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2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B)社会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3 三年级二班的教语文的王老师言行举止礼貌大方,待人和蔼可亲,非常受欢迎,二班的同学受她的影响也非常有礼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4 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以( )为中心。(A)教育(B)德育(C
2、)教学(D)智力开发5 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朋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6 ( )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小误差的实验。(A)前实验(B)真实验(C)准实验(D)后实验7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8 “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 描述的是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化(C)注意的转移(D)注
3、意的分配9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 )的特点。(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10 某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11 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A)体育活动(B)学科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科技活动12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 )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13 下列选项中不
4、属于学校美育内容的是( )。(A)形式教育(B)理想教育(C)艺术教育(D)活动教育14 “最近发展区 ”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柏拉图(C)夸美纽斯(D)维果斯基15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克服障碍(D)学会调适16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式授课(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小班教学17 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B) 论教育学(C) 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8 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
5、于( )。(A)考试焦虑症(B)考试强迫症(C)考试抑郁症(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19 教师在上课时,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也可以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的学习情境。这种课堂导入方式属于( )。(A)直观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20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二、简答题21 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22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3 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三、材料分析题24 作为一
6、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习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24 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回答问题。甲:在读完课文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荔枝的特征,从荔枝干讲到鲜荔枝,把其中的概念如“果肩”“果顶”“缝合线” 等一一进行补充讲解,教师
7、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记,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大量有关荔枝的知识。乙:上课了,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吃过干荔枝和鲜荔枝的学生谈谈对荔枝的认识,最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干一鲜两颗荔枝。学生喜不自禁,教师示意学生安静。然后要求学生剥开两颗荔枝,进行比较观察,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照着实物读课文,完成一篇短文我所知道的荔枝。25 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什么特点?26 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哪一种教学处理更好?为什么?四、教学设计题26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
8、,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7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什么?28 根据教学对象,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29 依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课教学过程。29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30 试分析小数乘法的算法。31 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32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本节课实例 3 的教学环节。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然后解开病
9、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故正确答案是 A。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以教学为中心。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
10、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A 、B 、D 描述的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准实验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小误差的实验。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但情绪不稳定。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11、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推测和假设,具有主观性。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故选 C。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摄影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的统一。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2、 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强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事例导入的含义。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3、析】 题干是对常规思维概念的考查。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古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个别教学。(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硬背。22 【正确答案】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 :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在 5 岁以前还是“无律期” ,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 来考虑问题。(2)权威阶段 (58 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
14、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 (810 岁) :自律道德的开始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4)公正阶段 (1012 岁) :这一阶段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倾向于主持公正事件。23 【正确答案】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
15、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如下:(1)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让他们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2)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3)使小学生
16、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4)培养小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他们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作为教师,面对课堂吵闹现象应有的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 )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
17、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威结构转变。25 【正确答案】 从特点看,甲教师的教学处理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处理方法,按部就班,条分屡析,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乙教师的处理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创新性,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一种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注重学生在观察体验中
18、感悟。26 【正确答案】 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来看,虽然这两种教学处理具有共同的优点,例如目的性明确、教学环节清楚、教师主导作用明显、紧扣教材。但相比之下,乙教师的处理要优于甲教师的处理。理由主要有五个:甲教师的处理过程机械,形式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乙教师的处理则形式灵活,丰富多变,因此,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甲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因此,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结果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乙教师则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引导者。达到了“导而弗牵”的要求。通过体验式活动的设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甲教师只注重知
19、性 (理性 )知识分析传授,学生接受性差,即使接受了,也不可能达到内化的程度,且所接受的知识缺乏语文价值;乙教师则注重对学生感性或直觉的培养,通过感性的认识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兴趣,获得对对象的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甲教师的处理,只将课堂教学停留在书本中,只要求学生带耳朵听讲,导致学生眼界狭窄,能力匮乏;乙教师则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己去品味探索,研究判断,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但帮助学生更确切地了解说明对象,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甲教师的教学处理缺乏师生沟通的基础,乙教师的处理则能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
20、想交流和情感融合。四、教学设计题27 【正确答案】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 、“达”、“ 雅”。“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雅” 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28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及其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工具书和注释,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清文章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知音的境界,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29 【正确答案】 新课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知音1师:伯牙为什么要断琴绝弦,不再弹琴了呢?请同
21、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3指名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理解并读好两个语气词“哉、兮” 。出示:哉、兮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师:要想把文言文读好,我们就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关键词语不太理解?预设几个教学生成点:(1)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表赞叹之意。(2)“志在高山”中
22、的“志”和“ 伯牙所念”中的“念”,都是“心里想” 的意思。此处让学生了解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的字可以表示相同的意思。二、品读课文,感悟知音1师: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意思。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解“知音 ”一词。(1)看图,了解身份,感悟二人成为知音的基础。(出示课文插图,看图介绍这两个人物的身份。)思考: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差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文中哪句话指出了这一点?预设:是音乐、是琴。师: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2)抓重点句子,感悟二人的知音之情。从文中哪些事实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出示:伯牙鼓琴“善哉
23、,洋洋兮若江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启发学生感悟。A、假如你们就是站在琴旁善听的钟子期,当琴声悠扬响起时 (播放高山流水中“高山”这段音乐),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生欣赏音乐并想象)预设:我仿佛看到了挺拔险峻的泰山。我仿佛看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我仿佛看到了气势磅礴的泰山。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感受读句子。B、伯牙继续鼓琴,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播放高山流水中“流水”这段音乐),善听的子期,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流水呢?(生欣赏音乐并想象)预设:我仿佛看到了汹涌澎湃的江河。我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大海。师:于是,你们满心赞叹(生接读)“
24、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诱发学生想象,深刻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内涵。A、引发学生延伸想象,放飞思绪。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之外,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明月、清风当伯牙所念清风,钟子期必得(生接:清风)当伯牙所念明月,钟子期必得(生接:明月)。B、当子期听到时,他又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仿照文中句式表达 (善哉,皎皎乎若明月)。C、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生接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D、总结: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真正的知音!全班诵读 “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
25、句,体会感情。(出示:伯牙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聆听静想,深悟知音不在的痛。教师补充介绍相关资料,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并指导朗读:相传,伯牙与子期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春去秋来,伯牙如期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却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当伯牙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等到的不是钟子期的人,而是冰冷的墓碑。此刻他多想在坟前再为“ 知音 ”弹一曲啊,于是,他内心的痛楚全部化作了音符。 (课件播放鼓琴的音乐,显得杂乱,最终断弦而绝。)师:伯牙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知音了。能把伯牙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吗?(
26、生读最后一句话)师:断的只是“ 弦” 吗?绝的只是“琴”吗?(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所以,这个环节的默读、圈画是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文白互通,是学生学懂文言文的基础;听音乐想象画面,意在还原语境,让学生沉浸在高山流水的旋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之在入情入境中与文本深入对话,体会知音的境界。)三、诵读全文,回味知音千百年来,“知音” 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人们根据这凄关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 高山流水乐曲) ,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
27、伯牙和子期的深厚情谊。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课下搜集古今中外赞颂友情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30 【正确答案】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31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体会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及算理。3
28、2 【正确答案】 实例 3 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具备吗?学生回答:需要安装玻璃;具备,这块玻璃的长是 12 米,宽是 08 米,120 8 就计算出长方形玻璃的面积。2同桌两人一组合作探究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怎么计算。同学们先各自列竖式计算 1208 的积,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几位同学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并简述其中的道理。可能的方法有:12 米 12 分米08 米8 分米12896(平方分米)通过单位换算得出:96100096(平方米)因此 1208096( 平方米)12 扩大到它的 10 倍是 1208 扩大到它的 10 倍是 81289696 缩小 100 倍:96100096因此 1208096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然后指导学生看书,着重让学生说一说“1208”的计算算理。3小结巩固: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教师出示:0725 的竖式计算与 120 8 的竖式计算。提问:两个算式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呢?积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补充完整:两个算式中因数都共有两位小数,积也都是两位小数,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