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9806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辨析题1 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3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4 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5 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6 教学中的“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7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是并列的关系。8 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9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2、10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11 讲授法和谈话法都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12 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13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14 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15 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16 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17 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18 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19 依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而负强化则降低反应的概率。2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在教育中依然适用。21 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

3、作用会妨碍学生的主体地位。22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23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24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25 卢梭是一位“ 自然教育 ”思想家。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辨析题1 【正确答案】 错误。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2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其

4、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来组织调节或指导活动,学生才能迅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品德,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 【正确答案】 错误。基础教育是我国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其中,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普通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而普通中学教育又包括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4 【正确答案】 错误。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产生的变化不是本能活动引起的,而是由经验或

5、实践活动引起的,它所引起的变化不仅有外显的行为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改组和重建,这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都是比较持久的。5 【正确答案】 错误。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6 【正确答案】 正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提高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

6、 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7 【正确答案】 错误。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三者是步步具体化的关系,即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进一步具体化,而教材又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8 【正确答案】 正确。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因为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9 【正确答案】 正确。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10 【正确答案】 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

7、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某些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但并不是学习。11 【正确答案】 正确。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两者皆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2 【正确答案】 错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

8、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而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3 【正确答案】 正确。教学中学生通过认识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14 【正确答案】 正确。德育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等教学形式。所以,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15 【正确答案】 错误。道德

9、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16 【正确答案】 错误。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有可能上好课。但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需要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的工作,而不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17 【正确答案】 错误。升学教育以成绩为唯一目标,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18 【正确答案】 正确。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是有关系的,正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能够促进教

10、育事业的发展,如民主政治对教育权利的保障。非正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则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专制政治对教育权利的践踏。19 【正确答案】 错误。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可见正、负强化均是通过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20 【正确答案】 正确。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个体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21 【正确答案】 错误。题干所述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脱离教师

11、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习的组织者、教学互动的指导者和解决问题的弓 I 导者,两者并不矛盾。22 【正确答案】 错误。教师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回答所进行的评价,能够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复述正确答案,学生可以再次接受正确知识,加深印象,另外,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发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即使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23 【正确答案】 错误。德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因此题干表述错误。24 【正确答案】 错误。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但它不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才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25 【正确答案】 正确。卢梭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家之一,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