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 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实现统一后的政治需要(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D)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颁布秦律(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食有劳而禄有功 ”3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带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 ,掀起反抗秦朝暴政的义旗。下列有关这次起义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 均田免粮” 的主张(B)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直接推翻了秦朝的暴政(D)是农民战争史上的顶峰4 汉高祖在“ 平城之围” 后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该政策实行的现实意义是( )。(A)承认自身国力存在差距(B)避免走秦朝穷兵黩武的道路(C)为对匈奴作战积蓄力量(D)稳定边境形势,确保国家安全5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越南的
3、占城稻传入中国(A)(B) (C) (D)6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7 文献记载钢铁是“ 杂炼生(生铁)缫(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萌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8 以下有关孔子改制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今文经学观点与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结合起来(B)发挥了“托古改制” 的思想(C)否定了“敬天法祖” 的守旧思想(D)认为“六经 ”中所称尧、舜大业是真实存在的9 维新派
4、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不包括( )。(A)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B)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C)要不要变革封建的教育制度(D)要不要废除帝制10 1923 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 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 ”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1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 。19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
5、加深(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1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下列理论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井冈山的斗争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B) (C) (D)13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许多影响。下列对这次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评价有误的是( )。(A)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导致社会秩序的动荡(D)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有利条件14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6、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 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举办博鳌论坛(D)2012 年上海世博会15 历史学家在评论某人物时提到:“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 的传统,只是旧 三一区 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该人物是( )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提秀斯16 南美洲近代的解放者玻利瓦尔于 1826 年攻下卡亚俄港,宣告( )在拉丁美洲300 余年殖民统治的结束。(A)葡萄牙(B)西班牙(C)
7、意大利(D)英国17 五百多年前,欧洲一批航海家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冒险活动,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欧洲的足球赛场,他们登陆首选的落脚点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那么从历史渊源上看,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足球联赛水平高,同时上缴税费额度最低,使自身特长和收入得到最大体现(B)西班牙一直都尊重美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赢得美洲人的好感与向往(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今,两地形成共性语言、信仰等,登陆西甲可以减少很多障碍(D)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同时西班牙又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登陆西甲是最大的荣耀18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
8、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 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19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坦承:“我们曾经是世界第一位这只是 25年以前的事。当我们展望今后 5 年、10 年,或许 15 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 。(A)对民主制度的担忧(B)世界政治经济朝多极化方向发展(C)渴望重塑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D)提醒国民注意世界局势的变化20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9、的前提是 ( )。(A)进行了民主化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21 有人针对“ 二战” 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朝鲜战争停战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 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国际地位提升(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不结
10、盟运动的兴起(D)苏联、东欧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3 编年体史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 )。(A)希罗多德(B)波里比阿(C)狄奥尼修斯(D)修昔底德24 史记成书后有许多学者为其做注解。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三家注” 不包括( )。(A)史记音义(B) 史记集解(C) 史记索隐(D)史记正义25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 )。历史老师历史教材历史影像历史遗迹(A)(B) (C) (D)二、简答题26 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27 简述影响中学历史课程信息化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有哪些。28 简述说课对高中历史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一:唐代诗
11、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 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古今图书集成之苏州府志材料三: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12、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何尝不先行断发哉?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四: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孙中山工业建设会趣旨问题:29 据材料一说明土地对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社会土地的占有情况。30 材料二中
13、所述现象出现于何时何地?“计日受值” 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段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31 材料三中康有为依据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提出了断发的哪些理由?当时,他的主张没有实现,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又是在何时发生的?32 材料四中孙中山为什么会认为“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32 材料:历史必修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讲授完毕后,王老师组织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本章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上课伊始,王老师以本章内容中的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为线索,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利大还是弊大” 作为讨论题目,将学生分成两队,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讨论,并陈述各自的理由。一堂 45 钟的讨论课,学生们可谓唇枪舌剑,不
14、仅列举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课下搜集的资料用到讨论中,学习气氛热烈。王老师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到十分欣慰。问题: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该教师组织的讨论课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是什么。33 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为什么?34 课堂上运用你喜欢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什么?34 材料:师: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内阁和国王,他们的首领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请同学们推荐三位同学分别担当此任,给 2 分钟的准备时间,等会儿到讲台上阐述。别的学生分别是议长、首相、英王的谋士。担当议长、首相、英王的同学必须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展示英国现在议长、首相
15、、英王的图片)议长介绍议会的人员构成,议会的权限是什么?首相介绍你是如何当选的?你有哪些权力?国王你是怎样当上国王的?你有哪些权力?2 分钟后请三位同学分别阐述。师:通过三位同学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 统而不治” ;议会掌权,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内阁和首相。说到英国,我不禁想到中国,18 世纪的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军机处有什么区别?生:(看书,回答)师:(板书总结)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 ,虚有其位,是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的军机处为皇帝决策提供建议,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是皇权专制的产物。问题:35
16、 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了哪些历史教学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教学方法?为什么?36 课堂上运用你喜欢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四、教学设计题37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材料二:课文摘录:公元前 5 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 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他们以人的眼光
17、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中学教师
18、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3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分封制产生了很多诸侯,造成了后来诸侯争霸的局面。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郡县制就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强化地方独立性。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目考查的是商鞅在公元前 359 年主持的第一次变法的内容。此次变法内容有颁布秦律,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食有劳而禄有功”是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
19、第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激励鼓舞下,秦朝疆域内掀起反抗暴秦的斗争,最终义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平城之围”暴露出西汉初期在军事上同匈奴的差距,社会经济经过秦末战火的破坏急需恢复。因此刘邦采取和亲政策的现实意义是为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北宋初期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不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传输的,排除。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诗文明确表达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这一信息,与小农经济的特征相符,其余三项则不符合题意。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材料所说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
20、在魏晋南北朝时期。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改制考发挥“托古改制”的思想,认为“六经”全部是孔子自己撰述的,“六经”中所称的尧、舜的盛德大业,是孔子为了按照自己的理想实行改制而假托古人的议论创作出来的。康有为构筑出一个主张“改制”的孔子,是要证明自己的维新变法思想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顽固守旧势力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提倡平等、民权;维新派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二者都不主张废除帝制。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意即从中国原有的思想继承而来,只有民族主义符合题干要求。民权主义属于“规抚欧洲之学说
21、事迹者”,排除 B 项;“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是指民生主义,排除 C 项;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D 项。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材料中“鸦片战争后”“19 世纪中期以来”以及“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的信息说明这个买办数量增加是列强入侵加深的结果。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的源头来自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故 B 项错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与题干中时间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的起因也与外国列强入侵有关,故 D 项错误。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井冈山的斗争发表于 1928 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 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
22、1940 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1927 年。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501953 年春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抗美援朝提供人力、物力支援,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有利条件。此次土地改革运动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分化地主阶级,有利于团结富农和小土地所有者阶层,对维护当时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 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
23、业搞活。其他各项是我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反映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没有反映出思想解放。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可以找到关键信息“三一区”“血缘部落”“按地区户籍组成”“平原、山地、海岸”。由这些信息可以推知政治选区的划分标准由血缘关系转变为地域联系,结合古代希腊政治改革可以判定,该人物是克利斯提尼。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先后在拉丁美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其中巴西归属葡萄牙殖民者,拉丁美洲的其他地区归属西班牙殖民者。在近代拉丁美洲反殖民统治的革命打击下,巴西宣布自治,脱离母国的统治,玻利瓦尔等革命者通过武力结束西
24、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统治。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依据“欧洲一批航海家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冒险活动”和“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欧洲的足球赛场”可以判断 C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向下”是指开发煤炭资源,“向外”是指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动。殖民活动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最重要的手段。B 项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C项与题目无直接关系。D 项属于因果倒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分析题干中尼克松讲话内容可知,五大经济体的出现改变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体现世界政治经济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二战”
25、结束后,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推行民主政治,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和前提。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观点反映美国在西欧采取非军事的政治和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的政策。“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应为经济上的政策。“二战”后,美国为遏止欧洲共产主义的发展,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予以经济援助,帮助英法等西欧国家进行战后重建。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可知“多元化社会”应为世界发展形势中的多极化。多极化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此时苏联、东欧尚未改变社会主义制度。23 【正确
26、答案】 D【试题解析】 修昔底德按年代顺序,分八卷记录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大致经过,编纂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今天所说的“史记三家注”是指南朝宋裴驷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过程中造成的弊端,在俄共十大上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关于以实物
27、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由此新经济政策确定下来。主要内容:(1)工业上,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企业外,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2)农业上,废除余粮征集制,推行粮食税政策,允许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自由处置剩余农产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3)商品流通领域,苏俄停止国家组织的商品交换,借助市场、货币、商业贸易等手段促进商品的正常流通。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积极尝试,稳定了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27 【正确答案】 (1)教师因素教师是课
28、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导和决定因素。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念、年龄与教龄、学历水平、个人技术水平等都会对信息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发挥效益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2)资源因素历史学科的信息化资源在数量上并不少,但是如何对这些丰富的历史教学信息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尚无有效解决办法。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面对海量信息如何运用仍是有待解决的难题。(3)评价因素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在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往往引发功利行为,导致为了“信息” 而找“信息”、过度使用 PPT 授课等不合理现象。28 【正确答案】 (1)有利于教
29、师自身素质的提高。(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3)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4)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进行。(5)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意义: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占有情况: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占有土地很少,还因为土地兼并而失去土地;封建国家控制部分土地。30 【正确答案】 该现象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苏州。“计日受值” 指的是雇主与雇工之间的雇佣关系。说明了在明代中后期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1 【正确答案】 理由:生产和工作不便;士兵作战不便;生活不便;形象不雅。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出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32 【正确答案】 原因:辛
30、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扫除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的投资热情。33 【正确答案】 讨论课的作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王老师组织的讨论课,结合整章的学习内容,设置的讨论题目契合教学内容,具有很好的思维发散性,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梳理过往的学习内容,巩固相关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思辨素质。34 【正确答案】 讨论课的注意事项讨论课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在阶段性学习完成后可以组织一次,以免影响正常
31、教学的进行。讨论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一个争论较大、历史性强的讨论题目。为把握讨论过程的正确性和方向性,教师有必要端正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讨论中的历史问题,了解学习历史的意义,做到以史为鉴。35 【正确答案】 运用了讲解法、谈话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我喜欢情境实践教学法。情境实践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深入历史情境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交流中,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觉中,进行历史的体验和思维
32、,激发求知欲和情感,培养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36 【正确答案】 运用情境实践教学法要遵循以下的原则:情境的直观性。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直观,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感,才能使学生有情境感。材料中运用的是情境实践教学法中的角色情境类,通过掌握历史人物的心理去掌握课堂内容。启发性。创设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选择的内容要有讨论的价值,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因而启发性不够。过程的灵活性。课上的环节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是交叉进行或平行的。引导参与时情境创设可能就在其中,实践探索的过程可能就是成果交流的过程,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环节灵活地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
33、。四、教学设计题37 【正确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平时看过古希腊神话没有?中国的神话故事呢?你觉得古希腊神话中天神的形象、性格与中国神话的天神形象、性格有何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之后教师总结: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更接近人的性格,并顺势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用中国和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形象的对比吸引学生兴趣,引出后面对古希腊的学习。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智者学派的背景教师出示材料“ 雅典公民的对话 ”,并提问:公元前 6 世纪,人们不再满足于神话世界观对世界的解释,开始寻求新的关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观念,产生了众多哲学家。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 。
34、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人的地位的提高。(二)智者学派教师提问,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呢?其主张是什么?学生从课本上迅速找出智者学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1智者学派的主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三)“人
35、是万物的尺度”教师提问: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叫作“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O”,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解读为零、字母、圆和标识,教师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解,正是同学们在看一个“O”的时候,解释出了自己的解读。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是由人的观念决定的。教师继续出示材料:普罗泰戈拉悖论(半费之讼),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学思之窗】,“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给予 5 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回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作业: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一下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板书线索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课下作业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