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892358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属于 ( )。(A)认知性学习目标(B)技能性学习目标(C)体验性学习目标(D)策略性学习目标2 下列化学语言表述规范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纯净物(B)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二氧化碳气体(C)碳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氧化铜溶液中,摇一摇试管3 下列是某化学教师的板书,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试管架、砝码(B)苯酚、硝基苯(C)乙酸乙酯、油脂(D)活性碳、木炭4 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B)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发展学习(D)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5 下列有关“ 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醋可以清除水垢(B)淀粉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 SO26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雾都属于胶体(B)不锈钢锅和硬币都是合金制品(C)磷酸、次氯酸钠都属于强电解质(D)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7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要有安全意识,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将水

3、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使用金属钠或钾时,剩余的药品要回放原试剂瓶中(C)金属镁着火时使用二氧化碳扑灭(D)油锅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8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 2 的电子式(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Fe3 的价电子排布式 3d6(D)次氯酸的结构式 H-O-Cl9 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 Cl 2 与足量 NaOH 稀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B)标准状况下,224L 正戊烷含电子数为 NA(C)常温常压下,8gO 3 所含电子数为 4NA(D)05L02molL 1 FeCl3 溶液

4、中,含 Fe3 数目为 01N A10 下列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溶液是( )。(A)H 、K 、MnO 4 、C 2O42(B) Fe2 、OH 、Cl 、 NO3(C) H 、Na 、I 、SO 42(D)Al 3 、k 、HCO 3 、SO 4211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常温下,FeCl 3 溶液与 KSCN 溶液混合:Fe 3 +3SCN =Fe(SCN)3(B)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2Ag S 2 =Ag2S(C) FeBr2 溶液和足量氯水反应:2Fe 2 +4Br +3Cl2=2Fe3 +2Br2+6Cl(D)NaAlO 2 溶液与 N

5、aHCO3 溶液混合:AlO 2 +HCO3 +H2O=Al(OH)3+CO212 某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 C8H8O4(B) 1mol 该物质最多消耗 2molNaOH(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5 个峰(D)能与 Br2 发生化学反应13 依据下列说法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A)卤素单质 Cl2、Br 2、I 2 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B) Fe 能与 CuSO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碱金属单质 K、Na、Li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D)HClO 3、H 2SO4、H 3PO4 的酸性强弱14 短周期元素 R、

6、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X 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W 元素和 Z 元素同主族,且 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W 的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 与 X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B) Y 的氰化物属于良性氰化物(C)氢化物的稳定性:WZ(D)R 的某种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15 下列反应中符合下述两个图像的是( )。(A)H 2(g)+I2(g) 2HI(g);H0(B) 2SO3(g) 2SO2(g)+O2(g);H0(C) 2NO(g)+2CO(g) 2CO2(

7、g)+N2(g);H 0(D)H 2(g)+CO(g) C(s)+H2O(g);H016 Cu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制取 Cu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 2O 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石墨电极(D)铜电极连接电池的负极17 常温下,用 01000molL 1 NaOH 的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1 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点所示溶液中:2c(Na )=c(CH3COOH)+c(C

8、H3COO )(B)点 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OH )=c(CH3COOH)+c(H )(C)点 所示溶液中:c(CH 3COOH)+c(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 3COOH)c(CH 3COO )c(H )c(OH )c(Na )18 现有 CuO 和 Fe2O3 的混合物 24g,向其中加入 200mL4molL1 HCl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将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用足量 H2 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 )。(A)18 g(B) 148 g(C) 176 g(D)12 g19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都属于 “两性电解质”的是( )。(A

9、)HCO 3 、H 2O、H 2PO(B) HF、F 、HSO 4(C) HCO3 、CO 32 、HS (D)OH 、H 2PO4 、NH 420 关于 NF3 分子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原子采用 sp3 杂化(B) NF3 分子呈三角锥形(C) N 原子中有一对孤对电子(D)分子中可形成大 键二、填空题21 CH3CH2OH+CH3COOH _。22 _。23 CH3 +H2O _。24 CH3CH=CH2+HBr _。25 用系统命名法对有机物 进行命名_。25 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26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燃料,工业上可用 H2 和化合物来制

10、配,已知 2H2(g)+O2(g)=2H2O(g)H=-484kJmol 2CO(g)+O 2(g)=2CO2(g)H=-566kJmol 2CH3OH(g)+3O2(g)=2CO2(g)+4H2O(g)H=-1302kJmol 请写出用 H2(g)和CO(g)制备 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27 甲醇可用于制取甲醚。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 3OH(g) CH3OCH3(g)+H2O(g)容器 I 反应速率:_(填“大于”或“小于” 或 “等于”)容器;b=_。计 2CH3OH(g) CH3OCH3(g)+H2O(g)在 387时的平衡常

11、数:_。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写字母选项)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H3OCH3 的含量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 CH3OH 与 CH3OCH3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27 已知 FeSO47H 2O 晶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FeSO47H 2O Fe2O3SO 2SO 3+14H2O;如下图装置经组装后,可用来检验上述反应中所有的气体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28 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填各装置数字)为:_。29 用于检验 SO2 气体的装置是:_(填装置的数字),确认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_。30 利用装置

12、可以确认的产物是: _;装置 中的甲溶液可选_(填序号):A足量澄清石灰水B足量氯化钡溶液C足量硝酸钡溶液31 二氧化硫气体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写出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2 鉴定 Na2CO3 溶液中存在 Na2SO3,请简要描述鉴定过程: _。32 化合物 E 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33 A 可以由电石气生产而成,请写出以电石气为原料制备 A 的化学方程式:_。34 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鉴定此官能团可用试剂: _;35 BC 的反应类型为:_;ACH 3COOH 的反应方程式:_;36 写出由 CH3COCl 与 C 反应制取

13、 D 的化学方程式 _。37 化合物 C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任一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三、实验探究题37 某课题学习小组用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38 步骤中先加入热的 Na2CO3 溶液,其目的是:_。39 请填写步骤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40 操作甲的名称是_,步骤产生金属铜的电极反应式为: _。41 将 Fe 和 Cu 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 FeCl3 溶液中,最终有固体剩余,此时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14、: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不考虑H 、OH )四、简答题42 王老师在进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2】(必修)“化学键” 一节教学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了“钠与氯气反应” 的实验及氯化钠离子键的微观形成过程。根据以上教学内容,简述你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观点。43 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请你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列举 2 种常见的学习情景创设方式,并简述其功能。五、案例分析43 李老师在【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 一节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镁一铝(NaOH 溶液)形成原电池时做负极的材料是什么? 教师请

15、学生预测: 大部分学生回答:铝为负极 少部分学生回答:镁为负极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两个电极迅速插入盛有 1molL 1 的 NaOH 溶液中。 实验现象: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由镁电极流向铝电极。 根据以上教学案例内容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44 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5 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分析该实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46 本案例实施课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什么特征?47 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么处理?六、教学设计47 阅读材料材料 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

16、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材料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必修)某章节片段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但有些金属还具有很特殊的性质,是什么呢?材料 3 在 2 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5mL 盐酸和 5mLNaOH 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2 支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都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偏铝

17、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 20=2NaAlO2+3H2 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从 0价升为正价,被氧化。也就是说,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性。正是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8 写出本片段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49 简述本片段包含的导课、

18、新授课、结课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内容。50 指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016 年安徽省教师公考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也可从其描述用语“感受、经历、尝试、体验”进行判断。故选 C。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且为黑色固体,故 A 项正确;二氧化碳为气体,应为通入气体。使用“滴入”用语不规范,故 B 项错误;描述化学反应时标准用语为“和反应生成了”,C 项描述“碳加氧气 ”为数学语言,故 C 项错误;氧化

19、铜为固体而非溶液,不能使用“滴入”这个词语,故 D 项错误;故选 A。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活性碳应写为活性炭。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故选 A。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CH 3COOH),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醋酸钙,醋酸钙溶于水。故食醋可以清除水垢,故 A 项正确;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故 B 项正确;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且没有毒,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故C 项正确;硫燃烧生成 SO2,故 D 项错

20、误;故选 D。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石灰乳为悬浊液,不属于胶体,故 A 项错误;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故 B 项正确;磷酸是弱电解质,故 C 项错误;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 D 项错误。故选 B。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迅速散热,若把水滴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而骤然气化,带着酸液向四周飞溅,引起伤害事故,故不选 A;使用金属钠或钾时,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不存在安全隐患,故选 B;金属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故金属镁着火时不能使用二氧化碳扑灭,否则会

21、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应用沙灭火,故不选 C;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的密度小,漂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故不选 D。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N 2 的电子式为 ,故 A 项错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 B 项错误;Fe 3 的价电子排布式 3d5,故 C 项错误;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OCl,故 D 正确。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 氯气完全反应转移 1 mol 电子,故 A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正戊烷不是气态,故不能适用气体摩尔体积,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 FeCl3 是强酸弱碱盐,会发生水解,05 L

22、02molL 1 FeCl3 溶液中含 Fe3 数目小于 01N A,故 D 错误。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MnO 4 为紫色,不是无色透明溶液,故 A 错误;Fe 2 与 OH 不能共存,故 B 项错误;C 项各离子可以共存;D 项 Al3 与 HCO3 可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故 D 项错误;故选 C。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FeCl 3 与 KSCN 会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的不是沉淀,故 A 项错误;B 项,AgCl 悬浊液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化学式,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D 项,NaHCO 3 溶液和 NaAlO2 溶液混合生成 Al(OH)3 沉淀和

23、 CO32 ,故 D 项错误:故选 C。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该化合物的结构判断其分子式为 C8H8O4,含 1 个酚羟基和 1 个羧基,故最多消耗 2 mol NaOH,含酚羟基故能与 Br2 发生化学反应,核磁共振氢谱应显示 6 个峰,故 C 错误;故选 C。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与 H2 化合越容易,A 正确;一种金属与另一重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混合,根据其是否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二者金属性强弱;B 项正确;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C 项正确;根据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判断相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24、强弱。HClO3 不是 Cl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 D 项不合理。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知 R 为碳,W 为氧,X 为钠,Y 为铝,Z 为硫。A 项,W与 X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 Na2O、Na 2O2,其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正确;B 项,氰化铝属于良性氰化物,正确;C 项,W 的氢化物为H2O,Z 的氢化物为 H2S,稳定性 H2OH 2S,正确; D 项,硫、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故选 D。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图像 1 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浓度越高,故符合图像 1 的反应应为吸热反应;由图像 2 可知,达到平

25、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符合下述两个图像的是 B,故选 B。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 参加了反应,所以 Cu 接电源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阴离子移向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强碱性溶液,故阴极反应为 2H2O+2e =2OH +H2,故石墨电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故选 A。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点反应后溶液是 CH3COONa 与 CH3COOH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的混合物,根据物料守恒则 2c(Na )=c(CH3COOH)+c(CH3COO ),故 A 项正确;点处滴入的 NaO

26、H 恰好与 CH3COOH 完全反应生成 CH3COON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 )+c(OH )=c(Na )+c(H ),所以 B 项错误;点 所得溶液显碱性,NaOH 溶液过量,OH 除了水电离产生的之外主要是 NaOH 电离所得,所以 c(CH3COO )+c(H )c(OH ),C 项错误;整个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c(CH 3COO )c(H )c(OH )c(Na ),D 项错误。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设混合物中 CuO 和 Fe2O3 的质量分别为 xg 和 yg。加入 HCl 发生的反应有: 由题意得 xy=24, =08;解此方

27、程组得:x=8,y=16 。若将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用足量 H:还原,则得到的是单质铜和单质铁。故可计算通过原氧化物中铜元素和铁元素的含量进行计算,经计算铜的质量为 64=64 g,铁的质量为 112=112 g,故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64+112=176 g。故选 C。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A 项全部属于“两性电解质 ”,B 项中 F 不属于两性电解质,C 项中 CO32 不属于两性电解质;D 项中 NH4 不属于两性电解质;故选 A。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NF 3 分子采用

28、 sp3 不等性杂化,其中 3 个带有单电子的 sp3 轨道分别与 3 个 F 带有单电子的 p 轨道生成 键,另一个 sp3 轨道有一对孤对电子,有排斥作用,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故选 D。二、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CH 3COOCH2CH322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亲电取代反应是电负性较强的将 H 吸引过去,电负性弱的加到苯环上。23 【正确答案】 CH 3OH 【试题解析】 甲基正离子是强亲电试剂,会结合氢氧根生成甲醇。24 【正确答案】 CH 3CH2CH2Br【试题解析】 一般情况下,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加成,氢原子加在连有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上,这叫马氏规则,但是有过氧化物作

29、用下,发生反马氏加成,也就是说,溴原子加在连有氢原子多的碳原子上,H 原子加在连有氢原子少的碳原子上。25 【正确答案】 3 一甲基一 2 一丁醇26 【正确答案】 2H 2(g)+CO(g)=CH3OH(g) H=一 116 kJmol【试题解析】 2+一 得到:4H 2(g)+2CO(g)=2CH3OH(g) H=-4842+(一566)-(-1302)kJmol。两边都除以 2,得到:2H 2(g)+CO(g)=CH3OH(g) H=116 kJmol。27 【正确答案】 小于;016;4;BC。【试题解析】 容器 I 起始物浓度小于容器,所以容器 I 的反应速率较容器的小。I 和是等效

30、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比相同,所以a=b=016。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04 mol、008 mol、008 mol,代入表达式,得到K=4。A 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始终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 项,平衡后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c(CH 3OCH3)不变,说明各组分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 项,单位时间内生成CH3OH 与 CH3OCH3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D 项,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总质量也不变,故该反应任何时刻各组

31、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是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28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FeSO 47H 2O 晶体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首先应该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三氧化硫,然后检验二氧化硫,最后剩余气体进行尾气处理。29 【正确答案】 ;无水硫酸铜变蓝【试题解析】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而检验二氧化硫通常用品红溶液,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因而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30 【正确答案】 SO 3;B【试题解析】 实验装置检验水,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故装置 就是用来检验三氧化硫的,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由于

3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妨碍二氧化硫的验证,因而不选足量硝酸钡溶液,选 B。31 【正确答案】 2MnO 4+5SO2+2H2O=2Mn2 +SO42 +4H【试题解析】 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适当加水或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32 【正确答案】 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33 【正确答案】 34 【正确答案】 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浮液35 【正确答案】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2CH 3CHOO 2 2CH3COOH36 【正确答案】 CH 3COCl+ +HCl37 【正确答案】 (或者两个基团处于邻位和间位都对)三、实验探究题38 【正确答案】 去除油

33、污39 【正确答案】 Fe 2 +Cl2=2Fe3 +2Cl40 【正确答案】 过滤;Cu 2 +2e =Cu41 【正确答案】 Fe 2 ;Cu 2【试题解析】 根据反应活性顺序判断 Fe 先反应,Cu 后反应,所以固体剩余,则肯定有铜,则一定无三价铁离子,Fe 与 Fe3 反应生成 Fe2 ,若铁也有剩余,则溶液中只有 Fe2 ,若铜能继续反应,则生成 Cu2 ,则溶液中有 Fe2 ,Cu 2 。所以肯定存在的是 Fe2 ,可能存在的是 Cu2 。四、简答题42 【正确答案】 教师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了“钠与氯气反应” 的实验及氯化钠离子键的微观形成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变抽象为具象

34、,直观地将微观过程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设置,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是模拟实验无法完全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而且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因此观看完这样一个视频之后需要配有教师的讲解,并且需要注意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要避免科学性的错误。总之,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需要注意教学的引导性、启发性,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43 【正确答案】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教学情景。如在有关“ 元素” 教学中展示地

35、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如在有关“ 酸碱中和反应 ”的教学中通过“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的实验来设置学习情景。一方面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总之,创设教学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五、案例分析44 【正确答案】 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的回路。4

36、5 【正确答案】 镁的活泼性比铝强,所以在反应的初始阶段,是镁作为负极发生反应,负极为失电子的一极。即电子由镁电极移向铝电极,那么电流则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然而镁、铝、氢氧化钠溶液这三种物质共存的时候,实际参加反应的是铝和氢氧化钠,所以在随后阶段为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铝作负极,所以电流的流向出现反转。46 【正确答案】 本案例实施课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以客观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发现客观规律为目标,具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特征。它的理论不是来自凭空的想象,不能仅有逻辑的推断而脱离实践的检验。综观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发现

37、和发明都离不开化学实验。所以化学学科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实验是化学理论产生的直接源泉,是检验化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提高化学科学认识能力、促进化学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47 【正确答案】 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最终得出结论,当然实验完成之后学生要进行反思,对自己的实验成果有所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对结果进行猜测,但是猜测的结果必须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这样才能获得对问题更丰富的理解和认识。明确探究的结构。尤其

38、需要记得实验之后需要进行反思与交流:之前猜测实验结果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实验探究过程中是否有操作不规范等情况的出现经过反思与交流之后可以重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六、教学设计48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Al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教学难点:Al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49 【正确答案】 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的精美图片。并提问是否有吃过那些食物?是否喜欢? 学生:观看图片,争先恐后的说“吃过”“很喜欢”。 教师:吃得健康的小秘诀:铝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

39、碱性食物。 教师提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并引导学生运用初中已学过的铝与酸的知识来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因为铝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铝盐。 教师板书:铝能与酸反应:2Al+6HCl=2AlCl 3+3H2 教师讲解:铝会与酸反应产生正三价的铝离子,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食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可 能会进入大脑导致痴呆。 教师设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4,记录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现象:铝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

40、察到蓝色火焰。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生成了氢气。类比其他金属,学生思考“与熟悉的其他金属如铁、镁相比,铝的性质有何不同?”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能够回答出:铁、镁与稀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讲解:与铁、镁等常见金属不同,与氧化铝、氢氧化铝类似,铝是一种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了氢气之外,还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请同学们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铝与氢氧化钠浴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

41、2 接着,请学生标出并表述: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讲述反应实质:Al 只能与强碱(NaOH、KOH) 反应,不与弱碱(NH 3H 2O)反应。Al 与碱溶液反应,其实质是 Al被氧化,溶液中的 H 被还原,Al 与 H2O 反应生成 H2,同时又生成难溶的 Al(OH)3 覆盖在 Al 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 Al 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很难与H2O 反应,而在碱性溶液中存在 Al(OH)3+OH =AlO2 +2H2O 反应,从而使 Al与 H2O 的反应不断进行。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铝与碱的反应,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金属参与的反应,如钠

42、与氧气、水的反应,了解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在这些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都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讲解:分析这些反应我们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从 0 价升为正价,在化学变化中被氧化,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正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第三环节结课: 【随堂演练,巩固新知】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其中的氢气就是用废铝、纯碱、生石灰和水制得。说出反应原理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金属铝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应用,并研究这些应用体现了铝的什么性质?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50 【正确答案】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为 H2O、还原剂为 A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