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同步练习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 (A)重证据讲程序(B)重实体轻程序(C)重程序轻实体(D)权利义务相统一2 传统国家安全包括 (A)政治安全(B)经济安全(C)国防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3 除了传统的国家安全,新的国家安全还应包括(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4 国家的经济安全包括(A)金融
2、安全(B)能源安全(C)贸易安全(D)粮食安全5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B)民族团结(C)祖国统一(D)国防和国家安全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 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7 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8 简述道德对法治的促进作用。9 简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0 简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1 简述“法治 ”与“法制”的区别。12 简述“法治 ”与“人治”的分野。13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4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1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要反映
3、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要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什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19 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20 为什么说“ 执法为民”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21 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22 简述服务大局的具体要求。23 简述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概念和内容。24 简述证据概念的基本特性。25 简述法律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6 简述国家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意义。27 简述传统国家安全的内容和意义。28 简述新的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及内容。29 简述国家安全法赋予公
4、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30 试述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31 试述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32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33 试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34 试述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35 试述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同步练习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A,D【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
5、神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4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5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 【正确答案】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 【正
6、确答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8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法律决不是孤立自在的东西,法治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其中之一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具体而言,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和一般社
7、会成员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没有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没有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的道德风尚和习惯,没有他们对任何违法行为的道德上的抵制,任何法律都不可能有效的实施。【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9 【正确答案】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离开党的领导,人民只能是一盘散沙,意志分散,民族缺乏凝聚力,人民民主就无法得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无从实现。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者,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谈不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谈不上依法治国。【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0
8、 【正确答案】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否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评价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在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的实现,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1 【正确答案】 “ 法治” 与 “法制”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虽有一字之差,但内涵与外延却不相同。法制是
9、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常常与“民主”相对称,例如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 法治” 的前提。 “法治”与“人治” 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法治” 就是通过 “法制”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2 【正确答案】 “ 法治” 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及其规范作用。而“人治” 则强调个人的威望、智慧及其解决具体问题的作用。法治与人治的分野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素,而在于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
10、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 )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3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对于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与反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识性、指导性的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4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
11、征相适应,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从而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下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体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5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形成和运作必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只有反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才能解放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体现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实现执法、司法的法律效
12、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具有优越性和科学性的法治理念,必然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6 【正确答案】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国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正确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同时还要坚持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样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任何剥削阶级的法治理念相区别。【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7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我
13、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中国的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定要反映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是要维护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8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全国人民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结晶。它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照搬照抄外国的模式。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是一个基本政治原则,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
14、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9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0 【正确答案
15、】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执法者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1 【正确答案】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
16、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2 【正确答案】 要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就必须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立足本职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保证法治的统一性;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追求两种效果的有机统一,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的,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复杂因素,既要依法办事,又要确保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3 【正确答案】 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
17、惯和取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和讲程序的思维方式。【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4 【正确答案】 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证据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证据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其次,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的,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最后,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的依据。【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
18、精神25 【正确答案】 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法律程序对于维护实体正义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公正的程序,本身也体现了正义。通过让当事人参与法律运作的过程,不但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尊重,而且使其更容易认可法律运作的结果。由于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为直观,因此也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6 【正确答案】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体和政体的稳固,国家的统治机能与作用,涉及国家及其全体人民的重大利益不受威胁、侵害和破坏。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
19、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个人安全。【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7 【正确答案】 传统的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8 【正确答案】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竞赛的加剧,多元价值观、多元文化的出现及其对抗,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突发
20、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对国家安全形成了新的威胁。在这种新形势下,全新的国家安全观除了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外,还应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9 【正确答案】 国家安全法第 22 条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 “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30 【正确答案】 实施依
21、法治国基本方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1)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只有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2)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加快法制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让全体人民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1 【正确答案】 树立社
22、会主义法律权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确立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人人都要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2)维护法制的稳定、统一和尊严。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法律相抵触,更不能从本部门、本地区利益出发,以“土政策 ”、“土办法”破坏国家法制的统一。(3)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克服“官本位”和“权力本位”的思想。在个人权威与法律存在分歧的场合,坚决维护法的权威。【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2 【正
23、确答案】 要正确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就要明确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是法律。国家倡导全体公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但并不是把这种道德要求变成全体公民的法律义务。在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隶属不同的范畴。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产生于同样的经济基础,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分属于不同的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
24、文明。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与中国古代的 “德治”或“人治”概念不同,它仅针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与作为政治文明核心的法治并非同一层面上的问题。(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一般社会成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反之,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3 【正确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离开党的领导,人
25、民只能是一盘散沙,意志分散,民族缺乏凝聚力,人民民主就无法得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无从实现。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者,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谈不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也谈不上依法治国。(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否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评价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在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是检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
26、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完法和法律规定治国理政的过程。【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4 【正确答案】 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1)实体公正,指的是法律本身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内容科学,本身就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精神。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2)程序公正,就是要求执法和司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要让裁判或决定的过程变为当事人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以程序公正保障实现实体公正,并增强社会公众对裁判或决定的认
27、可度。(3)及时高效,是指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在合法或合理的时限内,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从而及时保障人民的利益。【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35 【正确答案】 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认为,国家安全除了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外,还应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1)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2)经济安全是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粮食安全等。(3)科技安全是国家的科学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威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能力和状态。(4)文化安全指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5)生态安全指国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知识模块】 弘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