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 宣扬复古守礼B. 肯定汤武革命C. 追求仁政德治D. 主张重构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被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则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
2、起,择明君而行抱负的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孔子批评管仲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可见双方都强调君臣相处要遵循正常的秩序,故选 D。材料没有涉及礼制问题,排除 A;汤武革命是指仁德的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孔孟主张仁德的相关信息,排除 BC。故选 D。易错项分析:本题易错项为 B。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应恪守的原则,但当君不听臣谏时臣子可离开君主,当臣子离开国君时,也就无所谓再安其位、守其职了。2.“这一重要的理论创新为传统的儒家学说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地弥补了传统儒家的不足,增强了儒家学说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
3、即将出现的统一大帝国探索出了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 ”该“理论创新”是指A. 孔子的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克己复礼B. 荀子的礼主刑辅、阳儒阴法、王霸并用C. 韩非子的名实相符、君主集权、以法治国D.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独尊儒术、三纲五常2【答案】B【解析】【详解】 “统一大帝国”是秦朝统一,秦朝思想是法家思想体现, “儒家学说”中荀子思想主张“礼法并用” , “王道和霸道” ,故 B 项正确。孔子思想不含有“王道”内涵,A 错误。C 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 是神话儒学思想,不符合题意。3. 战国策中记述,赵武灵王就能否攻打中山国咨询谋臣,得到肯定的回答。理由是,中山国君主重用读书人
4、,并善待贤者。重用读书人导致百姓求虚名而不务本,善待贤者则会使农民懒惰而士兵怯懦,其国必亡。这种认识A. 具有法家思想的特征B. 反映出儒家思想被各阶层所排斥C. 本质上属于小农意识D. 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认识善待贤者会导致亡国,体现出反对尚贤的主张,具有法家思想的特征,故 A 项正确;“儒家思想被各阶层所排斥”不符合史实,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反对尚贤的主张,与小农意识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反对尚贤的主张,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无关,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既反
5、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众暴寡、富辱贫、贵傲贱等阶级压迫,宣传不同阶级与阶层的人“兼相爱、交相利” ,并要求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这反映出他们A. 代表工商业的利益和要求B. 注重引导人们重义轻利C. 提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D. 希望统治者能重视民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兼相爱、交相利”可知是墨家主张,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们要求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这显然不切实际,故选 C。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3故排除 A。重义轻利是儒家的思想,与材料无关,给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重视民生”的信息,故排除 D。5.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
6、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 三者立论不同,但都支持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C. 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 三者立论不同,且都反对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墨子提倡节俭,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所以本题答
7、案选 B 项。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故排除 A。孟子、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排除 C。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 D。6.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A. 居于百家一言B. 地位日趋稳固C. 成为主流学说D. 融合佛道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大意是:(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杨朱一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据材料可知,儒家学说居于百家一言,故 A 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统治者重用,地位并未稳固,故排除 B。儒
8、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在西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C;融合佛道思想是在宋朝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7.汉书曰:“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4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这说明A. 儒家学说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B. 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重要标准C.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唯一思想D. 儒家思想成为丞相对抗君权的有力工具【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延文学儒者以百数” “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可知,统治者重视儒家学说,使其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重要标准,B 项正确。A 项是地方郡县兴办学校推广儒
9、学的结果,与题干无关,排除。C 项错在“唯一” ,统治者还吸纳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8.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的建议,深受汉武帝赏识,并付诸实行。这导致了A. 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B. 各种学派的平等竞争C. 儒家地位的显著提高D. 民本思想的彻底背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可以看出,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重用儒士参政,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选 C。A 显然和材料的意思相反,故排除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一枝独秀,不存在平等竞争,
10、故排除 B。D 项“彻底背离”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9.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古代主要是指A. 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B.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 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D. 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5【答案】A【解析】【详解】现代说的天理和古代的天理不是一个概念。天理即理,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在人身上要求存天理,灭人欲。故选 A。B 与史实不符且错误明显,故排除 B。从 C 与史实不符且错误明显
11、,故排除 C。D 与史实不符且错误明显,故排除 D。【点睛】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10. 朱熹劝农文载:“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 ”材料体现了A. 儒家仁爱和谐思想B. 宋朝阶级矛盾尖锐C.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D. 农村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答案】A【解析】试题
12、分析:根据题干中“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 “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可知题干是指佃户和田主之间的和谐思想,符合题意的是 A 项;BC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D 项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租佃关系11.李贽在其童心说中强调:“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童心说”的主要意义在于A. 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B.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C. 破除了对孔子的盲目崇拜D. 视童心为最高
13、的道德标准6【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可知“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的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肯定了人的主体价值,故选 A。材料中不能体现“否定了君主专制”在信息,故排除 B。C 项“破除了”明显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故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视童心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的信息,故排除 D。1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14、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拥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做美好的事,故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D 项正确。智者学派是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而苏格拉底是批判这种现象,排除 A。智者学派是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且 B 项中的“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否认绝对权威,而是强调苏格拉底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排除 C。13.“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 ,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而自然的
15、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 ,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下列观点与其最相符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理念是万物的尺度D.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 ,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可知,强7调人的意志,追求自由,这使智者学派的主张,故选 A。材料没有体现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故排除 B。C 材料未涉及“理念是万物的尺度” ,与材料无关,排除 C。D 使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强调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D。14.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 5040 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
16、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A. 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B. 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C. 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D.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由“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 5040 人为上限”得出希腊城邦的小国寡民的特点,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但并不是如出一辙,A 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这一特点是由希腊的地理环境导致,并非柏拉图的观点造就的,因此 B 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 5040 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
17、滥用职权现象的反感,但不能说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故 D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C 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作用15.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B. 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 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D.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
18、激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指的是人文主义对僧侣统治集团的影响,缓和了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的矛盾,与社会上层影响有限,故 A 项错8误,C 项正确;宗教改革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不符合史实,B 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主张财富积累,与教会的禁欲思想矛盾,D 项错误。所以选 C16.马丁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 “我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做好。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 。这一理论A. 加快德意志统一步伐B. 有利于德国近代工业崛起C. 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D. 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答案】B【解
19、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材料文字反映了马丁路德的职业理论:做好本职工作,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 ,塑造了近代德国人的心态,这种观念深入德国人内心,逐渐使德国人对工作的态度异于别国,所以德国在追赶它国发展资本主义上努力奋进,速度惊人,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表述与材料信息都无关,均排除。故选B。17.拿破仑 1807 年在致其兄弟杰罗姆的信中写道:“我在信中附上了为你的公国制定的宪法。你必须忠诚地执行。你的臣民急需得到的是你能够不拘等级,依照个人的才具亲善选拔人才,而且希望你能摒弃农奴制,以及存在于君主和低等阶层之间的一切封建特权。拿破仑法典中的优点将成为你的
20、政体中的主要特点。为了扩张以及稳固你的统治,我更依赖它们的成效,而不是依赖军事胜利。对你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政策。 ”与这种“政策”精神实质最接近的是A. 天赋人权B. 社会契约C. 法律至上D. 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我在信中附上了为你的公国制定的宪法。你必须忠诚地执行”可分析出拿破仑所说的宪法是指拿破仑法典 ,强调法律至上。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故选 C。 材料没有体现9“天赋人权”的思想,故排除 A。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契约”的思想,故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自由平等”的思想,故排除 D。【点睛】本题解题的
21、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拿破仑法典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问题。1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 君主立宪的观点B. 革命权利的学说C. 社会契约的理念D. 天赋人权的思想【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一信息可知,布拉德肖已经提出了社会契约的理念,据此可直
22、接选出答案 C。ABC 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可排除。19.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C.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答案】C【解析】材料只是强调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而不是“无法分开” ,
23、故 A 项错误,排除。B 项“惟有”说法错误,与材料“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不符,排除。由“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10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可知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而是强调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 D。20.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
24、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文中空缺文字应为A. 自然哲学B. 实用技术C. 道德理论D. 实验工作【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将对天文演化、阴阳五行等自然现象的探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A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A。中国古代学者注重道德理论的研究,排除 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但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轻视科学实验工作,排除 C 项。D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2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B. 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C.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
25、的特点D. “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艺术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而非现实主义作品,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魏晋时期书体很多,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传统中国画强调诗情画意,所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同光十三绝”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 13 位著名京剧演员,的确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11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6、文学艺术成就文学和艺术【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2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词的兴起和流行、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都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B. 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 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的壮大D. 小农经济的成长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导
27、致宋词的兴起和流行、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故 A 项正确,D 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故 BC 项排除。23.“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 计白当黑 ,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影响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的思想是A. 道家B. 佛教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道家思想讲求自然无为,重视辩证思维,材料中“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 “有无相生”等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故 A 项正确。佛教思想重视修性,材料没有体现个人修养的情况,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儒家道德的强调,故 CD 两项错误,排除
28、CD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画和戏曲艺术书画的特点24.明清时期,文人“以物换画” “以书画为生”已成常态,艺术家以多种方式介入艺术市12场,成为以书画为生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年谱记载:“乾隆八年四月,金农(扬州八怪之首)在扬州画灯卖灯,曾托袁枚在金陵代售,被袁婉拒。 ”这反映出A. 文人意趣的逐渐没落B. 文人生活的穷困潦倒C. 风俗画受到市场青睐D. 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答案】D【解析】材料“文人“以物换画” “以书面为生”已成常态,艺术家以多种方式介入艺术市场,成为以书画为生的文人画家”体现出明清经济的发展、书画市场的日趋完善,使得“博雅”之风盛行,书画收藏已经变得非常
29、普遍,同时反映了市民生活的富足和提高,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没落”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人的生活状态,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的状况,故 C 项错误。25.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A. 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B. 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C. 莎士比亚对印度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D. 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丘吉尔的话反映出莎士比亚对英国的重要性。莎士比亚作为著名的人
30、文主义者,其作品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莎士比亚是英国人,而不是意大利人,排除 A;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还没有提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度,排除 B;C 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的贡献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13阿奎那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31、。洛克材料三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请回答:(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阿奎那和洛克的思想认识有何不同?(2)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上,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答案】(1)阿奎那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洛克认为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2)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3)不矛盾。材料二强调了人与生俱来的各种自由权利;材料三强调了人能够行使自由权利的前提条件,即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解析
32、】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专制与民主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低级的人必须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材料二中的信息“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自然权利”即可得出“阿奎那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洛克认为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的结论。(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三中的信息“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即可得出“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的结论。(3)本题主要考查对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的评述,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可从自由与理性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判断分析。考点:专治理论与民主思想启蒙运动14
33、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 17 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
34、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 , 南柯记 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 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
35、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答案】 (1)社会条件: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原因:莎士比亚作品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的发展,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逐渐增多。(2)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力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
36、爱。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解析】本题考查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和原因,以及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5的异同,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对历史现象的比较分析能力。(1)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 “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等信息归纳得出;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
37、中心的价值观念” “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等信息,再联系当时的东西方关系来回答。(2)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根据材料一的“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材料二的“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 “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 ,说明二者的作品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根据材料一的“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和材料二的“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 ,说明二者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二者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中的“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和材料二的“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
38、、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 ,总结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和材料二的“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 ,总结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力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 ;根据材料二中的“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 “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等信息,归纳出“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