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89499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A)学生的学(B)教师的教(C)教学环境(D)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 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观点来加以解释。(A)正强化(B)负强化(C)给予惩罚(D)消退4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2、(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5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6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A)具体内容(B)学习过程(C)概括(D)获得策略知识7 李芳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习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属于( )。(A)负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8 学生在学过“ 昆虫” 的概念后,又来学习 “蝉”这一昆虫,这种学习属于 ( )。(A)

3、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符号学习9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 )。(A)反例(B)变式(C)概括(D)抽象10 观察、计算、做广播体操都属于技能中的( )类型。(A)一般技能(B)特殊技能(C)动作技能(D)操作技能11 学习时,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面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2 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A)启发式(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C)算法式(D)推理式13 依据科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

4、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4 系统脱敏法由( ) 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创。(A)沃尔帕(B)福勒(C)雅各布松(D)奥苏贝尔15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玩 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 )。(A)大声喝止,公开批评(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D)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16 揭示了“教师的期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积极变化” 这一原理的效应称为( ) 。(A)霍桑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巴纳姆效应(D)费斯廷格效应二、多项选择题17 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 )。(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

5、(C)回避条件作用(D)消退(E)惩罚18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三、填空题19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_的作用。20 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21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是_。22 在知识学习中,正例通常包含了事物的_。23 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简答题24 简述影响学习动机

6、形成的主要因素。25 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有哪些?26 简述专家型教师和新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五、案例分析题26 单元检测过后,照例是一节试卷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董昊同学就翻来覆去地摆弄试卷,批着“95 分” 的试卷像风中的塑料袋一样上下翻动着。我用严厉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低头在桌下翻找着什么,此时看到其他同学也大多东倒西歪,像在听讲实际上并没在听,看来只有“杀一儆百” 了。“董昊”,我大声喝道, “你在干什么?”只见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脸的不在乎。“刚才还表扬了你,怎么马上就翘尾巴了?”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

7、” 竟一时语塞。尽管我怒火中烧,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一会吧!” 我故作轻松地说。他可能是考虑到刚才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由于发生了刚才的一幕,同学们的听课状态似乎比先前好了一些,但并非真的专心致志,我能感觉到。好歹在下课之前,我还是认真地完成了试卷讲评的教学任务。事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董昊同学向我承认了错误,甚至还在班会课上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作了书面检查。但从他的眼神里我可以读出他并不服气,此事不能算完。于是,我继续找董昊谈心。“你认为自己真的错了吗?”他低着头,一声

8、不吭。“你尊重老师的劳动吗 ?本次测验 32 道题,我一张试卷一张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统计,你知道老师为了这节课花费了多少时间,可你倒好,却不想听课。”最后,他说:“ 我其实在测验后就已经找出全部错误的原因了,既然我已经全会了,为什么还要听?”是啊,全会了为什么还要听?这个问题一连几天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经过认真反思,终于在一节晚自习上我向全班同学做了自我批评,承认自己教学的不足,没想到竟引来了全班同学的热烈鼓掌,只见董昊涨红着站起来说:“对不起,老师,我也太骄傲、太没礼貌了!”这时掌声更热烈了,当然我注意到这次董昊眼中流露出的是真诚与感激!趁着同学们情绪高涨之际,我于是问道:“还有哪些课同

9、学们不想听?”因为受我坦诚态度的感染,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老调重弹的复习课最不愿听!上实验课前老师总是喋喋不休地交代个没完,使实验操作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愿听!后来三年一班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成绩节节上升,中考成绩全班平均 635 分,而董昊得了满分70 分。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27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老师的应对如何?28 针对学生的情况,谈谈如何对课堂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

10、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招教考试中常考的一个考点,在福建、甘肃等地多次考到。考生要想在思维发展的考点上不丢分,必须对小、初、高阶段学生的主导思维有所把握。个体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 03 岁时是直观动作思维占主导,即婴儿期,这个阶段的个体主要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解决直观、具体的问题。37岁的幼儿则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能够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实例完成数的加减运算。7 岁以后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即儿童期以后。这

11、时儿童已经逐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青少年期完成这种过渡,到青年初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这个阶段又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 712 岁少年期的过渡期;一个是 1215 岁青少年期的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期;最后一个是 15 一 18 岁青年初期理论性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期,这个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得到飞速发展。因此在本题中,小学生是 712 岁这个阶段,他们处在过渡期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为考生设置了一个思维陷阱,即“老师大吼大叫”,通常在学生眼中,老师发脾气都是学生害怕的。所以很多

12、考生会快速判断这个题选择给予惩罚。但题中有一个题眼,即“增加”,一般当一个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强化”,然后再判断是何种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本题中,教师表现出“大吼大叫”是呈现了一个刺激,但是这个刺激到底是不是愉快的刺激呢?大家会想自己在中学阶段面对新老师时,淘气的学生就会给新老师制造一些麻烦,看看新老师的反应。那么他们想看到老师什么样的反应呢?当然是“拿我们没有办法”的抓狂的反应。而本题中教师正是如此反应的,所以其实是表现出学生想要看到的样子。因此本题选择正强化。4 【正确答案】

13、D【试题解析】 动机根据其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学生在追求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时所产生的一种寻求挑战并克服挑战的自然倾向。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外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以外的诱因而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物质奖励、外部声誉、地位等。二者区分的核心点就在于,内部动机通常是指向与所学习的内容本身的,而外部动机则指向于学习之后的附加价值。本题中,A、C 不算动机情景,可直接排除。而 B 项将学习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是看重学习之后的结果,因此是外部动机。只有 D 项,王佳独自听音乐,享受的

14、是听音乐过程中的乐趣,是来源于听音乐本身的,因此是内部动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而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观察的行为,要受到强化的影响。强化分为三类:直接强化,即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即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本题中“自我评价”“自我监督”都表明是个体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实现的。它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

15、识远不如训练器官来得重要。所以形式训练说更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感官的训练。该题在解题中要根据对形式训练说的理解对选项进行分析,既然强调训练,内容就是次要的,过程才是核心。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顺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题干所述为逆向迁移。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是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下位学习是类属学习,是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并列结合学习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

16、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符号学习是另一套分类系统,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概括,通常我们会运用一些正例、反例和变式。其中正例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如:用麻雀作为正例说明“前肢有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用蝙蝠作为范例,说明“会飞”是鸟的无关特征。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从概念中我们能够明确知道,正例和变式都是归属于某类事物的,但反例是不属于该类事物的。题

17、干中,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都是三角形的正例,同时也是变式,因此本题选 B。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解答该题时认真审题是很有必要的,考生要对技能的划分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对题干中的几项活动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进行分类。观察、计算归属于心智技能,而做广播体操属于动作技能。故排除 C、D 项。三种活动都是一般个体都会的,不是专门性技能,因此选 A。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是常用的复述策略之一。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启发策略。尝试策略也叫算法式策略,是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

18、,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具体可分为四种:手段一目的分析法;顺向推理;反向推理;爬山法。因此选 C。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可能处于两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其中,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极少数人处于后习俗水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沃尔帕提出了系统脱敏法,福勒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雅各布松提出了全身松弛训练法,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15 【正确答案】 D【试题

19、解析】 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最少干预原则,即用最简洁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尽量做到既有效又不需打断课堂,依此可采取以下的方法:非言语的提示,如目光暗示、身体靠近等;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言语提示;进行必要的惩罚。一般都优先选择前边的方法。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认为当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时,学生会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后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故答案选B。二、多项选择题17

20、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强化意在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消退意在对之前强化过的行为不再强化从而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惩罚则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刺激从而减少某种行为。本题中最难区分的是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回避条件作用”

21、。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所决定)。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

22、体系的重要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因此从三大水平讲,本题选 ABC。三、填空题19 【正确答案】 控制20 【正确答案】 最近发展区21 【正确答案】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2 【正确答案】 本质23 【正确答案】 理解问题四、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论述。学习动机既然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内部条件

23、是学习动机形成的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方面:(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持久性。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为定向的成绩目标。又以前者的学习动机更加稳定和持久,因此激发学生树立掌握目标有利于动机的形成。(2)成熟与年龄特点。年龄越小,其动机的社会性越弱,关注的主要是生理和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只有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将动机转向注意自己的班级地位,或是与其他同学的比较等。(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24、,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年龄特征,又反映了个别差异。此外,成功与失败对不同学生的作用不同也反映了个别差异。有人趋于进取,力求获得成就,有人则力求避免失败。(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5)学生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动机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不同的社会条件,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首先是社会要求通过家庭对学生的动机起影响作用。此外,在学生动机形成过程中,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

25、貌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注意教育,孩子就对社会上的正确舆论产生积极响应,对错误的现象产生抵制,否则就会造成一种矛盾状况,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健康发展。(2)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因素。首先,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教师的期望也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行为和期望结果,由于这些期望的不同,产生了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待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水平和抱负水平。此外,教师不仅有榜样作用,他还沟通社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

26、来。25 【正确答案】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如何结合,视情况而定,如果强调操作,示范为主;如强调学习的法则与原理,以讲解为主。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

27、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前者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后者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毫无疑问,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8、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而不是外界事物的特性。这些有关肌肉活动的各种感知觉等与视觉、听觉有所不同,如果不经过训练,它们很难为个体明确地意识到,并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处于被掩盖的地位。由于运动知觉的模糊性,经常会发生学习者对自己的错误动作不能意识到的现象,当然也就很难对动作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或控制。这样就容易导致技术水平不稳定,难以找出动作失误的确切原因,使操作技能的学习陷入盲目状态。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26 【正确答案】 专家型教师和新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

29、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任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任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任教师则不能。 (4)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任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任教师

30、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五、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学生会出现不认真听讲的行为,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对课堂进行组织,教学内容是枯燥的、非连续的,不利于维持学生对课堂的注意。此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学生没有兴趣,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会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对于教师处理该问题行为的方法,是遵循了最少干预的原则,在发生了问题行为时,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他就一名同学提醒了全体同学共有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但没有就此做过多的干涉,对情节严重的董昊进行了惩罚,以此为戒让其他同学再次投入到课堂。在课下之后并没有就此不管,而是及时寻求与董昊的沟通,不是以上压下的沟

31、通,而是平等的沟通,相互分析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并就自己的错误向全体学生道歉,充分利用了这次课堂问题增进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课堂问题行为解决的尝试。28 【正确答案】 要对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的预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教学进程的组织,尽量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并对课堂内容进行监督;教学过程要具有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与教学有关的、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保持教学的流畅性和连续性;维持团体注意的焦点。其次要预防不良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明察秋毫,一心多用,关注整体,同时进行良好的转换管理,及时发现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尽早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