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89877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4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4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2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 )的特点。(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4 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

2、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5 李小坤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李小坤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6 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7

3、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体现了( )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8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 是(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10 杨柳被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11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A)暗示教学法(B)讲授法(C)实验法(D)参观法

4、12 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以下咨询环节的( )(A)缺陷矫正(B)早期干预(C)问题预防(D)发展指导13 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A)生理需要(B)爱与归属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14 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 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B)社会模仿模式(C)活动模式(D)认知模式15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 )(A)心理疏导(B)择业指导(C)心理咨询(D

5、)交往指导16 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 )(A)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D)绝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形成性评价17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18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

6、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19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B)讨论法(C)陶冶法(D)讲解法20 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A)示范法(B)惩罚法(C)代币奖励法(D)肯定性训练21 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 )(A)强迫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回避型人格(D)冲动型人格二、辨析题22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双单轨学制。23 论语中提出了“ 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

7、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24 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25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三、简答题26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27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8 简述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29 简述强迫症及其矫正方法。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甲同学活泼好动、能说会道、反应灵活、爱好交际,上课时爱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乙同学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好交际,上课时不爱发言,学习不主动。问题:甲乙同学分别是什么气质类型?面对二者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如何使他们扬长避短?31 材料: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

8、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呢? 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 200 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书(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的方式明显好了很多。问题: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4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

9、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网络教育的特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说明了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生产力的发展。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场依存型认知风格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定义知识、信息。李小坤根据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属于场依存型。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遗传

10、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作用而逐渐发生变化。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杜威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分

11、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暗示教学法也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它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立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它不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有考试焦虑症发生倾向的学生提前进行辅导干预有利于防止焦虑症的发生,属于早期干预。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感到孤独。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需要。14 【正确答案

12、】 D【试题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者问题)。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的发展遵循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顺序。18

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使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讲解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偏执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强迫型人格多表现为刻板固执、优柔寡断;回避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懦弱胆怯;冲动型人格则明显

14、表现为情感爆发与行为冲动。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错误。学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与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所构成。横向划分可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纵向划分可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3 【正确答案】 错误。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并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前教育学阶段,虽然对教育活动的论述已经不少,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也显得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并

15、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24 【正确答案】 正确。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25 【正确答案】 正确。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教育者应当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有:(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

16、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27 【正确答案】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28 【正确答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9 【正确答案】 (1)含义: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的痛苦。它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

17、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2)矫正方法: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 暴露与阻止反应 ”。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甲同学是多血质类型的人。因为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善于交际、亲切、有生气,但也往往表现出轻率、不真挚等。乙同学是黏液质类型的人。因为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注意稳定、

18、显得庄重、坚忍,但也往往表现出固执、淡漠。(2)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气质类型,发扬气质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可以让甲同学发挥优势担任班干部,教导其上课注意听讲、不要搞小动作,为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要积极关注乙同学的情绪变化,多与其交流,同时鼓励他参加班集体活动。依据气质类型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对于甲同学,教师可以鼓励他进行小组学习,在跟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对于乙同学,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让其回答问题,在答对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答错时也要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

19、自己的气质。教师在与甲、乙交流时,让其慢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向他人学习。31 【正确答案】 (1)处罚学生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违反纪律也是有不同原因的,老师处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改正错误,更好地成长。案例中的班主任所采取的处罚方法很值得我们思考。(2)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但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 人 ”,而不是“驯服物”

20、。该案例中班主任在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时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不仅遵守纪律,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3)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进行民主化管理,不能专制也不能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该班主任采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处罚” 手段,顾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学到了知识,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4)案例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教育。处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案例中班主任这样的处理方法,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学生违反纪律是错误的,必须受到处罚,这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5)案例中班主任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这位老师采取暗示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直接点破,但是学生在老师的“惩罚” 下,通过表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班主任将惩罚与教学相结合,惩罚中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心服口服,知错能改,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