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9832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是生产或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 如图所示,物体 C 放在水平面上,物体 B 放在 C 上,小球 A 和 B 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若 B 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线间的摩擦。把 A 拉到某位置 (低于滑轮)由静止释放使A 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 A 摆动的过程中 B、C 始终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可能为零,摩擦力方向时而沿斜面向上时而沿斜面向下(B) B 所受摩擦力有时有可能为零

2、(C) C 一直受到水平面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D)C 对地面的压力有时可以等于 B、C 重力之和3 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A)折射率必须大于(B)折射率必须小于(C)折射率可取大于 1 的任意值(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4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 v0 通过 O 点进入半径为 R 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 P,则球运动到 P 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 P,则小球落地时的

3、动能为(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 P,则小球落地点离 O 点的水平距离为 2R5 如图所示,虚线 a、b、 c、d 表示匀强电场中的 4 个等势面,两个带电粒子M、N(重力忽略不计)以平行于等势面的初速度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MPN 和 NQM 所示。已知 M 是带上 E 电的带电粒子,则( )。(A)N 一定也带正电(B) a 的电势低于 b 的电势(C)带电粒子 N 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带电粒子 M 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6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

4、1、I 2、I 3 分别表示 oa、ab、bc 段的感应电流,f 1、f 2、f 3 分别表示金属环对应感应电流时其中很小段受到的安培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 1 沿逆时针方向,I 2 沿顺时针方向(B) I2 沿顺时针方向,I 3 沿顺时针方向(C) f1 方向指向圆心,f 2 方向指向圆心(D)f 2 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 3 方向指向圆心7 电子的质量为 me,一对正、负电子以一定的速度相碰湮灭后放出一对光子,c 为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对光子的总能量等于 2mec2(B)这对光子的总能量大于 2mec2(C)光子的波长等于(D)光子的波

5、长大于8 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614C 714N+10e(B) 92235U+10n 53139I+3995Y+201n(C) 12H+13H 24He+01n(D) 24He+1327Al 1530P+01n二、简答题9 应用实验法,教师主要是创造学习物理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使用实验法应做到哪些?10 简述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三、案例分析题11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考试题目的解答。题目:小明提着重 50 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走了 10 m,然后沿着长 5 m、高 3 m 的楼梯走上二楼,在

6、此过程中,小明对物体一共做了多少功 ?解:设该力对物体做功为 W,W=Fs=Gs=50 N(10+5)=750 J答:该力对物体做功为 750 J。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2)指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给出正确解法。(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2 案例:初中物理“ 声音” 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请大家把手放在自己的声带上,说一句话,看看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师:大家敲打一下桌上的音叉,看看有什么现象?生:音叉在抖动。师:通过上面的亲身体会,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当有声音发出时,肯定会伴随

7、着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问题:(1)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汽化和液化”一节中“观察塑料袋 ”的演示实验如下: 如图 33 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怎样解释这些变化?任务: (1)从微观角度说明塑料袋膨胀的原因 (2)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

8、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14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于“光的反射” 的内容要求为: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光的反射” 一节,关于“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的探究实验如下:实验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予镜面,如图 422 所示。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等。 任务: (1)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根据上述材料,完

9、成“ 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 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B、D 中的工具使用时,动力臂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阻力臂,是费力杠杆。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小球 A 在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提供向心力,当绳子的拉力正好等于 B 的重力时,BC 之间没有弹力,此时 BC 间摩擦力等于零,对 C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C 所受重力和地面的

10、支持力平衡,不受摩擦力,故 A、C 错误,B 正确;A 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做圆周运动,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可能等于零,所以 C 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等于 B、C 重力之和,故 D 错误。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使上表面射入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从右侧面射出, 1 和 2 都必须小于临界角 C,即 1C, 2C ,而 1+2=90,故 C45,n=1sinC 。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进入半圆弧轨道后,小球受到轨道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小球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A 错。小球能通过圆弧的最高点,因此速度必不为零,向心力

11、也不为零,落地时的动能可能大于 ,因此 B 和 C 错。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电场线和等势线垂直,所以电场沿水平方向,从正电荷 M 的轨迹MPN 可知,电场力水平向右,故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电荷 N 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其轨迹内侧,故受电场力水平向左,所以 N 带负电,故 A 错误。电场线水平向右,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 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故 B 错误;电场力对N 粒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 C 错误;电场力对 M 粒子也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 D 正确。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图甲可知,oa 段,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且磁通量增加,由

12、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I 1 的方向为沿逆时针,ab 段磁场向里且磁通量减少,同理可得感应电流 I2 沿顺时针方向,故 A 正确;在 bc 段,磁场向外且磁通量增加,同理可得感应电流 I3 沿顺时针方向,故 B 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a 段安培力 f1 方向指向圆心,ab 段安培力 f2 方向背离圆心向外, bc 段安培力 f3 方向指向圆心,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 C。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2,由于电子还具有一定的动能,故总能量大于 2mec2,即 。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为 B 衰变,B 为重核裂变,C 为轻核聚变,D 为

13、原子核的人工转换。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1)演示实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先预测实验结果,或根据实验目的设想实验应如何设计等等。演示实验要确保实验的成功,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有效记录并分析数据,最后归纳推理得出结论。(2)在学生动手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设计实验,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安装实验设备、使用仪器等各种实际操作,要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应有的事故,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评价,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写实验报告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

14、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正确答案】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载体以及新的学习和交流工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虽然人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物理课件要以科学性为首要原则。物理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必然要求其素材逼近真实,在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过程时,必须符合物理原理。(2)实验优先原则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能试图用电脑去代替实验。对于受条件限制而难以演示的实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仿真“虚拟” 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综合最佳效益原则 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力求恰当

15、、自如地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统筹安排多种媒体,力争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案例分析题11 【正确答案】 (1)知识点:功的概念、做功的必要条件。(2)该同学的错误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做功的必要条件,只是将力与物体经过的路程简单地相乘,而忽略了“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这一条件。正确解法:因为物体的重力为 50 N,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拉力为 50 N,并且竖直向上。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该是竖直向上的,因而移动的距离是 3 m。W=Fs=Gh=50 N3 m=150 J答:该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150 J。(3)解答思路:该同学的错误主要在于不理解功的概念,不会运用功的

16、公式求解。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先理解功的概念,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求一个力对物体做功时一定要注意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单向路程是否与力在同一直线上。解题时,首先要找到物体所受的力,然后找准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单向路程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相乘即可得到做功的多少。12 【正确答案】 (1)该教学片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虽然引导学生思考利用身边的工具作为自己的实验教材进行实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仅仅是简单的体验,没有起到实验应有的探究性目的,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建立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对知

17、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内容过多,属于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应该予以摒弃。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未做出及时有效正确的反馈,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学生养成热爱物理的习惯。(2)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做: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如:直尺、橡皮筋、气球、玻璃杯、纸、笔、音叉等,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可能出现的方法:用直尺打桌子,再把尺放在桌边用手拨动。把橡皮筋夹在两手上拨动。吹气球,弹动、放气听声。用笔敲打玻璃杯。敲打音叉。师:请大家说出刚才发出的声音各是由什么物体在发声?有什么共同特征

18、?生:尺子、橡皮筋、气球、玻璃杯、音叉等,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师:请观察实验: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 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振动? 请说出你的方法。生 1:鼓在振动,在鼓上放纸屑,看到纸屑在跳。生 2:把手放在鼓上感觉它在抖动。生 3:把乒乓球放在鼓上被弹起很高。师:请同学们摸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生:说话时感觉手在抖动,是声带在振动;不说话就不动。师:大家能总结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生: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四、教学设计题13 【正确答案】 (1)酒精分子受热,其动能增加

19、,可以挣脱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从液态变化为气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分子距离,气态酒精分子不断撞击塑料袋,从而使塑料袋膨胀。(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下雨之后地上的积水,太阳出来一会就消失了,湿衣服在太阳下一会就干了。那这些水都去哪了?生:蒸发了。师:很好,很多同学说蒸发了,是消失了么?生:不是,是从液体变成了气体。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平时的物理知识掌握得很扎实,物理学上把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之为“ 汽化” 。那么汽化之后的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在透明的塑料袋里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它放在热水里面。生:塑料袋膨胀了。师:塑料袋为什么膨胀?说明了什么?生:

20、体积增大了!师:很好,也就是说当液体汽化成气体之后,体积增大了,还有吗?大家想是否需要条件?生:热水。师:对,热水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提供热量!汽化需要吸收热量。14 【正确答案】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过程中,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规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2591-422-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Locking wire hole strength《电器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保险丝孔强度》.pdf BS EN 2591-422-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Locking wire hole strength《电器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保险丝孔强度》.pdf
  • BS EN 2591-423-2005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Part 423 Connector rear accessories thread strength《航空航天系列 电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连接器背部组件的螺纹强度》.pdf BS EN 2591-423-2005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Part 423 Connector rear accessories thread strength《航空航天系列 电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连接器背部组件的螺纹强度》.pdf
  • BS EN 2591-424-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tripping force solderless wrapped connection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无钎焊缠绕连接的剥脱力》.pdf BS EN 2591-424-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tripping force solderless wrapped connection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无钎焊缠绕连接的剥脱力》.pdf
  • BS EN 2591-425-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Unwrapping capability solderless wrapped connection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无钎焊缠绕连接的解缠绕能力》.pdf BS EN 2591-425-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Unwrapping capability solderless wrapped connection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无钎焊缠绕连接的解缠绕能力》.pdf
  • BS EN 2591-426-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Contact retention system effectivenes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接触固定系统有效性的测定》.pdf BS EN 2591-426-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Contact retention system effectivenes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接触固定系统有效性的测定》.pdf
  • BS EN 2591-427-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Robustness of protective cover attachment《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护套盖安装的坚固性》.pdf BS EN 2591-427-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Robustness of protective cover attachment《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护套盖安装的坚固性》.pdf
  • BS EN 2591-428-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inusoidal vibrations with passage of current for crimped terminal lug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压接终端接线片电流通.pdf BS EN 2591-428-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inusoidal vibrations with passage of current for crimped terminal lugs《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压接终端接线片电流通.pdf
  • BS EN 2591-501-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oft solderability《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可软钎焊性能》.pdf BS EN 2591-501-2002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Soft solderability《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可软钎焊性能》.pdf
  • BS EN 2591-502-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Restricted entry《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束口》.pdf BS EN 2591-502-2001 Element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ion - Test methods - Restricted entry《电气和光学连接元件 试验方法 束口》.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