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 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2 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属于(A)写景散文(B)叙事散文(C)记人散文(D)游记散文3 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陶渊明饮酒(B)曹操 短歌行(C) 诗经.卫风.氓(D)屈原国殇4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A)古风(B)乐府(C)律诗(D)绝句5 主张文章应“ 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王安石(B)欧阳修(C)柳宗元(D)韩愈6 契诃夫小说苦恼中的主人公是(A)约翰(B)姚纳(C)米
2、龙(D)杰姆7 小说沉沦的作者是(A)郁达夫(B)郭沫若(C)冰心(D)巴金8 在下列诸子散文中,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韩非子(B) 论语(C) 孟子(D)庄子9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A)冯谖客孟尝君(B) 郑伯克段于鄢(C) 陈情表(D)谏逐客书10 唐代以意境朦胧、含蓄多情的“无题” 诗著称的诗人是(A)王维(B)王昌龄(C)杜牧(D)李商隐1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是(A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13 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A)照壁上“ 长宜子孙” 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D)故居园中的花树14 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的是(A)沈从文箱子岩(B)鲁迅 灯下漫笔(C)冰心 往事(一之十四)(D)郁达夫故都的秋15 下列句子中,“ 于” 字表被动的是(A)西取由余于戎(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移其民于河东(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二、填空题16 散曲分_和套数两种形式。17 郭沫若以“ 眷念祖国的情绪 ”为副标题的诗
4、作是 _。18 长亭送别一折,选自王实甫的杂剧_。19 五四时期,沈雁冰等人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_。20 岑参是唐代_诗派的代表诗人。21 陆游关山月:“_,几处今宵垂泪痕。”22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_。”23 李白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_。”24 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_。”2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起舞弄清影,_。”三、翻译解释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的部分字或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27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诟:28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29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5、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薄:30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辟:31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杜:32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馈遗:33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物华:34 凌余阵兮躐余行。凌:35 中国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自诩:36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修文德以来之:3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前赤壁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38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五代史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9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
6、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其李将军之谓也:40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张中丞传后叙)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四、简答题41 汉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她的美貌的?42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辛弃疾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的动作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感情?43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提示了怎样的社会弊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治国思想?44 傅雷在心灵的灰烬一文中写道:“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作者用这两句话说明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这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45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采
7、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什么?五、古文阅读题45 分析题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洚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6 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用“”号标出)。47 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推理方法?48 这种推理方法的好处是什么?48 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的首尾两部分,然后回答下面小题。我看见一座大楼。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位俄罗斯的姑娘。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
8、” 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49 49.门槛、一位姑娘和一位圣人的赞语,分别象征着什么?50 50.文中用“ 一片阴森的黑暗 ”来形容大楼内的景象,这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状态?50 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
9、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51 这段文字对赵七爷的描写采用了哪两个细节?52 作品通过这两个细节表现了赵七爷怎样的性格特征?52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
10、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盂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53 冯谖弹铗而歌的真实目的是什么?54 这段文字对冯谖采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55 从全文对冯谖的塑造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六、作文题56 题目:目标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B不能少于 800 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这个作文题目,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来把握。从宏观角度,再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做进一步的挖掘。人类社会进入 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展环保产业、建设环境文明是人们追求的新目标。环境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
11、明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社会文明,也可以说,环境文明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可以具体举例论证,例如胡锦涛同志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 2004 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重要演讲。他指出,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微观角度,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例如,通过一次考试,跨越一个困难,实现一次自我突破,提高自身的素质,等等,都是很好把握的写作素材。选择好角度,确定作文主题之后,就不难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了。2004 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一、选择
12、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本纪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是记载黄帝以来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各个帝王的事迹及社会的重大变化,共十二篇。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这篇散文里,周作人以浓郁的怀旧情绪,介绍其故乡常见的野菜:
13、荠菜、马兰头、鼠曲草、紫云英等,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与其相关的浙东民俗。此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氓,按表现方法分类的诗歌体裁说,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她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过程,有力地谴责了“氓”背信弃义的丑恶行为,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错误防范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因此,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并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但是具体到个别篇章
14、作品,仍然不乏优秀的叙事诗歌作品,诗经.卫风.氓就是一首出色的叙事诗,注意不要与诗经绝大多数抒情诗混淆。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近体是相对古风而言,包括律诗与绝句两种主要类型。其中律诗有七言律诗(七言八句) ,简称七律;五言律诗(五言八句),简称五律;五言排律(除去首联与尾联,中间超过两联的五言律诗)。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四句),简称七绝;五言绝句(五言四句) ,简称五绝。乐府是就诗歌与音乐关系而言。杜甫的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错误防范 历届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中,考生能否准确判断古代诗歌体裁,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对于任何一首考试大纲中所涉及的古代诗歌的体裁、风格特色,都要做到熟练掌
15、握。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文学主张的掌握情况。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将“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错误防范 欧阳修、柳宗元、韩愈
16、也都各自有自己的文学主张,而且非常著名,复习时要注意区别记忆。此外,记忆时注意将这一主张与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身份联系起来,便于我们理解王安石的这一文学主张。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小说苦恼是一篇反映劳动人民内心痛苦的抒情心理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鳏居多年又刚刚失去爱子的马车夫娜纳。他想找人诉说丧子的悲痛,但却屡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后因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得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内心的哀痛与苦恼。选项 C 米龙,是莫泊桑小说 米龙老爹中的主人公;选项 D 杰姆是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中的主人公。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这是历届大学
17、语文考试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中最常见、最简单直接的题目类型。郁达夫(1896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1921 年 10 月,郁达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在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所涉及的篇目中,郭沫若作有炉中煤,冰心作有往事,巴金作有爱尔克的灯光。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的评价)。 庄子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最为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认为高深精微的道理用一般的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必须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表达,所以
18、“汪洋恣肆”就成了庄子与其他诸子最主要的区别。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通篇就是一个寓言。错误防范庄子的寓言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郑伯克段于鄢:“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9、。”本文记叙了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君位而进行斗争的故事,作者在讽刺双方的同时,意在揭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文中讲郑庄公弟弟共叔段一步一步与其争权,庄公引而不发,等其谋反之事迹昭彰时才动手,所以才有这样的话。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的掌握情况。李商隐艺术素养深厚,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他善于运用典故,组织语言,常常把纤微繁复的事象和意念,通过巧妙的剪裁典故、悠然语言重现出来,构成意境迷离、色彩斑斓、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他的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的爱情诗,情挚意真,深厚缠绵。李商隐诗歌的抒情,情调幽美,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
20、致力于婉曲见意,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朦胧。此外,因李商隐与出宫修道的宫女之间有过一段特别的恋情,这段难以向他人言说的恋情只好以“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道题首先应该想到李商隐。错误防范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宁静淡泊而又清逸明秀;杜牧诗歌特点是高朗爽健、意气风发、俊逸明丽;王昌龄的诗歌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唐代众多诗人诗歌风格各具特色,考生应注意加以区别。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诘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又称反句。反诘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正面阐述更有力,更能引起人的警觉。选项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出自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21、寻寻觅觅)。国破家亡,自己的满腹才学又得不到施展,作者的理想与抱负也变成泡影而破灭,与满地堆积的黄花何异?“如今有谁堪摘?”看似问花,实则问人,反诘今昔不堪对比,晚景更加凄凉。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 A
22、项。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长宜子孙”是作者在重访故居,在旧“家”的照壁上看到的唯一东西。这是其祖父生前所留下的遗训。作者祖父自己靠白手起家,后创造了一份殷实的家业。但他有浓厚的“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一家之长,他一方面希望他死后所留下的家产能为后代子孙安排一条舒适的生活道路,让儿孙们在祖先的福荫庇护下衣食不愁,另一方面更期望子孙们在他死后能子承父业,遵循封建家族的礼教和孝道,不辜负其殷切的期望,好好经营这份家业,维系家族的兴旺发达。但作者对“长宜子孙”这种落后的封建意识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在他看来,祖辈贵在授之儿孙“渔”而非“鱼”,若只简单授以“鱼”,而
23、不教会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反而适得其反,只能将他们禁锢在小“家”狭隘的圈子里,葬送和摧毁他们的智慧才华,使子孙们养成坐享其成的慵懒和奢侈的纨绔子弟习性。所以封建大家庭这种“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意识只能禁锢和断送年轻的生命,而不能给予他们幸福与希望。作者在本文结尾呼吁青年要冲破家的牢笼,到广大世界中去,通过个人的奋发有为去开创新生活,这才是光明希望之路。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冰心在往事(一之十四)中运用象征手法来托物言志。作者在文章中着力赞颂大海温柔沉静、超绝威严的性格和虚怀广博的胸怀、品性。作者写大海的风姿和情感,性格与品
24、性,其实是对作者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象征。作者表面写大海(托物) ,其实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理想追求(言志)。错误防范 沈从文箱子岩是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鲁迅灯下漫笔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以形象性、文艺性与高度的理论概括相结合来说理论事。郁达夫故都的秋是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考生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应该全面衡量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作品中采用的写作手法,做出准确的判断。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出自庄子的秋水一文,其中长是长久,永远的意思。于:表被动。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大方,大道。错误防范 其余的三个选项,A 项“西取由余于戎”出自李斯的 谏
25、逐客书,“于”是从的意思;C 项“移其民于河东”,出自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于”是从的意思;D 项“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出自李斯的谏逐客书,“于”是在的意思。以上三个选项中的“于”均无表被动的意思,考生应该注意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二、填空题16 【正确答案】 小令【试题解析】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是单首、独立的曲,元人也称之为“叶儿”。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可以将同一宫调的不同曲调连写,这种小令称“带过曲”。带过曲在不同的曲调间允许换韵,这正是小令与套数的重要区别。套数又称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调联成的组曲,因此散套至少由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多者可达上十支。散套一般
26、都应标明宫调,全套曲子从头至尾不允许换韵,全曲最后一般有尾曲,因此有整体感。17 【正确答案】 炉中煤【试题解析】 在炉中煤这首诗中,作者把祖国比作“一位年青的女郎”,而“我”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好比炉中燃烧的煤块。在这里炉中煤是诗人的自喻。诗人在作品中,托物言志,借吟咏炉中煤为表达对“年青的女郎”的情爱而燃烧,来抒发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思念祖国,以及以身许国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这首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已点明了主题。18 【正确答案】 西厢记【试题解析】 长亭送别选自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前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27、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19 【正确答案】 文学研究会【试题解析】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于 1921 年 1 月 4 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沈雁冰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
28、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20 【正确答案】 边塞【试题解析】 岑参(约 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曾于天宝八载(749)、十三载(754) 两度从军西域。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错误防范 考生应该注意掌握唐代主要的几个代表诗派以及不同诗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例如,除了题中所说的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之外,唐代的高适、王之涣等诗人也是边塞诗人可以归类一同记住。21 【正确答案】 遗民忍死望恢复【试题解析】 此诗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一定要做到熟练
29、背诵。22 【正确答案】 清泉石上流【试题解析】 此诗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一定要做到熟练背诵。23 【正确答案】 直挂云帆济沧海【试题解析】 此诗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一定要做到熟练背诵。24 【正确答案】 隔江犹唱后庭花【试题解析】 此诗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一定要做到熟练背诵。25 【正确答案】 何似在人间【试题解析】 此诗是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考生一定要做到熟练背诵。三、翻译解释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的部分字或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6 【正确答案】 仰视的样子【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庄子的秋水一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0、。”全句的意思是“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的我呀。”“望洋”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仰视的样子”。27 【正确答案】 辱骂,诬蔑【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全句的意思是“那些议论者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头守城,城被攻陷时,是从许远把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来辱骂、诬蔑许远。”“诟”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辱骂,诬蔑”。错误防范 此处“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诟”的本意是污秽,耻辱,在此处为词类活用。了解其语法特征,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解释。28 【正确答案】 拜访【试题解析】 此句出
31、自侯方域的马伶传。全句的意思是“这天晚上,华林部的演员们前往拜访马伶”。“过”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拜访”。错误防范 “ 过”在古汉语中常用的意思有四个:走过,经过;胜过;过失,错误;访,探望。由此可见,本题“过”是第四种解释。在众多的意思中做出正确无误解释的关键,是在全面疏通课文大意的前提下,结合文字所在语句的具体含义做出解释。29 【正确答案】 迫近【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李密的陈情表。全句的意思是:“只因为刘氏已经风烛残年,如太阳将落西山,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薄”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迫近”。30 【正确答案】 避;避开【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郑伯克段于
32、鄢。全句的意思是“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样微,我怎么能躲避这灾祸呢?”辟:通“避”。“辟”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避开”。错误防范 此题考查考生对大纲中“汉语基本知识”之第一条中“识别通假字”的掌握情况。如果不能识别“辟”为通假字,那么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31 【正确答案】 堵塞;杜绝【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李斯的谏逐客书。全句的意思是“加强了王室,杜绝了贵族豪门的专权,逐步吞食了诸侯的领土,使秦国奠定了帝王的大业。”“杜”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堵塞;杜绝”。32 【正确答案】 赠送【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全句的意思是“何况又蒙您赠送我礼物,我更将用什么报
33、答您?”“馈遗”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赠送”。33 【正确答案】 美好的景物【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柳永的八声甘州(潇潇暮雨)。全句的意思是:“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物华”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美好的景物”。34 【正确答案】 侵犯【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国殇。全句的意思是“犯我的阵地啊侵犯我的队伍”。“凌”在句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侵犯”。35 【正确答案】 自我夸耀【试题解析】 此句出自鲁迅的灯下漫笔。“自诩”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该翻译为“自我夸耀”。36 【正确答案】 加强文德教化来使他们归顺。【试题解析】 全句的意思
34、是:如果能这样,远方之人还不归服,加强(自身)文德教化来使他们归顺。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来”,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归附)” 。“安”,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安定”。37 【正确答案】 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试题解析】 全句的意思是:“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其中“侣”、“友”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侣鱼虾,即以鱼虾为侣。“友麋鹿”:即以麋鹿为友。38 【正确答案】 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试题解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则起不同的作用。比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35、,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指河伯)面目”,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 无忘乃父之志”。39 【正确答案】 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试题解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40 【正确答案】 哪里能够料到人们最终都不来救援。【试题解析】 全句的意思是“当时张许二公开始守睢阳时,哪里能够不懂得如果最终没有救兵,就事先弃城转移呢?”四、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罗敷侧面描写【试题解析】 陌上桑通过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秦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
36、事,赞美了主人公罗敷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了使君的丑恶和愚蠢。侧面描写是相对正面描写而言的。诗中“头上倭堕髻”以下四句是正面的肖像描写,正面描写的效果是直观、鲜明、明确。后面“行者见罗敷”以下八句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特点是委婉、朦胧、含蓄、韵味悠远,引入遐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义无穷”,引发读者的再度创作,在想象中感受美。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作者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写效果,罗敷的美貌使读者根据效果想象造成这效果的原因,以美的效果表现美本身。之后刺史求婚也是罗敷的美貌所引发的效果,对罗敷的美貌也同样
37、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这些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42 【正确答案】 不被理解的苦闷,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试题解析】 该动作是直抒胸臆,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斗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给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无限感慨呢!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
38、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胸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非常丰厚,十分耐人寻味。43 【正确答案】 “ 长人者好烦其令 ”(或“政令繁杂”)。养民(或“ 使百姓休养生息”)。【试题解析】 文章针对中唐时期政乱令烦、民不聊生的情况,借郭橐驼种树成功的经验,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的生活秩序。对于那些“好烦其令”的昏庸官吏及其扰民政治,提出警戒。文章通过记述郭
39、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44 【正确答案】 凡事不可过分,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类比法【试题解析】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该属性的一种推理方法,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 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傅雷在心灵的灰烬一文
40、中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唯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例子,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错误防范 注意区分类比和比喻。类比和比喻有相近之处:类比的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比喻的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之间也有相似点;类比能形象生动地证明论点,而议论文中
41、的比喻也有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的作用。正由于有这些相近之处,以致有些考生把某些类型的类比论证说成是“比喻论证”,但类比和比喻是不同的,例如虽然两者都含有一个“比”字,但含义不同。比喻中的“比”是“比拟”的意思;而类比中的“比”是“比较”的意思。45 【正确答案】 一虚一实,双线并行。避免重复,增加悬念。【试题解析】 小说构思巧妙,采用“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构思方式,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是写女主人公德拉卖金发为丈夫买圣诞节礼物金表的表链。另一条是写男主人公杰姆为给妻子买一套精致的玳瑁梳子,卖掉了自己的家传金表。在情节构思上,作者运用了“一明一暗、一虚一实,虚实结合”的结构
42、方法。在小说中,作者先明写女主人公德拉卖金发为丈夫买圣诞节礼物金表的表链。在这一情节线索中,作者详写女主人公德拉整个心理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行为过程。第二条情节线:杰姆卖掉了自己的家传金表为妻子买梳子则是暗写。作者没有详细叙述杰姆卖金表、买梳子的全过程,只是用一句话“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大致情况。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一是避免重复和情节冗长不紧凑,二是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更为结尾情节的突转和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制造悬念,以追求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在作品末尾形成一个令人惊愕、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精彩结局。五、古文阅读题46 【正确答案】 第一个“”在“材木不可胜用也”
43、之后,第二个“”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之后。【试题解析】 第一层讲的是,若实现“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条件,就可以得出结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第二层讲的是,若实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条件,就可以得出结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第三层讲的是,若实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条件,就可以得出结论:“王道之始也”。47 【正确答案】 连锁推理【试题解析】 所谓连锁推理:是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孟子先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为前提,推出“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
44、木不可胜用”的结论;然后以此结论为前提,又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的新结论。48 【正确答案】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试题解析】 这种推理方式使本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承接紧密,气势充沛,增强逻辑力量。49 【正确答案】 “ 门槛” 象征革命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位姑娘”象征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一位圣人” 的赞语象征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试题解析】 屠格涅夫门槛全文,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从作品的标题到人物再到具体的意象,都有其寓意。如诗中“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革命的革命者的考验;“一位姑娘”,喻指
45、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一个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作品通过这一组象征性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赞颂了革命者崇高的献身精神。50 【正确答案】 对革命认识模糊,体现了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试题解析】 诗人用阴森黑暗、散发着寒气的“大楼”和高高的“门槛”,表现了俄国当时黑暗恐怖的社会背景以及革命事业所面临的重重困难,暗示了革命者投身革命事业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也体现了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错误防范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本
46、人身份以及生平、遭遇,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做出正确的分析。51 【正确答案】 放下辫子;穿上竹布长衫。【试题解析】 作品的细节描写十分出色,对赵七爷那条忽盘忽放的辫子,和他那件忽穿忽脱的竹布长衫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他顽固不化、又善于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错误防范 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对细节描写掉以轻心,而要善于读活细节,多加分析,挖掘出隐含于细节中的深意。52 【正确答案】 善于窥测时机,时刻梦想复辟。【试题解析】 赵七爷
47、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也是一个迂腐而又浅薄的封建遗老。这个人物对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及革命后社会的动荡局面表示不满。他的口头禅是: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他时刻梦想复辟,幻想回到“天下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既顽固不化又随机应变。当听到“皇帝坐了龙庭了”的消息时,他迫不及待地放下辫子,穿上竹布长衫,并跑到七斤家威吓没有辫子的七斤,表现出了他强烈的复辟愿望,也表现了他思想顽固不化的特点。但闻讯“皇帝不坐龙庭了”后,他又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古书,把辫子盘上头顶,也不穿长衫了。这既表现了他善于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性格特征,又表现出这位“学问家”兼阴险人物的性格特点。5
48、3 【正确答案】 试探孟尝君是否真心养士。【试题解析】 为吸引孟尝君的注意,同时也为试探主人的贤明程度,冯谖倚柱弹铗,长歌讽喻,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大发牢骚,一而再,再而三。孟尝君果然对其另眼相看,觉出此人似乎有不遇之才,因此,不仅不恼,还三次下令改善其待遇,使冯谖下定决心要为孟尝君出谋划策。错误防范 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非常容易从这一举止的表面现象出发,做出相反的、错误的判断。54 【正确答案】 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基本的描写方法一共有四种: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此段文字中,冯谖三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客我”等文字属于人物的语言描写。“倚柱弹其剑”而歌、“复弹其铗”而歌、“复弹其剑铗”而歌等这些举止,属于人物的行为描写。55 【正确答案】 欲扬先抑,为表现冯谖的深谋远虑作铺垫。【试题解析】 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焚卷市义”、“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人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从全文整体上看,这段文字为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