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将相和 学习要求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完璧归赵”。(重点、难点)学习指导一、自主学习:1、读第五组“导读”,我知道了本组的主题是 ,要求是:。2、读课题:题目中“将”指 ;“相”又是指 ;“和”的意思是 ;“将相和”的意思是: 。3、读一读“资料袋”P95。查找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4、把课文读几遍,读通顺,把课后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召集、 商议、 隆重、 约定、 胆怯、 拒绝 、能耐、诸位、 和氏璧、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5、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这篇课文共讲了 小故事,给三
2、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 ”和“ ”。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6、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二、合作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朗读第一个小故事,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小组合作学习。(1)再读课文 1-10 自然段,思考:1 说说蔺相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秦国的,他是怎样一步步与秦王展开斗争的,结果怎样?分别用“”“”标画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2)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也可以考考别的小组。(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读出来的?2检 测思考题通关卡:(堂清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zho j shn y yn x ln zhn ( )
3、( ) ( ) ( )yu dn dn qi tu c j ju( ) ( ) ( ) ( )nn ni zh wi h sh b jn ln zhun( ) ( ) ( ) ( )二、词语补充( )之宝 ( )直( )壮 完( )归( ) ( )无不( )负( )请( ) ( )心( )力学习收获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自主学习案课题:18 将相和 2 课型:精读课 五 年级得分: 综合等级评价: 3学习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 3 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学习指导一、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句子: “我廉
4、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思考:(1) 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2) 蔺相如真的仅仅靠一张嘴吗?2、朗读第二个小故事,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合作探究:(一)1、再读第二个故事,思考:(1)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3)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4)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2、说说从前面两个小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二)1、读第三小故事,思考:(1
5、)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2)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3)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2、回归全文,总结提高(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提示: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 、 和 ,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 2 个故事是第 1 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 3 个故事的 ,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4)读了将相和的故事,你有哪些启示?(5)想想你对将相和的这个“和”字有了
6、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呢?想想你脑海里面跳出了什么词?或者什么句?三、释疑点播:说说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4检 测思考题通关卡:(堂清检测)一、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 ( )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 )把璧交给他;( )他肯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 )把璧送回来。2、秦王双手捧着璧, ( )看( )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3、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二、按要求该句子。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3、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得分: 综合等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