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89896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为了扩大赋税征收的来源而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B)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C)建立军功爵制度(D)统一度量衡2 “爱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 “仁爱”注重( )。(A)调解人际关系(B)倡导重义轻利(C)讲求实际功利(D)区分等级名分3 汉武帝为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采取许多严厉措施来打击地方豪强和富商。下列不属于这些严厉措施的是( )。(A)推行五铢钱(B)盐铁官营(C)颁布算缗、告缗法令(D)向地方派遣刺史进行监察4

2、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5 “盐铁部偏重于征商税和禁榷收入,户部偏重于田赋和榷酒收入,度支部负责财政支出。”材料中 “盐铁部 ”“户部”“度支部”的设置应出现在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中的“ 其书”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藏书(B)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

3、王夫之读通鉴论7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 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 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 ”。作者此作意在(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8 “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是( )中规定的一个原则。(A)“门户开放 ”政策(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9 “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

4、,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由此可见该局的兴办( )。(A)推动民间兴起办厂高潮(B)带动中国股份制公司的普及(C)冲击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D)迅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10 关于 19 世纪后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不正确的是( )。(A)许多中国人加入翻译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活动中(B)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在中国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C)使许多官僚和士大夫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但中国仍是“天朝上国”(D)使许多官僚和士大夫开始重新认识世界11 1932 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

5、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 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 ”。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12 1945 年 12 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 85 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 年公司上交税利达 4378 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 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D)得益于

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3 2014 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C) 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厂科学解释。下列不属于该体系内容的是( )。(A)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以阶级斗争为纲 ”15 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的时间是( )。(A)330 年(B) 355 年(C) 395 年(D)421 年16 19 世纪初,英国

7、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 20 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17 1882 年 9 月的某个夜晚,随着珍珠街电厂的并网运行,白炽灯点亮了纽约的许多街道,人们被这种场景震撼,这成为当时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闻。上述情景应发生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第三次工业革

8、命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8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C)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人处世要有理智(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19 “里根经济学针对经济低迷采取的措施可以形容为四大支柱,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大意相符的是( )。(A)社会供给平衡思想(B)货币学派思想(C)新保守主义思想(

9、D)新自由主义思想20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21 “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 “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B)缓和社会矛盾(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22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

10、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20 世纪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D)欧共体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23 ( )在 19011902 年间撰写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专著,抨击传统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能铺叙而不能别裁”等弊病。(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炳麟24 我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和方法上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是( )。(A)通典(B) 通志(C) 史通(D)文献通考25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

11、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 。(A)开展历史调查(B)撰写历史论文(C)进行历史制作(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二、简答题26 简述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7 简述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28 简述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间的关系。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一: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工业组织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研究的起点。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材料二:无论是汤因比的“ 突变论 ”,还是克拉潘的“渐进论”,至少有两大共同的“ 漏

12、洞”,一是把工业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经济的变革,忽视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及其实质。例如“ 渐进论”侧重在经济领域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把工业革命的内涵局限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问题:29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个学派从不同侧面抓住的工业革命“特征” 。30 杨杰认为在研究工业革命时应采用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各是什么?31 材料: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果教师直接设问“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何” ,学生是难以回答的。而教师若分层设问

13、:“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地位怎样?政治地位怎么样呢?思想地位怎么样呢?在当时的国情下预测一下它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呢?”等,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最后,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一起探讨,就能较好地归纳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经济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政治上,它的产生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思想上,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

14、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发展趋势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问题: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32 材料:下面是“新文化运动 ”讲授过程中的师生对话: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原因。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后,各个派系都没有取得中央政府的绝对控制

15、权,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较少,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让你满意?问题:试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行为。四、教学设计题33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中,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材料二:课文摘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

16、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 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合商鞅两次变法的相关史实可知,A 项是在秦国建立严密的法律制度和基层管理体制;B 项是产生大量个体小农家庭,扩大赋税征收的来源;C 项是奖励军功,增

17、强军事力量并打破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D 项是方便国家征收赋税和发放俸禄,有利于秦国社会经济发展。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而墨子的“爱”是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西汉中期,地方豪强和富商通过铸造钱币,经营盐铁和其他商业活动积累巨额财富,成为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潜在威胁。汉武帝为加强中央的集权统治,采取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算缗、告缗等措施,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豪强和富商的力量。汉武帝向地方派遣刺史主要是为了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员,对豪强和富商的影响有限。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举制使得知识分

18、子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从而可以培养“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同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这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也就有利于封建政府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分析,钱穆所说的制度应为科举制。郡县制和行省制不符合题干“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故可排除 A、D 两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意图。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盐铁部”“户部”“度支部”是三司使领导下的三个掌管财政事务的行政部门,创设于北宋前期,目的是削弱丞相的财政大权,加强专制皇权。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

19、、梁在维新变法期间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是受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的影响。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和“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可知老秀才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由于“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已经取得的特权,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中的矛盾。材料为“门户开放”政策中的一个原则。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才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故 A 项错误;中国股份制公

20、司的普及的说法欠妥,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招商局开其端,公司因之云集”的信息说明招商局的创办推动公司制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论及招商局对公司制发展影响,没有提及对自身力量发展,故 D 项错误。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许多官僚和士大夫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观念和“夷夏”观念,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西方。在他们看来,中国不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国”,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被看作是求强求富的必要手段。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32 年处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为减小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国民政府颁布这一条例。材料只涉及减少农民的负

21、担,不能说明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排除A、B 两项;材料没有提到改革的效果,排除 C 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占全国财政收入32”可以得出该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民营纺织业的发展不利。题中材料的描述恰恰是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的表现,排除 B 项;通过题目不能得出该公司发展与国民政府统治巩固之间存在必然、明显的联系,排除 C 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指 1927 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排除 D 项。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台湾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对外政策,官方与民间都不

22、可能与大陆有接触。1971 年,第 26 届联大会议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将国民党台湾当局驱逐出联合国,于情于理,台湾当局也不可能出席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庆功会。1978 年 12 月,中美正式建交,台湾当局无法接受,不可能去参加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于 1997 年 7 月举行,此时已经在两岸“九二共识”之后,两岸经贸往来密切,民间交流频繁,在这个背景下可以推断台湾半官方代表有可能出席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

23、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主张。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395 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逝世,遗言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罗马帝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即东罗马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即西罗马帝国。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19 世纪初”“英国”“抵制教会”“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20 世纪”,这是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使人们急需增加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内容指的是电力作为新能源运用到社会公共服务,结合相关史实和“1882 年”可知,题干中的情景应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24、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指导思想理性主义。康德的话道出了启蒙的真谛,即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康德是启蒙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旨在于人的思想自由,A 项主要是启蒙运动前期的功绩; B 项则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主旨;C 项与题干要求不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所说的“里根经济学”是一种“新保守主义”思想,意在维护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主张联邦政府不干预人民、地方和州权限内的社会和经济事务。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指罗斯福新政实施后,自由主义经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所取代,表明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得到加强。罗斯福新

25、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前提的,使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继续发展,故排除 A、D 两项;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不否定市场经济,故排除B 项。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二战”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极大破坏;战后,西欧各国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以缓和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等社会矛盾。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中介绍了西欧、日本、美国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B、C、D 三项均只涉及其中一个方面,而 A 项是对三者的概括。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结合题干中列举的观点可知,该作者用近代的史学新理论(主要是以政治学为代表的兰克史

26、学)来批判分析中国的传统史学,主张用资产阶级史学理论解读中国历史。再结合题干给出的史学著作名称可知,该作者应是主张“史界革命”,推崇“新史学”的粱启超。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写史通分为内篇和外篇。其中,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的方法中,历史教师根据学生长时段历史学习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为每位学生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查和较为全面评价。二、

27、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孙中山总结历次革命的经验教训,在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制定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1)具体内容:民族主义,即反对帝国主义,实行民族自决,废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资产阶级所专有,并规定只有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才能享有自由权利。民生主义,即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是将私人所有的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政府照价征税,或收买、征收。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国家分配土地耕种。“节制资本 ”规定,严禁私有资本操纵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2)意义:经孙中山重新

28、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大革命的深入发展。27 【正确答案】 (1)问题与史论性。学生在对所用史料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实现史实、史观、史据的统一。(2)活动与探究性。学生对研究性问题的探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3)过程与体验性。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在体验中有所感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4)自主与合作性。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也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关系、合作关系。(5)综合与开放性。历史研究性学习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研

29、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和整合的研究。28 【正确答案】 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视为统一体,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教材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包含于历史教材中。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媒体,它与历史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历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所谓教材,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各种教学材料。新课改下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其中历史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历史

30、教材的主体部分。简而言之,凡是承载历史课程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可以视为教材。另一方面,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材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师生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也是学生历史学业考试的主要依据之一。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工业组织学派: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大企业。技术学派: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能源学派:煤的广泛运用及石油、电力作为新能源的应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到来)。30 【正确答案】 观点:全面的观点。现象:社会上,人们应用工业革命的成果,生活日益现代化;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建立,工业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等;文化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

31、义产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31 【正确答案】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不能放弃。循循善诱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凡是属于“ 分析”“探讨”“认识” 的知识都是运用层面上的知识,因此,指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分析所学历史事实,并能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加强了学法指导,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又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加以分析,还从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因、外因方面做出分析,最后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

32、位等几方面,确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这就既落实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又落实了能力的培养要求。32 【正确答案】 该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成功解决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性问题。该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教学行为和思路进行调整,不完全受到教学预设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不是通过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先征集学生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加以解决,做到对症下药。教师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首先,教师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的提问当作有价值的课题供大家讨论,说明教师重视学生的想法,这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其次,教师的“不知道我

33、的回答能不能让你满意”让学生倍感亲切,切实感受到师生平等的地位。该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预设。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当教师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四、教学设计题33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外交方面的成就,了解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等基本史实,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方针调整的原因以及新

34、时期中国在外交方面的成就。(2)过程与方法:讨论在各个不同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原因及其取得的成就,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突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上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显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学习,加深对和平精神的理解;通过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教学难点:20 世纪 70 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二战 ”期间丘吉尔的名言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

35、利益”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进行调整,进而导入本课内容。设计意图:用名言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激发思维,集中注意力。二、讲授新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外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国际形势: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出席日

36、内瓦国际会议;(4)出席万隆国际会议。(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1)问题的由来: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2)重返联合国的原因:20 世纪 70 年代,第三世界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美国出于联合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需要调整对华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3)时间: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第 26 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4)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

37、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解冻(1)过程:“乒乓外交”一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一尼克松访华一中美发表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系。(2)影响:是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3中日邦交的正常化(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着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和社团、人士的推动。(2)过程: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972 年)一双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3 年)。(3)意义:中日建交

38、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新时期的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冷战结束后,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国内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国内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外交政策的调整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1984 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不结盟。新时期外交方针之一是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

39、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2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积极推行多边外交:中国既与社会主义国家往来,也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既与周边国家往来也与其他地区国家往来,既与发达国家往来也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往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中国自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00 年 9 月,原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且倡议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的首次会晤,中国在

40、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三、巩固练习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四、课堂小结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政策逐渐明朗并加以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冷战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同社会主义阵营和资率主义阵营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党和政府实时地调整外交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积极发展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希望同学们明确我国外交基本政策及发展历程,以国际视野了解当今的世界,学好本领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平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巩固理解。五、课后作业教师请学生课后搜集身边还能找到的有关我国外交政策变化历程的各类材料,形成一篇 300 字左右的论文,有条件的话可以附照片等辅助材料。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