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9601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社会自我(B)投射自我(C)生理自我(D)心理自我2 大学生职业辅导的目标是( )。(A)帮助学生了解自我(B)帮助学生了解职场(C)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D)求职技巧指导3 在识记“女孩 ”“小鸟”“森林”“ 唱歌”4 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组织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 ,这样便于记忆。这一事例中,运用了 ( )。(A)视觉编码(B)语音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语言中介编码4 以下属于智力因

2、素的是(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5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好孩子 ”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6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 ) 共同起作用的。(A)监视策略(B)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组织策略7 ( )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A)集体目标(B)集体舆论(C)集体凝聚力(D)集体规范8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3、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9 “舌尖现象 ”可以用来证明 ( )。(A)知识同化说(B)提取失败说(C)经验干扰说(D)痕迹衰退说10 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二、填空题11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内的_。12 原有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倘若在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正迁移,反而可能会出现_。13 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_、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14 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

4、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_。15 定势也称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_。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16 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有经验的具体化与新课题类化过程或新旧经验的整合与_的过程。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17 _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18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_和解释的过程。19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_,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

5、式。20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由_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三、判断题21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溯象。 ( )(A)正确(B)错误22 教师的人格威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而且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 ( )(A)正确(B)错误2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所指的学科基本结构,其实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A)正确(B)错误24 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

6、因素的乘积。( )(A)正确(B)错误25 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 )(A)正确(B)错误26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 )(A)正确(B)错误27 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量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A)正确(B)错误28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里的“经验” ,既包括知识经验和技能,也包括态度和行为习惯。 ( )(A)正确(B)错误29 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A)正确(B)错误30 人的很多心理特征如活泼、热情、沉静等都与完

7、成活动任务有关,因此属于能力范畴。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31 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32 简要概括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33 简述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34 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究。35 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需经历的过程。36 怎样理解非正式群体以及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五、论述题37 请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8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其中,生理自我指

8、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主要有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职场、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个人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职业成功与生活满意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应当把发展学生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作为指导的目标。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语言中介编码是借助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言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等,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之成为可以贮存的东西。将“女孩”“小鸟”“森林”“唱歌”4 个词重新组织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

9、听小鸟唱歌”来识记,是将无意义的词语变成有意义的句子来记忆。属于语言中介编码。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动机、情感和意志都属于非智力因素。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中,学习者学习时一般先认识自己的当前任务,然后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然后,监视

10、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因此,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提取失败说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存储

11、是永久的。遗忘的发生,仅仅是由于一时难以提取欲求信息所致。如果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舌尖现象”,是指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也说明遗忘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只是由于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而引起的。它可以用来验证提取失败说。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二、填空题11 【正确答案】 知识结构12 【正确答案】 负迁移13 【正确答案】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14 【正确答案】 学习的方法15 【正确答案】 心理准备状态16 【正确答案】 协调17 【正确答案

12、】 感知18 【正确答案】 组织19 【正确答案】 思维的知觉20 【正确答案】 形式逻辑思维三、判断题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的人格威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而且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机期望理论认为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它的基本公式是:激励

13、力量=效价期望值。期望值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得到奖酬的可能性。效价是指某一学习目标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价值。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动作技能形成之后,学生借助于动作程序来控制动作的进行。此时,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系统反馈的作用降低了,但动觉控制的作用不断加强了。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过度学习的量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经验”,即知识经验和技能与态度和行为习惯。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

14、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式群体,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的很多心理特征如活泼、热情、沉静等都与完成活动任务有关,因此属于能力范畴。四、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

15、可称为学习驱力。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交往内驱力。交往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处理好的一种需要。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

16、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个体完成学习活动之前,这个预想结果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的。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就其作用而言,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

17、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32 【正确答案】 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有以下几点:(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认知策略中的元认知成分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的概括性、保持度和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个体先有认知的发展,然后才有元认知的发展。如果个体的元认知水平较低,则认知策略的应用要达到高水平也较困难。当学生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时,应鼓励他们对策略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以确定取得的进步并补救发现的问题;如果能教育学生注意他们正在使用的策略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使用,以及

18、使用的情况如何,则策略的教学可能更为有效。(2)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认知策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使用策略的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策略的应用与它所加工的信息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个体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是策略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认知策略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仅仅记住有关认知策略的内容,并不能保证提高学习成绩。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只有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其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要求改进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动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学生的动机

19、决定他们选择什么策略,并决定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的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和起组织作用的策略。动机强的学生倾向于经常使用他们习得的策略,动机弱的学生对策略的使用不敏感。(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策略不能离开教材内容单独训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科内容迂回教学,策略的应用离不开具体的学科情境。(5)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其教学必须遵循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或者应用示范,让学生理解所要教授的认知策略,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其次应鼓励学生在相似情境和不同情境中进行

20、策略的应用练习。先在相似情境中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策略性知识转化;而后在变化的情境中练习,使认知策略获得迁移,能够灵活运用。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并提醒学生注意策略运用的条件,以免导致策略的盲目使用。33 【正确答案】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问题表征问题表征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问题空间就是人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包含三种状态,即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初始状态指问题被认识时所处的情境;目标状态

21、指要寻求的最终结果。中间状态指在实现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由操作引起的种种状态。(2)选择操作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也称为算子。有些算子可随问题空间的形成而获得,有些则需进行选择。当问题空间较小时,正确的算子易于选择;当问题空间较大时,则难于选择正确的算子,需应用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进行。问题解决策略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案、计划或办法,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具体步骤。选择操作和确定问题解决策略密不可分,问题解决总是由一定策略来引导搜索的,可以将选择操作阶段同时看作是确定问题解决策略阶段。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一是算法策略,指解题

22、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二是启发式策略,指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3)实施操作问题解决者实际运用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的状态,使之逐步接近并到达目标状态,也称为执行策略阶段。简单的问题只需少量操作,选定的策略就能顺利实施,复杂的问题则需要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有时甚至选定的策略也无法实施。(4)评价当前状态对算子和策略是否合适,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状态,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等做出评价。当前状态被评价为目标状态,则问题得到解决,否则需进一步选择算子和改变策略,甚至需重新表征问题空间。34 【正确答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究主要表现

23、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自我探究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智力与能力的探究上。个体会经常联系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人的评价进行思考,逐步形成对自我智力与能力的意识,大学生这种自我意识是以个体的学习成才的愿望为基础的。(2)以社交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外貌和仪容、对个性特征、对社会地位和社会威信等的追求上。对有关自我身体、性格方面的认识,一方面与其日益强烈的社会交往需要相联系,尤其是随着男女交往的增多,个体不仅要时刻考虑自己的仪容外貌的优美,而且对自身是否具有引起异性好感的性格和气质也十分关注;另一方面又与其不断增强的自尊心的发展相联系。大学生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敏感

24、,往往通过这些来勾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经过自我探究,形成反映自我社会地位与威信的角色意识。(3)以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为中心的自我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个人未来的社会角色、社会义务、社会归属、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思考上。对这些问题探索的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速度,并最终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4)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大学生既力求探究和发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也较明确地意识到了自我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归属、社会义务,以及具有社会意义的性格特征等。他们能认识到个人作为群体一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对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更加重视,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25、35 【正确答案】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都须经历以下过程:(1)遵从遵从包含两种情况: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吉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权威意志而做出的行为。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遵从态度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是靠外在压力推动而产生的,而不是依靠内在的需要而驱动。个体的行为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遵从可以得到安全

26、,不遵从则会受到惩罚。行为的发生依赖于压力情境,一旦这种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足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的认识与体验。但其意图在于与榜样一致。成为值得仰慕的人。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当个人按自

27、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个体是根据信奉做出反应的:把一种价值结合进自己的体系,并组织这个体系,形成一种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复合体。这一阶段也可称为社会规范学习的信奉阶段。36 【正确答案】 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大多是为了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需要而由一些观点、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态度一致的人自发地组合而成的。(1)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心理相容。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相同或者相似,彼此感情融洽,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心理相容,行动一致

28、。凝聚力强。非正式群体往往以感情为纽带,内部的规范对其成员的约束力非常巨大,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具有“自治” 的特点。会产生非正式领导。在群体成员中威信较高,其言行对成员的影响较大者,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员心目中的领导。(2)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是对班集体中交往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第二,及时解决问题。非正式群体能够及时发现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第三,增强信息的沟通。非正式群体对于班集体内各项制度的颁布、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

29、个方面:第一,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当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要求与非正式群体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规范限制了非正式群体活动时,会在非正式群体中滋生抵触情绪,形成与班集体相对立的群体力量,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第二,传播小道消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信息在非正式群体中都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五、论述题37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

30、”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人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更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

31、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 SR 过程。而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

32、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并不简单地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地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

33、己的看法。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 就能奏

34、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38 【正确答案】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受到知识、策略和技能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因素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有的因素却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具体而言,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有关的知识经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策略和技能,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门

35、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专门的知识经验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专家和新手差异的研究上。专家和新手的知识结构特征不同。专家记忆中的知识是经过很好组织的,在搜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时能很好地得到运用。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他们的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的特点也不同于新手。在解题方式上,专家常常以更抽象的方式表征问题,他们一般不需要中间过程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注意。在解题策略上,专家运用的是从已知条件前进到目标的策略;新手则倾向于从要求解决的问题倒退到已知条件的策略来解题。专家更多地利用直觉即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而新手则更多地依赖正确

36、的方程式来解题。(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问题情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定势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 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3)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呈现的刺激模式能直接提供适合于解决问题的线索,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如果刺激模式掩蔽或干扰了问题解决的线索,

37、那就会增加解决问题的困难。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本来是简单而熟悉的问题,但由于问题呈现的方式有了改变,而干扰或阻碍问题解决的情况。(4)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与对定势的克服有关。(5)原型启发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原型启发在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用特别明显。科学上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得益于原型启发。原型能起到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或相似处。通过联想,可以从原型中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6)情绪和动机状态 情绪和动机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情绪的性质也影响问题解决。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不利于问题解决。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不仅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