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华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卷(选择题,6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 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2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地名。弄清这些地名的古今对应有助于我们的历史解释。下列古地名
2、(划横线部分)与今地名对应错误的是( )A西周时期,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于宋地。(今商丘)B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因位于临淄稷门而闻名天下。(今淄博)C秦朝平定岭南地区后设置南海等郡以加强管理。(今海南)D唐朝高僧玄奘历经十几年到天竺带回多部佛经。(今印度)3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4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
3、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5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 ,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表明宋代( )A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 B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C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6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
4、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 )A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 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8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始终受到城隍老爷的“监察” ,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
5、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民间信仰发生变化 D封建迷信甚嚣尘上9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 ”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 )A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 B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C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10罗马法中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这主要说明罗马法( )A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 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法律制度有待继续完普 D保护奴隶主的特权11 1689 年英国
6、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 ,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 1694 年,出于对外2战争的需要,他才签署了此案。这反映了( )A议会至上的原则被破坏 B君主专制的传统被继承C政府的立法作用增强 D英国民主进程的艰难性12 1787 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 、 “促进公共福利” 、 “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13法国 1875 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
7、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4 1881 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险法 ,11 月以“皇帝诏书”的形式颁布,遭到国会的反对,未能通过;1882 年经过修改后提交国会,仍遭反对,直到 1884 年 7 月,工伤事故保险法才正式生效。这体现了( )A立法权对行政权有一定制约 B皇帝和首相权力受到宪法约束C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位置 D立宪政体下皇帝权力名存实亡15著名学省茅海廷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
8、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昼不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不了解世界形势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不懂得国际公法16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 ”它使(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17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
9、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18有学者认为,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 )A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B “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 ”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 ”19 “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
10、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材料表明( )A东南互保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D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20 “虽然它的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下列内容符合材料对临时约法评价的是(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B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21 1909 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
11、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 。这说明(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C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 D清政府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22 1922 年 6 月 15 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其中提到:“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3A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 B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C有一定的“左”倾倾向 D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23宋
12、庆龄女士在 1927 年 8 月 22 日发表的赴莫斯科前的声明中指出:“由于孙中山以大政治家的风度运用了三大政策,国民党才能结束十年来广东的混乱局面,大举北伐,打到长江这条历史性的防线。今天却大不相同了。国民政府的盛名已经一落千丈,与北方的半封建余孽不相上下” 。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 )A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B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24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
13、土改时中国共产党( )A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 B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C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251936 年, “国防文学”大行其道,涌现出了夏衍的赛金花和上海屋檐下 、阳笙的李秀成之死 、田汉的卢沟桥等杰作, “国防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中国华北地区危机严重 D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26 1948 年 11 月,毛泽东亲笔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著名电文,指出我军“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 。这一电文表明( )A中央决定从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反攻 B人民
14、解放军解放南京做了充分准备C中原全境解放,解放战争进程加快 D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27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掌握之中。这一措施( )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28 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 ”针对此状况,列宁(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
15、时政府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29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表,据此可知我国( ) 阶段 主要行政区划层级划分 19491954 年 大行政区省县乡四级制;两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 19541966 年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自治旗、县级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制;三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19661978 年 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自治旗)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四级制 1978 年开始 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四级
16、制 A民族区域自治效果显著 B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稳定C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 D社会主义民主初见端倪30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 A60 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B70 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C80 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D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第巻(非选择题,共 40 分)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31 题 12 分,第 32 题 13 分,第 33 题 15 分)31.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17、12 分)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 年第 3 期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2 分)结
18、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4 分)(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6 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材料一 1927 年 7 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政策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着,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上地所有制。但到了 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 ,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
19、942 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 , “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 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 ,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建国后,党和政府继续推进这一政策,使亿万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实现了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53
20、 年到 1956 年底,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由此步入了长期的土地公有制时代。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有何调整, (4 分)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5 分)33.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从清朝建立到戊戌变法之前,清朝的中央军事机构有过微调,也有过改
21、革的探索,但没有根本的变化。直到“清末新政”时期,中央军事机构改革才真正展开。中央军事机构各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将单一的兵部一化为三,形成了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三位一体的新的中央军事机构。各机构内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实现了中央军事机构对军队建设、管理和指挥能力的提高,并且对其后的中国军事机构改革、对中国的政局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军事近代化从“器物”领域扩展到“制度”领域,是从军队基层层面到国家中枢层面的一次升华。 摘编自张麟清末新政时期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中央军事机构
22、改革的主要特点和意义。(8 分)5华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CADB DDBBB DBCAC BBCDB CBABC DCBBC二、非选择题31.(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2 分)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4 分,答出 2 点即可)(2)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
23、一。(6 分)32.(1)调整:(4 分) 由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制调整为继续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 由废除封建地主剥削调整为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主要原因:(4 分) 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再次合作; 为了团结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实现全民族抗战。 (2)主要特点:(3 分) 土地政策的调整与社会主要矛盾(或国共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土地所有制经历了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演变; 土地政策的调整始终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 启示:(任两点,2 分) 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适时调整; 政策调整应结合本国国情,做到实事求是; 科学合理的政策调整有利于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33.(1)原因:新式军队发展的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西方军事管理体制的影响;提高清政府军事能力的需要。(7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答出 4 点得 7 分) (2)特点:中央军事机构专职化和制度化。(2 分) 意义:有利于提高中央军事管理的能力及效率;促进了中央军事机构的近代化发展对中国后来的军事改革和政局产生重要影响。(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