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89486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2 “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 ( )。(A)论语(B) 学记(C) 孟子(D)说文解字3 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

2、法4 以下不属于学生文化的特征的是( )。(A)具有过渡性和调适性(B)具有反叛性和个别性(C)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D)具有社会感和互补性5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得到发展,这种现象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教导作用(B)选拔作用(C)评价作用(D)管理作用7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采用的学制是( )。(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8 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B)国

3、家干部(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9 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好老师” 更多地体现了对老师( ) 。(A)专业技能要求(B)专业思想要求(C)专业素养要求(D)专业知识要求10 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的课程理论流派是( )。(A)活动课程论(B)要素课程论(C)结构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11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由此他提出的教学过程是( )。(A)明了、联想、行动(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

4、论(D)困难、问题、假设、验证、调整、结论12 按照评价基准来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 )。(A)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B)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13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班会(D)少先队、共青团活动14 “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锻炼法(B)陶冶法(C)说服法(D)榜样法15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书面材料分析法(C)谈话法(D)调查法16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5、(A)生活教师(B)任课教师(C)班主任(D)学校管理干部17 “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8 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配合讲授或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有( )。(A)演示时引导学生全神贯注于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B)把演示与讲授、谈话结合起来(C)教具的演示应适时、适当(D)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演示教具三、填空题19 义务教育是

6、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给予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它具有_、_、_和公共性的特点。20 与新任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_。21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_。四、判断题22 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A)正确(B)错误23 提倡素质教育鼓励设置选修课、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但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A)正确(B)错误24 新课程改革倡导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主张中小学应以综合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5 简述教育对发展

7、生产力的作用。26 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六、案例分析题27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 136 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 50 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这些人的观点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28 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起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 ”,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

8、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教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七、论述题29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模拟试卷 3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为: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故 D 项说法错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

9、子尽心上中的“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文献研究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题干描述的是文献研究法的概念,故选 D 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文化是一种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文化现象,是学生群体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产物,具有过渡性。由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文化并不是现在成人文化的复制品,因此学生文化又成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点,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学

10、生文化都会随时代和生活情境的变化而有所差别,呈现多样性。由于学生文化部分代表着新时代的文化要求,带有社会、时代和地域色彩,也强烈地反映出社会未来发展大方向的趋势,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学生文化中蕴涵着年轻一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时候,对社会和生活有强烈的关注。不同的学生文化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互补性。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

11、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得到发展。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标准和依据。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六三制、五四制及九年一贯制并存。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社会地位的专业性。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9

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知识、能力、信念等。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老师”体现的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要素主义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要素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课程的内容应该

13、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3)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评价基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

14、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广泛,测验成绩表明了学生学习的相对等级。由于所谓的常模实际上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评价标准一般是课程标准以及由此确定的评判细则。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就是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测验成绩主要表

15、明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分布通常是偏态的。低分多高分少,为正偏态;低分少高分多,为负偏态。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不仅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实用的形式。所以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校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途径;班会是进行德育的一种途径;少先队、共青团是实施德育、达到德育目标的有效形式。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本题中“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品德的

16、方法,属于锻炼法。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等,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其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是班级的领导者、决策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以某一课题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活动。

17、小组活动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科技活动和学科活动属于群众性活动,是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遍性质的活动。群众性活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较多学生受到教育,但是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多种兴趣和需要。而个人活动是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不具有小型分散的特点。二、多项选择题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演示法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选好演示教具、做好演示准备是演示法实施的前提;(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

18、、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4)演示时要配以讲解,引导学生全神贯注于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三、填空题19 【正确答案】 强制性 普遍性 免费性20 【正确答案】 预见性21 【正确答案】 能力四、判断题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教育的概念看,教育可以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而广义的教育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从广义的教育的概念来看,教育是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出现的;而学校是在奴隶社会才开始出现。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

19、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也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改倡导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选修课。从小学到高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五、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

20、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主要表现在: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而且也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再生产;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应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6 【正确答案】 (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

21、展的过程。知、情、意、行之间不可孤立或割裂来看,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可见,个体品德的发展绝不是其中的某一个要素的发展,而是知、情、意、行的同时发展,缺乏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品德发展都是不健全的。(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一个人品德的发展是与其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交互作用就是一种活动,个体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品德。而且,品德的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结果。(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发展过程。学生现有的品

22、德状况是学生接受外在道德要求的起点,个体能否接受外在的道德要求都与他现有的品德状况相关。而这种矛盾就是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通过品德结构内部心理矛盾的运动促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六、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念。人的身心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 (2)

23、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如: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转变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因素。28 【正确答案】 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对任课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谈话了解该班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该班级的情况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把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作为我工作的首要任务。(2)

24、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也要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在工作中要注意坚持公平原则,对班集体的全体成员都应一视同仁,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一样,都要遵守班级规章。(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担任班干部工作,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通过班干部的工作让他意识到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在其自觉遵守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同学共同遵守班级规章。(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之间、同

25、学之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使曾刚家长意识到对孩子的打骂不利于他的成长,家长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七、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6、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既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教师以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来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 自居。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要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 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做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301469-1-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1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DIN EN 301469-1-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1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 DIN EN 301469-2-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2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Medium Access.pdf DIN EN 301469-2-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2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Medium Access.pdf
  • DIN EN 301469-3-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s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3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Medium Acces.pdf DIN EN 301469-3-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s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3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Medium Acces.pdf
  • DIN EN 301469-4-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4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DIN EN 301469-4-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4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 DIN EN 301469-5-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5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Data Link Con.pdf DIN EN 301469-5-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5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Data Link Con.pdf
  • DIN EN 301469-6-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6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Data Link Con.pdf DIN EN 301469-6-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6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Data Link Con.pdf
  • DIN EN 301469-7-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7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DIN EN 301469-7-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7 Test Suite Structure (TSS) and Test Pur.pdf
  • DIN EN 301469-8-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8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Network (NWK).pdf DIN EN 301469-8-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8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Network (NWK).pdf
  • DIN EN 301469-9-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9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Network (NWK).pdf DIN EN 301469-9-2002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 DECT Packet Radio Service (DPRS) Test Case Library (TCL) - Part 9 Abstract Test Suite (ATS) Network (NWK).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