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89792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 2 个模块;选修包括 6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_学分、_学时。( )(A)3、36(B) 2、36(C) 3、48(D)2、482 “化学与生活 ”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 )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3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2 molL Na 2CO3 溶液中含有

2、 CO32-数目为 2NA(B)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 与足量的 Mg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C) 7 g Cn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2NA(D)标准状况下,224L CH 2Cl2 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 2NA4 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 FeCl3 溶液呈紫色(C) 1 mol 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 H2 反应时最多消耗 Br2 和 H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 和 7 mol(D)滴入酸性 KMnO4 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

3、键5 在化学教学评价中,把学生过去的成绩和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从而综合地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属于( )方法。(A)形成性评价(B)相对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6 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A)NaOH(B) Na2SO4(C) NaHCO3(D)NaHSO 47 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时,1 L NO 2 高温分解2NO 2(g) 2NO(g)O 2(g),达到平衡时体积变为 13 L,这时 NO2 的转化率为( )。(A)40(B) 20(C) 60(D)58 某烷烃有 3 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含顺反异构)( )。(A)4

4、种(B) 5 种(C) 6 种(D)7 种9 化学课程中的“ 课程” 是指 ( )。(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10 实验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A)第一层级(B)第二层级(C)第三层级(D)第四层级11 下列分子中,键级为零的是( )。(A)O 2(B) F2(C) N2(D)C 212 已知:2CO(g) O 2(g) 2CO2(g);H 1566kJmol; Na 2O2(s)CO 2(g) Na2CO3(s) O2(g);H 226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566

5、 kJmol(B)如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 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2O2(s)2CO 2(g) 2Na2CO3(s)O 2(g); H3452 kJmol(D)CO(g) 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120410 23 个13 下列体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词语是( )。(A)理解(B)体会(C)知道(D)初步学会14 “化学反应 ”与“复分解反应”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 ( )。(A)重合关系(B)从属关系(C)对立关系(D)交叉关系15 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bNO 3-cH + dFe2+fFe 3+gN

6、OhNO 2kH 2O。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2d3f3gh(B)反应中每消耗 56 g 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03 mol(C) HNO3 的氧化性大于 Fe3+(D)当 a 不变时, d 随着 b 的增大而增大16 有一平行反应 ,已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反应 ,以下不能改变 B、D 生成比例的是(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延长反应时间(D)降低温度17 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C)溴化钾(D)氯化碘18 某电池反应如下:2Hg(1)2O 2(g)2H 2O(1)2Hg 2+(aq)40H -(aq)。当反应平衡

7、时,电池电动势 E 的值( )。(A)E 0(B) E0(C) E0(D)E 19 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六个方面知识、技能构成: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其中属于化学基本技能的是( )。(A)(B) (C) (D)20 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化学课程可以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B)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C)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二、简答题21 高中化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体现哪些思路?22 下面是一道关于“ 有机化合物 ”的练习题。 2004 年 5 月,美国天文学家在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台探测到了距银河系中心

8、 26 万 光年处一巨大气云中的特殊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表明那里可能有乙醇醛糖分子存在。 下列有关乙醇醛糖(HOCH:CH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醛糖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BHOCH 2CHO 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 C因为HOCH2CHO 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乙醇醛糖也具有酸性 D 乙醇醛糖不溶于水 问题:此题作为必修二“有机化合物” 部分的考查题目是否恰当,为什么 ?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 【例题】F 2 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 F2(气体) 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 NaF、H 2

9、O 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的( )。 AH 2 BHF C OF 2 DO 2 其中有 702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后选择了 D。 【解题思路】由于 F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22H 2O 4HFO 2。当 F2 与氢氧化钠作用,可以看作 F2 先与水作用,然后产物 HF 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HFNaOH NaFH 2O,综合考虑两个反应,得到产物为 NaF、H 2O、O 2。故选 D。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3 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解题思路是_24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材料:概念图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Joseph DNo

10、vak 教授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起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叫概念图。化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除了需要掌握各种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外,还要掌握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概念图的学习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问题:25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6 简述概念图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意义。27 以高中教材的任意一章节为内容,画出其概念图。

11、五、教学设计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 内容标准” :“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材料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1的目录。材料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原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9 经过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0 简要分析本节内容的特点。31 对可用的教学资源提出建议。32 设计一个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

12、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Na 2CO3 溶液中 CO32-一会发生水解,生成 HCO3-,所以 n(CO32-)n(Na 2CO3)2 mol,A 项错误;标准情况下,224 L Cl 2 为 01 mol,与足量Mg 反应生成 MgCl2,转移 201 mol 电子,即 02NA 电子,B 项正确;C nH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确定,无法根据其质

13、量求物质的量,C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的CH2Cl2 是液态的,无法仅根据其体积确定其物质的量,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观察有机物的结构:苯环的碳及碳上所连的 6 个原子共 12 个原子共平面,CC 及所连的 4 个原子共 6 个原子共平面,该有机物中的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A 项不正确。酚羟基的存在可以使 FeCl3 溶液显色,但该有机物和苯酚不是同系物,故 B 项错误。CC 和酚羟基均易被 KMnO4(H+)氧化,所以 D 项不正确。该有机物和溴水反应,苯环上可以取代 3 mol Br2,CC 加成 1 mol Br2,共 4 mol Br2,2 个苯环及

14、CC 可与 7 mol H2 加成,所以 C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进行评定,依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其成绩优劣,不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常用于选拔性考试;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常用于升级考试或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对象过去与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方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故选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NaHCO 3 受热易分解,所以

15、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A 、B 、D 项都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故本题选 C。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是指各级各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故选 D。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化学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第二层级是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第三层级为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故选 B。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6、O 2、F 2、N 2、C 2 的键级分别为 2、1、3、0,本题正确答案为 D。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燃烧热是 1 mol 的物质完全燃烧时反应所放出的能量, 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mol,A 项错误。B 项中图中没有表示出H 566 kJmol 时对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的关系,B 项错误。由于 2Na2O2(s)2CO 2(g) 2Na2CO3(s)O 2(g); H532 kJ mol,所以 2Na2O2(s)2CO 2(g) 2Na2CO3(s)O 2(g);H3 452 kJmol,C 项正确;由盖斯定律得:CO(g)Na 2O2(s)Na2CO2(s);H

17、549 kJmol,可知当放出 549 kJ 热量时,消耗 1 mol CO,电子转移数为 260210 23120410 23,D 项错误。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化学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其中“理解”和“知道”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初步学会”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而“体会”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故选 B。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因此两个概念之间是从属关系。故选 B。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定律,可知 A 项正确。假设反应中 Fe 全部生成Fe2+,则消耗 56 g Fe

18、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假设反应中 Fe 全部生成Fe3+,则消耗 56 g Fe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所以同时生成 Fe2+和Fe3+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03 mol,B 项正确。由 NO3-将铁氧化成 Fe3+可知,HNO 3 的氧化性大于 Fe3+,C 项正确。当 a 不变时,df 的和不变,当 b 增大时,不能确定 d 一定增大。D 项错误。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延长反应时间,反应平衡常数不变,不能改变活化能,也不能改变速率系数。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为分子晶体,溴化钾和氯化碘为离

19、子晶体。故本题选 B。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反应平衡时,G m0,又因为 E ,所以 E0。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能否掌握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的前提之一,也是初中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学习化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化学计算是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等综合应用的一种基本技能;化学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故化学实验也是化学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故选 B。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类型按照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分可分为分科课程与

20、综合课程;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的实施要求来分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故选 C。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注重体现下列思路:(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点,变“指挥者” 为“引导者”。从学生的角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一般可作如下设计:引导学生自我定向; 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引导学生自我调控;引导学生自我激励。(2)要重视学生的层次性差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21、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问题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问题、练习或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3)要注重联系实际。在设计教学中,以教材知识为线索,加强更直观的实验教学,联系社会各方面实际内容,特别是以学生身边的实际材料、学生熟知的或感兴趣的材料来引导、启发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书面知识,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绪。22 【正确答案】 不恰当。学生学习

2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在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的思想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必修阶段只要求学生对具体物质的具体性质有所把握,到了选修阶段才要求从结构及官能团的角度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故本题更适合放在“有机化学基础 ”这一选修模块中。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题干中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C。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反应过程中F2 与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且已知反应中有产物 NaF、H 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立即可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NaOH 2NaFH 2OOF 2。24 【正确答案】 没有注意反应条件加热,仅对 F2 与水反应的知识做简单迁移,而且没有注意到反应物 F2 与

23、NaOH 的物质的量关系的条件,审题不够仔细,思考不深入。四、案例分析题25 【正确答案】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产生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有关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恰好与上述理论相符,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并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存的层级结构形式进行排列;它注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注重

24、学习者理解科学概念的过程;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和拓展概念本身。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知识,并使之概括化、网络化。26 【正确答案】 意义:化学概念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是以理论为主线,以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为骨架,遵循着从实验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认识,以及从结构推断性质,再由性质决定用途的一系列逻辑关系。因此,将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引入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概念图形式引导学生对新旧化学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交融、整合,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绘制概念图,他们可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对各阶段知识进行表征、检查、修

25、正、完善以达到知识灵活迁移的目的。从建构主义教学论观点来看,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来完成的。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对概念科学意义的把握而建构概念图,虽然这样不完整,且各不相同,但却可以如实反映每个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概念意义的变化。进而教师可以从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中了解学生对整个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可以从命题的正确性、有效性、复杂性和整体性程度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整体概况;可以从概念图的层次水平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从所举事例中获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的清晰性和广阔性;等等。从而可获得学生对知识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识别和纠正学生的错

26、误概念和命题,及时修正、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设计。学生自己画概念图的过程,可以对在题海战中无法理清的各种概念、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可使原来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可以对所复习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或专家所画概念图相比较来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缺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方法,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及拓展自己的思维。27 【正确答案】 以高中化学必修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为内容,建立概念图如下:五、教学设计题28 【正确答案】 学习目标:知道人体所需的常见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知道维生素 C 的组成、结构和重要性质,了解常见的维生素在人体中的

27、重要作用。了解人体中几种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道几种常见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水果中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网上查询维生素 C 的性质和生理作用,理解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体营养物作用的学习,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9 【正确答案】 重难点分析维生素

28、和微量元素首次作为独立成节的知识进入中学化学教科书。本节的内容完善了营养平衡的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膳食观。本节教科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维生素。在简单介绍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维生素 C 的结构、功能和性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维生素 C 的还原性进行探究。第二部分介绍微量元素。在简单介绍人体中元素与地壳中的元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后,以碘元素和铁元素为重点,介绍缺少微量元素的危害和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由此得出正确的饮食观和维持膳食平衡的理念。本节教学重点:维生素 C 的性质和在人体内的功能,碘元素和铁元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本节教学难点:维生素 C 的还原性的实验探

29、究。30 【正确答案】 本节内容特点本节简单介绍维生素 C 的主要成分和性质,重点介绍维生素 C 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变化及生理功能,突出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识性的知识,但又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都要遇到的问题。本节中安排的拓展性内容,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很实用的生活常识,如“食用碘盐,预防 IDD”“补铁工程 ”等;有科学史料,“维生素的发现” 。这样处理,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处理,区别对待。本节采取把学科知识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的呈现方式,体现“从活动中学” 的指导思想,这些活动努力体现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

30、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如“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等,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经历活动过程,体验活动乐趣,同时获得知识。31 【正确答案】 教学资源建议在阅读教科书、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以“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合作学习中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以维生素 C 为例,让学生通

31、过对“新鲜水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 C”的探究实验,了解维生素的分类、性质特点和主要来源,以及在人体内的重要功能和摄入途径等,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补碘、补铁、补锌等热门话题为引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微量元素对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全节最后提出药补不如食补。建议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全面摄取多种营养,保持膳食平衡,促进身体健康,并从中认识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持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于教材中涉及但没有进一步加深的知识,可指导有能力的学生查阅资料自学。如http:wwwpep comcn、http:www ehuaxuecom等等。

32、32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 针对维生素的教学 导入: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 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 设置问题: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C 吗?你如何检验维生素 C 的存在? 实验探究:配制一些滴加几滴稀碘水的淀粉溶液备用。分别取少量西红柿、柠檬、橘子、葡萄、梨等果汁,向各种果汁中加入配好的淀

33、粉溶液,观察淀粉溶液颜色的变化。 初步结果:维生素 C 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 深入调查:分成若干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调查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专题:维生素的种类;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维生素的病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集中力量对某种维生素进行调查,如调查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这样可以更深入一些。 课堂展示:各小组将调查结果制成展示材料,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得出结论:维生素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虽然量少但意义重大。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评价反馈:上交展示报告,简述维生素的作用,明确维生素

34、 C 具有还原性。 针对微量元素的教学 市场调查:收集市场上常见的保健品(如补血液、补铁剂、补碘剂、多种元素混合补充剂等),了解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作用。 调查分析:微量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人体如果缺少微量元素会产生各种不适和病症。补充微量元素要适量,盲目滥补反而有害无益。 深入讨论: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需求并不大,能否通过食物进行补充?哪些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调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检索,调查食物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提供缺少某种微量元素的食补方案。 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填写下表。课堂交流:展示调查结果,分析、讨论每日所需的微量元

35、素的补充方式和各种食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得出结论:药补不如食补。不提倡随意增补各种营养品,若需要补充,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滥用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评价反馈:上交调查报告,简述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课堂练习 第一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1缺铁会引起下列哪些症状?( ) A侏儒症 B骨质疏松症 C甲亢 D贫血 说明:考查学生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重要作用”的知识了解。 2夜盲症、脚气病、牙龈出血、大脖子病、骨质疏松症都是由于缺乏什么而导致的? 说明:考查学生对“ 生活中实际症状与人体缺乏微量元素关系” 的知识了解。 第二类:维生素 C 的性质 3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 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转变成 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 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 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症状,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 )。 A 酸性 B 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说明:考查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