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9917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是四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 C、H、O、N(B)上述四种氨基酸的 R 基依次是一 H、一 CH3、一 CH2OH、一 CH2COOH(C) R 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D)只要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就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 一个患白化病的女人(其父是红绿色盲患者)与一个正常男人(其父是白化病患者)结婚,请预测他们所生子女是正常人的概率是( )。(A)12(B) 38(C) 14(D)183 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

2、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4 下列哪种细胞器不能作为鉴定一个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A)核糖体(B)叶绿体(C)液泡(D)中心体5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 、 b、c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3、、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6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B) (C) (D)7 人体肝细胞内 CO2 分压和 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 O2 分压和 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 2(B) O2(C) K+(D)Na +8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

4、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分裂间期 DNA 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 DNA 交换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人两个子细胞(A)(B) (C) (D)9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10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 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

5、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 1-37 天,成虫数量成“J” 型增长11 下图为探究 CO2 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 a 为实验装置,b 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 NaOH 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12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 1:1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 34 和 14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

6、,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B) (C) (D)13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只包括 T 细胞和 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14 下列关于“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

7、再加入)(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2 min 才能看到紫色15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 B、E 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细胞核中能发生 EG 的过程细胞质中能发生 GB 的过程 B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与 b 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有关E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 B 的排列顺序不同E 是人类的遗传物质(A)(B) (C) (D)16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反应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酶蛋白变性失活,反应速度减慢(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C)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D)强酸、强碱或其他

8、化学试剂能使酶蛋白变性失活17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18 如图 A、B、C 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 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C 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

9、影响(D)影响 B 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19 下列对于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20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 G1 期(DNA 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 G1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B)融合细胞 DNA 含量是 G1 期细胞的 2 倍(C)来自 G1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

10、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21 高中生物课程分必修和选修模块,每个模块的学分是( )。(A)1(B) 2(C) 3(D)522 普通高中课程共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生物科目属于其中的( )学习领域。(A)人文与社会(B)科学(C)技术(D)综合实践活动23 讲“光合作用 ”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什么叫光反应(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24 不属于课堂教学导人应用原则的一条为( )。(A)示范性和鲜明性(B)目的性和针对性(C)趣味性

11、和艺术性(D)关联性和启发性25 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 )。(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二、简答题26 下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 c 代表细胞器)。(1)图甲中,细胞器 a为_,细胞器 b 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是_,在_的情况下,进入 c 中被分解。 代表的物质是_。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 1 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

12、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据此回答: 在15、 1 千勒克司光照下,该植物 5 小时光合作用吸收 CO2_mol。 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 25、4 千勒克司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 1 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mg 。27 下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_。昆虫与鼠之间属于_关系。 (2)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_同化的能量。若鼬通过捕食鼠和捕食鸟获得的能量相同,则鼬每增加 1 kg 体重,至少需要草_kg。 (3)图乙中,若在

13、 a 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100 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 80 只,其中有 20 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 K 值约为_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野兔被鼬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 K 值_(偏高、偏低、不变)。(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同样,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_。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目的要求:设计和制作不同组分的小生态瓶,尝试观察和分析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

14、实验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均能够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但是,随着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的不同,其稳定性也不相同,持续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根据不同小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情况,来探索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其复杂程度的关系。材料用具:显微镜,大广口瓶若干,山坡阳面树下腐殖土若干。操作过程:1取土样少许置于表面皿中,用镊子将其摊开,观察并拣出其中的土壤动植物,记录其种类和数量。2将该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少许水,充分搅拌经沉淀后,取一滴上清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3取该土样置于不同广口瓶中,改变其中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广口瓶编号密封后,放在不同条件下。

15、4定期取广口瓶内土样观察,记录其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状况。讨论:1设计表格,将纪录结果填入其中。2根据不同广口瓶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与各种因素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1)根据实验的作用来看,本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实验?(2)简要说明这种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概述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2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片段)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读一首生物诗爱你爱到细胞深处。“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你来到我的面前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冥冥中把你我相连你是细胞核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你是线粒体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你是叶绿体让

16、我拥有了新的养料你是溶酶体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切其实你就是核糖体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你就是内质网把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你就是高尔基体包裹了我又把我轻易的放弃为什么我还是那么爱你因为我希望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因为我清楚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这是一首写得非常美的生物诗,中间写到了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对,他们是细胞器,细胞器还有没有别的类型呢? 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首先,同学们请看挂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

17、构。亚显微结构就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普通显微镜下看到的叫做显微结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质里除了基质,还有很多细胞器,到底什么叫做细胞器呢?细胞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细胞器就是指细胞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小器官。这些小器官到底有什么形态和功能呢?回答问题:(1)材料中教师通过一首生物诗导入新课,有什么目的和作用。(2)该教师用到了挂图,请概述生物教学中挂图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四、教学设计题3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新课程内容标准明确说明:要求学生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某教材首先从酶的发现史中认识酶的本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酶

18、活性的因素;最后,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依据上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说出确定难点的依据;随后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路。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为 C、H、O 、N 等,A 正确;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氨基酸的共同结构为 H2NCHCOOH,除此之外的为 碳原子上的 R 基,B 正确;R 基中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C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一 NH2 和一个一 -COOH,且都有一个一NH2 和一个一 COO

19、H 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 错误。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患白化病的女人(其父是红绿色盲患者),可判断其基因型为 aaXbXb。一个正常男人(其父是白化病患者),可判断其基因型为 AaXbY。所以,两人结婚所生子女中不得白化病的概率为 12,不得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34,所以他们所生子女是正常人的概率为 1234=38。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分化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 A 项错误;发生癌变的细胞只是个别个体细胞中的极少一部分,所以B 项错误;癌变的细胞长生不死,而正常

20、细胞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正常过程,所以 D 项错误;细胞衰老时其功能会降低,细胞中有关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答案为 C。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叶绿体、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核糖体则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故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二种各有二条,而一种竟有三条,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所致,应为三体;b 图中一条染色单体 “4”片段明显重复一个,应为染色体片段的增加;c 图含三套一样的染色体,应为三倍体;d 图一条染色单

21、体“3、4”片段没有了,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同植株的枝条情况不一样,比如幼芽的数量等都会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度应该不相同,错误;极性运输并不是由重力影响的,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错误。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关系作出判断,CO 2、O 2 和 Na+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K +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故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减数分

22、裂时特有的染色体行为包括: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同的特点为: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故不属于减数分裂特有的过程,本题选 C。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下丘脑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下丘脑还参与水盐平衡(渗透压)调节,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同时还调节着动物的昼夜节律。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调节甲状腺功能的激素,而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故本题选 C。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 13

2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下降:第 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 37 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第 1-37 天,成虫数量成“S” 型增长,所以C 正确。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 CO2 的有无,b 装置为对照组,实验后植物叶片中应有淀粉产生,a 装置为实验组,由于 NaOH 溶液的存在, NaOH 溶液将 CO2吸收,叶片中无淀粉的产生。实验过程中,外界空气中的 CO2、土壤中微生物代谢可能产生的 CO2 都是干扰因素,必须排除。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性状分

24、离指的是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其模型为:A 性状(自交)A 性状+B 性状+。符合定义的只有,故选 B。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 错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 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 T 细胞和 B 细胞,C 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如唾液腺细胞等可产生溶菌酶,D 错误。故本题选B。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使用时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加入,再水浴加热,C 正确。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

25、时先加 A 液再加 B液,不需要加热;而且斐林试剂的 CuSO4 浓度是 005 gmL,双缩脲试剂的则是 001 gmL,A、D 错误。苏丹()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如果实验材料为组织样液,则不需要显微镜观察;如果实验材料为临时装片,则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B 错误。故本题选 C。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图中 b 是氨基酸、 e 是脱氧核苷酸、B 为蛋白质、G 为 RNA、E 则是 DNA。EG 为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GB 为细胞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的,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的不同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不同;B(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

26、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 E(DNA)中 e(脱氧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不同。DNA 是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反应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酶蛋白不会变性失活,只是其活性变小。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活以及变性。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1 个或 2 个 DNA分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断,每个 DNA 分子上有很多基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 A 正确,c 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者的行为是一致的,即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遗传信息。故

27、B、D 正确,本题选 C。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水分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A 错误;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群落中的植物各有其生长型,而其生态幅度和适应性又各有不同,它们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同化器官和吸收器官处于地上的不同高度和地下的不同深度,或水面下的不同深度。它们的这种空间上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结构或垂直结构。高山不同海拔高度出现不同的植物类型是温度导致的植被垂直分布现象,该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 错误。 B 处、 C 处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阳光影响的,C 正确,D 错误。故本题选C。19 【正确答案】 A【

28、试题解析】 培养基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有多种分类方法,B 错误;固体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加琼脂等凝固剂形成的,C 错误;单个微生物微小,肉眼无法看见,固体培养基上看见的是菌落,D 错误;培养基的作用是: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A 正确。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分裂期细胞内存在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细胞融合后,来自 G。期细胞的染色质便会开始凝集。凝集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由于无法实现 DNA 的解螺旋,染色体也无法完成复制,即此时融合细胞内 DNA 的含量为G1 期细胞的 3 倍,融合后细胞的细胞周期会重新调整运转。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9、本题考查生物课程性质。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导人技能的应用原则。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演示实验的要求,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不需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液泡;光反应、暗反应 (2) 丙酮酸;氧气充足;ATP (3)510-3;60【试题解析】 在甲图中细胞器 b 吸收光照,将转变成葡萄糖,可推知:细胞器 b 是叶绿体、 是水分子、是二氧化碳;同时可以推知:细胞器 a 具有调节渗透压的功能,是液泡;K 在协助下进入细胞中,可推知是能量;葡萄糖变成,并加入 c 与生成,可推知:细胞器 c

30、 是线粒体、是氧气、 是丙酮酸、是二氧化碳。在 15、1 千勒司光照下,该植物 1 h 吸收二氧化碳量为112 mL,呼吸作用消耗了 112 mL,故实际光合作用为每小时该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为 224 mL,故 5 小时光合作用吸收 CO2 为 5224 mL,由于 224 mL为 10-3mol,故该植物 5 小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为 510-3mol,纵坐标上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在 25、4 klx 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 1 h 吸收二氧化碳量为 448 mL,则转化为葡萄糖为180448(6224)=60 mg,即积累葡萄糖为 60 mg。27 【

31、正确答案】 (1)(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竞争(2)昆虫;75(3)800;偏高(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试题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甲中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缺少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昆虫与鼠都以植物为食物是竞争关系。(2)鸟的粪便的能量属于未被消化吸收的昆虫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的能量计算时传递效率按 20,若鼬通过捕食鼠和捕食鸟获得的能量相同,则鼬每增加 1 kg体重,至少需要草 1220+1220200020=75 kg。(3)a 点数量是 K2,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此点的数量是 1008020=400,K 值约为 8

32、00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和正常相比,捉到的标记的数量会偏少,估算的 K 值偏高。(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目的要求,从生产生活中提出(或启发学生提出)有关的探究课题,生物学课程刚开始时应选一些观察容易、操作简单、结论明显的探究内容。以后逐步提高探究要求;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观察实验

33、的过程、现象。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实验结果和结论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和定理。(3)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点在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符合“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学生是在亲自动手的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巩固率。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这种实验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动脑、动手状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对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探究以及概念的形成,使知识的理

34、解、结论的检验和思维的发展融为一体,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9 【正确答案】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2)挂图优点: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既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和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不足:难以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本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高效

35、性及专一性。教学难点:理解酶的作用机理。设立此点为教学难点的原因是其涉及化学、物理知识以及微观、抽象、综合等方面,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所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2)设计思路首先从酶的发现史中认识酶的本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最后,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导言部分,从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入手,设问新陈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在体内常温、常压下进行,而在体外却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原因是什么?使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紧接着从生活实例人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积极性。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已有有关酶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启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新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的实验、谈论、交流等活动,除了让学生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外,更重要的是从实验出发,在介绍生物实验一般方法(设立对照实验、单因子变量)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