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基础理论(经络、体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1 导致心气涣散不收的病机是( )(2011 年题 11 题)(A)悲则气消(B)恐则气下(C)惊则气乱(D)喜则气缓2 导致孔窍干涩的病机是( ) (2010 年题 13 题)(A)火热内生(B)暑热伤津(C)津伤化燥(D)风气内盛3 暑邪:勾病,烦渴、气短、乏力,是由于( )(2001 年第 7 题;2005 年第 5 题;2008 年第 13 题)(A)暑为阳邪,易损肺气(B)暑应于心,耗气伤血(C)暑多挟湿,易困脾气(D)暑性升散,耗气伤津4 引起“肉胝皱而唇揭 ”病证的饮食偏嗜是 ( ) (2006 年第 13 题)(A)多
2、食酸(B)多食成(C)多食苦(D)多食甘(E)多食辛5 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的情志因素是 ( ) (2006 年第 12 题;2010年第 11 题)(A)喜(B)怒(C)思(D)惊(E)悲6 内经所说“ 味过于辛 ”,则( ) (2003 年第 12 题)(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7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 )(2003 年第 23 题)(A)寒凝(B)气滞(C)气虚(D)外伤(E)阴虚8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 可致( ) (2002 年第 10 题)(
3、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9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 可致( ) (2001 年第 9 题)(A)脉凝泣而变色(B)皮稿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10 “味过于酸 ”,则( )(2000 年第 10 题)(A)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B)肝气以津,脾气乃绝(C)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D)脾气不濡,胃气乃厚(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1 在导致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的是( ) (1999 年第 12 题)(A)久病伤阴,累及于肾(B)五志过极化火,耗及于肾(C)幼年肾气虚弱,老年精气衰退(D)他脏
4、为病,累及于肾(E)房劳过度,耗伤于肾12 素问.生气通大论说:“味过于苦” 则( )(1999 年第 11 题;2005 年第 110 题)(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3 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1998 年第 9 题;2000 年第 9 题)(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E)寒邪入里,直中三阴14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 (1996 年第 1 题)(A)为阳邪其性炎热(B)为阳邪,其性开泄
5、(C)为阳邪,伤经耗气(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为阳邪,其性炎上15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 )(1994 年第 12 题)(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16 七情内伤致病最多见于( )(1994 年第 11 题;1996 年第 5 题;2003 年第 11 题)(A)心、肺、脾(B)心、肝、脾(C)心、肝、肾(D)心、肺、肝(E)以上都不是17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 则( )(1992 年第 13 题;1998 年第 10 题;2007 年第 13 题)(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
6、脾气不濡。胃气乃厚(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8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 则( )(1991 年第 7 题)(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皱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19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 的机理均属于( ) (1991 年第 8 题;1997 年第 12题;1998 年第 11 题;2000 年第 11 题)(A)体内气机的逆乱(B)体内阴血的不足(C)体内阳气之变动(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E)体内筋脉失养20 素问.举痛论所说导致“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的是( )(2007 年 第 12 题)
7、(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21 影响疾病发,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2005 年第 10 题)(A)禀赋的强弱(B)邪气的性质(C)邪气的强弱(D)正气的盛衰21 A炎上B干涩C升散 D善行(2009 年第 85,86 题)22 风邪的性质是( )23 火邪的性质是( )23 A重浊B凝滞C善行D炎上(2007 年第 76,77_24 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25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 )25 A炎上动血B重浊黏滞C善行数变D干涩伤津E收引凝滞(2006 年第 78,79 题)26 燥邪的特性是( )27 风邪的特性是( )27 A气虚B血热C二者均是D二
8、者均非(2004 年第 93,94 题)28 形成瘀血的原因是( )29 形成出血的病机是( )29 A四时不正之气B湿雾瘴气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2004 年第 91,92 题)30 疫病发生的原因是( )31 六淫邪气形成的原因是( )31 A气血不足或失血过多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C产后恶露日久不净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2002 年第 75,76 题)32 血燥生风的病因是( )33 阴虚风动的病因是( )33 A头晕目眩B神志昏糊C肢体麻木D痰核瘰疬E咳嗽气喘(1999 年第 77,78 题)34 痰停经络,则( )35 痰滞于胃,则( )35 A凝滞B黏滞C伤津耗气
9、D伤阴E伤津(1993 年第 77,78 题)36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 )37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之一是( )38 寒邪的性质特点有( )(2011 年第 128 题)(A)易致腠理不密(B)易致气血凝滞(C)凝结阻滞(D)收缩牵引39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2010 年第 128 题)(A)其性凝滞,易闭阻血脉(B)其性属阴,易阻遏气机(C)其性黏滞,病多缠绵难愈(D)其性趋下,易袭阴位40 寒邪的致病特点为( ) (2009 年第 125 题)(A)易伤阳气(B)易凝滞气血(C)易致筋脉挛急(D)易致腠理不密41 形成心血瘀阻的原因有( )(2008 年第 126 题
10、)(A)津液不足(B)寒客胸中(C)痰浊阻滞(D)宗气虚衰42 六淫敛病的共同特点有( )(2007 年第 111 题)(A)发病急骤,症状相似(B)与季节气候和居处环境有关(C)多从肌表或口鼻侵入(D)可单独致病或合邪致病43 容易出现津伤化燥的脏腑是( )(2007 年第 151 题)(A)肺、胃、三焦(B)肺、胃、大肠(C)肝、胃、大肠(D)肺、肾、三焦44 形成胃气虚的常见原因有( )(2005 年第 113 题)(A)饮食失节(B)湿邪羁留(C)禀赋素虚(D)久病元气不复45 疫病发生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 (2005 年第 109 题)(A)气候的反常变化(B)空气、水源或
11、饮食物受到污染(C)预防隔离不利(D)情志因素的影响46 内经认为,寒邪人经,其性凝滞,则( ) (2003 年第 112 题)(A)客于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 (B)客于脉外则血少(C)客袭肌表卫阳不得宣泄(D)客于脉中则气不通47 引起胃火的病因有( )(2002 年第 127 题;2006 年第 112 题)(A)邪热犯胃(B)嗜食辛辣厚味(C)肝胆火旺(D)胃病日久48 形成瘀血的原因是( ) (2002 年第 125 题)(A)三焦气化失司(B)气虚、气滞(C)血热、血寒(D)思虑过度49 因痰而引起的病变有( ) (2002 年第 124 题)(A)癫狂(B)瘰疬(C)积聚(D)阴
12、疽50 火与热的主要区别是( ) (2000 年第 124 题)(A)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B)火为内生,热为外受(C)火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热多泛及全身(D)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51 寒邪的致病特点( ) (1997 年第 124 题;2001 年第 125 题;2009 年第 125 题)(A)易伤阳气(B)易凝滞气血(C)易致筋脉挛急(D)易致腠理不密52 形成心血痹阻的主要原因( ) (1995 年第 128 题)(A)胸阳不振(B)寒客胸中(C)痰浊阻滞(D)宗气虚衰53 形成胃阴虚的主要原凶是( )(1994 年第 127 题)(A)情志内郁化火,煎灼阴液(B)
13、热病后期,邪热久留耗伤阴液(C)高热汗出,灼伤阴液(D)久病不复,消灼阴液54 影响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1993 年第 126 题;2001 年第 127 题;2008 年第 129题)(A)气机不利(B)痰浊内阻(C)津液枯涸(D)过食成味55 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1993 年第 125 题;1999 年第 125 题)(A)情志所伤(B)痰湿内蕴(C)脾胃湿热(D)阴虚火旺56 “水气凌心 ”主要由于( ) (1993 年第 134 题;2003 年第 166 题)(A)心阳虚衰(B)胃阳虚衰(C)肾阳虚衰(D)脾阳虚衰57 “寒从中生 ”是指( ) (1992
14、 年第 123 题)(A)寒邪直中三阴(B)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C)恣食生冷,伤及中阳(D)阳不化阴,水湿痰浊壅盛58 导致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1992 年第 126 题)(A)气机失调(B)食滞中阻(C)湿热熏蒸(D)胆郁痰扰中医基础理论(经络、体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志与五脏对应关系,属理解型考题。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暴喜过度,主要伤及心神,致心气涣散,神不守
15、舍。正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收。”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热胜则肿,风胜则动,寒胜则泻,湿盛则濡泄。”故导致孔窍干涩的病机是津伤化燥,正如刘河间所云:“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故选C。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烦渴说明渴的程度较重,不仅有津的损伤,还有气的损伤,气短、乏力均是气损伤的表现,此乃气津两伤证。故选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饮食五味偏嗜的理解和记忆属于识记型考题。素问.五藏生成指出:“多食成,则脉凝泣而变
16、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经典原文,重复出题率很高,望考生背诵下来。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返)则生,不反则死。”思则气结,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食
17、的内容。属于理解型考题。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病理产物的病因,属于识记型考题。内外伤等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气虚不能行血导致血瘀或不能摄血导致血溢脉外而为瘀血。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
18、瘀积不敞,形成瘀血。阴虚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而无瘀血的表现。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肾阳亏虚的原因,属于理解型考题。C 选项为明显的生理现象出现的肾阴亏虚,在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故选 C。其他
19、选项属于病理现象。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寒邪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寒主收引一是指病在肌表,收缩腠理,汗孔不开致无汗;二是指病在经络,筋脉收引挛急,见关节屈伸不利。故选 D。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且袭人致病最多。风性主动:“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
20、特征。1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七情内伤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症,以心、肝、脾三脏多见。如思考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又如郁怒伤肝,怒则气上,气血上逆,可出现头晕等症。故选 B。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饮食偏嗜的理解和记忆,属于识记型考题。19 【正确答
21、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内生五邪的内容,属于理解型考题。风气内动,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A 选项体内气机逆乱,不是内风产生的机理; B 选项体内阴血不足,是内风产生的机理之一但太过片面;D 选项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内风的变化;E 选项体内筋脉失养,虽同属于风气内动的病机,但不是临证指南医案所说的“内风”的机理。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七情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B、C 型题21 【正确答案】 D【
22、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发病的原理。属于识记型考题。正气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及康复能力.正气旺盛,抗邪有力,疾病就无从发生,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选 D。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风邪、火邪性质及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火性炎上。24 【正确答案】 D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湿邪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寒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风邪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的特性。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23、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燥邪为干涩之邪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风邪来去疾速,变幻无常,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故善行而数变。A 选项为火邪的致病特点。B 选项为湿邪的致病特点。E 选项为寒邪的致病特点。28 【正确答案】 C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出血和血瘀的病因病机,属于理解型考题。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瘀,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则血溢脉外。血热互结,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而瘀滞;血热迫血妄行出血,以致血液滞于体内不散为瘀血。30 【正确答案】 C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与疫病的病因。属于理解型考题。疠气(疫病)
24、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七版教材)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 预防措施不当。 社会因素。六淫邪气形成的原因: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冷或暴热等)。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32 【正确答案】 B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血燥生风的病因主要是久病耗
25、伤,年老精亏血少,生血不足,瘀血内结新血化生障碍;阴虚凤动的病因主要是热病后期久病耗伤致津液及阴气亏虚。34 【正确答案】 C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痰邪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应用型考题。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癞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干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病证,若结聚干局部则形成痰核瘰疬,或阴疽流注等。36 【正确答案】 B3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
26、致病的特点,属于识记型、理解型考题。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3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A 选项易致腠理不密是风邪致病特点。3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4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
27、属于理解型考题。寒属阴邪故而易伤阳气,寒主凝滞、主收引,故而易凝滞气血、易致筋脉挛急。故选 ABC。4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心血瘀阻的原因,属于理解型考题。引起心血瘀阻的原因主要有寒客胸中,热灼血脉,痰浊阻滞及宗气虚衰。故选 BCD。4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淫致病的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六淫的致病特点:外感性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又有“外感六淫”之称。季节性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有关。 地区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转化性六淫
28、在发病过程中,不仅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选项发病急骤,症状相似为疠气病的致病特点。4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内生五邪的机理,属于理解型考题,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4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胃气虚的病因,属于理解型考题。胃气虚病因: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 久病元气不复。湿邪羁留一般不会引起胃气虚。故选 ACD。4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疫病的产生因素,
29、属于识记型考题。46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寒邪的致病特点,属于理解型考题。寒性凝滞(而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则,“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所谓稽迟、泣而不行、不通,乃是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阻滞之故。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A 选项属于寒主收引的致病特点。C 选项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的致病特点。47 【正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30、】 此题考查形成胃火的病因病机,属于理解型考题。胃热炽盛,郁而化火上炎,即是胃火、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同气相求以应之;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能引起胃热,胃火。4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瘀血形成的原因,属于理解型考题。由于外邪入侵、情志所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等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运行不利从而形成瘀血,主要有五个方面: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血寒血瘀,血热血瘀及出血致瘀,思虑过度可致气滞血瘀,故选 BCD。三焦气化失司是水液代谢失常的病机故排除 A。三焦
31、气化失司是指:有关脏腑气机不利。 全身水液代谢障碍,也会影响血液的运行。4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痰饮的内容,属于理解型考题。痰的致病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证。痰湿阻滞气机,气血瘀滞,乃成积聚。5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火邪和热邪的区别,属于理解型考
32、题。火与热均为阳盛之邪,故火热常常混称。火与热同中有异,同为性质相同,异为程度不同。火与热的主要区别:火为热之极热能化火,火甚于热;火多为内生,热多为外受;火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所致,其性炎上,而热多泛及全身,火易耗血动血,热易耗伤阴液。故选 ABCD。5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六邪的致病特点,属于识记型考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气血(而主痛)。寒性收引: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 D 选项不选。5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心血痹阻形成原因方面,
33、属于理解型考题。胸阳不振,阳虚则寒,寒性凝滞,不通则痛;寒客胸中与胸阳不振同理;痰浊阻滞,痰为有形之邪,停于脉中,阻滞血液运行,引起血脉不通;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推动气血运动,宗气不足,则气血不畅,引起心脉痹阻。故球 ABCD。5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胃阴虚形成的原因,属于理解型考题。胃阴虚主要是指胃的阴液枯涸而引起的胃的功能失调。胃阴枯涸原因:多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A、C 选项为人体之阴亏损的原因,不是胃阴虚的主要原因。5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导致脉道不利的病机,属于理解型考题。脉为血府,影响脉道通利的因素也就
34、是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气能行血,若气机不畅,则血液瘀滞;痰浊影响水液和气机的运行畅达;津血同源,故津液枯涸,将导致血液不足,脉道不利;过食成味,则“脉凝泣而变色”。故亦致脉道不利。5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原因,属于理解型考题。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达,胆汁郁结,排泄受阻;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泄而为黄疸。B 选项为脾胃功能失常的原因;D 选项为机体阴阳失常的原因。故选 AC。5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水气凌气的病机,属于理解型考题。肾阳虚衰,气化无力,水液泛溢,上凌于心,抑遏心阳(心阳虚衰),导致心功
35、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水气凌心主要由于心肾之阳虚衰,而非脾胃阳气虚衰。5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内生五邪的病机,属于理解型考题。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寒从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属于内生“五邪”,故选 B;A 选项和 C 选项分别为六淫外邪和饮食偏嗜导致内寒,而非内生“五邪”;D 选项为阳虚导致内寒的病理现象,故选。5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病因,属于理解型考题。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受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影响,故 A 正确;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泄,发为黄痘,故 C 正确;B 选项为脾失健运的表现,也是胆汁分泌排泄障碍的表现,而不是其主要原因;D 选项对胆气郁结引起的痰扰心神的证型,不符合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