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法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 是( )。 (A)公司法 (B) 合同法(C) 安全法 (D)工会法2 (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A)宪法的基本原则 (B)宪法的指导思想(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3 以下不周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 (A)指导性 (B)权威性(C)稳定性 (D)唯一性3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
2、障休息休假权4 (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5 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劳动者权益。 (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6 “安全重于生产 ”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7 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8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C
3、)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9 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C)互济性 (D)补偿性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劳动法规 (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11 (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12 下列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 )。 (A)就业促进制度 (B)企业内部规章制度(C)集体谈判制度 (D)职业技能开发制度13 当员工代表或工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
4、为( )。 (A)劳动合同 (B)集体协议(C)集体合同 (D)劳资协议14 下列不参与集体谈判的是( )。 (A)企业雇主 (B)公司董事会(C)工会代表 (D)单位行政部门15 狭义的劳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关系、( )的争议,在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是针对狭义而言。 (A)劳动合同 (B)行政关系(C)劳动报酬 (D)劳动权利与义务16 ( )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 (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17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 (A)34 小时 (B)
5、36 小时(C) 38 小时 (D)40 小时18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情况下加班时间为 ( ) 。 (A)每天不超过 1 小时 (B)每天不超过 3 小时(C)每周不超过 8 小时 (D)每周不超过 10 小时19 (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20 ( )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 (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C)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D)调查和解决
6、企业工资差距问题21 对劳动法的阐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B)它与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分离来的法律部门(C)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D)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2 下列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体现了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基本原则(C)它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宗旨(D)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23 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 (A)经济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关系 (D)经济协作
7、关系24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25 劳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主要是指( )。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C)劳动仲裁机构 (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6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 )。 (A)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 (B)千会与用人单位(C)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27 下列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劳动合同 (B)劳动者(C)劳动力 (D)工作时间28 (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
8、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雇佣关系29 (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渊源 (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30 下列有关公民的劳动义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B)劳动者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C)劳动者在工作中负有互帮互助的义务 (D)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纪律31 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 )。 (A)劳动法律事件 (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 (D)劳动法律后果32 ( )
9、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3 关于劳动法的正确论述有( )。 (A)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B)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C)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D)是从经济法中分离出来的(E)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4 下列社会关系中,( )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A)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处理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B)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
10、间因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C)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D)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培训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E)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招收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35 下列社会关系中,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产生的关系(E)某大学生利用假期义务为社区作社会调查工作而发生的关系36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B)高度的
11、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37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物质帮助权原则 (B)适用性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灵活性原则(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38 以下关于“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 (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 (D)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39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
12、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40 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平等协商的权利(C)集体协商权 (D)共同决定权(E)知情权41 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有( )。 (A)劳动只是一种权利(B)公民不分性别和民族,都有权要求就业(C)劳动是公民的义务,这也要求企业平等录用员工(D)国家应为公民劳动权的实现提供必要保障,有均等的就业机会(E)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并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42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 )。 (A)就业的权利 (B)组织工会的权利(C)休息的权利 (D)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E)罢工的权利43 劳动者
13、与雇主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有( )。 (A)平等性 (B)互利性(C)矛盾性 (D)不平等性(E)相容性44 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 (A)基本保护 (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 (D)自由择业权(E)优先保护45 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 (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46 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C)休息休假权 (D)自由择业权(E)职业培训权47 我国宪法对公民在劳动方面的( )等权利做了原则性规定。 (A)劳动权 (B)休息权(C)劳动保护
14、权 (D)最低工资权(E)职业培训权48 劳动法一般由( ) 制度组成。 (A)职业培训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C)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D)社会保险制度(E)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49 下列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表现为优先保护的是( )。 (A)对企业裁员进行严格限制(B)保护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C)优先录用原企业被裁人员或下岗人员(D)企业贴有“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的标语(E)为了扩大就业,尽量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50 社会保险具有( ) 特征。 (A)强制性 (B)社会性(C)互济性 (D)补偿性(E)差别性51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15、(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52 在劳动法中,促进就业制度包括( )。 (A)国家有关劳动就业的方针(B)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失业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措施(C)政府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措施(D)政府为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E)政府对要求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措施53 下列符合劳动标准制度内容的是( )。 (A)最短工作时间 (B)劳动安全卫生标准(C)最低工资标准 (D)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E)女职工的劳动条件54 劳动法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平衡各地区劳动
16、力市场的供求水平(B)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C)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方主体地位(D)规范企业雇主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E)为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55 下列关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所形成的(B)企业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属于劳动行政相对人(C)某公司聘用李某为车间总顾问,这种行为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小王于 2 月初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这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E)职介机构被授权行使某些劳动行政职能时,它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56 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合法行为
17、(B)违约行为(C)行政行为 (D)仲裁行为(E)司法行为57 对“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的阐述,正确的有( )。 (A)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B)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面(C)包括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者两个方面(D)就主体而言,一般一方的权利即是另一方的义务(E)主体一方义务的履行即是另一方权利的实现劳动法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均属于劳动法律的层次。劳动法律的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属
18、于劳动法律。【知识模块】 劳动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知识模块】 劳动法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在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知识模块】 劳动法3 【试题解析】 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
19、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根据宪法 的上述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知识模块】 劳动法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
20、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知识模块】 劳动法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知识模块】 劳动法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优先保护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当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等。【知识模块】 劳动法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
21、权益的保障。在劳动者的利益结构中,生存与发展是劳动者的基本利益,对劳动者最为重要。保障劳动权首先就是要保障基本利益。【知识模块】 劳动法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集中体现在劳动权保障的优先保护方面。【知识模块】 劳动法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互济性,瓦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
22、其补偿性特征。【知识模块】 劳动法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知识模块】 劳动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律师、语文学家、法学家、公民个人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知识模块】 劳动法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现行劳动法主要由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组成。【知识模块】 劳动法13 【正确答案】
23、 C【试题解析】 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知识模块】 劳动法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参加集体谈判的包括雇主一方代表、工会代表和劳动行政部门。【知识模块】 劳动法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争议。狭义的劳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关系、劳动权利与义务的争议。在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是针对狭义而言。【知识模块】 劳动法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以及劳动争
24、议处理机构的组成,调解、仲裁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ABD 三项分别对应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调解,诉讼三阶段。【知识模块】 劳动法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标准制度对工作时间有如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低于每日8 小时的标准工作日,但是不能约定超过 8 小时的工作日,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在此列;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月也不能超过 36 小时。【知识模块】 劳动法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1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
25、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 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知识模块】 劳动法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以绝对肯定的形式予以规定,具有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约束力,具有单方面的强制性,不能由当事人协议予以变更。【知识模块】 劳动法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为有效地贯彻实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纠偏、处罚
26、活动的主体、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客体、监督检查的方式,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总称。【知识模块】 劳动法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与劳动者有关但与劳动关系无关的社会关系不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列。【知识模块】 劳动法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
27、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 )与用人单位 (雇主)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行政相对人是指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或接受服务的一方当事人,主要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知识模块】
28、 劳动法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知识模块】 劳动法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包括体现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物质利益性质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知识模块】 劳动法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
29、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 )与用人单位 (雇主)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其中,劳动合同关系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知识模块】 劳动法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
30、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称为劳动法律事实。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类: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知识模块】 劳动法3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劳动法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33 【正确答案】 B,C,E【试题解析】 广义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劳动法从民法中分离出来,是一
31、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知识模块】 劳动法34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A,B,C,D,E 项均属于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知识模块】 劳动法35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信贷关系不在调整之列。【知识模块】 劳动法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32、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包括: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知识模块】 劳动法37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根据宪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知识模块】 劳动法38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在明确性程度上低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但是基本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劳动法对某一类行为的具体规定或
33、标准可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动,但基本原则是相对稳定的。【知识模块】 劳动法39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基本原则在劳动法律规范系统内发挥着指导作用,维系和保证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弥补劳动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的缺陷。【知识模块】 劳动法40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具体内容: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劳动关
34、系当事人双方有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 用人单位制定重要规章制度涉及劳动者利益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重大处罚等事项应当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等。【知识模块】 劳动法41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从本质上说,劳动是一种权利,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获得劳动就业并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但另方面,劳动又是公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一种义务
35、,但其作为一种义务并不要求用人单位平等录用员工。【知识模块】 劳动法4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劳动权是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而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知识模块】 劳动法4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对立关系,根源在于劳动者向雇主让渡自己劳动,雇主对劳动者发放与其劳动相应的报酬,双方都具有自己的权利与利益。实际上,这种对立关系既有平等性,也有不平等性。【知识模块】 劳动法44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劳动权是
36、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而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知识模块】 劳动法4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劳动权是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而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知识模块】 劳动法46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
37、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知识模块】 劳动法47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知识模块】 劳动法48
38、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标准制度; 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知识模块】 劳动法4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知识模块】 劳动法5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是强制性。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社会保险还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社会性包括保险范围的社会性、保险目的的社会性、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互济性。互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将个别劳动者的风险所形成的损失和负担在缴纳保险费的多数主体间分摊;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其补偿性特征。【知识模块】 劳动法51 【正确答案】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