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92783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 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 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或有关实验试剂与其实验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 假说演绎法-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C. 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 光学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膜结构【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

2、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2. 下列关于豌豆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及时排涝,能防止豌豆根细胞受乳酸毒害B. 豌豆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C. 成熟季节,豌豆种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导致干重增加D. 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个体间可杂交【答案】B- 2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分布及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点,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题干的提示分析答题。详解:豌豆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乳酸,A 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3、因此豌豆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B 正确;成熟季节,豌豆叶片制造大量有机物,运输到种子中,使种子的重量增加,C错误;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个体间不可能杂交,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一些细节问题,明确植物的种子中积累的有机物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植物根尖细胞无氧呼吸是不能产生乳酸的。3. 抗癌药物 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下图表示 3- 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下表是研究者用相同剂量 3- BrPA处理 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 死亡率为 0的原因是相应细胞中没有 MCT1基

4、因B. MCT1基因数目越多,癌细胞的凋亡率越高C. MCT1可能是载体,3-BrPA 作用于细胞呼吸的整个过程D. 细胞中的 MCT1含量越高,越有利于 3-BrPA进入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抗癌药物 3-BrPA通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运输到细胞内,抑制了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进而导致癌细胞死亡。根据表格分析,正常细胞是对照组,MCT1 基因没有表达,细胞死亡率为 0;与对照组细胞,不同的癌细胞中,随着 MCT1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癌细胞的死亡率不断增加。详解:正常细胞和癌细胞 4MCT1基因表达水平是 0,不能产生 MCT1,导致 3-B

5、rPA不能运至细胞,所以细胞的死亡率为 0,A 错误;不同的细胞中 MCT1基因数目应该是相同的,而表格显示 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癌细胞的凋亡率越高,B 错误;根据图形分析已知,3-BrPA仅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中 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3 -产生的 MCT1越多,则抗癌药物 3-BrPA运输到癌细胞内的数量越多,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癌细胞的特点和防治的机理,先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结合相关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4.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乙过程中细胞分化并不改变

6、细胞的遗传信息B. 丙过程的发生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A 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 错误;丁是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有关,细胞的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中,C 错误;己过程是细胞的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生命历程5. 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 DNA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基因标记 母亲 父

7、亲 女儿 1 女儿 2 儿子 - - - - - - - - - - - - 4 -“-”表示有相应的基因标记A. 基因和基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与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 基因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D. 基因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中信息,只有基因和基因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只有基因与基因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很有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遗传给了女儿 1,说明基因不可能位于 Y染色体上,有没有遗传给女儿 2,说明不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详解: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基因和基因均存在于母亲体内,而在

8、后代中出现的情况不同,没有表现出关联性,因此这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与基因均存在于母亲体内,而在后代中都只有女儿 2出现这两个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关联性,说明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 正确;父亲的基因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很有可能位于 X染色体上,C 正确;父亲的基因传给了女儿 1,没有传给女儿 2,说明该基因不可能在 X染色体上,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遗传方式的遗传规律,根据表格中亲本含有的不同基因以及在后代不同性别中出现的情况,判断各种基因可能位于什么染色体上、遵循什么遗传规律。6. 下列关

9、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弱,其遭到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也弱B. 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 K值后增长率下降,其年龄组成已演变为衰退型C. 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内因是遗传多样性,其丰富、复杂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D. 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其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详解: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

10、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而其遭到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较强,A 错误;S 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 K/2后增长率开始下降,而达到 K值后增长- 5 -率已经下降到 0,其年龄组成已演变为稳定型,B 错误;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内因是遗传多样性,其丰富、复杂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C 错误;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其基因库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明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抵抗力稳定性成正相关,而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反相关。7.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

11、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到_从而产生渴觉。(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道防线。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和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3)如果发热持续

12、稳定在 39,此时机体产热量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散热量,通常需要服用退热药,通过_和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_和清除功能.【答案】 (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 (2). 下丘脑 (3). 大脑皮层 (4). 二 (5). 抗体 (6). 记忆细胞 (7). 等于 (8). 汗腺分泌增加 (9). 毛细血管舒张 (10). 监控【解析】试题分析:理清“反射及其反射弧、水盐平衡调节、免疫系统调节、体温调节” 等相关知识,以此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题意,对

13、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1) 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可见,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当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渴觉。(2)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在抗原- 6 -的刺激下,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3)由题意“发热持续稳定在 39”可知,此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经过神经等调节,机体通过汗腺分泌增加和毛细

14、血管舒张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4)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8. 大量研究证实,干旱会影响植物激素代谢和生长发育。N0 是一种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均有诱导作用。某研究小组以玉米幼苗根系为实验材料,研究干旱对玉米幼苗根系 N0的释放及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说明干旱对玉米幼苗根系释放 NO有_作用,NO 释放增加对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有_作用。(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植物在适度干旱环境和正常环境下生长相比,其根系的分布特点以及吸收水分能力的变化分别是_。(3)植物激素对根系生长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15、如图 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_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所起的作用关系;如图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有哪些?_。 (至少答出两点)【答案】 (1). 抑制 (2). 抑制 (3). 根系分布更深更广,吸水能力更强 (4).A (5). 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既能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不同- 7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干旱对玉米幼苗根系释放 NO有抑制作用、对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进而说明 NO释放增加对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由于干旱时,玉米幼苗根系鲜重增大,主根长度增加,所以植物在适度干旱环境和正常环境下生长

16、相比,其根系分布更深更广,吸水能力更强。(3)图 3中曲线 A、B、C 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所起的作用关系。图中曲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还能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不同,其中根最敏感、芽次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形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根据对照性原则判断干旱处理后对玉米幼苗根系 N0的释放的影响以及及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9.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 2a)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田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该

17、种群的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2)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_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很难再被捕捉,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能量流动和_、_是生态系统的功能。(4)该弃耕地很快形成了杂草,几年后出现小灌木,该演替属于_。群落中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现象,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的能力。【答案】 (1). 迁入率 (2). 迁出率 (3). 标志重捕法 (4). 偏大 (5). 3% (6). 物质循环 (7). 信息传递 (8). 次生演替 (9). 分层 (10). 阳光- 8 -等自然资源【解析】分析:本题以“对某一食

18、物链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的结果”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的熟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详解:(1)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此外种群密度还受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2)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食物链中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

19、)100%=(2.2510 7)(7.5010 8)100%3%。(4)该弃耕地上原有土壤条件、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得以保留,所以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群落中植物在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清楚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没有真正理解用标志重捕法如何估算种群的数量。10. 我国是甜瓜生产与消费大国,为改良甜瓜品质,研究者以两个甜瓜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问题:性状 母本 父本 F1 F2果皮底色 绿皮 黄皮 绿皮 绿皮:黄皮

20、=3:1果皮覆纹 无纹 无纹 有纹 有纹:无纹=9:7果肉颜色 白肉 橘肉 橘肉 橘肉:白肉=3:1(1)果皮底色中的显性性状是_,果肉颜色由至少_对等位基因控制。(2)果皮覆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理由是_;- 9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依次选择字母 Aa、Bb、Cc表示相关基因)。(3)研究者发现控制果皮底色的基因(E,e)与控制覆纹性状的某对基因(A,a)都位于4号染色体,请在下图标出 F1中上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4)将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这两对性状一起统计,若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说明这两对性状均由 E,e 控制,且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5)综上所述,基因与性状之

21、间不一定是_的关系,因而在育种中要准确分析优良性状的遗传规律。【答案】 (1). 绿皮 (2). 1 (3). 自由组合 (4). 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纹无纹=97 (5). AAbb 和 aaBB (6). (7). 绿皮白肉绿皮橘肉黄皮橘肉=121 (8). 控制果皮颜色时 E是显性基因,控制果肉颜色时 e是显性基因 (9). 一一对应【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绿皮与黄皮杂交,子一代全为绿皮,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绿皮:黄皮=3:1,说明绿皮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无纹与无纹杂交,子一代全为有纹,子一代自交,子二代有纹:无纹=9:7,是 9:3:3:1的变形,说明该相对性状

22、是由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有纹为双显性个体,其余基因型为无纹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 AaBb;白肉与橘肉杂交,子一代全为橘肉,子一代自交,橘肉:白肉=3:1,说明橘肉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绿皮对黄皮是显性性状;果肉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根据表格分析,F 2中的有纹无纹=97,是 9:3:3:1的变形,说明果皮覆纹性状受两- 10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亲本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3)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AaEe,且果皮底色的基因(E,e)与控制覆纹性状

23、的某对基因(A,a)都位于 4号染色体,则 A可以与 E连锁,或者 A与 e连锁,结果如图:(4)将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这两对性状一起统计,若 F2表现型及比例为绿皮白肉:绿皮橘肉:黄皮橘肉=1:2:1,说明两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 E、e 的控制,且控制果皮颜色时 E是显性基因,控制果肉颜色时 e是显性基因。(5)综上所述,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在育种中要准确分析优良性状的遗传规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中的三对相对性状,根据每一个杂交实验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关系,根据每一组实验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控制相关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11. 微生物的培养在生物科学史

24、和现代生物工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下图 1是某学生重复艾弗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其中一组实验;下图 2是基因工程中运用影印法将培养基 A上的菌落按原来方向印在培养基 B上,以检测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大肠杆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图 2的培养结果显示,两实验中使用的都是_(填物理状态)培养基。(2)在配制图 2中的培养基时。除考虑营养、pH、渗透压等条件外还要考虑在培养基 A和B中加入_(填“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在配制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 11 -过程中,下列选项需要用到的是_(填序号) 。酒精灯接种环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3)培养基灭菌是避免杂菌

25、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适用于图 1、图 2所示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接种前还需检测灭菌效果。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恒温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_。(4)实验证明,上述两项实验中 R型菌和大肠杆菌的转化率都很低。为获得图 1、图 2所示的培养结果,一是要设法提高图 1中 S型菌的_;二是要使用恰当的方法接种。两实验都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而应采用不加稀释的涂布平板法接种 R型菌和大肠杆菌,理由是_。接种培养 4天后,可通过观察_的形态特征来识别 R型菌和大肠杆菌。【答案】 (1). 固体 (2). 不同 (3). (4). 高压蒸汽灭菌法 (5). 是否有菌

26、落产生 (6). DNA 纯度 (7).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能因稀释后菌种数量极少而无法观察到转化成功的菌落 (8). 菌落【解析】试题分析: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斯证明:在 S型细菌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而艾弗里将 S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分别与 R型细菌混合再注射到小鼠体内,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1)据图分析,两个图中的培养基上都出现了菌落,说明两个实验使用的都是固体培养基。(2)图 2中培养基 A和 B的作用不同,所以加入的抗生素也不同。在配制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酒精灯、培养皿和高压蒸汽灭菌锅,但是不需要用接种环。(3)对微

27、生物的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为了检测灭菌的效果,可以将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恒温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4)由于上述两项实验中 R型菌和大肠杆菌的转化率都很低,为了提高转化的效果,对于图 1应该设法提高 S型菌的 DNA的纯度;对于图 2要使用恰当的方法接种。由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能因稀释后菌种数量极少而无法观察到转化成功的菌落,所以两实验都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而应采用不加稀释的涂布平板发接种 R型菌和大肠杆菌。不同的细菌形成的菌落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来识别 R型菌和大肠杆菌。12. 复合型免疫缺陷

28、症(SCID)患者缺失 ada基因,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人正常 ada基- 12 -因转入患者自身 T细胞,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如图显示该过程的主要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获取正常 ada基因的方法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_。若要大量获取该目的基因,可通过 PCR技术进行扩增。PCR 技术是利用_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加以复制。(2)与细胞内 DNA复制过程相比,PCR 技术的不同点有:需要_DNA 聚合酶,另一个不同之处表现在温度控制方面,在 PCR中先用 9095左右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而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的催化作用实现的。(3)将人

29、正常 ada基因转入患者自身 T细胞进行治病的方法叫做_。(4)在该治疗方案中,病毒 DNA起_作用,ada 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上需使用的工具酶有_。【答案】 (1). 部分基因文库(cDNA 文库) (2). DNA 双链复制 (3). 热稳定 (4). 使 DNA变性(解旋) (5). 解旋酶 (6). 基因治疗 (7). 运载体(载体) (8). 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的工具、操作程序的识记,解答此类题目应熟记基因工程各操作程序的方法或技术要点。(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cDNA 文库) 。PCR 技术利用 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加以复制。(2)PCR 技术需要热稳定 DNA聚合酶,扩增过程中先用 9095左右高温处理使 DNA变性(解旋) ,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解旋酶的催化作用实现的。 (3)将人正常 ada基因转入患者自身 T细胞进行治病的方法叫做基因治疗。- 13 -(4)在该治疗方案中,病毒 DNA起运载体(载体)作用,ada 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上需使用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