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92947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鱼台一中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共 100分第 I卷 选择题(60 分)1.季路问事鬼神,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A.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B.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D. 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 B

2、,A、C、D 与材料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的思想。2.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 ”这表明他A. 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B. 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C. 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D. 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庄子认为,现实社会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使人变得虚伪、贪婪,人的本性扭曲,结果造成人独立人格的

3、丢失和精神上为“外物”所累。在他看来,儒家的道德君子人格,是人“借助于外物”来改变人自身的本性,是“人为物役”的世俗名利观,理想的2人格必须是远离现实,超凡脱俗,超越自我,追求精神上独立自由的。由此可知,D 项正确,A、B、C 三项均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3.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这里“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A. 天人感应 B. 罢黜百家 C. 三纲五常 D. 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说的有关内容。 “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

4、是指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C 正确。故本题选 C。4.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A.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B. 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C. 主张“顺其自然”D. 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体现出反对贵族和抑商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家主张。法家思想中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故 B项正确;法家主要代表

5、人物是韩非子,墨子是墨家代表人,故 A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故 C项错误;黄老之学和儒家先后成为西汉王朝的治国理念,故 D项错误。5.有学者认为,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儒学的法家化” ,为了佐证这一观点,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答案】D【解析】“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为了使儒学形成独尊的局面,所以是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选D是符合题意的,

6、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典型的儒学而非“儒学的法家化” ,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属于道家的顺应自然思想,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6.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 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 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王阳明认为“尔身

7、各各自天真” ,人的各方面都是天生的,是固有的。这反映了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故选 A选项。B 选项是理学家的思想;C 选项与此无关;D 选项不是材料的含义。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

8、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 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 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4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 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 D项排除。【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

9、,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8.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A. 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B.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D. 反对以“三纲五

10、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李贽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与传统礼教的看法迥异,反映出他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的思想,故答案为 D项。材料与“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无关,排除 A项;BC 两项属于李贽观点的具体内容,均排除。9.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 、 “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C. 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D. 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答案】D【解析】5【详解】材料“贾而好儒” “亦贾亦儒”说明士商价值取向趋同,为士商互动

11、的社会风气,故选 D;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排除 A;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排除 C。10.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类别 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不能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 A项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 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

12、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 C项错误;从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可知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 故 D项正确。11.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6A. 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B.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C. 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 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依据所学可知,是篆书,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

13、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小篆也称“秦篆” ,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故 A错误;是隶书,盛行于汉朝,故 B项错误;是楷书,即真书和正书,讲究法度规范,故C项符合题意;是行书,兼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故 D项错误,应排除。所以应选 C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书法艺术1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戏曲艺术京剧及其特征。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艺术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正确评断历史人物,A、C 两项错误,排除。D 项表述具有片面性,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B 项表述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 B。13.“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7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答案】B【

15、解析】题干材料展现的是诗经 “不为尊” 、 “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 “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故选 B项。A 项错在“民主平等” ,C项错在“浪漫主义” ,D 项错在“大一统” ,皆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结合所学知识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选出正确答案。14.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据此可知,黄宗

16、羲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答案】B【解析】根据“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结合所学,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故选 B;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度,排除 A;C 与材料无关,排除;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联系所学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15.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机器制造之事,为今日御侮之资,为自强之本”“国人欲摆脱蒙昧

17、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速立宪法”A. 8B. C. D. 【答案】A【解析】是 20世纪 60-90年代洋务派的主张,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是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思想;是 19世纪晚期维新思想主张,依据时间排序 A正确。16.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 1840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 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其说明 1860年代A. 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 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

18、.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1860 年” 、 “社会观念”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内忧外患之下,此时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B 项符合题意;A 项不符合材料“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 ,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不符合材料的“明显的标界意义”信息,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不符合“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的信息,排除 D。故选 B。17.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

19、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 ”这思想A. 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B. 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C.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D.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答案】B【解析】由“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 、 “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9等信息可以得出郑观应意识到了商业发展要政府和国会的支持和保护,故选 B;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所以与洋务运动无关,故排除 A;题干仅仅说到了商业的发展问题,所以与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故排除 CD。18.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

20、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 。陈独秀强调的是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 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材料“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属于民众思想觉悟问题,说明陈独秀意识到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C 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A 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进程充满曲折,D 错误。19.孙中山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

21、令耕者有其田。孙中山的这一主张A. 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B. 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C. 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D. 成为中共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要解次农民问题” “令耕者有其田” ,可见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结合所学,旧三民主义是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A;材料要求实现土地国有制,排除 B;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排除 D。2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 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 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

22、于10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左”倾冒进)到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实事求是,把握机遇)再到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因此,本题答案为 D项。AB 项不符合史实,C 项所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3、有一定影响,但这属于外因,不起主要作用,排除 ABC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21.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 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B.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 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D. 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答案】A【解析】不管是邓小平理论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都是基于国情所提出的,所以答案选 A,排除其他选项。22.据有关统计,1956 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 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

24、也达 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A. 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B. 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C. 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D. 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11【答案】A【解析】1956年春“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材料所述现象应当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故答案为 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技发明成就,排除 B项;材料没有反映教育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排除 C项;D 项不符合史实, “双百”方针不同于苏联科研模式,排除。点睛:“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5、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23.1977年 10月 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的表现,破除唯“成分论” 。这是当时我国A. 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 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C. 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 提出“科教兴国”的需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是在 1983年,故 A项错误;1976 年 10月,“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是对教育的拨乱反正,故 B项正确;“文革”已经结束, “教育

26、革命”并非真正的革命,已不再适应社会,故 C项错误;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是在 1995年,故 D项错误。点睛:“1977 年 10月 12日”这一时间点是关键信息。24.1965年 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A. 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 发射了“东方红一号”C. 培育出了杂交水稻D.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答案】A【解析】根据“1965 年 5月” “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12略”可知,这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

27、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A 正确;1970 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 ,2003 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BC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5.在介绍古希腊某位哲学家的时候,永春同学创作了一首小诗,诗中说:“他如清澈的湖水,他是明净的化身,他视知识为美德,他引导人们关照心灵,他是先知,更是无畏的殉道者”这位哲学家是A. 普罗塔戈拉B. 苏格拉底C. 但丁D. 康德【答案】B【解析】从材料“视知识为美德” “引导人们关照心灵”可以联系所学苏格拉底的主张“知识即美德”; “无畏的殉道者”也符合苏格拉底为道而死。综

28、合上述信息,可知该哲学家是苏格拉底。故 B项正确。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康德认为“人非工具”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提倡人文主义。故 ACD错误。点睛:找出重点的关键词“知识为美德” “关照心灵” “无畏的殉道者” ,勾勒关键词所组成的整体形象,找出问题的答案。26.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这实际上反映了A. 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B. 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C. 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D. 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答案】D【解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

29、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材料中的这些绘画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人们的个性解放。故答案为 D项。A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 项不符合题干“实际上”的要求,排除。1327.18世纪,德国聚集起一股新的反叛力量。它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认为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理性化规则。这一思想在当时A. 意在彻底否定启蒙运动B. 瓦解了理性主义原则C. 对启蒙运动进行人文反思D. 搌弃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对于启蒙运动理性思想进行批判,属于是对启蒙运动思想的反思,故 C正确;A 中彻底否定说法绝对;B 中瓦解不符合题意;D 中摒弃用词绝对,排除。28.

30、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 “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 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答案】C【解析】“神父的口袋最深” “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 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 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 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 D项错误。29.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

31、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 追求民主、平等 D.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可以得出大革命时期法国的民族思想为反对专制,追14求民主和平等,据材料“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可以得出国民党一大的民族思想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追求的也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国家,故 C项符合题意;A 项与国民党一大不符,排除;B 项与法国的民族思想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

32、出权力制衡,故 D项排除。30.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人了现代社会” 。这种现象表明A.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 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C. 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 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答案】B【解析】据材料“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启蒙运动借助中国古代文化推动思想启蒙,故 B项正确;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是封建专制

33、制度,并不比欧洲各国优越,故 A项错误;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本质不同,故 C项错误;中国传统并不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故 D项错误。故选 B。第 II卷 非选择题 (共 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 “刚健” “有为” , 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 ,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他主张“时变” ,应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与时偕行” 。 孔子家语五帝德载:“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养财以任地” “履时以象天” “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提及应

34、对自然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程嘉宏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材料二;15苏格拉底的信息永远被人们用来尽可能地派各种各样的用场。尽管那些审判者想强迫他无言,这个在雅典响起已有 2300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克西季苏格拉底的新申辩材料三:有人说: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对当代社会仍具指导意义的思想。(2)材料二提到“苏格拉底的信息”被

35、人们“派各种各样的用场” ,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作为代表性的先哲,都是一种文化符号”这句话的看法。【答案】 (1)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说明: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人自己” ) ,这对当今人们养成思考习惯、注重理性判断有重要意义;提出“美德即知识” (“知识即美德” ) ,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等,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3)看法:孔子的思想经过后来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改造日益成

36、熟,西汉时期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象征;苏格拉底的思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更是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和象征。【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思想:依据“知其不可而为之 、刚健 有为 ”可概括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依据“他主张时变 ,应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 与时偕行 ”可概括出“与时俱进” ;依据“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养财以任地 履时以象天 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提及应对自然的问题”可概括出“人与自然和谐相

37、处”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16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人自己” ) ,这对当今人们养成思考习惯、注重理性判断有重要意义;提出“美德即知识” (“知识即美德” ) ,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等,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促进社会进步。 (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3)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法:依据题目的意思可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各自成为东

38、西文化的象征,所以,可结合具体史实,从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谈一谈看法。具体可表述为孔子的思想经过后来孟子、苟子、董仲舒等人的改造日益成熟,西汉时期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象征;苏格拉底的思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更是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和象征。32.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展览一场中外思想集锦展览一:中外思想概览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烦天下之无地而

39、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书名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17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和发展人的个性。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清明上河图 蒙娜丽莎(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

40、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2)上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18的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的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 (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答案】 (1)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不同作用: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

41、场社会革命。但对后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产生影响。(2)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主要思想: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3)上图:北宋画家张择端,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现实主义,城市风俗画。下图: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明夷待访录可知是明清之际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属于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著作,从批判君主专制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以及明清之际思想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红楼

42、梦和文艺复兴时期特点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以及宗教束缚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角度回答。(3)依据材料三结合清明上河图从风俗画角度回答;下图从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角度回答。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

43、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19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赞同这一观点。论证:宗教改革倡导“教随国定” ,推动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 ,有利于欧洲民众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倡导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 ,推动了人的思想独立和自由,有利于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性,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

44、社会混乱。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反对这一观点。论证: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利于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而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先必须知道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然后要知道有三种方法去做此题,对该砚点可以赞成、可以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关键是要结合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各自的意义去论述三个观点中的一个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