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练习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1 A六淫 B过劳 C七情 D痰饮、瘀血 E疠气1 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2 “久卧伤气 ”的病因为3 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4 A风 B火 C燥 D心 E热4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5 诸胀腹大,皆属于6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7 诸痛痒疮,皆属于8 A真虚假实 B真实假虚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E虚中夹实8 “至虚有盛候 ”指的是9 “大实有羸状 ”指的是10 “热深厥亦深 ”的特点指的是11 “阴虚阳亢 ”指的是12 A心 B脾 C肺 D肝 E肾12 称“封藏之本 ”的是13 称“罢极之本 ”的是
2、14 A心与脾 B肺与脾 C脾与肾 D肺与肝 E肺与心14 与气机调节关系最密切的脏是15 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16 A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B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C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D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E作强之官,伎巧出焉16 小肠者17 肾者18 A上荣于目 B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C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D通于三焦,流行全身 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18 元气的分布是19 卫气的分布是20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20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 ,则21 素问.调经论说:“血不足” ,则22 A润泽肌肤 B营养周身 C温煦内脏 D补益脑髓 E以上都不是22 液的作用重在23 营血的
3、作用重在24 A足少阴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少阳胆经24 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25 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26 A下肢外侧后缘 B上肢内侧中线 C下肢外侧前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内侧后缘26 患者疼痛沿三焦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27 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28 A阴跷脉、阳跷脉 B阴维脉、阳维脉 C督脉、任脉 D冲脉、任脉 E阴跷脉、阴维脉28 患者,女。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怀孕。其病在哪经29 患者久病,眼睑开合失司,下肢运动不利。其病在哪经30 A怒则气上 B悲则气消 C喜则气缓 D思则气结 E恐则气下30 患者因
4、受精神刺激突发二便失禁,骨痿厥,遗精。其病机是31 患者因受精神刺激而气逆喘息,面红目赤,呕血,昏厥卒倒。其病机是32 A正胜邪退 B邪去正虚 C邪盛正虚 D邪正相持 E正虚邪恋32 重病后的恢复期多属于33 病后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症的称为34 A风气内动 B寒从中生 C湿浊内生 D津伤化燥 E火热内生34 久病累及脾肾,以致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可以形成35 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可以形成36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36 血燥生风的病因是37 阴虚风动的病因是38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5、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寒者热之38 适用于热结旁流的治则是39 适用于真寒假热的治则是40 A正治法 B从治法 C反治法 D补虚法 E反佐法40 真热假寒适用的法则是41 风寒感冒适用的法则是42 患者久病湿疹,面垢多眵,大便溏泄,时发下痢脓血,小溲浑浊不清,湿疹浸淫流水,舌苔白厚腻,脉濡滑。病属湿邪为患,此证反映了湿邪的哪种性质(A)重着 (B)粘腻(C)趋下 (D)秽浊(E)类水43 患者关节疼痛重着,四肢沉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A)风邪 (B)寒邪(C)暑邪 (D)湿邪(E)痰饮44 患者,男,40 岁。腰酸膝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并有遗精,早泄。其病因是(A)劳力过
6、度 (B)房劳过度(C)劳神过度 (D)劳心过度(E)安逸过度45 患者,女,68 岁,喘而胸闷,甚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兼呕恶纳呆,苔白厚腻,脉滑,病因为(A)风寒 (B)过劳(C)七情 (D)痰饮(E)瘀血46 患者,女,25 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A)心、脾 (B)小肠(C)膀胱 (D)心、小肠(E)肾、膀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练习试卷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 【正确答案】 D【
7、试题解析】 1痰: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多为热灼成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可形成多种病症。如痰停于心则心悸,停于肺则咳喘吐痰,停于咽则咽中如有炙脔,为梅核气,停于胃则呕吐痰涎,停于头清窍被蒙导致眩晕,此即无痰不作眩。2饮: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所伤,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多属寒邪。饮留胃肠为痰饮;泛滥肌肤为溢饮;支撑胸肺为支饮;饮流胸胁为悬饮。饮多停于局部。3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于血脉,使经脉收缩拘急
8、,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形成瘀血。瘀血失去正常的濡润作用,又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造成出血、癥积、疼痛。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临床表现为刺痛、固定、拒按,夜甚;肿块,肌表可见青紫肿胀,体内有块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有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紫暗等。4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瘀血、痰饮是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全身或局部气血的运行造成病变。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5
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内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暑邪只有外感没有内生。2六淫的特性: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0、。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有温凉之分。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3内经病机十九条: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跗肿,疼酸惊骇,
11、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另外,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补充了燥邪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2、1心主神志,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一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故心气充沛在心主血脉活动中起关键作用。只有心气充沛,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循行;周流不息而营养全身。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为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如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又说:“血者,神气也”。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实质上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有一
13、定的反作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2肝主藏血,主疏泄。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通调妇女的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3脾主运化,主统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特性有:主运化,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是精、气、血、津液化生的基础,也
14、是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的营养来源,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主升,具体表现在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脾胃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更具重要性,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于人体中部,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可调衡气的运动,肝肾气之上升,肺心气之下降皆由于脾胃为之斡旋。4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医学心悟曰:“肺为娇脏,攻击之剂,即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肺
15、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于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入之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5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
16、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主水主要通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调节作用。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人的
17、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这实际上也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6“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7“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即肺吸入之气,应下纳于肾,也就是说肺的呼吸功能需靠肾气主纳的作用来协助,故曰“肾为气之根”。8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此“志”非彼“智”。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液或排泄液。五液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
18、涎,肾为唾;是为五液”。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所谓五体,是指筋、脉、肌、皮、骨。五脏外合五体,灵枢.九针论说:“肝主筋”,而非肝合爪,故肝应在体合筋。爪甲乃筋之延续,又称“爪为筋之余”,为肝之外华,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9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前人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理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不健运,水湿不运,便停于体内,或肌肤四肢,或脏腑等部位,成痰成饮,故古人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10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结:“
19、命门者,目也。”但自难经提出“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后世诸家对此观点不一,主要有:元代滑寿及明代虞抟(医学正传 ) 的两肾俱称命门说;明代赵献可等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明代孙一奎的命门为肾间动气说。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的关系,实际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上,常见心脾两虚证;心与肝:主要表现在心行血,肝藏血上,常见心肝血虚证;心与肾:主要表现在心火应下温肾水,肾水上
20、济心火,为水火既济,否则为心肾不交。2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津液的运行方面。肺司呼吸,脾主运化。故肺、脾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肺与肝:主要在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常见木火刑金;肺与肾: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方面。3肝与脾:首先表现在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相互影响;其次在于肝藏血和脾统血对血液的生成、运行的影响上。肝与肾:甲乙届木,甲为阳木,在脏腑为胆;乙为阴木,在脏腑为肝。壬癸属水,水能生木,壬为阳,癸为阴,分别对应膀胱和肾。“乙癸同源”即是用天干来说明肝肾的关系。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和血之间能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表现为女子月经紊乱,男子泄精的异常。4脾与
21、肾:先天后天的关系,脾阳根于肾阳,先天之精需后天之精的营养。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水饮人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胆的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2胃的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有喜润恶燥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胃以阳体而合阴精,阴精则降”,胃气下降必赖胃阴的濡养;二是胃之喜润恶燥与脾之喜燥恶湿,阴阳互济
22、,从而保证了脾升胃降的动态平衡。3小肠的功能是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这个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将由小肠而来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5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主贮尿和排尿。6三焦主通行元气,
23、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膈以上部位为上焦,包括心、肺,有宣发卫气,以雾露弥漫的状态营养于肌肤、毛发及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上焦的功能,实际体现为心肺的气化输布作用,关系到营卫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输布。“沤”,在这里是指饮食物经腐熟和发酵状态的形象。中焦如沤是指中焦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运化。中焦的功能主要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例如水谷的受纳、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体液的蒸化,化生精微为血液等。实际上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中焦的功能被形容为“如沤”。7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脑转耳鸣,李时珍指出,头者,元神之府,说明脑与人的
24、视觉、听觉、精神意识有关。8女子胞即子宫,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9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将饮食腐熟消化,传化糟粕。其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气的基本知识: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气化:气的运动叫作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叫作气化。气的功
25、能有五个方面: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气的分类:人体的气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2气的功能:元气藏于肾中;并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无所不至,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宗气聚集于胸中,循喉咽贯注于心肺之脉,其生理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全身。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血液,营养全身。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运行于皮肤和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
26、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血的概念: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在脉中运行,有营养和濡润作用。2血的生成:由营气和津液构成,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血生成还要通过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及心肺的作用。3血的功能:具有营养和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4血的运行:心、肺、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其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平衡。与心肺肝脾、脉道的通利及血寒、血热等有关。 【知识模块】
2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津和液: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经络
28、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2经络的组成:由经脉(包括正经十二,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3十二经走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4十二经交接:手之三阴在手指末端交手之三阳,手之三阳在头部交足之三阳,足之三阳在足趾交足之三阴,足之三阴在腹部交手三阴。5十二经分布:四肢部,阳经在外侧,阴经在内侧,阳明、太阴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少阳、厥阴在中间,足厥阴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小腿内侧前缘;头面部,阳明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部、头顶、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29、。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阳明经行于前部,足太阳经行于后部,足少阴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而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6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为表里,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为表里,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为表里,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为表里,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7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8十二经脉: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终于足小趾,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终于胸中,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属肾,络膀胱
30、;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终于足大趾,循行于下肢外侧中间,属胆,络肝;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终于肺中,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间,属肝,络胆;足阳明经起于鼻翼旁,终于足大趾端,循行于下肢外侧前缘,属胃,络脾;足太阴经起于足大趾端,终于心中,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属脾,络胃;手太阳经起于小指端,终于目内眦,循行于上肢外侧后缘,属小肠络心;手少阴经起于心中,终于小指端,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属心,络小肠;手太阴经起于肺中,终于食指端,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起于食指端,终于鼻翼旁,循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属大肠,络肺;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端,终于目外眦,循行于上肢外侧中间,属三焦,络心包;手厥阴经起于胸
31、中,终于无名指端,循行于上肢内侧中间,属心包,络三焦。9六经终者临床表现:太阳终者,戴眼反折,瘛疚,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清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32、析】 1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八脉。功能:进一步密切十二正经的联系。调节十二经的气血。 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关系密切。2冲脉为气血的要冲,调节十二经气血,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又为“血海”,与妇女的月经密切相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另外“任主胞胎”;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有“阳脉之海”之称;带脉约束纵行诸脉;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阴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知识模块
33、】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不同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2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即过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喜则气缓”,过喜可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则失神狂乱等;“思则气结”,即思虑过度可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悲则气消”,即过悲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恐则气下”,即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表现为二便失禁,遗精等症;“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惊惶失措等。【知识
34、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1虚证即因机体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正气虚损,对病邪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从而在临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如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疲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或盗汗等。2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实证即因邪气虽盛,而人体的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而在临床表现出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有余的证候。实证常见外感病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留滞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气机升降失常有气逆、气
35、陷证,分为虚实。3在某些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并不完全一致,即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临床需仔细辨别。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致四肢厥冷,且热越盛肢厥越严重,即真热假寒,所谓“热深厥亦深”,亦称阳盛格阴证。临床常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的情况。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即大实之证,可能会出现虚假的虚证表现,其机理是实邪壅盛,阻遏气机,而外呈不足之象。4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一般来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正胜则邪退,
36、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若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势均力敌,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的情况,则疾病多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后遗症而持久难愈。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内生“五邪”:风气内动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肝风内动;寒从中生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
37、弥漫的病理状态;湿浊内生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津伤化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孔窍失去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火热内生指由于阳热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病邪的郁滞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2肝风四证:肝阳化风指因多种原因使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化风;热极生风多由高热至极,热灼津液、营血,筋脉失濡,阳热亢盛而化风;阴虚风动多由热病或久病耗伤阴液,筋脉失于濡养;则变生内风;血虚生风多由血化生不足、失血、耗血,使肝血不足,筋脉失濡,血不荣络而化风。【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8 【正确答案】 C
38、【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治则:正治称逆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本质一致的病证。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3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
39、治疗方法。从,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4治病求本指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正气是本;旧病是本;病因是本;缓则治本;治标:邪气是标;新病是标;症状是标;急则治标(如中满,小大不利),标本并重则标本兼治。5扶正:扶助正气,多用补虚的方法;祛邪:驱除邪气,多用泻实的方法;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6三因治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确定治则。【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七情内伤
40、: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喜属心,怒属肝,悲忧属肺,思属脾,恐惊属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2饮食:饮食不节指饮食饥饱失常,过饥则气血不足,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饮食不洁导致虫症,及多种肠胃疾病。饮食偏嗜指饮食偏寒则伤脾阳,饮食偏热则生胃热。五味偏嗜则伤五脏。3劳逸: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劳神太过伤及心脾,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房劳过度,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导致肾精耗伤。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安逸指过度安闲,不劳动及运动。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利于肺气之肃降。2脾气的特点以升为顺,胃气的特点以降为和,此为脾胃最基本的关系。3心经有热则心烦失眠,舌为心之苗,故口舌生疮,心火上炎,灼伤津液则口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热于小肠,则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故病位在心与小肠。 【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