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90159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1 MMPI 临床量表包括疑病、抑郁、偏执和( )等量表。(A)神经衰弱(B)轻躁狂(C)社会内向(D)神经质2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 )。(A)家庭(B)大众传媒(C)学校(D)交通工具3 角色失调包括( ) 。(A)角色冲突(B)角色失败(C)角色不清(D)角色误解4 关于瑞文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瑞文设计(B)可测查智力水平(C)可测查人格特点(D)属于操作测验5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 )。(A)本我(B)自我(C)超我(D)镜我6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时,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评论以往心

2、理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B)对求助者的病因进行直接或间接介绍(C)详细阅读以往的就医病历和有关资料(D)详细询问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7 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 )。(A)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是一样的(B)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原因(C)交往的需要属于获得性需要(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8 意志的品质有( ) 。(A)自觉性(B)果断性 (C)坚韧性(D)自制性9 一般来说,农民属于( )。(A)成就角色(B)规定性角色(C)功利性角色(D)不自觉角色10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11 常模的构成要素包括( )。(A)团体分数(B)原始分数(C)导出分数(D)对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12 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 )。(A)破坏行为(B)灾难综合征(C)兴奋行为(D)创伤后压力失调13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 )。(A)应该能适合咨询师专业水平(B)应该能符合求助者接受能力(C)对病因有直接或间接针对性(D)必要时讨论精神分裂症症状14 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中,ABC 包括( )。(A)诱发事件(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个体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D)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情绪反应15 合理情绪

4、疗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不注意发挥心理测验的作用(B)对有领悟困难的人难以奏效(C)疗效与心理咨询师的信念有关(D)疗效比较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估16 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智力正常(B)年龄适宜(C)人格正常(D)动机正确17 “自知力完整 ”是指患者具有 ( )特点。(A)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B)能主动叙述自己病情(C)可观的行为变化(D)主动要求治疗18 MMPI 的缺点是 ( )。(A)主观题较多(B)受文化背景影响(C)测试时间长(D)受动机冲突影响19 16PF 量表中乐群性高分者的人格特征是 ( )。(A)冷淡(B)环性情感(C)外向(D)分裂情感20 L

5、ES 适用的疾病包括( )。(A)自知力丧失的重性精神病(B)神经症(C)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D)身心疾病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统计指标包括( )分。(A)客观支持(B)总平均(C)主观支持(D)分量表22 EPQ 的分量表包括( )量表。(A)Q(B) L(C) E(D)M23 使用中国比内测验应该注意( )。(A)态度和善(B)房间安静(C)主被试侧坐(D)不限制时间24 个体发展的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点包括( )。(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B)都要求独立人格(C)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D)都要求精神自主25 关于 CRT 个别测验时的停止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6、A)全部六个单元都必须做完(B) A、AB、B 单元不管做多少都必须做完(C) C、D、 E 单元如连续 3 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D)各单元如连续 3 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多选)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B,C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有:家庭,家庭在社会化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7、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大众传播媒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互不相容,出现矛盾,角色

8、冲突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比如从旧角色退出来了,却不知如何或来不及建立新角色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会造成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4 【正确答案】 A,B,D5 【正确答案】 A,B,C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时应该包括: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

9、构,其咨询(或治疗) 过程如何。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从需要产生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它与有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的需要,叉称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获得性需要。自然需要动物和人都有,但无论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还是就满足需要的方式,人和动物都有本质的区别。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物质需要

10、和精神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物质产品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审美的观念。需要的分类是相对的,各种需要之间是相互交叉的。自然需要往往都是对物质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往往都是精神需要。分类只是便于说明问题,分类的标准不是绝对的。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意志品质有:意志的自觉性,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称毅力或顽强性;意志的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称自制力或意志力。9 【正确答案】

11、 A,B,C【试题解析】 社会角色可以按各种方式进行分类。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比如父母的角色,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的角色。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后者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

12、、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前者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由于农民是通过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所以属于成就角色,又其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如负责种田、种菜),因此属于规定性角色,农民种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属于功利性角色,农民在对自己是农民的身份是明确知道的,且很清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因此,属于自觉角色。1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

13、约为 11、12岁到 15、16 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11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常模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是原始分数、导出分数和对该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原始分数是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

14、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原始分数没有意义,需要将其转化为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则是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个测量量表,它与原始分等值,可以进行比较。最后,在制定常模时,必须要明确界定常模团体,必须清楚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性质和特征,对其进行明确的描述。1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经历破坏性压力后,可能会出现“心理麻痹”,对外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或过度敏感,失眠、焦虑等症状,即所谓“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

15、Stress Disorder,PTSD)。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 Lifton(1968)和 Erikson(1976)称为“灾难症候群”(Disaster Syndrome)。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需的。1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会谈内容的选择是极重要的,特别是把会谈作为治疗手段时,会谈的内容必须认真选择。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可有以下几条: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14 【正确答案

16、】 A,B,D【试题解析】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 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即“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 ABC 理论中,A 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 代表继这一事件后

17、,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15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同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一样,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恩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被治愈,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绝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治疗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的努力的人,或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则可能

18、难以奏效。合理情绪疗法对于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病症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智力正常,求助者应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因为求助者要能叙述自己的问题和情况,能理解咨询师的意思,还要有一定的内省能力,等等。年龄适宜,一般地,青年人比其他年龄的求助者更适合心理咨询。一方面,青年相比于少年、儿童有更好的

19、认知能力和成熟程度,容易表达,也容易领会和接受:另一方面,青年相比于中老年来说,可塑性更大,还没有完全地、牢固地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再者,他们多为适应不良、情绪性的问题,受到的消极情绪和负性行为的强化为时不长,与儿时经验的间隔时间还不很遥远,比中老年容易挖掘。内容合适,并不是任何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人格正常,求助者应无明显的人格障碍。动机正确,有无咨询动机直接影响到咨询的效果。那些无咨询动机、经咨询师反复做工作后仍缺乏改变自己状态动机的求助者,一般不适宜进行咨询。17 【正确答案】 A,B,D18 【正确答案】 B,C1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卡氏 1

20、6 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 BCattell) 用因素分析法编制成的人格测验。他通过因素分析从许多人的行为表现中抽取出 16 种根源特质。在这 16 个因素中,因素 A 属于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术语称环性情感或高情感;低分者缄默、孤独、冷淡,术语称分裂情感。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 的目的在于对精神刺激进

21、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LES 适用于 16 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不适用于自知力尚未恢复的精神病患者)。2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于 1986 年编制,该量表共有 10 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 条) 、主观支持(4 条) 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 条)三个维度。统计指标包括:总分:即 10 个条目评分之和(不是总平均分,选项 B 有误);客观支持分:2、6、7 条评分之和;主观支持分:1、3、4、5 条评分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第 8、9、10 条评分之和。2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22、】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由英国艾森克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EPQ 量表分为成人和幼儿两套问卷,由精神质(P)、内外向 (E)、神经质(N)、和说谎(L) 四个量表组成。2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在进行施测时,需要注意的是:主试者对被试者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行测验之前,应安排好一间安静房子,内设一桌两凳。施测时主试、被试对坐(选项 C 有误) ,主试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被试窥视主试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主试者必须按照各试题的时限控制时间(选项 D 有误),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记录要尽量录被试者原话,以便根据真实材料核对分数。2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在于: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人感”。25 【正确答案】 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