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923981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林芝市二高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假设帆船从静止开始起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反映这个运动过程的图象是A B C D 15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 1 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0.5m,则第 2 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 )A 0.5m B 1.5m C 2.5m D 3.5m16、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与时

2、间的关系图象中,图线是一条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时,物体速度比物体速度大D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17火车以的加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 2.5m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如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取)( )A 0 B 0.50m C 0.25m D 因不知火车当时的速度,故无法判断18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 5s,小球到达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小球- 2 -A 第 1s 末的速度是 40m/s

3、B 第 2s 内的位移为 15mC 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0m/s D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50m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 vt 图,由图可知A 在 03 s 内,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在 3 s 后改做匀速运动,在 7 s 末乙追上甲C 57 s 内两者相互逐渐靠近D 07 s 内两者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 5 m20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4s 内与第 2s 内的位移之差是 8m,则可知(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4m/s2 B 第 2s 内的位移为 6 mC 第 2s 末的速度为 2m/s D 物体在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0

4、m/s21一列火车有 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 123nB 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 1357(2n1)C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1)()()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 v,那么在整个列车通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v/n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4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5 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5、(6 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d=1.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0 - 3 -s。试估算:(1)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v1=_m/s(2)滑块的加速度 a=_m/s2。(3)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s=_m23(9 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某种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A、B、C、D、

6、E、F、G 共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没有画出,计时器接在 220 V、50 Hz 交流电源上(1)则该计时器是_填“电火花”或者“电磁打点”)计时器,设它打点的周期为T,计算 F 点的瞬时速度 VF的公式为 VF_(用字母表示);(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计时器在打 B、C、D、E、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 A点对应的时刻为 t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 v-t 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a_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对应点 B C D E F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7、(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 210 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4(16 分)将一小球在足够高的地方以的初速度V0=20m/s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求:(1)小球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2)从抛出开始计时,求 t=1s 时的速度大小。25(16 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 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 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 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1)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多大?- 4 -(2)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二)选考题:30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8、道物理题、1 道化学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1)(5 分)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物体在前 4s 的加速度为_m/s 2,后 2s 的加速度为_m/s 2前 4s 与后 2s,物体的运动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6s 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_m(2). (10 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0.1 s 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斜面上正在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现测得 XAB15 cm,

9、X BC20 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3)C、D 两球相距多远。34(1)(5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穿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_,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_- 5 -(2)(10 分)甲、乙两车在某高速公路上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若t=0 时刻两车相距 50m,求:若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若 t=0 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

10、短距离。- 6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答案:14、D 15、B 16、B 17、C 18、A 19、CD 20、ABD 21、BC22、 【答案】 0.05 m/s 0.025 m/s 2 0.15m【解析】 (1)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2)滑块的加速度(3)因为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23、 【答案】 (1)电火花;(2) ;0.40(3)不变【解析】【详解】(1)计时器接在 220 V、50 Hz 交流电源上,则该计时器是电火花计时器,设它打点的周期为 T,计算 F 点的

11、瞬时速度 vF的公式为 vF(2)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 7 -(3)交流电压变化不影响打点的周期,则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24、 【答案】(1) t=2s (2)【解析】 (1)小球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 t=1s 时的速度大小:v 1=v0-gt1=20-101=10m/s25、 【答案】 (1)5m/s (2)2.5m/s 2【解析】 (1)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故;(2)减速运动时初速度为,末速度为 0,时间为,则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大小为33、 (1) 【答案】 1 -2 相同 12(2) 【答案】 【解析】【分析】(1)

1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只差是一个恒量,根据求出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据此求出 B 的速度;(3)根据结合求出 D、C 两球的距离;【详解】(1)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B 的速度:;(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则 C、D 两球的距离:。【点睛】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熟练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并能灵活应用由此推出的一些重要的推论是关键。34、 (1) 【答案】 【解析】【详解】-

13、 8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1:(1):( ) ;反过来,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t 1:t 2:t 3=(-):(-1):1;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采取逆向思维,根据 v2=2ax 可知,速度的平方与间距成正比,则有:v 1:v 2:v 3=:1(2) 【答案】 6.9s 40m【解析】 (1)由图得,乙的加速度为: 相遇时,对甲:x 甲 =v 甲 t对乙: 由题意有:x 乙 =x 甲 +50联立解得:t=2(+1)s6.9s(2)分析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短,即为:t=2s对甲:x 甲 =v 甲 t=102m=20m对乙: 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为:答:(1)若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方,两车相遇的时间是 6.9s;(2)若 t=0 时,乙车在甲车前方,两车相距的最短距离是 40m。点睛:在追及问题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有最值,解此类题要根据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