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91226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A)基础条件(B)先决条件(C)根本原因(D)必要条件2 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兴起于(A)长江中下游(B)长江上游(C)黄河中下游(D)黄河上游3 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A)民智资源(B)区域意识(C)文化导(D)文化观念4 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蒙古高原上最早的人群是(A)匈奴(B)猃狁(C)契丹(D)鲜卑5 被司马迁誉为“ 有泱泱大国之风 ”的国家是(A)齐国(B)鲁国(C)秦国(D)楚国6 在公元前 1100 年公元 1400 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A)寒冷期(B

2、)干旱期(C)温暖期(D)寒暖交错期7 五帝本纪载于(A)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三国志8 中国古代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占济水、黄河之间为(A)充州(B)青州(C)梁州(D)荆州9 古代所谓“ 西南夷” 杂居的地区是指(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10 北宋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哪条河共称“通漕四渠”?(A)汴水(B)济水(C)灵渠(D)新河11 宋代之所以把郜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A)水源(B)水运(C)水量(D)水利12 准备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的皇帝是(A)孙权(B)朱

3、元璋(C)朱棣(D)康熙13 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芜14 隋书.地理志里“ 好祀鬼神 ”、“尊崇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描述的是(A)三晋地区(B)南楚地区(C)齐鲁地区(D)汉中地区15 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A)杨树(B)柳树(C)榆树(D)松树16 在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A)滑稽列传(B) 秦始皇本纪(C) 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二、多项选择题17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 的提出者及出处各是(A)管子(B)管仲(C) 齐民

4、要术(D)贾思勰(E)绎史18 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19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功是依靠(A)和平(B)联合(C)融会(D)谦让(E)战争20 司马迁将楚地一分为三,其分别叫作(A)东南楚(B)东楚(C)西南楚(D)南楚(E)西楚21 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A)永济渠(B)通济渠(C)广济(D)惠民河(E)金水河22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这些商业都会包括(A)广州(B)福州(C

5、)泉州(D)明州(E)豫州23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而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三、名词解释24 阿房宫赋四、简答题25 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26 简述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主要成就。27 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28 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3

6、【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4 【正确答案】 D【

7、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二、多项选择题17 【正确答案】 C,D【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8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9 【正确答案】 B,C【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0 【正确答案】 B,D,E【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1 【正确答案】 A,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3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三、名词解释24 【正确答案】

8、 (1)杜牧的作品,其中“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描写了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2)阿房宫赋 运用夸张的描写表现了历史上砍伐林木带来的恶果,对后世有指导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四、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1)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2)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6 【正确答案】 (1)土地的开垦;

9、(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7 【正确答案】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1)甲骨文中就有 “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 “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2)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合法。(3)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 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28 【正确答案】 (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已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2)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方苞、姚鼐等人的影响所致;浙东一带重史学,是因黄宗羲的影响所致;徽州一带尚经术,是因戴震的影响所致。【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