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长乐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彷徨(png) 荡漾(yng) 青荇(xng)B. 颓圮(p) 笙箫(shng) 满载(zi)C. 寂寥(lio) 阙秦(ju) 长篙(go)D. 浮藻(zo) 斑斓(ln) 忤(w)视【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C 项,寂寥(lio)lio,阙秦(ju)qu。故选 C。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
2、误的一项是(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像染过一样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C.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浅的江底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游泳【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意思。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 项, “浅底” ,江水清彻见底,并非真浅。句意: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故选 C。3.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秦王必悦见臣(动词,接见) 图穷而匕首见(动词,显露)B. 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失其所与,
3、不知 (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 )C. 子亦有不利焉(表陈述语气)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D. 不得持尺兵(兵器) 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答案】B【解析】- 2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 “失其所与,不知”中的“其” ,代词,自己的。句意: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不明智。故选 B。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
4、之往来,共其乏困 B.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全都有古今异义” ,这是要求选出“都是古今异义”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A 项,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C 项, “夫人” ,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 项, “穷困” ,古义:一般指无路或是困境窘迫;今义:一般指生活窘迫或是生活贫困的人。故选 B。5.下列句子
5、中,加横线的活用形式与“发尽上指冠”中的“上”不相同的一项是A. 进兵北略地 B. 函封之 C. 秦军氾南 D. 夜缒而出【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 ,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例句的“上” ,向上,名词作状语;A 项, “北” ,向北,名词做状语;B 项, “函” ,用匣子装,名词做状语;C 项,“军” ,驻军,名作动;D 项,
6、“夜” ,在夜里,名词做状语。故选 C。6.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 以其无礼于晋【答案】D- 3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 项,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B 项, “见”表被动,被动句;C 项, “知其事”修饰“太子及宾客” ,定语后置;D 项, “于晋” ,状语后置句。故选 D。7.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活用情况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烛之武退秦师 使使以闻大王B. 发尽
7、上指冠 箕踞以骂曰C. 太子迟之 其人居远未来D. 晋军函陵 又前而为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 ,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A 项,使动用法,译为使退去,使知道。B 项,名词做状语,译为向上,像箕一样。C 项,意动,以为迟;形容词作名词,很远的地方。D 项,名词做动词,译为驻军,走上前。故选 C。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8、是( )A. 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B.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是寡人之过也【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 项, “也” ,判断句;B 项, “也” ,判断句;C 项, “为”表被动,被动句;D 项, “也” ,判断句。故选C。9.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 B. 秦王必说见臣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卒起不意- 4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9、用法的能力。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A 项, “反”通“返” ;B 项, “说”通“悦” ;D 项, “卒”通“猝” 。故选 C。10.与“以其无礼于晋”中“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敢以烦执事 D. 以次进【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
10、“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例句,译为因为,介词;A 项,因为,介词;B 项,把,介词;C 项,拿、用,介词;D 项,按照。故选 A。11.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晋国的军队在函陵。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C.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要是灭亡了,对您的儿子也会有不利啊!D.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讨厌的呢?【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
11、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项, “军” ,应该译为驻军,动词。C 项, “子”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不是“您的儿子” 。D 项, “厌”同“餍” ,满足。句意: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故选 B。【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 5 -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
12、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12.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顾计不知所出耳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 同,同 B. 同,不同C. 不同,同 D. 不同,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
13、”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顾”分别为不过、只是;回头。 “封”分别为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边界,名词。故选 D。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 左氏春秋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
14、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 “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 6 -一部史书,与公羊传 、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故选 A。14. 下面句子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的生活幸福。 (2)我们生活得幸福。 (3)幸福来之不易。 (4)幸福生活万年长。A. (1)谓语(2)补语(3
15、)主语(4)定语B. (1)谓语(2)宾语(3)主语(4)定语C. (1)补语(2)谓语(3)主语(4)定语D. (1)谓语(2)谓语(3)状语(4)主语【答案】A【解析】幸福在(1)中处在动词的位置做了谓语。在(2)中放在得后做补语。 (3)中放在开头做主语, (4)修饰生活应为定语。15. 用“”划分主语、谓语不正确的是( )A. 我姐姐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B. 他为人正直是大家都知道的。C. 瓢泼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D.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答案】B【解析】他为人正直是大家都知道的。 “他为人正直”是主语, “是”是谓语, “大家都知道的”是宾语。
16、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小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7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17、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注:檥(y 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16.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 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C.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 吾闻汉购我
18、头千金 购:购买17.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C.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D. 我何面目见之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顷之 未发,太子迟之B.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乃不知有汉C. 以故汉追及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 项王瞋目而叱之 夜缒而出19.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A. B. C. D. 20.
19、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项羽安排士兵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B. 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C. 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D. 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8 -21. 翻译画线句子(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答案】16. D 17. D 18. B 19. D 20. A 21. (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
20、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2)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和万户的封邑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送给(给、给予)你这个恩德(好处、人情)吧!【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 项, “购”,结合“汉” “千金”分析,是悬赏征求的意思。句意:我听说汉王要用千两黄金悬赏我的脑袋。故选 D。【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21、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全都有古今异义” ,这是要求选出“都是古今异义”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设题,考生可以把今天的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合乎语境。A 项, “左右” ,古义:左右的人;今义:表方位名词。B 项, “地方” ,古义:是土地方圆;今义:处所。C 项, “慷慨” ,古义:情绪激昂;今义:大方。故选 D。【1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 项,代词,他们,他。B 项,副词,于是;副词,竟然。C 项,
22、介词,因。D 项,连词,表修饰。故选 B。【1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人物是“项羽” ,品质是“勇猛善战”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表现的是项羽的刚愎自用,不知悔改。是正面写其勇猛善战。是- 9 -从侧面写其勇猛善战。故选 D。点睛: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解题技巧: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回归原文,揣摩用意
23、。选项所给的信息句都是孤立的,但我们绝不能孤立地去妄加揣测,一定要把信息句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句子的意思,从而把握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其实,在阅读时就应该对文章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去粗存精;然后就可以将信息句在文中迅速准确地定位,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其信息指向,以便我们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比较遴选,去伪存真。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从而筛选出正确的信息。【2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24、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 项, “项羽安排士兵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错误。 “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故选 A。【2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纵” ,即使;“怜” ,怜惜;“而” ,连词,表因果;“王” ,使动,使成为王;“之” ,代词,他们;“我何面目见之” (反问句) 。 (2) “吾闻汉购我头千
25、金,邑万户”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闻” ,听说;“购” ,悬赏征求;“邑万户” (定语后置句) ;“若” ,你;“德” ,恩德。【点睛】参考译文: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
26、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10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
27、!”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 ”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要用千两黄金悬赏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22.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2)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这首诗选用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28、千秋雪、万里船六种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描述早春寒雪未融化时的壮丽景观,黄鹂在嫩柳枝上鸣叫,白鹭飞跃在蓝天,窗外山岭雪茫茫一片,河里停泊着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解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结合题干“春天的景象”分析,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 “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
29、、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 11 -对仗工整。(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画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开阔,出语雄健。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每句诗都是一幅画,又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一个“含
30、”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 “西岭” ,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 “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千秋雪”言时间之久, “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
31、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6)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答案】 (1)秦国
32、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2)而秦朝法律规定,在殿上陪侍君主的大臣(定语后置) ,不能带(拿)一尺一寸的兵器。- 12 -.(3)如果使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呢?(4)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5)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6)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33、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遇” ,对待;“皆” ,全、都;“为” ,被;“戮” ,杀。 (2)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持” ,拿;“兵” ,兵器。 (3) “若” ,如果;“亡” ,使动,使灭亡;“而”,连词,表承接;“于” ,对于;“敢以烦执事” (状语后置) 。 (4) “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犹” ,尚且;“如” ,比得上;“为” ,做。 (5) “因” ,依靠;“而” ,连词,表转折;“敝” ,损害;“之” ,代词,它;“仁” ,仁义。 (6) “则” ,那么;“之” ,助词,的;“而” ,连词,表并列;“见”
34、 ,被;“陵” ,通“凌” ,凌辱、侵犯、欺侮;“除” ,消除、除掉;“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
35、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24.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_,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2)看万山红遍,_;_,百舸争流。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3)风萧萧兮易水寒,_。 荆轲刺秦王- 13 -(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 再别康桥(5)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_。 雨巷【答案】 (1). (1)士皆瞋目 (2). (2)层林尽染; (3). 漫江碧透, (4).鹰击长空, (5). 鱼翔浅底 (6).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4)揉碎在浮藻间, (8).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9). (5)太息般的眼光 (10). 丁香般的惆怅【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瞋” “染”“揉” “惆怅”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