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90142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6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者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依恋。(A)安全型(B)迟钝型(C)回避型(D)依恋型2 回家后,晶晶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歌唱给父母听。这种心理现象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 )需要越占主导地位。(A)社会性(B)尊重(C)认知(D)生理4 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A)幼儿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B)幼儿言语的发展(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D)幼儿开

2、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5 幼儿认为“ 下午是午睡起来以后 ”,这说明幼儿对时间的知觉依靠的是 ( )。(A)日历的变化(B)季节的变化(C)钟表的行走(D)生活作息制度6 指导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是( )。(A)幼儿园教师(B)幼儿园园长(C)家长(D)教育督导员7 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 )。(A)颜色鲜艳(B)足够大(C)会发光发亮(D)做工精致8 幼儿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 )。(A)铁(B)铜(C)锌(D)碘9 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获取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和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每位幼儿发展的需要,应更多

3、地采用(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内部评价10 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B)建构主义(C)精神分析(D)成熟主义二、简答题11 简述幼儿园制订合理生活制度的意义及依据。12 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三、论述题13 如何正确表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四、材料分析题13 在大班美术活动“ 美丽的服装 ”中,某老师请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图案、色彩、质地等特征之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设计、装饰服装。当有的幼儿提出不会装饰或画不好时,该老师便引导幼儿再次感受、欣

4、赏风格各异的服装,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表现。活动结束后,该老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服装店”,幼儿在游戏中兴致勃勃地相互介绍、推荐自己的“ 美丽服饰”。14 请结合材料分析教师在该活动中采取的组织策略。15 请分析材料中教师的活动延伸,并为此活动设计三个不同的活动延伸。16 陈老师带着幼儿到园区观察果树,幼儿瞧瞧这棵,看看那棵,摸摸这棵。陈老师将幼儿集中在一起,让幼儿描述一下刚才观察到的事物,可他们却说不出树木的特征,但是能够知道天上的小鸟在飞,水里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动,果树上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操场上的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 。陈老师对这种状况感到很困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请分析材料所反

5、映的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五、活动设计题17 请根据下面的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总目标、2 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大一班户外活动时,幼儿被地上的影子吸引了,有的玩着踩影子的游戏,有的跑起来看影子是什么样的,有的讨论着对方的影子,有的对着影子做各种动作看影子的变化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6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

6、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是非常短暂,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识记是把感知或体验过的东西“记”下来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保持是把识记的材料保存在头脑里,也就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里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或经历过的。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些事物在头脑里呈现出来的过程。晶晶把学过的歌曲唱给父母听,属于心理现象中的回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4

7、【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幼儿经常以生活经验,如生活作息制度、幼儿园活动等,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四条指出,“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园长指导下工作”。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保证幼儿的安全,为幼儿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意外伤害。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

8、要的作用。幼儿缺锌,就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创伤愈合慢、食欲不振、味觉与嗅觉减退等现象。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二、简答题11 【正确答案】 (1)合理生活制度的意义幼儿园合理的生活制度指科学地把幼儿每日在园内的主要活动,如入园、进餐、睡眠、游戏

9、、户外活动、教学活动、离园等在时间和顺序上合理地固定下来,并形成一种制度。幼儿园制订并实施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使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有规律性,劳逸结合、动静交替,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保教人员顺利地做好保育和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制订生活制度的依据幼儿园在制订生活制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订出既切合本园实际情况又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合理的生活制度。一般来说,幼儿园制订生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生理活动的特点; 地区特点以及季节变化;家长的需要。12 【正确答案】 (1)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

10、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2)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3)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各项活动之中,以便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三、论述题13 【正确答案】 (1)活动目标包括的方面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体现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2)活动目标表述的要素活动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包括行为、条件和标准。行为是指通过活动幼儿能做什么,指向幼儿的行为变化;条件是指说明这些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标准是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3)活动目标表述的形式活动目标的行为主体一般是

11、教师或幼儿,在表述目标时要统一从一个角度表述,要么从教师的角度,要么从幼儿的角度。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在表述目标时一般倡导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4)情感目标先行情感先行原则是指在表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时要将情感、态度目标放在第一位,体现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5)目标表述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笼统、概括和抽象如中班健康教育活动“ 刷牙 ”的目标之一: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这个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如果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这样就太过笼统、抽象。同时,在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中,行为的表述是最基本、核心的成分。因此,在教育活动目标的

12、表述中,要避免用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代替活动的结果。 四、材料分析题14 【正确答案】 教师采取的组织策略: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表象。教师首先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各种服装,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观察的过程中,拓展了幼儿的经验,丰富了幼儿的表象,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引导创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表象之后,教师便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大胆表现。15 【正确答案】 活动延伸是为了保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幼儿学习的完整性、连贯性。在上述活动中,活动结束后,老师把活动延伸到区角活动中,通过“ 服装店

13、”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敢说、想说的语言表达环境。建议:活动延伸一:家庭活动,问问爸爸妈妈的职业,给爸爸妈妈设计符合他们职业特点的服装。活动延伸二:带幼儿到图书角,观看不同民族的服装。活动延伸三:教师可为幼儿讲解服装的制作过程、方法,给幼儿播放服装制作过程的视频,并在美工区投放不同的布料、卷尺、剪刀、人体模型等工具、材料,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制作服装。16 【正确答案】 (1)案例所反映的幼儿注意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强烈的声音、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2)

14、建议教师所选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幼儿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有可能是教师预设的教育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过低,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教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建议老师可以使用丰富的教具,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教师应让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教给幼儿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还需使用适当的指导语,把幼儿引导到观察对象上来。活动时间要遵循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幼儿园小、中、大班的活动时间应当长短有别。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小班幼儿能集中注意 35 分钟;中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10 分钟左右;大班幼儿可集中注意 1

15、5 分钟左右。因此。建议老师要根据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合理组织活动。五、活动设计题17 【正确答案】 大班主题活动:影子主题活动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乐于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2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3能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变化。4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5能用数字、图画等符号进行记录。活动一:影子与身体的关系一、活动目标1感受探究的乐趣,乐于探究。2知道影子总是与身体的某个部位连在一起(除跳起)。3积极思考,能用多种方法寻找答案。二、活动准备水彩笔、纸、影子调查记录表。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提问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吗?2活动发展(1)

16、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2)幼儿绘画影子画,教师提出要求,需画出自己和影子。(3)教师给幼儿分组,发放影子调查记录表,介绍探究任务。幼儿两人一组,一组一张调查记录表。教师介绍探究任务:在稍后的户外活动中请你们认真对照自己的画,看一看你画的影子和自己真实的影子是不是一样的,并且填写记录表。表格第一列是观察影子有没有眼睛、鼻子、嘴巴,没有画,有画。表格后面几列是观察影子是否与自己的手、脚连在一起,还是与身体不相连。教师提出探究注意事项:探究时注意与伙伴合作交流,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求答案。(4)幼儿去户外寻找答案,教师观察并适时引导。(5)幼儿分享户外探究的结果。(6)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影子的特征。

17、影子是黑色的,没有五官,在站立时影子是与脚连在一起的,倒立时影子与手连在一起。影子总是与身体的某个部位连在一起,当跳起时,影子暂时与身体分开。3活动结束幼儿在实际探究之后,再画影子画。四、活动延伸将幼儿两次的影子画做对比,布置在作品展示区。活动二:影子与光的关系一、活动目标1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和乐趣。2知道影子是物体挡住光的传播而产生的较暗区域。3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寻找答案。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教师提前布置亲子任务,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晚上路灯下影子的数量。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小朋友们,上次我们一起探究了影子与身体的关系,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看看你们能不能解决。2活动发展(1

18、)小朋友们,请你们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2)幼儿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想法。(3)教师提出探究的注意事项:探究中注意与同伴合作,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答案。(4)幼儿去户外探究,教师观察并适时引导(若没有幼儿发现到了背阴的地方,就没有影子了,教师可适时引导幼儿到阴影地方看一下)。(5)幼儿分享自己户外探究的结果。3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影子,到了背阴的地方就没有影子了;晚上,虽然没有阳光,但有灯光我们依然会有影子,影子还不止一个,可以有两三个。这是因为,光源多了影子就多了,有几个光源照射。就有几个影子。四、活动延伸幼儿观察早、中、晚自己影子的长短特征,与其他幼儿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