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9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人教版语文必修(3)中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老师在课前让同学们找出几篇相同题材的作品,下列选项中的作品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孟子(B) 六国论一苏洵(C) 季氏将伐颛臾一论语(D)赤壁赋一苏轼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语言文字应用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A)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B)能根据需要,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C)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D)了解语言
2、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 某教师在讲完游褒禅山记之后,设计了“徜徉山水,感悟人生” 课外阅读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A)语言文字应用(B)诗歌与散文(C)文化论著研读(D)小说与戏剧4 老师在讲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向同学们介绍说,李清照特别会写“愁” ,于是给同学们找出若干写“愁” 的词句,请同学们欣赏。下列词句的作者不是李清照的是( )。(A)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B)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3、动许多愁5 学习周敦颐爱莲说一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特意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几张莲花的美图。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利用的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图片展现了莲花的真实景象,妨碍学生对莲花的特点的掌握(B)将莲的抽象特点直观化、形象化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C)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D)对学生理解课文作用不大,属于无效的教学手段的运用6 学习诗歌锦瑟,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一名句。以下对这一活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思考、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B)从不同的
4、角度和层面体察、阐发与评价文本内容或形式(C)引领学生理解古典诗歌内容,体察作者情感(D)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风格与创作特点7 老师在讲解鸿门宴中“沛公安在?”这一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宾语前置句,特意举了一下例子进行知识扩展。下列选项中的例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B)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D)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中有一道课后练习题:“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让学生注意体会人物之间
5、的复杂关系(B)让学生注意语言描写(C)让学生注意细节描写(D)让学生分析李陵的人物形象9 下面是课文鸿门宴的四个导语设计,其中差别最大的一项( )。(A)这是一场宴会,美酒与佳肴,欢笑与舞蹈,掩饰着凶险与阴谋;这是一场战斗,忠诚与背叛,机智和勇气,演绎出有关生死的惊心动魄;这是一部大片,刀光和剑影,明争与暗斗,上演着改写历史的生死时速;这是一段历史,成功与失败,悲壮与苍凉,诉说着无情与沧桑!这就是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鸿门宴。(B)请学生欣赏两首诗:(1)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
6、猛士兮守四方。(解读诗歌并导入新课)(C)同学们前不久有没有收看百家讲坛栏目中王立群老师讲的大风歌?还记不记得其中的片头曲?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这首歌(师生同唱):望华车,市井夺未央。尘沙起,鸿门巧对王。纳贤良,无畏得天下。三章法,垓下定汉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继而导入课文)(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英雄仅有短短两句吟唱,便从此名动天下,而他的这两句吟唱也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义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
7、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10 对于李煜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的问题,学生们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有问有答用到了设问(B)将愁绪比作春水用到了比喻(C)将愁绪夸大为一江春水,用到了夸张(D)愁跟春水有什么关系?这是词人弄错了11 下面是某老师设计的杜甫登高(人教版必修三)导语,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
8、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山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来,步履艰难,跌跌撞撞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位老人,才华横溢,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祷、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了吧?(A)抓住了登高一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导语设计与诗的风格
9、一致,烘托了气氛(B)这个设计没有回顾已有的知识,不符合导语设计的原则,不利于本节课对新知识的讲解(C)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D)这个设计画面感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也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12 阅读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时把“雷峰塔” 的“峰”误写成“ 锋”)师:这位同学字写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许多同学举手)啊,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好,你来说。生 1:他把“山 ”旁的“峰”写成了“金” 旁。师:想想看,这个错误怎么造成的?生
10、2:受了雷锋同志名字的影响。生 3:太粗心,没有仔细观察。师:他们两人讲得都对,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讲出来。大家再想想。生 4:他没有弄清楚这座塔为什么叫“雷峰塔” 。师:那就请你告诉他,行吗?生 4:注解里有说明的,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 的山上,所以叫 “雷峰塔”。它跟雷锋同志没有关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 字是“山”旁。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力(A)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B)从辨别字人手,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C)侧重于对字词的学习,以扫清字词障碍(D)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13 阅读下面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
11、求答题。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与社会。如果仅就语文课本学习语文,是永远无法学习好的,我们精彩的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很小一部分,只是能应付考试,而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是无法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学生的语文最终是要在社会中去检验的,所以必须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不再要求统一答案,所以这就是说老师一定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提高。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去积累生活,去品味生活。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对上述教学反思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应时刻树立“ 大语文” 观念,与其他学科、生活相结合(
12、B)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生活、社会中学习语文(C)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小结(D)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只是学习的很小一部分14 阅读离骚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阁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学生纷纷朗读)师:刚
13、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生:好像没感觉。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来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
14、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一开始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B)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控力,秩序紊乱(C)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D)重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15 阅读囚绿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能从这篇课文的内容看出本文的写作背
15、景吗?生:“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师:对,第 13 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 ”里的“我”,必须离开了。离开北平,离开公寓,最重要的是,还离开什么?生:常春藤。师:非常好。当初,作者就是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了住在这间公寓?生:常春藤的绿影。师:这间公寓环境怎么样?生:不好。师:怎样不好呢? 你是怎样发现它不好的呢 ?生:狭小。作者说它“ 高广不过一丈 ”。生:潮湿。“ 砖铺的潮湿的地面 ”。生:简陋。“ 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 ”,窗户左下角的玻璃还被打碎了,有一个大孔隙。生:炎热。“ 窗是朝东的”,“早晨五点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
16、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师:读书很细心。很好。狭小,潮湿,简陋,炎热,这样的居室真可谓什么?用一个名词来定义它。生(齐) :陋室!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的提问层层深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B)教师提问略显繁琐,不利于整体把握内容(C)以学生为授课导向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D)教师适时鼓励学生。增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二、案例分析题16 师:读了这首诗,你一定会受到精神上的影响和情绪上的感染,请说说你的原初感受。(生在备用纸上简略地写一写,然后小组交流,之后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生 l:这首诗有某种吸引力,让人总是欲罢不能,也许是作者诗中那种乐观向上感染了我
17、,读时觉得很轻松、清新、温暖。生 2:写得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幸福的生活,读了之后令人很向往。生 3:读完这首诗,让人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觉得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十分美好。师:请再读一遍。透过字句,请你想象推测一下,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生 1:诗人大概是长期受到什么“痛苦” 的缠绕,终于有一天,他挣脱了,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可以为那些自己热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了。生 2:根据诗句的用语和所描述的细腻程度,我想她是个女的;然后,文中多次提到幸福,我觉得她是一个渴望得到幸福,并不断追求幸福的人;诗中不难看出她生活的艰苦,因此要追求幸福。师:(介绍海子
18、生平状况) 听了刚才的介绍,请再读本诗,然后说说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悟。生 1:听完老师对海子悲惨一生的介绍,再来读本诗,的确是能够看出海子对幸福,哪怕是一丁点的幸福的渴望。最后几个“愿你” ,也是他对其他人的一种祝福吧,“只愿”也说明了他的无奈,他的处境艰难,我 (起初)的揣测错了。生 2:听到老师说到海子心灵的孤独之旅,我颇有感慨。一个孤独的人,往往去追求别人看似很平凡的东西:喂马劈柴“只愿” 两个字打破了原先编织起来的理想境界,把正在神游的诗人拉回了现实一种无可奈何体现了出来。但在初读时却没有注意到这点,始终觉得整首诗是轻快的。也许只有在不如意又自认为无法改变现实时才会这样。师:现在,请你以
19、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去欣赏、体会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如果你认为诗歌中存在不足,也可指出。(学生边读边写,5 分钟之后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生 1:这首诗的感觉很纯,让人想象到那很美的意境,蕴涵着诗人对自己理想中美好景致的憧憬,但是那种意境过于理想化。生 2:全诗塑造了一个“ 世外桃源 ”,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它的无比热爱与憧憬,也给读者以巨大的联想空间。师:(教师介绍一篇他人的赏析文章)听了他人的赏析文章,对照自己的赏析阅读,请你作个反省比较说说自己阅读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生 1:听了(刚才的) 赏析文章,感到(自己) 每一次研读欣赏都没有把每节的不同意象区分开来(欣赏理解) ;或是没有深
20、入体会诗人的内心感情。师:请各位以现在的心情、现在的体验,自由朗读全诗,边读边体会。师:现在你或许有了新的体验,新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好吗?师:现在就要下课了,请每人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结束语。问题:以上是一位教师有关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实录片段,阅读并作出评析。16 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个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
21、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审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富翁的施助方式让他们艰难地选择拒绝。然而,慈善之路不应因行善方式不当而闭塞阻滞。既已找到症结,何不求良医以自治?真正的慈善家往往会丢下“ 慈善”这件个标签,而以人类共同体的
22、身份去行善,如同约翰多恩那句:“ 人不是一个孤岛,所有人的不幸皆是我的不幸” 。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自己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是在发现了“ 苦力”的价值的基础上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民教育运动中,与其称他为教育界的慈善家,不如尊其为所有农民、苦力的老师、朋友。他曾说:“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他不愿安居太师矣,空谈误国计,而是扎根到农民中,探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善举开化与教育。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要成为坚固的岛屿,需要慈善的力量来修补
23、脆弱的堤坝,而要让慈善有力前进,就必须行善者脱下救世主的眼镜,带上捐助对象的眼镜,扎根到他的世界中,问一句:“你需要什么。我们能共同努力改善些什么?”这才是有持久力量的真正慈善,需要我们以对的方式共同前进。问题:17 请从第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个病句,并改正。18 请你在阅读完这篇习作后,对这篇习作进行简要的评析。三、教学设计题18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
24、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冲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25、: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课文介绍该课文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八课,同单元的选文还有劝学过秦论师说。单元导语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中,有议论治国得失的,有总结军事经验的,有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宝贵。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还可以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说服力量。同时,还应当有点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
26、相关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树立常见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时安排两课时学生情况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班额 50 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问题:19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
27、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1 请为本文设计两道拓展题,并附上参考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9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赤壁赋是一篇凭古吊今的散文,但不具有议论性。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三个选项都符合要求,是语言文字应用目标的原话。C选项是选修课中“新闻与传记”的目标。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游褒禅山记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所以,这一专题应该是诗歌与散文。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词句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B 项出自李清照的
2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D 项出自李清照的 武陵春.春晚。C 项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出示莲花的图片,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高洁道德品格,将莲花抽象的特点变得直观、形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于莲花的赞美之因和喜爱之情属于有效教学手段的运用。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首联惋惜逝去的美好年华。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
29、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愁情。因此,老师让学生理解这一名句用意是想要带领学生领会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村中少年好事者”是定语后置句。 A、B、C 三项的句子都为宾语前置句。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练习针对的是苏轼,而不涉及对李陵的形象分析。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介绍了鸿门宴的内容梗概, B 项用鸿门宴两位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作品进行导入,C 项用一首有关 鸿门宴的歌曲导入,此三项都是从课文的内容出发,用相关的资料导入课堂;而 D 项则是用荆轲的事迹刨设情境,引入教学,故选 D。10 【正确答案】 D
30、【试题解析】 本句主要用到的修辞有设问、比喻和夸张。D 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11 【正确答案】 B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B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虽然仅仅只是这位教师的教学实录的节选片段但是看完。我们不禁拍案叫绝,本课的教学不同于那种至今尚在流行的精心编制、步步设套、“请君人瓮”式的阅读教学。它构思新颖,浑然一体:第一,充分注重学习主体的需要和阅读感受,教师只初拟“教学流程” 不预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确定),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问题答案由学生讨论后形成基本共
31、识,而不是教师在教案中就规定学生怎么回答)。第二,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现了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学生通过多遍诵读,延长和强化了对文本的体验过程,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诗意进行理解和评判。第三,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第四,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不再
32、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 角色,其既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 ”,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17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段中,“ 澎湃”应改为“膨胀” ,第段中,“ 阻滞”应改为“阻滞”。病句: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才能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他们自己以乐于接受而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地位扶持着前进,而不是如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修改:唯有如此,行善者才能真正懂得他想帮助的对象的心理,才能以最恰当的方式给予受助者本人乐于接受且有意义的帮助与扶持,让受助者觉得,他们是以平等的身份扶持着
33、前进,而不是把“受助 ”当做难民领取政府施舍的粥粮。18 【正确答案】 本文紧扣富翁热心慈善事业,捐助三个家庭的材料,引出有关慈善的话题,并以此为中心内容展开论述,符合本次作文的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首先,文章开篇简单点出慈善的意义后,顺势提出慈善遭遇婉拒的尴尬问题,进而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行善方式不当,紧接下文论述如何改变方式,以人类共同体的平等身份行善,并举晏阳初的事例以佐证。最后,以共同努力改善慈善的方式为愿望收束全文,回答了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其次,文章观点明确,真正有效的善行需要采用适合捐助对象的行善方式,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搭建起平等互信的桥梁,让善意顺利进行,让爱心顺利传
34、播。对当前慈善存在的社会问题分析较深入,认识较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思路清晰,论述较有层次。然而,比较遗憾的是,文中一些长句的语言表达不太流畅,意思不太清晰,全文例证较薄弱,不够丰富有力。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通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
35、探讨。设计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
36、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另外,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可以确定以上几点为本课的教学目标。20 【正确答案】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整编的,共七篇。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 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 “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 ”论。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7、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 的观点,展开论述。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预习课文(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直 ”一“只”;“ 无”一“毋”,“ 颁”一“斑” ;“涂”一“ 途”。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 寡人”“ 河“ 请”“ 走”“或”“嘶”。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 于”“ 王”“以”“食”“ 之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 鼓 ”“树”“衣”“谨”“ 王”。(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2导入新课(1)学生复述课文。(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孟子是怎样说
38、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 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认为只有实行“ 仁政 ”,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3介绍作者、作品。4文章梳理问答。(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 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 :梁惠王“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据此提出疑问。第二部分 (“孟子对日”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用设喻的
39、方法,分析,民不加多” 的原因。第三部分(第 3 段一 5 段) :阐述了孟子“ 仁政”的具体内容 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四、总结、扩展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 ”,作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五、小结作业六、板书21 【正确答案】 问题一: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辩的气势磅礴?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 ,主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梁
40、惠王所“尽心于国 ”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排偶句式在第 3 段中阐述了“ 王道之始 ”的道理。孟子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问题二:对孟子“ 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 3 部分,即第 35 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 的七种措施,是孟子“ 仁政” 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之,孟子以为解决“ 民不加多 ”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