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2861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内容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3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课前准备 多媒体

2、课件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第一课时一、交流课前搜集,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新课:最近我们一直在谈论着一个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课下同学们又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下面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作以介绍。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3师: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

3、只是“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轻读课文。要求:(1)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读顺;(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4学生自由读文。5指名朗读课文。朗读中注意进行正音。二、默读课文学习词语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2结合学生的问题,解释一些词语,读好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3.认读词语: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女、充满解释:“蓝盔”。课件:出示维和部队的照片维和部队士兵统一戴蓝色盔帽或贝雷帽(蓝色象征和平),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也称蓝盔部队。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

4、么?师:这篇课文是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板书:问候与感谢),接着是对爸爸出征前后的深情回忆(板书:倾诉与怀念),最后向国际社会2发出呼吁,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板书:发出呼吁)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下面请你再读课文,从以下三部分内容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读。问候与感谢 倾诉与怀念 发出呼吁 2学牛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有关段落,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四、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思考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探究“呼声”,感悟

5、父亲形象。 1在信中,失去爸爸的雷利先回忆了两年前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再读课文 15 自然段,体会一下雷利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读 1-5 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体会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2师:雷利悲伤,雷利痛苦,雷利怀念自己的父亲!这又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呢?再读 1-5 小节。(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可勾画,可写批注。(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3)情境创设:雷利多么

6、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雷利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情景。)3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4师: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谁能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回来的,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课件出示图片、音乐二泉印月),学生配着音乐读。相机出示:语段一:“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语段二:“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

7、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指导朗读:“和平!和平!和平!”5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6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指导读出作者的真实感受。 三、感受呼声,激热爱和平之情。1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雷利仅仅是为失去这样可爱的爸爸而发出了呼声吗? 学生自由读 6-9 小节,再根据自己读课文所得说出自己的看法,找出重点句子。2出示:“但是 51 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但是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

8、娇嫩的和平之花。”(1)联系现实,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 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和平之花”指什么?(和平太美好了,所以将它比喻成花。)结合资料谈一谈,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为什么说“罪恶的子弹? 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有这样一份资料,从1945 年至今,在 6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 26 天。出示相关资料。再让我们看一看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出示些战争灾难照片。 3(2)感情朗读 6、7 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3)汇报交流:此时此刻,雷利究竟是为了什么发出了呼声呢?引导学生用“不仅仅而更是”等多种句式表达。师:让我们和作者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齐读第 8 自然段。 四、拓展呼声,升华维护和平之情。1练习说话: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吗?2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五、课外延伸,表达热爱和平之情。1可以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2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网络等呼唤和平。板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娇嫩的)“和平之花”永驻人间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