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 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 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2、)(A)1903 年(B) 1913 年(C) 1914 年(D)1900 年5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6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7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C)情境教学(D)指导教学8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9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
3、D)掌握学习10 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1 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12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13 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 数学教
4、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6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7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_和调节策略。18 教育心理学是应
5、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的交叉学科。19 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_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21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2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_。23 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_。24 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信息、_和目标。25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_。三、名词解释题请解释下列名词。26 学习准备27 心理发展28 创造性
6、29 知识30 复述策略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32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3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34 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35 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7 试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38 试论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2006 年江苏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B6
7、【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D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6 【正确答案】 原有认知结构17 【正确答案】 监视策略18 【正确答案】 教育学与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理解问题20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21 【正确答案】 知识学习22 【正确答案】 11、1214、15 岁23 【正确答案】 接受学习24 【正确答案】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25 【正确答案】 呈倒 U 型关系三、名词解释题请
8、解释下列名词。26 【正确答案】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27 【正确答案】 所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心理发展各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互别的,逐渐分化与统一五特征。28 【正确答案】 所谓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中学生身上,也存在着创
9、造的潜能。29 【正确答案】 知识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知识的类型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30 【正确答案】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观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正确答案】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
10、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迁移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2 【正确答案】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2)定向性与
11、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33 【正确答案】 前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
12、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意义在于: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
13、平。34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势利导,对症下药。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35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来赢得相
14、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五、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正确答案】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
15、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
16、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37 【正确答案】 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
17、础。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38 【正确答案】 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指 14、15 岁至 17、18 岁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 经验型 ”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如道德、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