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92581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时规范练25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规范练 25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1.(2018陕西榆林一模,18)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其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出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 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 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

2、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 D项错误。2.(2018山东临沂期中,19)15501551 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意图是( )A.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B.将路德教传播到美洲C.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D.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答案 A解析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这一时期西班牙大力向美洲扩张,根据材料“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

3、救赎”,可知其意图是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故 A项正确;路德教在 16世纪传入北欧诸国和西欧部分地区,至 18世纪中叶开始传入北美,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其意图是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而不是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故C项错误;传教是为殖民掠夺服务的,故 D项错误。3.(2018陕西安康期中,24)16 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 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掌握了东方贸易,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地理大发现带来商业革命C.荷兰后来成为海上马车夫D.东西方都奉行开放的政策答案 B解析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

4、雏形开始出现,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2“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相符,故 B项正确;17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C 项因果倒置,故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是被迫打开国门,故 D项错误。4.(2018安徽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联考,18)14921595 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金银 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 1 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现象( )A.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B.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C

5、.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D.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形成答案 C解析 从材料“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 1 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可知西班牙等国没有加快本国资本原始积累,故 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等国家从殖民地获取大量金银,并购买大量外国商品,没有体现欧洲国家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故 B项错误;材料中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国家又用金银换取大量奢侈品,可知欧洲出现了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的“价格革命”,故 C项正确;“三角贸易”是欧洲通过黑奴贸易获得巨额利润的行为,与材料中欧洲金银量增加不符,故 D项错误。5.(2018湖南衡阳 2月联考,15)“作

6、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答案 D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扩张活动,故 A项错误;材料“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仅仅描述瓷器对葡萄牙的影响而不是欧洲国家间矛盾,故 B项错误;商业革命指的是贸易规模扩大、种类增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与材料无关,故 C

7、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根据材料中“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个人化纹章的瓷器”表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故 D项正确。6.(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17)从 1500年到 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 117%,白银增加了 206%。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 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D.引发了“价格革命”答案 B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物价飙涨是直接影响,并非最主要的影响,故 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

8、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是其最主要的影响,故 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和“价格革命”不是新航路开辟后最主要的影响,故 C、D 两项错误。37.(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10)17 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 )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中“近代国家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得出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

9、 C项正确;A、B 两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 D项错误。8.(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期中,10)航海条例是英国近代早期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下列关于航海条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颁布于“光荣革命”之后B.是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物C.与英荷海上争霸相关D.使英国取得了世界霸权答案 C解析 英国航海条例颁布于 1651年,在“光荣革命”(1688 年)之前,故 A项错误;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生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故 B项错误;英国在 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打击

10、荷兰海上贸易,与荷兰争夺海上贸易霸权,故 C项正确;英国取得世界霸权是在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之后,故 D项错误。9.(2018福建泉州质检,19)下面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表: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1650年 18.3%2.4%18.3%1750年 19.2%1.6%13.1%据此推知(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答案 C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造成的,与政府鼓励移民无关,故 A项错误;美洲人口的减少主要是西方殖民者对印

11、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 B项错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故 C项正确;高产作物引进和种植与美洲和非洲居民的减少无关,故 D项错误。10.(2018湖北荆州质检,15)“17 世纪和 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 )4A.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B.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C.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D.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答案 B解析 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属于由盛转衰的表现,不是原因,故 A项错误;

12、根据材料“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 世纪和 18世纪末的荷兰没有实现从商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模式转变,故 B项正确;荷兰没有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故 C项错误;荷兰在 16世纪已经是真正的民族国家,故 D项错误。11.(2018山西太原期中,22)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因,正是基于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这说明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A.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海军力量的强大是根本保障条件C.由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政治优势D.基于地理空间狭窄的危机

13、意识答案 A解析 材料中英国海军的扩张,最终英国成为殖民霸主,是“基于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市场和原料要求的必然结果,故 A项正确;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根本动力,海军力量并非根本保障条件,故 B项错误;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英国成为殖民霸主,与制度创新和危机意识无关,故 C、D 两项错误。12.(2018河南洛阳期中,20)在自由殖民主义时期,英国政府规定印度产品出口英国,英国征收保护性关税,而英国输往印度的商品,则以自由贸易为名,征收象征性关税。这一规定( )A.使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B.表明英国已是“世界工厂”C.摧残了印度的传

14、统手工业D.使得自由贸易流于形式答案 C解析 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主要是英国通过殖民战争获得的,故 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英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税问题,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政府规定印度产品出口英国,英国征收保护性关税,而英国输往印度的商品,则以自由贸易为名,征收象征性关税”可知,当时英国的工业品大量进入印度,而印度的产品则很难进入英国,其结果是对印度传统的手工业造成巨大冲击,故 C项正确;当时的自由贸易是英国占据主导和控制地位,自由贸易对英国而言没有流于形式,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

15、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就中国来说,丝路贸易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5正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其既能满足统治阶级特殊的消费性需要,还能带来高额利润,因而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摘编自于倩古丝绸之路贸易规律探析材料二 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

16、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摘编自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材料三 在 17世纪中叶,利物浦的人口不到 4 000,一年上缴的船税只有可怜的 12英镑。1709 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

17、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 200多名奴隶,获利 4 000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它的城市人口在 70年间翻了 7倍,18世纪末上缴的船税达到了 60多万英镑。根据英国史学家的统计,在 1795年,利物浦的奴隶贸易占到了英国奴隶贸易的 62.5%,占到了欧洲贩奴贸易总额的 40%,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利物浦这座城市“没有一块砖不渗透着奴隶的鲜血”。摘编自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丝路贸易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参考答案 (1)同:都加强了沿路地

18、区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促进了沿途多种文明的交流。异:前者更多体现经济文化交流,后者伴随着殖民扩张;前者的商品多为奢侈品,后者的商品多为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商品;前者属于地区性市场,后者属于世界市场。(2)影响: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14.(2018四川资阳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 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布局。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

19、“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曾经被西方霸权扭曲的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现在重新被扭转。亨廷顿说:这是“文明的冲突”;我说:这是“文明的回归”。“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根据材料主旨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 示例: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西方中心论”是谬论。6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存在独立发展的五大区域文明与五大文明区域,它们都经历了各自的轴心时代。其中,罗马文明、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等都是世界最辉煌的文明之一,都曾深刻影响东

20、西方。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生源于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再经过新航路的开辟和不断的对外扩张,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起西方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其他文明体系在西方文明的征服、碰撞、影响下痛苦地步入近现代,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广大亚非拉其他地区最终都很少有彻底抛弃自身传统文明走进近现代的。相反,他们几乎都在坚持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即使如日本“全盘西化”实行明治维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以日本文化整合西方文化的现代化之路。欧洲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两次世界大战证明其本身存在很大缺陷。各区域文明是平等的,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独特优势,彼此间需要相互包容和尊重,不需要盲目崇拜。“西方中心论”带有西方优势论倾向,是谬论。解析 根据材料“曾经被西方霸权扭曲的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现在重新被扭转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间的关系重新平等”,可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得出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文明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