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9860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 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A)康德(B)培根(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 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4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B

2、)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 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六三三制7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8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 特点。 【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 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_聘任。 【 】(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10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3、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 ”,即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2 体育是以_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B)健全品德素养(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13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 】(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14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 】(A)赫尔巴特(B)

4、裴斯塔洛齐(C)夸美纽斯(D)亚里斯多德15 发生在 18 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_的论争。【 】(A)知识与能力(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16 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 】(A)信号图式法(B)探究 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17 最古老、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18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19 为了分班、分组的

5、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20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性22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

6、不断的增长23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是对文化的延续(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24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25 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育方法的选择(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26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

7、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27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_三个方面。 【 】(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28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29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30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

8、集体管理(E)目标管理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32 简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33 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34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35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7 论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康德最早在大学

9、讲授教育学课程。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教育生物起源说。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04 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地市一级教

10、育局聘任。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两个全面”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德育的发展功能。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证实质上是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论争。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

11、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为暗示教学法。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以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口头讲授。讲授法中包括讲解、讲述、讲演等不同的讲授形式,讲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法,同时又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诊断性测验是指在教学活动的一定阶段,如学年、学期或教学某一课程章节之初进行的测验,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准备状况,使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差异心中有数,以便于合理组织教学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

12、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现代教育还不具有公益性和免费性。22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6) 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

13、再生产科学知识。24 【正确答案】 A,C,D,E【试题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5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26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身心健康权、人权自由、人格尊严、隐私、名誉、荣誉等权利的特殊保护。2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28

1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同时教学还会实现其他的教学目的。29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0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正确答案】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

15、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32 【正确答案】 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首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是绝对的。其次,在教育活动中,尽管他们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育内容来讲,都是人的因素,都处于主体地位。就两者关系来讲,他们又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他们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影响。由于教育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对象。从学的角度看,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为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从事学习的条件和客体之一。因此,教育者与受

16、教育者应该是互为客体,互为条件。33 【正确答案】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在 1944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4 【正确答案】 (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2)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3)学校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4)两种性质的现代教育。35 【正确答案】 (1)教育法;(2) 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

17、政规章。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的,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

18、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37 【正确答案】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附属物” ,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级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