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91373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出自 【 】(A)说苑指武(B) 礼记大学(C) 论语述而(D)荀子不苟2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3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即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势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帕米尔高原(D)太行山4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这一时期属于寒暖交错期中的【 】(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5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

2、像【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6 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代表是【 】(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翟7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8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 是【 】(A)太师、太傅、太保(B)尚书、中书、门下(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太尉、太常、太仆9 “杯酒释兵权 ”的典故发生在 【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10 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A)夏代(B)商代(C)秦代(D)汉代11 北方的贸易场所称作【 】(A)市(B)集(C)庙市(D)墟12 我国古代,寺庙建筑在选址时所

3、取的朝向是【 】(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3 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A)黄帝(B)伏羲(C)后稷(D)鲁班14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 】(A)王叔和(B)孙思邈(C)华佗(D)李时珍15 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是在【 】(A)明清时期(B)西汉时期(C)唐朝末年(D)北宋末年16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皇帝直接管理17 科举制的成熟时期是【 】(A)唐宋时期(B)明清时期(C)隋唐时期(D)魏晋时期18 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 】(A)九刑(B) 汤刑(C) 吕刑(D)刑书19 礼

4、记曲礼说:“ 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 】(A)规范性(B)调和性(C)等差性(D)延续性20 社稷祭祀属于【 】(A)天神祭祀(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星辰祭祀21 “五斗米道 ”的创始人是 【 】(A)葛洪(B)张道陵(C)寇谦之(D)丘处机22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A)孝(B)仁(C)义(D)礼23 董仲舒说:“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A)因材施教(B)学思结合(C)德育和智育并重(D)教学相长24 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

5、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的标志是【 】(A)骚体诗的出现(B) 诗经的出现(C)赋的出现(D)乐府诗的出现25 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峰是在【 】(A)南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反映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是 【 】(A)“尊崇自然 ”(B) “尚意追求”(C) “诗言志”(D)“中和之美 ”27 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最重要的是【 】(A)文字(B)语言(C)服饰(D)饮食28 现今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是【 】(A)古埃及文字(B)汉字(C)楔形文字(D)苏美尔文字29 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是【 】(A)大篆(B)小篆(

6、C)隶书(D)楷书30 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 】(A)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C)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二、多项选择题31 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 】(A)“知易行难 ”(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知先行后 ”(E)知行“ 并进互发”32 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主要有【 】(A)民族性(B)民俗性(C)融合性(D)娱乐性(E)地域性33 下列属于我国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有【 】(A)北方话(B)吴语(C)蒙古语(D)粤语(E)客家话34 汉字在造字之初的手段主要有【 】(A)象形(B)指事(C)转注(D)形声(E)会意35 19

7、 世纪末以来,影响重大而深远的中国文化思潮有【 】(A)“东方文化论 ”(B) “全盘西化论”(C) “综合创新论”(D)“儒学复兴论 ”(E)“中体西用论”三、名词解释36 法家37 本草之学38 什伍里甲制度39 中庸之道40 普通话四、简答题41 简述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42 简述我国古代丧服“ 五服 ”服制。43 简述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观念。44 简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45 简述“家天下 ”的政权模式。46 简述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五、论述题47 试述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8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全国自考(中国

8、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名称的来源。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很早就已合成,说苑指武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传统的特点。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即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4 【正

9、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特点。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A 项邓析是名家创始人;C 项惠施也是名家的代表;D 项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杯酒释兵权”。唐朝的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影响深远,使得宋朝开国皇帝对将领极端

10、猜忌。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战将的指挥权。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贸场所的称呼。我国传统的商贸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市、墟、集、会四种,其中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北方的贸易场所则称为“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的居住仪式。一般认为,金銮殿(帝王之居)、寺庙( 菩萨之居) 和官府取正南方向,称“子午向”,平常人不能僭越。普通民居的朝向都稍偏一些,或东南向,或西南向。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手工行业中的传说。我国流传着大量的手工行业传说,如神话说黄帝发明了

11、指南车和乐器,伏羲发明了渔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鲁班传说。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的时间。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发现了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并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到北宋末年,指南针已经被应用于航海贸易。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16 【正确答案】 B17 【正确答案】 A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A 项是西周初年的律法,C 项是周穆王时吕侯制定的,D 项是春秋末年郑国子产制定的。19 【正确答案】 C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12、祭祀典礼。祭祀典礼在古代称为吉礼。周礼中列入吉礼的祭祀,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地祗即地神,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D 项属于天神祭祀。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德是中国传统社会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从孔子的三母德,到孟子的四母德,再到董仲舒的五母德,都把“仁”列为众德之首。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董仲舒的教育思想。题干中董仲舒所说的话反映出中国古代教育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的思想。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诗歌从民间集

13、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的标志。楚辞又称骚体诗,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表现作者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出一个心与物遇、情与景通、物我两忘、天然淡泊的美妙境界,反映了陶渊明向往自然的追求。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语言的重要性。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

14、的,因为语言的变化比较缓慢,当民族的其他特征发生变化时,语言往往还是统一的。而且,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积淀民族历史和文化,对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民族传统的传承、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字的历史演变。秦代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汉代是隶书的成熟期,唐代以后楷书通行。30 【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31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有关知行关系的观点。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尚书说命上提出了“知易行难”的观点;

15、而荀子则认为“知轻行重”;宋代程颐则强调“知先行后”;朱熹提出知行“并进互发”说;而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32 【正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从总体上看,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且还常常和当地的地方风俗密切相关,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色彩。33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34 【正

16、确答案】 A,B,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主要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35 【正确答案】 B,C,D,E三、名词解释36 【正确答案】 法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之一,其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的政权交替有关。先秦的法家分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俚等,其强调建立普遍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目的是富国强兵;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37 【正确答案】 本草之学:即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

17、、加工、保存等知识。38 【正确答案】 什伍里甲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即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39 【正确答案】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使用的典法”。“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 无偏无颇 ”。40 【正确答案】 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已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四、

18、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1)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民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42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 ,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斩衰,因不许缝边的粗麻布丧服而得名,由儿子为父母服孝,妻子为丈夫服孝,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丧时穿戴,服期三年。齐衰,用粗生麻布制作,剪断处缉边,此丧服为祖父母服孝一年,为曾祖父母服孝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孝三个月。大功,以大功布做丧服;小功,所做孝服比大功布的丝缕稍细;缌麻,在丧服中分量最轻。大功、小功和缌麻三种孝服的服丧对象,比前面两种的关系疏远一些,穿丧服的时间也比较短。4

19、3 【正确答案】 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包括:(1)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即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3)人格教育。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4)食疗观。把饮食与养生之道联系起来,强调节制饮食,讲究选择食物与食法。44 【正确答案】 (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3)严密的人身控制。45 【正确答案】 (1)所谓“ 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秦始皇自命为“ 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汉

20、代,刘邦将天下视为私产,他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3)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4)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到晚清帝制结束,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46 【正确答案】 (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3)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五、论述题47 【正确答案】 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1)黄土高原地区是四塞之地,它的西、北、东三面有黄河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外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

21、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便利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因而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并且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2)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山西高原的北部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道,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 之说。总之,正因为这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才使得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便利的交通又促使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

22、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8 【正确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1)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傒、俚、僚等。(2)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受到中原文化较深的熏染。只要他们在中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但是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3)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 南朝化”。北魏孝文帝的许多改制措施,带有浓郁的“南朝化 ”特征。如迁都洛阳,改用汉姓,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4)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不论是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方面,北方都受着边地民族风尚的熏染,如胡服的流行,胡床胡坐,魏晋以来代“雅乐” 而起起的 “胡乐”等。(5)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恶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