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唐朝贞观年间,魏征等人“直言敢谏” ,唐太宗“从谏如流”,成为古代君臣关系的一段佳话。魏征进谏 200 余事,向太宗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等建议。这不能说明( )。(A)朝臣进谏有利于统治者及时改进自己的行为(B)统治者必须采取谏臣的所有谏言(C) “贞观之治” 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的注意纳谏(D)贞观年间的朝臣直谏、太宗纳谏对后来中国政治文化领域影响极为深远2 天竺的熬糖法在唐代传入中国,改进了中国的制糖技术。唐代高僧玄奘在天竺期间,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在该地流传。这最能体现( )
2、。(A)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B)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技术、思想等方面的进步和传播(C)唐朝时有许多国家都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D)唐朝与天竺的关系十分友好3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相同点在于( )。(A)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B)均按丁缴纳定额的租税并服一定的徭役(C)以土地、财产多少作为征税依据(D)实行前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4 唐文宗在开成五年(840 年)曾下诏:“京夜市,宜令禁断。” 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期坊市界限被拆除(B)当时长安已经出现了夜市(C)当时乡村已经出现了“草市”(D)“夜
3、市”“草市”体现了商业贸易的繁荣5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6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 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废除(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7 某著作写道:“ 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
4、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与材料所述相关的有( )。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化边疆政策的灵活性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统治流官大规模出现于雍正年间(A)(B) (C) (D)8 结合下表中的相关信息,这些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的(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胜利阶段9 陈独秀于 i9i5 年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陈独秀的观点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参与者( )。(
5、A)提倡社会成员人人平等(B)以在中国建立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C)要求政府切实保障公民权利(D)痛斥当时社会不公,法律黑暗10 八幡制铁所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建于 1897 年,生产设备是花费巨资全套从德国引进。当时日本财政经费紧张,其建设资金最可能来自( )。(A)本国的海关收入(B)黄金的大量出口(C) 马关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D)日俄战争中的俄国赔款11 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由外国人控制,20 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魏源(B)左宗棠(C)詹天佑(D)茅以升12 1936 年,
6、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 主张”最早见于( ) 。(A)“八一宣言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 “国共合作宣言”(D)论联合政府13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D)正确评价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1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初期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
7、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 ”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 “百家争鸣” 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15 被誉为“罗马法的渊源和罗马的基本法” 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民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6 “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这段话适用于解说(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17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8、 )。(A)美国1787 年宪法(B)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8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19 “从 1932 年 3 月 1 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 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保护
9、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20 马歇尔计划于 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援助合计 130 亿美元。有人赞颂美国人的大方慷慨,但也有人认为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这里的“ 一本万利 ”是指( )。稳定西欧经济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B) (C) (D)21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布莱德雷曾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
10、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22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23 美国历史学家( ) 对世界历史的新体系做新的探索,提出“世界体系理论” 。(A)伊曼纽尔沃勒斯坦(B)科恩(C)瓦尔贾维克(D)瓦格纳24 编年体史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 )。(A)
11、希罗多德(B)波里比阿(C)狄奥尼修斯(D)修昔底德25 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 )。(A)能辅助任何知识类型的学习(B)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抵牾(C)不利于体现概念的逻辑关系(D)只能呈现具体的历史信息二、简答题26 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27 简述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讲授能力。28 简述历史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12、,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问题:29 根据材料,总结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30 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分析这两种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30 材料: 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三国鼎立” 时,将授课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下面的板书形式: 三国鼎立 三分天下: 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208 年: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军转为巩固北方,东昊和蜀汉获得发展 地区开发: 魏国: 蜀汉: 东吴: 北方:曹操 屯田 西南:诸葛亮 屯田 收服西南少数民族等
13、 东南:孙权 屯田 作用:军粮 流民 作用:发展经济 民族融合 开发西南 作用:发展南方经济 问题:31 请问该教师所用的板书形式是什么?这种板书在教学中能起到哪些作用?32 除这种板书外,请列举两种教学中常见的板书形式。32 材料:某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都会做出详细的记录。例如,对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教师就会按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材料收集数量的情况、资料形式总数的状况以及资料搜集途径的情况做详尽的评价量表,对其表现进行记录测评;对学生课堂中归纳、整理资料的情况,教师会分素材整理归类情况、协作学习能力状况进行记录测评。问题:33 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属于
14、哪一种评价类型,其特点是什么?34 进行这种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四、教学设计题35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材料二:课文摘录: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 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在位 20 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
15、进谏 200 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
16、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 贞观之治”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朝臣所谏内容,上至国家大政,下至宫廷琐事,无所不包。统治者善于纳谏有利于改进时弊,巩固统治,但并不是说朝臣所有的进谏统治者必须全部采纳。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天竺的先进熬糖方法传入中国有利于改进中国的制糖技术,道德经传入天竺也有利于道家思想的传播。A、C、D 三项材料都没有直接体现。3
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两税法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故 A 项错误。租庸调制按丁缴纳定额的租税并服一定的徭役,两税法以土地、财产多少作为征税依据,故排除 B、C 两项。在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实行前期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D 项正确。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都市中严格的坊市制度开始松动。到了宋代,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他选项符合材料理解和相关史实。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18、本主义的萌芽,这些都导致了新的历史条件的出现。黄宗羲等思想家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提出相应的主张。他们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西周宗法分封制下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界限森严。题干材料中齐国出现了大夫夺权现象,说明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有的土官绝嗣,就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改为流官。”可知明清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时,对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问题,
19、故 错误;大规模改土归流出现于清雍正时期,正确。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7 年 7 月“七七事变”到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 1938 年 10 月至 1943年 12 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从 1944 年 1 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 1945年 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结合表格中的时间可知这些战役发生在战略防御阶段。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陈独秀在文章中着重强调个人自由权利载于宪法,普通法律不得无故剥夺,反映西方资产阶级法治国家的法律运作模式,即宪法保障下的公民自由权
20、利不受侵犯。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采取排除法。国家的海关收入属于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说经费紧张,排除 A 项。日本黄金的大量出口是在 19 世纪中期,其出口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世界黄金市场价格的剪刀差直接相关,并未给日本带来可观收入,排除 B 项。马关条约签订于 1895 年,清政府需支付白银两亿两,结合八幡制铁所的建设时间可知 C 项符合题意。日俄战争发生在 1904 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D 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所指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即为京张铁路。它是一条自北京西直门,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的铁路,全长约 2012 千米,修
21、建者为詹天佑。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时间上看,A、B、C,D 四项分别发生在 1935 年 10 月、1935年 12 月、1937 年、1945 年。A、B 两项时间最接近题干中的时间点( 1935 年),但结合“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等信息,可知 A 项符合题干要求。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意义在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57 年以后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革”时期,一些学术问题看成是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
22、争问题,不同学术观点,被看成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所以是罗马法的渊源,也是古代罗马的基本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知道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赐”观点,适用于解说文艺复兴。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1787 年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政体,议会(或国会)掌握较大的制约政府的权力。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交通的发展很难突破地理障碍的限制,这是造成区域文明交流少的主要原因。19 【正
23、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2 年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英国关税的提高激化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战”后,美国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及黄金储备,在全球金融领域占据支配地位。同时,借助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加强其在全球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而非通过马歇尔计划来援助欧洲实现。说法错误,其他说法正确。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战”结束后,冷战的序幕拉开,日本因其地缘因素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据点B 项说法正确。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4、】 德国分裂是由于“二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导致德国一分为二。朝鲜半岛的情况类似,“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北纬 380 为界实行分区占领。二者都是由于“二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从经济、贸易角度进行论证,进而提出“世界体系理论”。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修昔底德按年代顺序,分八卷记录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大致经过,编纂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能够较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内容,适合用于较为直观、逻辑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并
25、不适合所有知识类型的学习。图文示意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1)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商业变化被称为“商业革命” 。海上商业路线的变化及商业活动的活跃,推动各类新型商业机构的产生,进一步拓宽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贵金属涌人欧洲导致的“ 价格革命 ”削弱封建土地领主的实力,商业资产阶级则获得暴利,经济实力增强,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2)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西欧的思想领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地圆说的科学性,对自然科学
26、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还直接驳斥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打击教会的威信。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使许多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激发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热忱,使得世界近代科学向前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美洲的各种物产由商船带回欧洲,丰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欧洲的物种及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塑造了美洲的社会面貌。27 【正确答案】 (1)博览全书。历史教师要博览群书,获取历史学科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拥有广博知识,历史教师才能在讲课时旁征博引,拓展历史学科教学的空间。(2)精心备课。历史教师
27、备课时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在正式授课时得心应手,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3)博采众长,形成特色。历史教师在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之后,应结合自己的优点,形成独特的个性,赢得学生的喜爱。28 【正确答案】 (1)要在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的指导下,精心设计。(2)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备课就是处理好某些关系,即教师的“已知” 与学生的“未知”的关系;知识、能力与人格培养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在实际备课过程中,要注意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以重点备课为主;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编写教案
28、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4)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克服不良心理倾向。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老子认为圣人治下的社会状态应是统治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得普通民众物质生活有保障,身体健康且精神追求贫乏,没有求知的意愿和更大的欲望,有知识的人不敢施展才智和理想抱负,即“无为而治” 。董仲舒认为国家实现统一后,教育和社会舆论不统一,意见多样,统治者就不能维护国家统一,官员不知职责所在。因此,统治者应该统一思想意识,禁绝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 六艺 ”以外的其他学说如此才能统一法纪,民众有所遵从。30 【正确答案】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征战,由此造成学术教育向
29、社会底层的下移和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局面。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时期,国家实现政治统一。为适应政治上的中央集权需要,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等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以“天人感应”“德主刑辅”“三纲五常”“大一统” 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采纳。31 【正确答案】 该教师用的是结构式板书。这种板书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式板书进行系统的对比总结,运用此板书帮助学生减轻记忆的负担,培养其归纳、分析的能力。结构式板书可以把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构式板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历史教师利用结构式
30、板书,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教材,注意到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逻辑性和动态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遵守系统认知的规律。32 【正确答案】 提要式板书:这是最经常使用的板书形式。提要式板书比较简单,只需要把课本的主要内容以一种简便的方式列出来,把重要的知识点加粗或在下面画线,让学生明白从而识记理解。这种板书比较适合运用在新课的讲授中。这种板书能使教学内容、层次脉络清楚,但却不易明显地表达知识之间的关系。表格式板书:这是用表格组成的以文字表述为主的板书形式。例如,教师对类似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表格式板书,把同一类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历史文件放在同一表格,进行共性或差异性的对比,
31、这样能够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同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归纳、总结、对比。33 【正确答案】 表现性评价。特点:评价以学生为中心;评价表现需要透过实际操作;评价者重于学生高层次思考能力的运用。34 【正确答案】 在学习中观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历史学习中的表现加以记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作为整体评价学生历史学习的依据。在活动中评价即通过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对活动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四、教学设计题35 【正确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
32、课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贞观长歌片段,并提出问题: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唐朝的建立者吗?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进入到正课的讲授:【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鲜活的视频,带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同时,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教学活动的展开。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教师活动: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隋炀帝实行暴政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同时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活动:根
33、据材料归纳得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2唐朝的建立教师活动:设置疑问,隋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那就是唐朝。唐朝是什么时期、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618 年,都城为长安,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教师活动:展示“ 玄武门之变 ”的相关资料,提问唐朝建立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权力斗争,这场斗争是什么,谁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学生活动:观看材料,得出这场斗争是“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李世民。【设计意图】唐朝建立的史实比较简单,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趣,通过材料的
34、形式能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直观形象的内容又非常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一举两得。(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教师活动:设置疑问,李世民深谙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其在位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那么出现 “贞观之治 ”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思考,提示学生可从治国思想、政治、经济、用人和纳谏等方面进行讨论。学生活动:阅读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 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治国思想
35、: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人民。(2)政治: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 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3)经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4)用人和纳谏: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2“贞观之治 ”的表现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贞观之治” 繁荣局面的相关视频,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繁荣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得出,政治比较清明,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综合国力逐步加强。【设计意图】唐朝兴盛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小组讨论和史料结合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作业:课下搜集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绘其他同学。【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的总结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开放式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