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92958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临晋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省临晋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6 分)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导致诸侯割据C. 强化宗法体制 D. 促成秦朝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 ,不知有“国” (诸侯) ,更不知“天下” (天子) ”中可以看出,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诸侯割据局面的出现。所以答案选 B。考

2、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宋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题干中的“封建时代”是指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或“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因此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西周,故答案为 A。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后世继续这一制度,故“郡县时代”对应的是 BC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 假如一名

3、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 2 -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答案】C【解析】“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说明这一官员的职责是负责群臣奏章和监察百官,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秦朝的御史大夫所负责的工作,故选C;ABD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B. 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 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 分封制退出中国历

4、史根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说明是秦朝设立的郡县制的背景,故 B 项正确;A 属于皇帝制,不符合题意;C 属于汉代政治;D 属于西周时期政治。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建立背景【名师点睛】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复习时把握一个“核心” 、注意两个“内涵” 、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核心”:皇权至上。两个“内涵”: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三个“特点”: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树立;官僚体系取代宗族体系;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5、地方服从中央。5.秦朝统一产生的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 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C.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D.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秦朝的统一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题强调的是最深远的,应当选择 D 选项。A、B、C 选项都是 D 选项下的某一个具体的方面,故排除。6. 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 ,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A. 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B. 宗法制仍有影响C

6、.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是能够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的, 氏族志 、 百家姓能够说明宗法制仍有影响,也能够说明姓氏文化的确是源远流长的,但是材料中的现象是和中央集权无关的,所以现象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本题答案选 C 项;A 与“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和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符合;B 项与 D 项和氏族志 百家姓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位加强【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

7、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7.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 ,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 ,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 4 -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

8、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A. 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 保证了吏治清明C. 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答案】D【解析】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故 A、C 项错误;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故 B 项错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 D 项正确。8.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其与察举制相比A.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 提高了儒

9、生的地位C. 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D. 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具体考查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材料关键信息“已定其选” “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等,材料主旨即体现“九品中正制下有固定的中正官举荐人才” 。 与察举制相比,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从而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材料主旨均不相符合,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九品中正制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

10、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对人才的考察更加精细,能不断的创造人才,发掘人才。9.“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 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B. 官员层级设置调整- 5 -C. 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D. 废丞相,权分六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中央机构设置的调整使得明代六部最高长官的品级提升,故 D 项正确。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与六部品级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B 项只是

11、对材料的重复,没有体现出六部品级提升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武官员地位的变化,故 C 项错误。10.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 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 能够参与中央决策C. 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 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中的“票拟批答”等字眼来看该机构应该是军机处,而军机处是为了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而专门设立的一个机构,所以这一机构只能是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

12、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权加强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A. 扩大了官员来源B. 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可知该制度- 6 -是科举制,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牢牢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

13、,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科举制扩大了官员来源,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A。科举制有利于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 B。D项说法错误,且材料没有涉及,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点睛: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需要掌握科举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结合科举制的影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

14、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 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为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13.古希腊具有突出的表演文化,其行为以多种具体形式广泛存在于城邦生活之中。凡举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这现象有利于A. 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B. 激发公民参政热情C. 推动公民个性的发展D. 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答案】B- 7 -【解析】“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

15、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反映了古希腊以表演文化带动公民关心城邦事务,这有利于激发公民参政热情,故 B 正确;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与材料无关,故 A 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民个性的发展的问题,故 C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以人为本理念,而是强调城邦公共生活,故 D 错误。故选 B。14.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D.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

16、产生【答案】C【解析】材料“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反映了雅典城邦公职人员受到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制约和监督,以防止公职人员渎职或滥用职权,从本质上讲,是从制度上防止专制的出现,以确保民主制度的实行,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制约,故 A 项排除;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民众法庭,故 B 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受公民监督,但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受公民大会的监督,故 D 项与材料信息不吻合。15.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

17、相信由一年召开 40 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 6000 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 ”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A.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 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C. 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D.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答案】D- 8 -【解析】材料中对于雅典一年召开次,人几小时制定政策的做法感到怀疑,实质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正确;和均不是材料中体现出的实质问题;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故错误。16.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

18、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 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 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 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希腊城邦“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所以实行直接民主,与题意无关,故 A 项排除;“独立自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反映的是希腊城邦的特点,与题意无挂,故 B 项排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平等互利的思想,导致民主政治的产生,故 C 项正确;“平等、民主观念”也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故 D项排除。【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

19、原因根据经济是政治、思想文化观念变化的根源,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17.十二铜表法规定,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 833%) ”;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 30 天的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A. 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 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 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D. 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限制利息和对还债实行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18.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 9 -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

20、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A. 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B. 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C. 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答案】B【解析】古代罗马时代是奴隶制时代,不可能有居民间的平等,故 A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A;万民法是“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是因为罗马帝国不断扩大,原有的法律没法解决新形势下的很多司法问题,故选 B 而排除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故排除 C。19.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

21、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 维护公民平等B. 强调法律至上C. 限制公权滥用D. 追求司法公正【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法律要保障个人权利,同时禁止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干预个人生活,这说明法律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限制公权的滥用,故 C 正确;B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D 在材料中不涉及,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即可。2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

22、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10 -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材料讲的是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这说明了罗马法对妇女歧视。所以答案选B 选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的妇女没有任何人权,A 选项说法太绝对;由材料不能得出 C、D 选项的观点,故排除。2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 16 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 。这论述意在说明A. 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B. 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C

23、. 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D. 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欧洲中世纪法律立法基础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说明罗马法对于欧洲立法影响,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罗马法成就较为突出,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对于西欧法律影响,不是欧洲法律体系完备,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是论述罗马法内容,故 C 项错误。点睛:罗马帝国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是指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统治。罗马法以其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影响深远,泽被后世,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2.“我以我

24、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 “这个宣言”的颁布A.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B.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C. 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D.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1 -【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光荣革命” , “光荣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故答案为A 项。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的是 1689 年权利法案 ,故 B、C 项错误;使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 1689 年权

25、利法案之后,故 D项错误。23.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 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 ”女王说:“准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 ”“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 )A. 首相应对英王负责 B. 首相需由英王任命C. 英王直接领导内阁 D. 英王有权创制法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的职权。在君主立宪制度下,首相应对议会负责,A 错误;首相就职前必须得到英王任命,但英王的任命只是一种形式,故 B 正确;首相直接领导内阁,C 错误;立法权属于议会,而不是英王,D 错误。考

26、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4.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A. 权利法案颁布B. 责任内阁制形成C. 1832 年议会改革D. 两党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 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形成于 18 世纪中期,当时英国还没开始工业革命,排除 AB;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C 正确;英国最早在光荣革命前产生了组织松散的

27、辉格党和托利党,1832 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辉格党改称为自由党,并且开始形成严密的党组- 12 -织及领导核心,D 与题干不符。25.“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 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A. 颁布权利法案B. 确立君主立宪制C. 形成责任制内阁D. 进行议会改革【答案】C【解析】据材料“18 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可知,18 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1721 年),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故答案为 C 项。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是在 1689 年

28、,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 18 世纪初,故 A 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即是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故 B 项错误;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在 1832 年首次进行,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点睛:英国议会权力确立的标志是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的颁布,说明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同时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18 世纪早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和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议会还拥有对于内阁的倒阁权,从而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进一

29、步巩固。26.“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必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所说的“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A. 邦联体制B. 奴隶制C. 联邦体制D. 政党制【答案】A【解析】汉密尔顿是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密尔顿所说的“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邦联制的弊端,故答案为 A 项。1787 年宪法后建立的美国依然存在黑- 13 -人奴隶制,故 B 项错误;针对邦联制的弊端,建立的是联邦制,故 C 项错误;政党制与题目中的“国家蒙受耻辱

30、”不符,故 D 项错误。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 “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A. 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B. 两党竞选,确立了现代典型的两党制C. 实现主权在民,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 实践启蒙思想,建立了总统共和制【答案】D【解析】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取得独立。通过 1787 年宪法,确立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包括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根据题干要求和题支内容,可知选项 D 正确。选项 A根据题干“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错误。

31、选项 B,和题干“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要求不符。选项 C,英国通过 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故 C 错。28.18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答案】A【解析】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可知,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议案,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议案,则议案自动生效,可知 A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 项错误,否决的法案已经生效;C 项错误,最高法

32、院掌管的是司法权;D 项不符合美国 1787 年宪法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29.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14 -材料一 (1)图 1 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 2 相比,图 3 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三者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图 2 所示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

33、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4)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5)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答案】 (1)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皇权(权力)高度集中。- 15 -(2)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不同意。理由: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加强君主专制。(3)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

34、被废除。(4)差异:古代中国:个人决策,结果: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结果: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正确。(5)根本差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的图 1 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度;对比图 2、图 3,可知变化为丞相制度被废除;三者都是皇权专制内容之一,三者最基本的共同特征就是皇权进一步加强。(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的三省六部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唐朝时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皇帝的命令;但中国的三省六部制不是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的分立,他们都是最高的机构,而中国的三省六部是执行皇帝命令,为皇帝服务的。(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然后根据两对矛盾来回答趋势即可。(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材料二说的是中国清朝的军机处,权力很大

36、;材料三中说的是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采用民主的形式决定事情;两者决策方式一个是个人决策,一个是集体决策,中国的军机处主要跪受笔录,大小事务听皇帝决定,这就难以避免失误,而西方的集体决策一定程度上则可以避免失误(5)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根本差异,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不管是三省六部还是军机处都是在皇帝的命令下工作,执行皇帝的意志,结合所学可以得知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方雅典的公民大会等机构体现公民的意志,是民主政治。30.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 16 -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

37、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材料四 公元前 452公元前 450 年,罗马陆续编订了十二法表,镌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史学家认为“这是平民的胜利” 。材料五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写道:“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 ,第三次以法律。武力

38、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项具体制度?它体现了什么原则?(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四,为什么罗马镌刻十二铜表法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平民的胜利”?(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 ”【答案】 (1)陶片放逐法;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特点:直接民主。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

39、有公民权。(3)这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成文法颁布后,贵族就不能随意曲解法律了。- 17 -(4)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密不可分;自 19 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拿破仑民法典等;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陶片” ,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现

40、代民主和古代希腊民主的比较,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一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而西方是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可知,雅典民主的直接民主制的特点。关于成因一问,结合所学可知,从城邦特点和公民范围角度回答。可以答出: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公民人数少。(3)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两个角度回答。(4

41、)本题考查对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持久的征服”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本题主要结合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来回答即可。注意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的角度回答即可。31.1532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之路,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国王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9 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本国

42、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18 -英国王位继承法 (1701 年)材料三 (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 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据材料一并结

43、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3)据材料三,概括 18 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答案】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 年议会改革。(4)基本趋向:国王

44、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可以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标志以及国王与议会之间妥协的角度来概括归纳答案,从而回答出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对于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所学,从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角度回答。本小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尤为重要。(2)文件体现的重要民主理念,可以依据材料二中“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的信息来概括“理念” ;材料一、二之间

45、的关系,可以依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颁布以及材料二中法律之上的角度来概括“关系” 。概括时应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点总结归纳。(3)概括 18 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可以依据材料三中“享有立法的理由,开创了一直- 19 -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的信息来概括“国王的权力 ;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可以依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后议会改革的知识内容来思考作答。(4)三则材料主要论述的是英国政体演进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并结合材料中如何完善君主立宪制,可以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及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议会改革等角度思考,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概括作答。考

46、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和完善【名师点睛】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本大题中的第一小题, 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和这一法案的重要意义,均必须根据所学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