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是为了不教 ”最早是由 ( )提出的。(A)马克思(B)布鲁纳(C)叶圣陶(D)陶行知2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是古代哪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3 下述著作中属于柏拉图的代表作的是( )。(A)理想国(B) 政治学(C) 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4 “先行组织者 ”的提出者是 (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桑代克5 关于“教材 ”的理解,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B)教师教学参考书(C)
2、学生学习的课题和目的(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6 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被称为(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7 “亲其师而信其道 ”反映了 (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A)教师知识(B)学生认知(C)师生关系(D)师生合作8 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讲是属于(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9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A)吃饭穿衣(B)漫无目的地幻想(C)猜谜语(D)回忆电话号码10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 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 “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3、)。(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11 第斯多惠曾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12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杜威提出的“三中心论” 是指 (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B)教师中心、儿童中心、教材中心(C)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D)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教材中心13 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安排课程的目标是( )。(A)行为取向性目标(B)表现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评价性目标14 以下
4、不属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的是( )。(A)前言(B)内容标准(C)术语解释(D)课程内容15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读书指导法16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描述的是哪一种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7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此种教学方法为(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8 下列强化方式不属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5、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负强化(D)自我强化19 临近期末考试,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小强却感觉非常痛苦,经常紧张不安、忧心忡忡,上课很难集中精神听讲,即使在家休息也时常会出现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现象。综上所述,小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A)抑郁症(B)焦虑症(C)恐惧症(D)强迫症20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处于 10 一 12 岁时应为(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21 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强自立的精神,教师给学生们讲了“卧薪尝胆” 的故事。这体现了哪项德育方法?( )(A)指导实践法(B)榜样示范法(C)品德修养
6、指导法(D)品德评价法二、辨析题22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23 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24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25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树立班级奋斗目标。三、简答题26 简述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27 简述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28 简述贯彻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29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23 以上学生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一部分教师认为,
7、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 ”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 ,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 荐杂文 ”“知类文”“谈方法”“ 说感悟 ”,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
8、 :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这么好。原来体育课后上语文课,刚刚进行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现在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就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 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期中考试时,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新的上课方式。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31 材料: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在课堂讲的教学内容。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
9、成绩不理想。问题: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教师普遍认为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讲一听之间的事情”的错误看法,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论断,以矫正“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论断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故本题选 D。
10、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其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卢梭曾盛赞理想国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视频、投影、故事书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材是根据课程
11、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结合选项,本题选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指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教师时,才会相信、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意在表达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故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均属于类似的刺激,故本题选 C。9
12、【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导向问题目标与结果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结合选项,只有 C 项符合问题解决过程。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迁移的方向不同,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根据题意,本题选 D。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劳动
13、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和感化学生。结合选项,本题选 B。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杜威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区别于传统教育学流派主张的“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它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
14、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谈话法种类的掌握。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指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的方法。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按照班杜拉的理论,对有机体行
15、为的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方式。故本题选 C。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焦虑症症状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结合题干,本题选 B。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25 岁) ,权威阶段(58 岁) ,可逆性阶段(810 岁),公正阶段(10一 12 岁)。故本题选 D。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
16、响学生,提高学生品德的方法。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错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23 【正确答案】 错误。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影响,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24 【正确答案】 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25 【正确答
17、案】 正确。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础的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
18、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深化,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向有意注意过渡。(2)注意的品质不断改善。具体表现在: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迅速提高。其次,年龄的增长带动了个人知识经验积累的增长,注意的广度也日益扩大。再次,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出现了缓慢的发展。最后,随着个体大脑神经内抑制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注意的转移能力得以迅速发展。27 【正确答案】 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改变认知。具体有:树
19、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2)自我调适。具体有:情绪控制。合理宣泄。学会放松。28 【正确答案】 贯彻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 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29 【正确答案】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存在认知方式、智力等方面的差异。(1)每一种
20、认知方式都有长处,也有不足;既有促进学习的一面,也有阻碍学习的一面。学生根据个人的偏好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学习。教师应在教学上采取和学生认知方式一致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应针对认知方式的不足进行弥补性教学。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较大,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针对不同认知方式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对策。(2)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但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所以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更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各自适当的速度得到最好的发展。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调整教学的手段、方式和组
21、织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王老师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 ”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3)王老师成
22、功转变了教师角色。在“ 语文课进阅览室” 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王老师引导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在“ 语文课进阅览室” 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 的局面,建立了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31 【正确答案】 学习策略可以大致分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控制的策略,包括制订计划
23、、监视执行、调节等。小王可以通过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自己监控执行,及时调整。资源管理策略是对时间、环境、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它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与人力资源的利用。小王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零碎时间,并通过对环境、工具、老师、同学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方法。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见的方法有记忆术(例如: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语意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式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法等。组织策略指的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PQ4 法(预览一设问一阅读反思一背诵回顾)等。小王可以逐步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