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89875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唤起2 当一个人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个是印象形成中的(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3 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4 儿童在知道“ 芹菜”“萝卜”和“土豆”

2、等概念之后,再学习“ 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5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这是( )情绪理论。(A)阿诺德的“ 评定 兴奋说”(B)坎农 巴德学说(C)詹姆士兰格理论(D)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6 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B)互访(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7 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 )。(A)全面和谐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理

3、论(C)发现法(D)发展性教学理论8 下列关于遗传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等(C)遗传素质存在个体差异(D)遗传素质能预定人的发展9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 )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10 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 )。(A)直接强化(B)强化的程式(C)替代性强化(

4、D)间接强化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 )的原则。(A)民主参与(B)民主参与、科学决策(C)科学决策(D)独立自主12 认识到抢夺他人的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就算饿死也不能违背道德的原则,这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 )。(A)本我原则(B)自我原则(C)超我原则(D)他我原则13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B)示范法(C)消退法(D)行为塑造法14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5 “忠君、尊孔、尚公、

5、尚武、尚实” 是( )时期的教育目的。(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 ”16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具有育德、促智、健体之功能,这是美育的( )功能。(A)直接性(B)间接性(C)循环性(D)超美育17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19 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A)强烈(B)较弱(C)

6、微弱(D)中等20 老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列举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类型的直角三角形。这种突出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含有直角” ,同时变换直角三角形的非本质特征“ 直角的方位 ”,就是运用了( )。(A)定势(B)变式(C)直观(D)迁移21 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画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B)调节策略(C)监控策略(D)计划策略二、辨析题22 马戏团中的狗在驯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23 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24 “复习是学习之母 ”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

7、则。25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三、简答题26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7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28 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29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四、材料分析题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刘某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特喜欢罗纳尔多,于是把头发剃成足球式的形状。第二天来学校上课,刚走进教室,被老师看见,老师便对他说:“你的发式太怪了,把头发再剪剪,恢复正常了再来上课,顺便让你爸爸妈妈来学校一趟。”刘某回家后,将这件事告知家人,第二天他和他的外婆一起来学校,学校老师要求刘某剪掉头发,否则不准许他上课。于是外婆带他去将头发剪成光头。第

8、三天刘某来到学校,没想到学校老师却说哪有学生剃光头来上课的,依然不允许他上课。外婆只好找校方领导,校方也说不准许其上课。家长说:“可否戴帽子上课。” 校方说:“不行,等头发长长了再来上课。”家长为让刘某学习,找到教育局领导反映情况,教育局要求学校准许刘某上课,但是刘某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纪律)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校收到教育局通知后,以刘某剃光头损坏学校形象为由依然不允许他上课。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3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孩子画苹果。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

9、,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 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 “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 “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 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

10、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 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 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结合本案例回答,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在上同一节画苹果的课上,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什么差异?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

11、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可以通过一种替代性强化即他人的经验来增强学习倾向。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一个人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题目中由外表充满魅力得出别的特征也有更好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理解了的事物即使它的细节改变还能进行再认。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

12、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儿童在知道“芹菜“萝卜”和“土豆”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心理学兰格分别于 1884 年和 1885 年提出了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观点,人们称之为詹姆士一兰格理论。该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即情绪是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是属于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的方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前苏联

13、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能预定人的发展,故选 D。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句话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知、情、意的统一。故选 C。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可以让其他同学因此受到强化,表现出助人为乐的行为,属于替代性强化。11 【正确答案】 B【试题

14、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故选 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 C。强化法是指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展示的范例(榜样);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

15、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故选 A。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是清朝末年提出的教育目的。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蔡元培先生在 20 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

16、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解决问题。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变式就是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变式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多次重复学习内容,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包括及时复习、整体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理解性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化、画线。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会“算术” ,是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23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学习活动开

17、始和结尾效果较好,因为它们只受倒摄抑制或者前摄抑制的单重影响,所以不应处理琐碎的事而应学习重要的新概念。24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25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

18、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所以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1)问题的特征。问题的特征中,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常常会影响个体问题的解决。(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越大。(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时也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功能固着是一类定势现象,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

19、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27 【正确答案】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28 【正确答案】 (1)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3)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4)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

20、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5)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过易不利学生思考,学生感到乏味;过难则学生无法回答。要提一些经过学生想一想即能够回答的问题。(6)提问后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可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启发诱导他,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讽刺挖苦。对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29 【正确答案】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

21、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

22、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地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 处罚权”。(2)从情理的角度说,初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便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3)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不负责任。学

23、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31 【正确答案】 案例反映了中国、日本和美国在基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1)中国、日本和美国教育理念存在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日本和美国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是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日本的教育强调创新和基础相结合,日本教师不仅注重学生个体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创新,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

24、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学生多看、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的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2)教育方式存在的差异。中国的学校教育方式偏向于应试教育的方式,注重用最终的考试来评价学生,标准则是考试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日本学校教育的方式偏重于独立性和个性化教育,学校通过知识教授与活动兴趣课程的安排,促进学生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美国的学校教育方式比较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多样化,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方式上,将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注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好。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