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94578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2(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 32(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 )来安排教学进度。(A)已有的能力结构(B)先前知识(C)已有的学习习惯(D)固有的学习方法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 )。(A)爱岗敬业(B)严谨治学(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3 ( )是调整教师与物质诱惑之间的道德规范。(A)爱岗敬业(B)廉洁教育(C)严谨治学(D)团结协作4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 ) 提出的。(A)陶行知(B)叶圣陶(C)徐特立(D)蔡元培5 所谓( )

2、 ,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A)教书育人(B)人格示范(C)潜移默化(D)以身作则6 教育爱不仅是教育感化学生,陶冶学生良好人性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激励学生学习不可忽视的( ) 。(A)重要条件(B)重要内容(C)动力(D)辅助条件7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只能确定为( )等次,( )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A)不合格 3 年(B)不称职 3 年(C)称职 1 年(D)不称职 2 年8 “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互补的9 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A)爱工作(B)爱学生(

3、C)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10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 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11 孔夫子所说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12 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A)对立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权威型 13 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

4、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14 ( )是教学工作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必要的道德规范。(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廉洁从教(D)严谨治学15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未达到优秀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 )等次。(A)优秀(B)合格(C)称职(D)基本合格16 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 )。(A)学校合法权益(B)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C)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D)社区的合法权益17 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

5、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18 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19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20 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B)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21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 )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A)人格魅力(B)知识学问(C)道德行为

6、(D)教学业绩22 具有较高( ) 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A)职业道德修养(B)教学水平(C)教学艺术(D)职业道德理论2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 )教育为核心。(A)教育观念(B)理想信念(C)职业道德(D)在职培训24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5 关于“教材 ”,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 )。(A)学校教学的惟一依据(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26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27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A)传授知识的过程(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过程(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28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29 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