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92764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集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 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 错误;固醇

2、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 错误;神经细胞内的 Na 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 Na 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 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 错误。【点睛】2.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2【解析】【分析】由

3、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理清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功能、血糖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各选项的关键。【详解】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 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 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

4、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 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 正确。【点睛】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A. 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 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 细胞外 K+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 细胞外 K+浓

5、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静息电位的相关知识。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详解】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

6、断,A、B、C 错误,D 正确,所以选 D。3【点睛】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要注意静息状态时,即使钾离子外流,膜内钾离子的浓度依然高于膜外。4.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B. 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 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种的概念和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物种的概念,掌握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明确新物种出现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

7、准确的判断即可【详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可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若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则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反之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点睛】关键抓住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不受激素影响C. 不存在信息传递 D. 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影响,神经调节过程中产生的神经递质类似于激素,也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8、详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 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说明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C 错误;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以后,在病毒或病菌刚侵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4出反应,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过程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6.生物膜上不同类型

9、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化学信号) ,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有关。【详解】A.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可识别和结合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A 正确; B. 靶细胞膜上可识别并结合激素的是受体蛋白,B 错误; C.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进行光反应并合成 ATP,因此膜上附着 ATP 合成酶,C 正确;

10、 D. 癌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系统识别,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 正确。7.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群数量变化受食物、资源、空间、气候和天敌等外界因素影响,也受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内部因素影响,而种群密度增大,个体间的斗争也会加5剧,从而遏制种群数量的增加。【详解】A. 种群的 S

11、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B. 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越接近 K 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B 正确;C. 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因此单位水体的产量也可能相同,C 正确;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个体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 错误。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 IAA

12、 B. 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C. 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D. 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IAA 是由细胞中色氨酸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的,A 正确;激素的含量是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而不断变化的,B 正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没有对果实的发育抑制作用,C 错误;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使叶片脱落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D 正确。故选:C。【点睛】要熟记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

13、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9.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A. 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 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6C. 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 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温调节的理解与运用。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如下: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

14、、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详解】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 正确;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可以通过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进而使机体散热减少,B 正确;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下丘脑的冷觉感受器会感受到温度下降并发送信息,C 正确;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D 错误。 故选:D。【点睛】关键要掌握和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否则误认为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会下降。10.下列属

15、于内环境的是( )A. 淋巴管内的液体 B. 输尿管内的液体 C. 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 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成分的有关知识。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详解】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属于内环境,A 正确;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 错误。故选:A。【点睛】学生容易将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及输尿管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内液体也认为是细胞外

16、液,属于内环境。1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7C. 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 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详解】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点睛】关键要熟悉水平衡调节过程:1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

17、,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 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 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B. 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C. 胚芽鞘 b则细胞能运输 IAA 而 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的 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答案】D8【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琼脂块 a 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琼

18、脂块 d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 a中含生长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 a的对侧弯曲生长,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 d;琼脂块 a 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 a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比 b侧的少,生长较慢,A 错误;琼脂块 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相同,B 错误;胚芽鞘 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 IAA,C 错误;琼脂块 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 d因此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 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分析,特别是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是对选项分析的首要

19、条件。13.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A. 捕食 B. 竞争 C. 寄生 D. 互利共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如下表【详解】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甲乙两个种群会争夺这些资源,发生竞争。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点睛】要抓住“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 这一条件,结合种间关系的有关知识,判断为竞争关系。14.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9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

20、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同化作用的方式,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详解】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 CO2,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C 表示的大肠杆菌

21、和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符合实际情况,A、B、D 不符合。 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同化作用类型分别为自养型和异养型,没有有机物,大肠杆菌不能生长繁殖。15.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0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C. 可推测 ABA 组叶绿体中 N

22、ADPH 合成速率大于 CTK 组D. 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用 CTK 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 正确;而用 CTKABA 处理比用 CTK 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B 正确;NADPH 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 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 CTK组,光反应慢,形成 NADPH 的速率慢,C 错误;ABA 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

23、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 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功能及相互关系的实验。【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实验,要求考生通过正确分析单独使用 CTK、ABA和共同使用 CTK+ABA 与对照组比较及相互比较得出正确结论。16.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1A. 自变量是 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 不同浓度的 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 生产上应优选 320 mg/LNAA 处理插条D. 400 mg/L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NAA 的浓度,A 错误;与 NAA

24、浓度为 0 时比较,浓度低于 300 mg/L 时能提高生根率,浓度高于 300 mg/L 时会降低生根率,B 错误;320mg/LNAA 处理插条时,生根率过低,不能用于生产,C 错误;与 NAA 浓度为 0 时比较,400 mg/L 的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 正确。【考点定位】NAA 对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设计。【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 NAA 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7.(2017海南卷)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 机体产热增加 B.

25、 体重快速增加C. 进食量明显增加 D. 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 正确,B 错误。【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12【名师点睛】解答该题时,要联系甲状腺激素在生命调解过程中的作用。18.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 D 3(VD 3) ,活化的 VD 3 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对于因缺乏 VD 3 引起缺钙的人群来说,为缓解缺钙这一状况,下列做法不应选择的是A. 适量进行日光浴 B. 增加室外活动C. 补充适量鱼肝油 D. 补充胡萝卜素

26、【答案】D【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 D3(VD3) ”可推出适量进行日光浴和增加室外活动都能缓解缺钙这一状况,AB 不符合题意。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3(VD3) ,C 不符合题意。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 A,D 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维生素【名师点睛】不知道鱼肝油里含有维生素 D3(VD3)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19.(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

27、元【答案】A【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 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 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 正确。【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0.(2017海南卷)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

28、散热的是A. 马出汗B. 猴子在水里玩耍13C. 犬伸出舌加速喘息D. 牛排尿量减少【答案】D【解析】体内的水分排除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散热。【考点定位】体温调节【名师点睛】熟知散热的方式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21.(2017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 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 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 正

29、确。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 错误。【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名师点睛】熟知神经系统各部位功能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2.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 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 ,属于负反馈调节。【考点定位】

30、调节【名师点睛】在充分理清题目给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反馈调节过程来解题。142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 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 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答案】C【解析】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 A 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 B 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 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 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 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 正确。【考点定位】胰脏【名师点睛】

31、不知道胰腺除了内分泌部还有外分泌部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24.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 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 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 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线粒体提供能量,A 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 错误;递质经突触小泡的转运和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 错误;结构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32、,D 正确。15【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2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B【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 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 错误

33、;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 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 正确。【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名师点睛】B、D 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26.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 PM2.5 的研究结果 推论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

34、特异性免疫B 改变 T 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C 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A. A B. B C. C D. D16【答案】C【解析】呼吸道粘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 正确;T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 正确;B 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C 错误;抗体只参与体液免疫,D 正确。【考点定位】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要求学生熟记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

35、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 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答案】C【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分组后一组再注射少量的 A,小鼠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

36、鼠有异常表现,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 错误、C 正确;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 错误;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 错误。【考点定位】过敏反应。【名师点睛】对于过敏反应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机体才会发生过敏反应是解题的关键。2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17D.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

37、基因【答案】B【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 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升高,B 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C 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 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节

38、的过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过程。29.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0.9%NaCl 溶液是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机体血浆渗透压不变,排出相应量水的同时也会排出相应量的 NaCl,血浆渗透压不变,A 项、B 项、C 项错误,D 项正确。

39、30.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 Na+浓度增加所致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1 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B【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18错误;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细胞内液浓度增大,引起细胞吸水,导致细胞体积增大,B 正确;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蛋白质浓度增加所致,C 错误;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

40、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I 浓度,则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减小,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D 错误。【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名师点睛】1归纳拓展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2Na 、K 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1)(2)31.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査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采用五点

41、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答案】B【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直接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计数,不需要进行标记,A 错误;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由于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所以需要适当扩大19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B 正确;采用等距取样法,要确保一定的样方数量并求平均值,减少误差,C 错误;采用五点取样法,样方的面积大小要适中,D 错误。【点睛】样方法的注意事项: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

42、100m2、灌木 16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32.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D【解析】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 K/2,丁超过 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

43、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 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故选 D。【考点定位】种群数量 S 型增长模型。【名师点睛】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是解题的关键,把种群数量看成是时间,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33.(2017海南卷)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20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A. 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 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 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

44、. 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答案】D【解析】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AB 错。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足,正在觅食,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 错。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D 正确。【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名师点睛】明确种群数量变化会导致种内竞争,而环境资源有限是解题关键。34.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

45、)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C. 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 A 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 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ABC 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 A 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 错误。【考点定位】群落结构【名师点睛】没注意到害虫

46、和植物之间不会存在竞争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3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1A. 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 转速 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 “S”型C. 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 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答案】B【解析】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竞争弱,由于起始数量少,则生长缓慢,A 错误;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有限,转速 150r/min 时,可预测种群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B 正确;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应采取血细胞计数法,C 错误;酵母

47、菌的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错误。【考点定位】酵母菌培养,血细胞计数板。【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培养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曲线图理解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变化的原因。36.酸雨指 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48、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22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 不符合题意;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 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种群,群落【名师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判断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37.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

49、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 A、B 两组后进行处理,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B组的处理是_。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_。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 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 A 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B 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激素和_激素。【答案】 (1).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2). 切除垂体 (3).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4). 生长 (5). 促甲状腺【解析】【分析】本题采用切除法,以“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为情境,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准确把握实验目的(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进而明辨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围绕给出的不完善的实验步骤,以及垂体分泌的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