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88781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类试卷]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基础理论(病机、防治原则)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无答案)1 临证指南医案所谓“阳气之变动” 指的是( )(2011 年第 13 题)(A)风气内动(B)气机逆乱(C)火热内生(D)暑热扰神2 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 )(2004 年第 7 题)(A)阴虚不足,虚阳上越(B)外感阴寒之邪,伤及阳气(C)阴液亏损,虚热内生(D)阴寒雍盛,阳气浮越于外(E)阴液亏损,累及阳气化生不足3 急躁易怒主要与下列哪项功能失调有关( ) (2004 年第 6 题)(A)魂不守舍(B)髓海空虚(C)肝血不足(D)肝升太过(E)心神失养4 气逆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不确切( )(2002 年第 13 题)(A

2、)嗳气,呃逆(B)头胀痛,甚则昏厥(C)咳逆气喘(D)眩晕耳鸣如蝉(E)面红目赤易怒5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指( )(2001 年第 11 题)(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积聚(B)外感温热阳邪,伤及阴液(C)阳虚不能制阴,阴寒内盛(D)阳气虚损,阴液化生不足(E)阳热遏伏拒阴于外6 产生“薄厥 ”的病因,多是 ( )(2001 年第 8 题)(A)大怒(B)过悲(C)过喜(D)大惊(E)卒恐7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是指( ) (1999 年第 13 题)(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8 临证指南医案指I:“ 内风”的机理均属于( )(1997

3、 年第 12 题;1998 年第 11题;2006 年第 154 题)(A)气机逆乱(B)阴血不足(C)阳气之变动(D)津液液亏虚(E)筋脉失养9 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体现的病机是( )(1997 年第 11 题;2001 年第 10 题;2005 年第 11 题;2011 年第 12 题)(A)由实转虚(B)虚实夹杂(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E)因虚致实10 “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 ( ) (1996 年第 14 题;1998 年第 12 题;2000 年第13 题)(A)邪气亢盛(B)正气旺盛(C)气血瘀滞(D)水液蓄积(E)痰浊阻滞11 下列不属于心血亏虚的病

4、理表现是( )(1996 年第 12 题)(A)血脉空虚而见脉细无力(B)心神失养而神识衰退(C)心阳失敛、阳不如阴、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D)颜面失于荣养-而见面白无华(E)眼目失于濡养而见干涩、昏花12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的确切病机是( )(1996 年第 7 题;2004 年第 9 题)(A)气不摄血(B)气机逆乱(C)血随气逆(D)血随气脱(E)血随气结13 下列不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虚衰的表现是( )(1996 年第 9 题)(A)心胸憋闷疼痛或暴痛(B)心悸怔忡或惊恐(C)心烦失眠多梦(D)肢冷或汗出日肢厥(E)脉伏不出14 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 ) (1

5、993 年第 8 题)(A)狂言,谵语(B)神昏,痴呆(C)喜悲,欲哭(D)烦躁不安(E)疑虑不定15 “故水病者,下为肘肿大腹,而上为喘呼不得卧” 的病机是( )(1993 年第 9 题;1998 年第 13 题)(A)肾病及心,水气凌心(B)脾肾阳虚,水湿泛滥(C)肺脾气化失司,不能输布津液(D)肾病及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E)以上都不是16 “寒从中生 ”的主要机理是 ( ) (1993 年第 6 题;1996 年第 6 题;2000 年第 12 题)(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17 素问.

6、诊要经终论说:“厥阴终者” ,则见( ) (2008 年第 130 题)(A)中热嗌干(B)善溺心烦(C)善噫善呕(D)舌卷卵上缩18 最易导致阴虚阳亢的脏是( ) (1996 年第 11 题;2002 年第 14 题)(A)肺、脾、肾(B)心、脾、肾(C)心、肝、肾(D)肺、肝、肾(E)肺、牌、肾19 脾的阳气失调的病机,下列哪项是不止确的( ) (1996 年第 8 题)(A)健运无权,气血生化不足(B)运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C)升举无力,中气下陷(D)受纳失调,消谷善饥(E)摄血无权,血溢脉外20 “虚”的主要病机是( )(2004 年第 5 题)(A)正气不足(B)功能减退(C)抗病

7、能力下降(D)气血亏虚(E)津液亏耗21 阳病治阴的具体应用是( ) (2011 年第 14 题)(A)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B)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C)壮水之主以制阳光(D)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2 阴病治阳的具体应用是( )(2010 年第 14 题)(A)诸寒之而热者,应壮水之主(B)诸热之而寒者,应益火之源(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23 真虚假实中假象出现的机理是( )(2010 年第 12 题)(A)脏腑机能虚损,水液内停(B)脏腑气血失调,功能障碍(C)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D)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2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 I 叶 J 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 “其高者”的治

8、法是( ) (2009 年第 14 题)(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汗而右之(D)散而泻之25 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 ) (2008 年第 2 题)(A)辨病论治(B)急则治标(C)因时制宜(D)升清降浊26 临床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此为( )(2005年第 14 题)(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阳双补(D)阳病治阴(E)阴病治阳27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的治疗法则,是指( )(2002年第 3 题)(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E

9、)阳病治阴,阴阳平衡28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是指( )(1997 年第 13 题;1998 年第 14 题;2000 年第14 题;2009 年第 13 题)(A)阳病治阴(B)阴中求阳(C)寒因寒用(D)热者寒之(E)用寒远寒29 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 ) (1995 年第 2 题)(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协调平衡30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的治法,适用于( )(1995 年第 1 题;1991 年第 1 题)(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31 “壮水这主,

10、以制阳光” 主要是指( )(1994 年第 13 题)(A)以阳中求阴而调整阴阳(B)以阴中求阳而调整阴阳(C)以泻阳扶阴而调整阴阳(D)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E)以补阳制阴而调整阴阳32 “用寒远寒 ”是指( )(1993 年第 10 题)(A)虚寒证慎用寒药(B)寒实证忌用寒药(C)气候寒冷慎用寒药(D)寒热错杂慎用寒药(E)寒从中生,忌用寒药33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 属于( ) (1991 年第 10 题)(A)逆治法(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阴中求阳(D)扶阳配阴,扶阴配阳(E)以上都不是33 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2006 年第 80,

11、81 题)34 用消积导滞的方法治疗腹泻,属于( )35 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属于( )35 A既病防变B治病求本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地制宜(2005 年第 78,79 题)36 辨证论治的原则是( )37 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 ,体现的原则是( )37 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E热者寒之(2004 年第 73,74 题)38 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属于( )39 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于( )39 A因人制宜B治未病C因时制宜D寒因寒用E因地制宜(1999 年第 75,76 题)40 “用温远温,用寒远寒” 属于( )41

12、“先安未受邪之地 ”属于 ( )41 A热者寒之B通因通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996 年第 101,102;2000 年第 101,102 题)42 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采用的治法属于( )43 久病精血不足所导致的便秘所采用的治法属于( )43 A“热者寒之 ”B“通因通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993 年第 101,102;2001 年第 101,102 题)44 “热结旁流 ”的临床治疗,属于 ( )45 精血虚少之便秘的 I 晦床治疗,属于( )45 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既病防变E标本论治(1992 年第 77,78 题)46 “用热远热 ”、“用凉远凉”属

13、于( )47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属于( )47 A心阴不足B心血亏损C肝阴不足D肝血亏虚(2008 年第 85,86 题)48 症见五心烦热、神志不宁,其病机是( )49 症见肢麻不仁、眩晕、日花干涩,其病机是( )49 A肝阳化风B热极生风C阴虚风动D血虚生风(2008 年第 83,84 题)50 症见筋挛肉 、手足蠕动,其病机是( )51 症见肢麻不仁、甚则丁,其病机是( )51 A上热下寒B表寒里热C热证转化为寒证D真寒假热E真热假寒(1997 年第 79,80 题)52 壮热,大汗不止突然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门,脉微欲绝者,证属( )53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

14、口渴,脉浮紧者证属( )53 A咳气上逆B恶心呕吐C头痛头胀,面红目赤D胃脘痛E脘腹有重坠感(1997 年第 77,78 题)54 中气下陷,可引起( )55 胃气上逆可引起( )56 形成亡阴病机的因素是( )(2010 年第 129 题)(A)热邪炽盛,迫津外泄(B)大吐大下,阴液大伤(C)燥邪侵袭,耗损津液(D)温邪羁留,耗伤阴液57 肺气失调的病机主要为( ) (2009 年第 128 题)(A)肺失宣发(B)肺失肃降(C)肺气虚损(D)肺失濡润58 心血瘀阻的原因主要是( )(2009 年第 127 题)(A)阳气不足,血脉寒滞(B)痰浊凝聚,血脉不畅(C)心肝火旺,灼伤心阴(D)劳

15、倦感寒或情志刺激59 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 的临床表现是 ( )(2009 年第 126 题)(A)消谷善饥(B)肿首头重(C)溺色黄(D)足不能行60 阴偏胜病机,是指( )(2008 年第 121 题)(A)阴邪偏胜,引发阴盛(B)阳不化阴,痰湿内生(C)阳气被遏,阴寒内盛(D)阳虚阴盛,虚寒内生61 肝雪不足可致( )(2007 年第 112 题)(A)腰膝酸软,耳鸣(B)肢麻不仁,关节屈伸不利(C)眩晕目涩,视物模糊(D)筋挛62 经络气血逆乱,“ 厥气上逆 ”发为“霍乱”的是( ) (2007 年第 155 题)(A)足太阴之别经气逆乱(B)足厥阴之别经气逆乱(C)足少阴

16、之别经气逆乱(D)足太阳之别经气逆乱63 经络的气血逆乱可见( ) (2006 年第 111 题)(A)眩晕跌仆(B)咽痛目赤(C)咯血、衄血(D)腹部剧痛64 导致心的阳气偏盛的主要原因有( )(2005 年第 111 题)(A)邪热内郁(B)瘀血化热(C)劳心过度(D)五志化火65 津液不足的病理表现有( ) (2002 年第 126 题)(A)形瘦肉(B)口渴引饮(C)皮肤干燥(D)目陷干瘪66 胃气虚的病机表现主要是( ) (2001 年第 126 题)(A)受纳失常,饮食无味(B)腐熟无权,脘胀隐痛喜按(C)其气上逆,泛恶干呕(D)升举无力,内脏下垂67 心的阳气偏亢,可导致( )

17、(1999 年第 127 题)(A)心神被扰(B)心肾不交(C)心神不足(D)血热而脉流薄疾68 脏腑失调的病机,是指( )(1992 年第 125 题;1995 年第 124 题;2007 年第 175题;2008 年第 125 题)(A)脏腑功能的太过或者不及(B)禀赋不足,脏气虚弱(C)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D)气血津液生成不足69 阴偏盛的病机是( )(1995 年第 123 题)(A)阴邪偏盛(B)阳不化阴,滋生痰湿(C)阳气被遏制(D)阳不制阴虚寒内生70 阴偏衰的病机是指( ) (1994 年第 126 题;2003 年第 113 题)(A)精血津液不足(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

18、(C)阳气相对亢盛(D)阳热偏盛而伤阴71 阻滞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 (1994 年第 122 题;1999 年第 126 题)(A)气机不利(B)痰浊内停(C)津液枯涸(D)火热内扰72 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可有( ) (1993 年第 128 题)(A)邪热炽盛(B)阴虚阳亢(C)阴血亏耗(D)外感风邪73 脾气虚损病机,主要是指( )(1993 年第 127 题;2001 年第 128 题;2009 年第130 题)(A)运化无权,纳食不化(B)升清作用减弱,升降失司(C)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源(D)统摄失权。血溢脉外而出74 用补气法治疗大出血,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1993 年第

19、123 题;1997 年第 123题;1998 年第 127 题)(A)气能生血(B)血为气母(C)气能摄血(D)气能行血75 形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 )(1992 年第 121 题;1998 年第 125 题;2003年第 114 题;2011 年第 129 题)(A)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B)邪盛正衰,正不敌邪(C)虚阳外越(D)寒湿之邪伤阳76 肺气虚损可导致( ) (1995 年第 127 题)(A)腠理不密(B)津液疏布代谢失常(C)肾不纳气(D)脾失健运化7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有邪者” 应( 题) (2007 年第 156 题)(A)汗而发之(B

20、)因而越之(C)渍形以为汗(D)引而竭之78 应慎用温热方药的体质有( )(2007 年第 113 题)(A)阳盛之体(B)阴盛之体(C)阴虚之体(D)阳虚之体79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题) (2006 年第 110 题)(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阴中求阳,阳中求阴(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虚者补之80 根据“因人制宜 ”原则,临床诊治疾病时应考虑患者的( )(2006 年第 113 题)(A)性别(B)年龄(C)体质(D)生活习惯81 “热结旁流 ”的治疗原则是 ( 题) (2003 年第 117 题)(A)实则泻之(B)热则寒之(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82 阴阳偏盛的治疗,可选择( )(2002 年第 128 题)(A)壮水之主,益火之源(B)实则泻之,因时制宜(C)寒者热之,热者寒之(D)兼顾不足,配合扶阳或益阴83 在下列治法中,以阴阳制约为依据的是( 题) (1996 年第 127 题)(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中求阴,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阳病治阴(D)热因热用,寒因寒用84 下列治法中,根据阴阳互根理论而制定的是( 题) (1994 年第 128 题)(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损其有余,补其补足(D)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