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89860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7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7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特朗普制2 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育(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D)道尔顿制(E)个别教学3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 )。(A)理论课和实践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新授课和巩固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E)自习课和辅导课4 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2、。(A)直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E)理性的5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 ”说明转化后进生的 ( )。(A)扬长原则(B)对事不对人原则(C)潜移默化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E)启发性原则6 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E)角色意识7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 )。(A)常规管(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E)过程管理8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B)唯科学主义(C)实践理性(D)解放理性(E)存在主义9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

3、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E)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起主体作用10 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教会讨论了( )。(A)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义务教育投资实施细则(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1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4、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E)文化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12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规范作用(B)动力作用(C)引导作用(D)爆发作用(E)提升作用13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十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E)教育决定

5、论14 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15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形式教育论形成于 17 世纪,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洛克(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E)华生17 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德育的构成要素有( )(A)道德教育(B)政治教

6、育(C)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18 班主任作为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应该协调好( )等方面的关系。(A)协调好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B)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C)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利用社会教育机构教育影响学生(E)利用社区中的人才和教育基地教育影响学生19 根据研究的功能,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基础性研究(B)发展性研究(C)评价性研究(D)预测性研究(E)定量研究20 学校文化是由( ) 构成的。(A)观念文化(B)规范文化(C)物质文化(D)设施文化(E)组织文化21 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

7、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复杂性(C)专业性(D)公益性(E)系统性22 课程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按照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 )。(A)必修课程(B)研究型课程(C)基础型课程(D)拓展型课程(E)活动课程23 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两种对立的观点是(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人的全面发展观(D)素质教育论(E)教师中心论24 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其指导意义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 )。(A)教育目的的指导作用(B)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C)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D

8、)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E)教育目的的衡量作用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25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A)正确(B)错误26 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它本身不是文化现象。(A)正确(B)错误27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目的性。(A)正确(B)错误28 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A)正确(B)错误29 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功能的生存功能。(A)正确(B)错误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30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_、家庭教育。31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盛,_兴办的私学规模最

9、大。32 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除了上述三个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_。33 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34 美国心理学家_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 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35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般是通过政府以_的形式表达的。36 1958 年_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7 _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38 教师的道德素养,简称“师德”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_中。39 我国最早用“ 课程” 一词的是 _

10、;西方最早出现是在英国教育家 _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40 _认为学习过程应“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 。41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_进一步深化的。42 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_、社会模仿模式等。43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_、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44 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主要有: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_、_、形成研究方案四步。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5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6 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47 中学德育的意义是什么?48 如

11、何建设一个班集体?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9 谈谈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具体要求。50 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70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

1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寡,可以把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完成一种主要任务的课。单一课又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检查课等。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常要求在一堂课完成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等多项教学任务。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

13、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所以,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潜移默化原则也称渗透性原则,就是旨在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主任首要职责是想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识。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见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等。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平行管理是指班

14、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程和教学目标取向基本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四种。生成性目标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提出的命题“教育即生长”,它在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师生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次全教会是 1985 年 5 月 15 日至 19 日召开的,会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次全

15、教会于 1994 年 6 月 14 日至 17 日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于 1999 年 6 月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和知识的逻辑性特点。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事业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历史证明,教育的某一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一脉相承,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

16、求和挑战,冲击着教育的习惯领域,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斗争,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后天的环境决定的,是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大生产需要大批接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从而需要大批的教师,因此产生了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1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多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形式

17、教育论形成于 17 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17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构成要素,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班主任对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协调,其中选项 D 和 E 属于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范畴。19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教育科学研究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20

18、【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这三种文化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2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这里考查的是对教师劳动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理解。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考查对课程类型的记忆,应该在加深对各条标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按照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2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关于教育目的的确立,两种对立的观点是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作用的理解和记忆。三、判断题

19、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类社会早期教劳是结合的,密不可分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体分离,脑力劳动者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于是产生了学校。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人的自觉能动性是指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认识能力,创造性是其最高表现。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0、】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和内在素质提升的过程。获得教师资格只是专业化进一步提升的前提。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的生存功能主要是体现在德育的个体化方面,即个体的价值观、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德育促使个体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四、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30 【正确答案】 社会教育31 【正确答案】 孔子32 【正确答案】 人力资本33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34 【正确答案】 柯尔伯格35 【正确答案】 教育方针36 【正确答案】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37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8 【正确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

21、业道德规范39 【正确答案】 朱熹斯宾塞40 【正确答案】 夸美纽斯41 【正确答案】 柯尔伯格42 【正确答案】 体谅模式43 【正确答案】 制定计划44 【正确答案】 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5 【正确答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46 【正确答案】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即三备。(2)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47 【正确答案】 (1)

22、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48 【正确答案】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3)形成良好班风。(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六、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49 【正确答案】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现代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以及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上课这一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的总体要求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适当运用

23、教学方法。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即教师要明确每一堂课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成的目标并接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内容正确,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注意概念和原理的正确、表达的规范条理,同时注意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性。方法得当,教师要力争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有效,整个教学能够按照课程计划的设计展开,课堂上秩序井然,气氛活跃,学生思考深入,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的进程及时处理偶发性事件。体验积极,既应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师生都处

24、在积极的状态,双方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切实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使教学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50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能够理解、体 验和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只有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2)德育的形成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教师要协调家庭、社区和学校,组织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体育等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开展活动中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巩固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Q 1237-2000 Extensions to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in Support of B-ISDN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tudy Group 11)《在B-ISDN的支持下智能网能力集3的.pdf ITU-T Q 1237-2000 Extensions to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in Support of B-ISDN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tudy Group 11)《在B-ISDN的支持下智能网能力集3的.pdf
  • ITU-T Q 1238 1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共同方面 Q系列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pdf ITU-T Q 1238 1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共同方面 Q系列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pdf
  • ITU-T Q 1238 1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共同方面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pdf ITU-T Q 1238 1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共同方面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pdf
  • ITU-T Q 1238 1-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对于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建议 公共方面》.pdf ITU-T Q 1238 1-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Common Aspects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对于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建议 公共方面》.pdf
  • ITU-T Q 1238 2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ITU-T Q 1238 2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 ITU-T Q 1238 2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ITU-T Q 1238 2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交换功能(SCF-SS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 ITU-T Q 1238 2-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tudy Group 11)《对于智能网.pdf ITU-T Q 1238 2-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SF Interface Series Q Switching and Signall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tudy Group 11)《对于智能网.pdf
  • ITU-T Q 1238 3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R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ITU-T Q 1238 3 FRENC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R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 ITU-T Q 1238 3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R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ITU-T Q 1238 3 SPANISH-2000 Interface Recommendation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apability Set 3 SCF-SRF Interface《智能网能力集3的接口推荐性规范 业务控制功能 专用资源功能(SCF-SRF)接口 系列Q 交换和信令 智能网 11号研究组》.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