链的合成方向相同。领头链的子链沿 53方向连续延长,其延长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同。随从链的子链延长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需要等待复制叉解开相当长度,生成新的引物,然后再在引物 3-OH 末端上延长。也就是说复制延长中,在随从链上要不断生成引物。【知识模块】 DN

20、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 复制过程需要引物,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 RNA 分子。当 DNA 分子解链后,已形成了 DnaB(解螺旋酶)、DmC 蛋白与起始点相结合的复合体,此时引物酶进入。形成含 DnaB、DnaC、DnaG( 即引物酶)和 DNA 的起始复制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 DNA 分子末端的结构,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 DNA 复制的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

21、用。端粒酶是一种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酶。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线性 DNA 末端可缩短,但通过端粒的不依赖模板的复制,可以补偿这种末端缩短。在端粒合成过程中,端粒酶以其自身携带的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链,故端粒酶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该酶具有提供RNA(不是 DNA)模板和催化反转录的功能。【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转录也称逆转录,是依赖 RNA 的 DNA 合成过程,以 RNA 为模板,以 4 种 dNTP 为原料合成双链 DNA 分子,合成反应也是从 53延伸新链,合

22、成过程中是需要引物的。现在认为其引物是病毒本身的一种 tRNA,这是与转录不同的(转录不需要引物) 。在反应过程中以 RNA 为模板先合成一条单链 DNA,这样模板与产物形成 RNA-DNA 杂化双链,这只是个中间产物,此后反转录酶(RNA酶活性部分)催化 RNA 水解,余下产物单股 DNA 链,最后反转录酶(DNA 聚合酶活性部分)再催化 DNA 合成。【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镰状细胞贫血的血红蛋白 链第 6 个氨基酸由缬氨酸取代了正常 链的谷氨酸,这是由于第 6 个密码子中间碱基由 A 改变为 T,即点突变。【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

23、合成与损伤修复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DNA 损伤修复的类型主要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 SOS修复等,其中切除修复是细胞内最重要和有效的修复方式,其过程包括去除损伤的DNA、填补空隙和连接。【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 因紫外线照射形成胸嘧啶二聚体而受损,着色性干皮病缺失对处置胸嘧啶二聚体的切除修复机制而反映在皮肤日照后的各种变化。【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核酸化学【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

24、修复3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血红蛋白 链上编码第 6 号氨基酸的密码子从CTC 突变为 CAC,导致翻译出来的氨基酸从 GluVal,此为点突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 链和 链的基因重排引起。【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5 【正确答案】 A,B

25、,D【试题解析】 DNA 复制、DNA 体外重组、DNA 损伤修复等过程中均需要有连接酶参与,而 RNA 的转录不需要连接酶参与。DNA 复制中合成出的前导链为一条连续的长链,而随从链合成的是一些不连续的、小的冈崎片段,需在连接酶催化下连接成一条长链。DNA 损伤修复合成中最重要的为切除修复,其首先是对 DNA损伤部位进行切除,继之再进行正确的合成,补充被切除的片段,最后需在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成一条完整的 DNA 链。DNA 体外重组就是把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含目的基因的外源 DNA 与经过选择或改建的栽体 DNA 连接到一起,这种重组是靠DNA 连接酶将外源 DNA 与载体共价连接的。【知识模块

26、】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6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冈崎片段的处理:被 RNA 酶水解:由于复制不连续而生成的许多冈崎片段,其 5端起点是 RNA 而不是 DNA,所以首先要去掉这些 RNA 引物并换成 DNA,最后把 DNA 片段连接成完整的新链。RNA 的水解是由细胞内的 RNA酶完成的。RNA 水解后,留下片段与片段之间的空隙由 DNA-pol而不是DNA-pol来填补。 DNA 连接酶连接缺口。可见冈崎片段的处理所需酶为 RNA酶、DNA-pol、DNA 连接酶。【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3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真核生物 DNA 聚合酶现已发现至少有 5 种,分别称为 DNA-pol、。DNA-pol 是存在于线粒体内的聚合酶。【知识模块】 DNA 的生物合成与损伤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