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89664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包 扎(zh) 细菌(jn) 惩(chng) 罚 唯(wi)唯诺诺(B) 档(dng) 次 桂 冠(gun) 纠 葛(g) 铩(sh)羽而归(C)果 脯(f) 压轴(zhu) 溃(hu)脓 靡靡(m)之音(D)拎 (lng)包 应(yng) 届 躯 壳(qio) 不着(zhu)边际2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兵马俑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融洽,战胜敌人。(比喻)(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C)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

2、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比拟)(D)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无名指和小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设问)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B)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C)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用人制度的实施,不仅拓宽了人才的选拔任用渠道,而且有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D)云南因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各种蔬

3、菜,每年都有大量生产优质的蔬菜销往沿海和国外。4 下列选项中,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B)崔莺莺牡丹亭(C)韩子奇穆斯林的葬礼(D)觉新家5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是( )的评语。(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斯大林6 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天方夜谭被誉为“ 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B) 高老头死魂灵猎人日记战争与和平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最后一课项链警察与赞美诗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短篇精品(C)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

4、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是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D)呼啸山庄汤姆叔叔的小屋简.爱 都是著名女作家的作品7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单音节词和三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B)在构词方面,现代汉语主要运用派生的方式来构成新词,轻声和儿化等方式也较普遍(C)现代汉语里词汇的丰富性同它构词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是分不开的(D)在吸收外来词方面,汉语直接借用外来词的比重较小,较多采用 “汉化”的意译词8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语文课程资源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B)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5、(C)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学校应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9 以下有关诵读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B)重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C)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D)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10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仅要注重国家课程的建设,还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要

6、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要有稳定又灵活的课程实施机制,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A)(B) (C) (D)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1 文本解读(1)这首词的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2)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12 教

7、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1)请给本首诗设计一个合理的朗读教学方案。(2)针对本诗的重难点,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问题。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

8、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作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 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 三月红”和“桂

9、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顸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作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

10、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 ,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作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

11、 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骨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

12、,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 荔枝十花一子 ”的谚语。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赵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 年)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有少有人说起。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

13、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 陈紫 ”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 “宋公荔枝”现名“ 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 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徽宗写诗吹嘘说:

14、“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13 文本解读(1)第段引用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例子起到怎样的作用

15、?(2)“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14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阅读与鉴赏”的相关要求,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引导学生鉴赏本文的表达技巧。填空题15 长太息以掩涕兮,_。(屈原离骚)1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17 不戚戚于贫贱,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8 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笑面人九

16、三年等。20 曹雪芹的_是我国古代人情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与总结,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21 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四个特点,即没有复辅音;_; 音节整齐简洁;_。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_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23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_,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_奠定基础。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课程“ 语言文字应用” 中要求,注意在生活和跨学

17、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_能力。写作题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 1 000 字。鉴赏题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兖州刺史。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

18、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 ,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余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嘉平初,太傅司马宣王既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昶陈治略五事:其一,欲崇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修庠序;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

19、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二年,昶奏:“ 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可袭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絙为桥,渡水击之。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于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钟离茂

20、、许曼,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于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甘露四年薨,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26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 劝 百姓 劝:勉励B心 存 朝廷 存:思念C 习 水军于二州 习:熟悉D上下有 叙 叙:次序27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入太学 而 修庠序 举世非之 而不加沮B反民 于 朴 使不辱 于诸侯C使贼望见以喜之 填然鼓 之D设伏兵 以 待之 乐琴书 以消忧2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

21、兴,不可得也。(2)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29 上述短文中,主要写了传主王昶哪些功绩?请简要概括。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3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包扎”的“扎”应读作“z”;C 项,“压轴”的“轴”应读作“zhu”,“靡靡之音 ”中的 “靡”应读作“m”;D 项, “拎包”中的“拎”应读作“ln” ,“应届”中的“应”应读作“yng”。本题当选 B 项。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句子赋予兵马俑以人的动作、神态,运用了比拟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句中虽然出现“好像”一词,但并不存在喻体,未运用比喻修辞。故本

22、题当选A 项。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救援物资”包括“食物”,所以应删去 “食物”。B 项,“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因为“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与他们的理财水平没有因果关系。D 项应改为“每年都有大量优质的蔬菜销往沿海和国外”。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的崔莺莺是西厢记中塑造的人物。故本题当选 B 项。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汉语中构词方式主要是以合成词为主。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略读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10 【正确答案】 D文言文阅读11 【正确答案】 (1)这首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词人眼中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 ,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

24、,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的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 悲” ,不是 “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词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2)在词人笔下,秋虽然给人“ 寒”的感觉,但词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出来的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热烈的情感。12 【正确答案】 (1)朗读设计:学生集体朗读全词,发现字词读音问题,教师做诵读指导。明

25、确:熟悉字音(生字:舸 g 道 qi 稠 chu 遏 );理解词义(生词:寥廓、挥斥方遒、中流);先找韵脚,把握韵脚,读出韵味(韵脚:秋、头、透、流、由、游、稠、道、侯、否、舟)。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朗读全词(范读),感受形象,理清思路。A作为记游之作,本词突出地塑造了“我” 的形象,圈出塑造“ 我”的形象的关键词语。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B深秋季节,毛泽东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明确:看到了“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想到了 “峥嵘岁月”“ 祖国命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全词描述了几幅画面?明确:独立寒秋、湘

26、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板书)感受词中所描绘的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学生全体朗读全词。(2)重难点研习教学方案:具体研习独立寒秋图A学生朗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让学生简要说明其大意: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C提问: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 直立”或“站立”?明确:“独立 ”不仅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首先:带着问题让学生朗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27、”A作者是如何变换视角来描绘这眼前大好秋色的 ?明确:远眺、近观、仰视、俯视B联系写作背景说明本段大意。明确:“万类霜天竞自由” ,大好河山,秋景无限。寓意各种革命力量蓬勃发展。C诗词讲究炼字,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象?明确:染、争、击、翔D品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思考词人为什么“ 怅”。联系时代背景,想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面对“ 万类霜天竞自由 ”想到现实社会中被压迫的人民、蓬勃兴起的各种革命力量,想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百感交集而“怅” ,提出革命领导权问题,抒写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

28、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其次思考:古人多悲秋怨秋之作,为何毛泽东笔下之秋却“别有怀抱” 、与众不同?这和词人的哪些方面有关?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最后:品读词的上片,引导学生背诵。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带着问题让学生朗读:“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29、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承接过渡。B “峥嵘岁月稠” 说明了什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如何描绘同学少年这一意象的?明确:“峥嵘岁月稠 ”是对往日不平凡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精神面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活动和志趣。表达了他和他的革命战友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具体研习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 ”这一情景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采用象征的手法,形象

30、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师生一起回忆背诵 沁园春.雪,比较沁园春 .长沙和沁园春.雪在“境”和“意”上的异同。境:沁园春.雪写的是冬天的北国风光;沁园春.长沙描绘了秋天的南方湘江;相比之下沁园春.雪的境界更开阔一些。意:沁园春.雪抒写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革命者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沁园春长沙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相比之下沁园春雪气势更宏大一些。现代文阅读13 【正确答案】 (1)用幼年时对荔枝的疑问引出说明的对象,提出要说明的问题,是全文展开说明的总纲。

31、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但却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而然构成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2)“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题目揭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的时间与荔枝的颜色: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是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绚丽如丹。用一句古诗就概括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14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学会筛选信息和概

32、括要点。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快速概括内容要点: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2)教学过程:细读课文,鉴赏表达技巧这篇课文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如把荔枝比作“ 绛囊”“红星”“珊瑚殊” ,把成片的荔枝

33、林比作“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 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 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 1到 5,可贮藏 30 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等等。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赵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的例子。引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

34、内容。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二十多处。a白居易的 荔枝图序 ,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b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c引用白居易的 “一日而色变, 色香味尽去矣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d杜牧的诗歌“ 长安回望绣成堆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e苏轼的诗歌 “罗浮山下四时春 不妨长作岭南人 ”,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填空题15 【正确答案】 哀民生之多艰16 【正确答案】 择其善者而从之17 【正确答案】 不汲汲于富贵18 【正确答

35、案】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9 【正确答案】 巴黎圣母院(或悲惨世界)20 【正确答案】 红楼梦21 【正确答案】 元音占优势;有声调22 【正确答案】 搜集和处理23 【正确答案】 探究能力;有个性的发展24 【正确答案】 语言文字应用写作题25 【正确答案】 教育从尊重学生开始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在这里,爱默生先生把尊重学生当成打开教育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尊重学生的人格,我深有体会。在我实习的时候,经历过一件难忘的事情。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一张贺卡里面写着“老师,谢谢您善意的谎言” 。

36、看到这隽秀的字迹,我就知道是谁。记得那天我正在讲课,突然看到小 A 在匆忙地写着什么。这时,其他学生也注意到了,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小 A。恰好她一抬头,碰到我的目光,赶忙将桌上的纸条揉成团捏紧。我走近她,和气地说:“把纸条给我吧!” 她看了看我,脸都红到耳朵根了。我伸出了手她这才把那纸团放在我的手心里。我展开一看,“可惜不是你 ”五个字跃入眼中。我再次看了看小 A,她一直低着头,我清了清嗓子,说:“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张纸上写了什么?”不少学生都说:“想!” 我说:“小 A 同学写的是 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而且她今天的字写得非常大方、秀气。” 小 A 猛地抬起头,这时我观察到

37、她快速而又细微变化的眼神,惊讶、感激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正因为我尊重这位学生的人格,信任她,不因为她表现不好而忽视她,所以才会有她后来的上进。还是那句老话,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学生在家庭、学习、性格、思想等方面千差万别,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差异。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校长的一句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校长是当时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学生是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尔斯。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又从

38、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拇指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 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 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校长的话给了罗尔斯引导和鼓励,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 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 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 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中国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

39、“人心与人心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的心灵大声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尊重是双向的,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有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鉴赏题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习”是“操练”的意思。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中加点的字均为连词,表目的。 A 项分别为: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 项分别为:介词,到;介词,表被动。C 项分别为:代词,代“贼”;句末助词,无实义。28 【正确答案】 (1)魏继承了秦、汉的弊端,法制苛刻琐碎,不大力修改国家的法令制度,效仿先王的风范,却希望政治开明、国家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2)要约定官员的实际俸禄,用廉洁羞耻来勉励他们,不让他们和老百姓争利。29 【正确答案】 为民表率,广垦农田;见识卓越,著述丰厚;为政地方,治军有方;关注朝政,政绩显著;善于用兵,军功显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