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89742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类试卷]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0 A气虚血少B气虚血瘀C气虚出血D气随血脱E血虚气亏1 气生血功能失常可见2 气行血功能失常可见3 气摄血功能失常可见4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 的时间说的是(A)昼(B)旦(C)夕(D)前夜(E)后夜5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的作用是(A)神的作用(B)气的作用(C)精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6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统一(B)事物的对立(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E)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7 依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

2、之阳的是(A)心(B)肺(C)脾(D)肝(E)肾8 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的色脉关系是(A)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符(B)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C)客色胜主色(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E)以上都不是9 五行制化的含义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相生相克(D)相乘相侮(E)乘侮制化10 下列哪种治法体现了五行相克规律(A)金水相生(B)益火补土(C)抑木扶土(D)培土生金(E)滋水涵木11 五行中具有“ 稼穑” 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金(E)水12 下面哪一个是“ 主四肢 ”的脏(A)心(B)脾(C)肺(D)肝(E)肾13 下面哪一个脏具有“ 运化水谷 ”功能(A)心(B)肺

3、(C)脾(D)肝(E)肾14 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进(B)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转化、制约(C)水液的代谢和气血的生成(D)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15 五脏主五液,则涎为(A)心之液(B)肺之液(C)脾之液(D)肝之液(E)肾之液16 “决渎之官 ”是指(A)小肠(B)大肠(C)三焦(D)胆(E)膀胱17 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指(A)气化(B)气的固摄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机(E)气的推动作用18 元气的化生来源于(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精微(D)脏腑之气(E)肾精19 津液是指(A)汗液(B)口水(C)

4、胃液(D)肠液(E)人体正常体液20 正经是指(A)任脉(B)冲脉(C)十二经脉(D)十二经别(E)督脉21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循环贯注(C)手足贯注(D)上下贯注(E)左右贯注22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A)其性开泄(B)易伤津血(C)易于动血(D)其性重浊(E)其性凝滞23 燥邪最易伤(A)肺(B)心(C)肝(D)脾(E)肾24 在疾病过程中,其病理状态属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是(A)大实有赢状(B)虚中夹实(C)至虚有盛候(D)寒热错杂(E)由实转虚25 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邪气强盛(B)邪胜正负(C)正气不足(D)正虚邪不胜(E)正胜邪衰26 内经提出,对腹胀闭

5、应选用的治疗方法是(A)反治(B)治本(C)治标(D)先治本后治标(E)标本兼治27 下列穴位中,最常用的保健穴是(A)大椎(B)合谷(C)委中(D)足三里(E)列缺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虚或者气滞,则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血行迟缓,流行不畅,称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3 【正确

6、答案】 C【试题解析】 如果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是“气不摄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精、气、神在传统养生理论中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称为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物。

7、【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位于胸中而居膈上,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其意义在于心有主持阳气而恶热的生理特性。肝为阴中之阳,因肝藏血,而肝属木主升发,具有充满生机、升发生长(阳的特点)的特性,且与胆互为表里。脾:“至”有到的意思、非寻常达到之意。“至阴”就是由阳到阴由阴出阳升降出入通达转枢意思,在五脏阴阳中,它归属于至阴。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肺的位置在脏腑中最高,覆盖诸脏,为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阴,肾藏精,精属阴,肾主水,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和排泄的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

8、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疾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肝病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 ),为逆,预后不良;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预后良好。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脉:弦、洪、缓、浮、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

9、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的治疗原则是抑强和扶弱。抑强,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抑制病邪亢盛一方以使不及一方易于恢复的法则,适用于相克太过。其中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治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尚书洪范言:“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知识模块】 中医基

10、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脾通过升清和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送至四肢,以维持四肢正常生理活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水谷,泛指各种饮食。“运化水谷”说的是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五液属津液范畴,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于五脏所属官窍之中,起着濡养、滋

11、润以及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汗为心之液,涕为肺之液,涎为脾之液,泪为肝之液,唾为肾之液。【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都属气化。其实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元气来源于肾。元

12、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而化生。【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1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故亦称为“水液”;津液,主要指体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又被称为“正经”。【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

13、著作内容)2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直接与自然界的大气相通。燥邪多从口鼻、皮毛而入,故最易伤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虚实错杂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变化,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正气不足,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当气正充足,脏腑、经络等机能活动就旺盛,抗病康复能力强;正气虚少,则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衰减、抗病防御能力和修复损伤能力就弱,邪气乘虚而入,因而发病。【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常用的保健穴有许多种,其中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