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顿悟说是( ) 提出的。(A)杜威(B)苛勒(C)西蒙(D)桑代克2 第一个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明确提出解释的理论是( )。(A)试误说(B)顿悟说(C)信息加工论(D)定位说3 班级群体的( ) 体现为教学和教育功能。(A)维持性功能(B)生产性功能(C)凝聚功能(D)社会助长作用4 儿童无意中对别人做了不礼貌的举动,赶快说句:“对不起” 、“请原谅”或用其他乖巧行为来补救他的错误,这种心理防卫形式是( )。(A)抵消(B)隔离(C)转移(D)合理
2、化5 “对偶的道德小故事 ”实验是由 ( )做的。(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梅和哈特肖恩(D)沃尔克6 特别强调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因素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马斯洛(C)黄坚厚(D)桑代克7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 )。(A)动态性(B)静止性(C)相对性(D)绝对性8 在行为的动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D)没有意识到的动机9 解决纪律问题的目的在于( )。(A)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B)维护教师的绝对权威(C)保持课堂安静(D)追究违
3、纪学生的责任10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倾向性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12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均属于( )。(A)认知能力(B)创造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3 希尔加德所说的“ 隐蔽观察者 ”是指( )。(A)潜意识(B)无意识(C)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运动(D)当时难以观察的意识经验14 斯腾伯格认为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的智力内部构成成分是( )。(A)操作成分(B)技能获得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D)元
4、成分15 目前,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对照研究法16 海洛因属于( ) 药物。(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D)止痛剂17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D)图式18 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又称为( )。(A)目标靶(B)通道(C)沟通背景(D)信息靶19 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 ) 。(A)调节功能(B)维持功能(C)指向功能(D)激活功能20 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
5、压力,而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 )。(A)去个性化(B)从众(C)听从(D)服从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_是指人获得和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即获得和掌握被认知事物_的过程。22 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但能获得酬偿的行动叫做_。23 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_。24 “学会学习 ”这一概念是由 _提出的。25 科尔伯格编制了九则道德价值上互有冲突,难辨是非的_故事,让被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这种研究方法是_。26 _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
6、方式,又称_或_。27 _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又称_或_。28 “蔡戈尼克效应 ”的发现,所采用的方法为 _。29 信度即_,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_。30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_与_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和_。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32 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33 什么是“上位学习 ”?34 简述知识概括的类型。35 简述问题行为的性质。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7、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教育心理学常识可知,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顿悟说,故选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现代心理学主要的几种学习理论的产生来看,桑代克的试误说是最早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明确提出解释的理论,故选 A。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级群体具有维持性功能、生产性功能、凝聚功能和社会助长作用等。其中,生产性功能体现为教学和教育功能,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无意中对别人做了不礼貌的举动,赶快说句:“对不起”“请原谅”或用其他乖巧行为来补救他的错误,这种心理防卫形式是抵消,故选 A。5 【正确答案】 B【试
8、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著名理论实验的了解。“对偶的道德小故事”这个实验是皮亚杰做的,故选 B。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现代教学中,师生关系越来越明显地影响教学效果。心理学家罗杰斯特别强调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决定因素,故选 A。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相对性,故选 C。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行为的动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意识到的动机,故选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持课堂的纪律。解决纪律问题的目的在于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B、
9、C、D 三项表述错误,故选 A。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故选 B。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规律中的遗忘规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时间的关系,故选 D。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人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一般能力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故选 C。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希尔加德所说的“隐蔽观察者”是指当时难以观察的意识经验,故选D。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斯腾伯格认为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解决问题时
10、使用的策略的智力内部构成成分是元成分,而非操作成分、技能获得成分或知识获得成分等,故选 D。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目前,被我国发展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群体序列研究法,故选 C。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海洛因属于镇静齐 0 类的促动药物,故选 A。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故选 C。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念性问题的理解。我们把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又称为目标靶,故选 A。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动机具有调节功能、维持功能、指向功能和激活功能等。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
11、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激活功能,故选 D。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定义的记忆。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故选 B。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正确答案】 概念学习 关键属性22 【正确答案】 抗诱惑23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24 【正确答案】 哈洛25 【正确答案】 道德两难 道德判断晤谈法26 【正确答案】 聚合思维 求同思维 辐合思维27 【正确答案】 认知技能 心智技能 智力技能28 【正确答案】 实验室实验29 【正确答案
12、】 可靠性 一致性程度30 【正确答案】 生理 心理 动力 源泉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正确答案】 (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
13、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2 【正确答案】 (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制定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首先必须正确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观念。(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33 【正确答案】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
14、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例如,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就属于上位学习。34 【正确答案】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1)感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虽然从形式上看,感性概括也是
15、通过一定的概括得来的,是抽象的;而且从外延上看,它也涉及一类事物而非个别事物。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所概括的一般只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一种知觉水平的概括。(2)理性概括。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它所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是思维水平的概括。所谓一般因素,指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不是个别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所谓本质因素,即内在地而非表面地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35 【正确答案】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16、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不同。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但在正常的班级里,其人数甚少。而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而且除了差生或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学生有时也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里灵活而机智地处理和矫正问题行为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正确答案】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
17、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例如,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
18、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 饱” 现象而使强化失效。(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我们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无语的孩子开口说话。(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 ,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5)处罚法。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从理论指导来说,它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其好处是:强调当事人(学生)个人责任感,增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